第7章 盛世(十)

“這老東西,心腸好生歹毒!”看到陳演壽於不動聲色之間已經在博陵六郡背後架起了鋼刀,時德方心中暗罵。他一直堅持認爲李旭應該加入問鼎逐鹿行列,並私下裡做了很多準備。但是,如果羅藝接受了河東李家的拉攏,博陵六郡便要承受腹背受敵的風險。虎賁鐵騎的戰鬥力大夥有目共睹,平原上交手,博陵士卒雖爲天下至銳,卻真的沒有正面將其擊敗的把握。

“那姓羅的也不爭氣。身爲一方大豪,卻自甘降低輩分,跟李淵的兒子結拜!”腹誹完了陳演壽,時德方看向羅藝的目光也友善不起來。他不相信老謀深算的羅藝是被酒宴上的氛圍感染了,所以才答應與李建成結爲兄弟。幽州人這樣做,肯定是想攀上未來太子的這棵大樹,以便謀求藩王之業。

看破了陳演壽的精妙算計,也認爲自己猜透了羅藝的居心,時德方義憤填膺,卻偏偏沒有任何辦法將針對博陵六郡的陰謀戳破。眼下羣雄們正喝酒喝得歡暢,拜把子拜得痛快,任何不合時宜的話說出來,不但不能影響到李羅兩家的勾結,還會被衆人視爲居心叵測。況且,這麼多趕着結拜的人當中,誰能說出哪個與哪個相交是真心實意?哪個與哪個結拜是爲了日後互相利用?即便李建成本人,恐怕也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不知道與羅藝結爲異姓兄弟的影響有多長遠吧?!

想到這些,他不禁又急又氣。急的是自家將軍到現在爲止還對博陵六郡的未來發展目標舉棋不定,讓自己空有一肚子帝王術卻無處施展。氣得是博陵上下那麼多人,居然只有自己一個還提放着別人的暗算。餘者皆喝得暈頭轉向,根本沒想到有些傢伙手裡根本拿得不是酒盞,而是磨得甑明瓦亮的鋼刀。

正鬱悶間,看到鹽山大寨主韓建紘和侍衛營統領周大牛兩個端着酒盞,搖搖晃晃向自己走了過來。二人明顯都喝過了量,剛剛換好的武將袍服上灑得全是酒水菜湯,卻渾然不覺。一邊走,周大牛一邊醉熏熏喊道,“時,時司馬。你這傢伙一肚子壞水,但爲人卻不是沒擔當的。我們兩個想高攀一下,跟你結爲兄弟,不知道可願意?”

“求,時某求之不得!”時德方肚子裡暗暗叫苦,卻不敢破壞了宴會的熱烈氣氛,把笑容堆了個滿臉,大聲迴應。

“你,你大哥時德睿也是個豪傑,我們兩個早就是兄弟,不,不如叫他過來,大夥重新焚香,一塊結義?”韓建紘伸出兩根手指,晃盪着補充。

那邊時德睿恰恰聽到,大叫一聲好,不由分說拉上自己剛剛認下的乾哥哥老王琮,湊了過來。五個人站在一起,相視而笑。沒等把香燃,張江扯着竇琮,方延年拉着姜寶宜也過來湊趣。醉鬼周大牛人越多越高興,越高興越得意忘形,居然還不甘心,遙遙地向羅藝抱了下拳,大聲喊道:“虎賁大將軍,雖然我不是你的部將,但也早就知道羅大將軍的威名。想當年,這邊塞之上,提起您和您麾下的虎賁鐵騎來,哪個不挑一下大拇指。如果老將軍不嫌棄我們幾個高攀,我等願與您也拜上一拜,以慰多年傾慕之心!”

正站在遠處看熱鬧的老將軍羅藝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情,楞了一下,旋即大笑着說道:“當然不是高攀。大夥今日同生共死過一回,早就該是兄弟!”說罷,拉起李建成的手,一邊向周大牛等人身邊走,一邊衝李旭喊道:“驃騎大將軍,你是否也過來。咱們今天先拜把子,改日我再找你算舊賬!”

“求之不得!”李旭放下酒盞,大笑着向衆人走近。當即,衆豪傑不分陣營官職,重新焚香,相約爲兄弟。把個老長史陳演壽看得目瞪口呆,心知自己剛纔一番努力全泡了湯,想要與幽州加深關係,還得再重頭來過。怒火差點兒將腸子給燒穿了,卻是無可奈何。

“讓你老東西搞鬼!”時德方心下大樂。趁人不注意,伸出手去,偷偷在周大牛背後拍了拍,以示欽佩。那周大牛卻依舊滿臉酒氣,傻傻地回頭四顧,彷彿根本不知道自己剛纔做了些什麼!

衆人重新排定大小,王琮年齡最大,被尊爲兄長,羅藝居次。陳演壽站在旁邊不來湊熱鬧,武將們也不勉強他。所以李建成排了第三位,竇琮第四,時德睿第五。一輪排下來,李旭年齡又是最小,成了所有人的小兄弟。

“能做驃騎大將軍的哥哥,即便只有一日,我可以吹上一輩子!”時德睿手舞足蹈,晃晃悠悠地說道。

“今日我等不論官職,也不論出身。且盡一醉!”羅藝接過話頭,笑呵呵地迴應。他先前答應與李建成結拜,的確存了給幽州找後路的念頭。雖然被周大牛等人把苦心積慮創造出來的“兄弟情”分薄了,但能與這麼多的豪傑相交,心裡也不覺得有多遺憾。

這頓酒足足吃了三個時辰,大夥才盡興而散。次日一早,各路豪傑又應昨日在酒桌上達成的約定,到李建成營中商量戰利品分配問題。衆人昨天剛剛義結金蘭,總不好像劉季真那樣連最基本的顏面都不顧,拉着東西就跑。客客氣氣地商量了幾句,很快便得出了一個按出力多少分配的大致原則。

具體到分配細節,誰家主將都不好親自出馬,如同小商販般討價還價。便都派來心腹代勞。羅藝那邊派出了心腹長史秦雍和大將範仲謀、李建成派了老長史陳演壽和大將姜寶宜,李旭這邊,則由時得方和周大牛二人聯袂出馬。經歷了昨夜之事,時德方已經知道周大牛看似糊塗,卻是個有急智的福將,因此遇事再不自作主張,處處和他商量着辦。

幾家參戰豪傑最看中的,便是阿史那骨託魯丟下的那十幾萬匹戰馬。眼下中原各地烽煙四起,有一支騎兵在手,便等於握了一把倚天寶劍。非但攻擊力會大幅度增加,威懾範圍也擴大了至少二百多裡。

按照時德方的觀點,十幾萬戰馬,博陵軍至少要留下一半纔對得起自己。自家主帥最擅長使用輕騎,有了六萬戰馬在手,將葬送在黃河南岸的那支輕騎重建起來便有了基礎,假以時日,甚至建立一支虎賁鐵騎那樣的重甲騎兵,也並非沒有可能。周大牛卻輕輕搖頭,俯身在時德方耳畔低語道,“那東西消耗巨大,羅藝養了才五千虎賁,就窮的恨不得將土地老爺連根兒挖出來了。你要六萬戰馬,拿什麼養活?況且咱們六郡接連塞外,大將軍收復霫族諸部便擅長養馬,將來肯定要按時輸送入關,哪一匹會比眼前這些差?依我之見,眼下與其多要戰馬,不如多要肉牛和種羊。既顯得咱博陵軍大度,又落了實惠!”

聞聽此言,時德方立刻醒悟。當即代表博陵軍做了個高姿態,只提出兩萬匹駿馬的要求,卻以路途遙遠,其他人攜帶不方便爲理由,希望能留下近半肉牛和三萬多頭綿羊。至於繳獲的皮甲、刀矛、箭矢和糧食等,博陵軍每樣也只取四分之一便可滿足,剩下的全都交給大夥分配。

那些牛羊本來是塞上聯軍作爲乾糧而攜帶,沿途沒有抓上春膘,因此一個個看上去瘦骨嶙峋。衆豪傑們知道把牛羊交給自己,自己也未必有本事將其活着帶回老巢去,因此不但不覺得博陵軍貪婪,反而認爲時、週二人懂得爲替別人着想,博陵軍做事公道。

ωωω▪ ttκan▪ ¢ O

有時、週二人代表博陵軍開了謙讓的頭,陳演壽和姜寶宜兩個也不好在衆人面前失了河東的臉面。學着博陵的樣子,主動提出河東方面也只分兩萬匹戰馬,其他各類物資僅僅拿走四分之一的方案。衆豪傑派來的心腹聽過後,也認爲非常公道,紛紛表示同意。

虎賁鐵騎雖然出力較多,但參戰時間最晚。所以分配物資的順序排在了河東、博陵兩家之後。秦雍和顧仲謀兩個商量了一下,表示幽州不敢與河東、博陵兩家爭功。所以提出了兩萬匹戰馬、五百頭牛、一萬隻羊,和四分之一糧草的需求。至於刀矛器械、弓箭鎧甲等,則一件不取。

其他各家豪傑派來的心腹算了算,這樣,大夥能剩下的物資比預計中還高出許多,也就欣然答應幽州人的提議。

王伏寶麾下沒有得力謀士,所以只好親自動手。他見河東、河北、幽州三家都比較剋制,便也參照別人的先例,提出了兩萬匹馬,兩萬人的鎧甲兵器和夠兩萬人馬在回家路上消耗的的糧草輜重的要求。這個要求提得很實在,大夥自然沒什麼異議,點點頭,笑着通過了。

時德方、韓建紘、王琮等人本來麾下就沒有多少弟兄,剩下的三萬餘匹戰馬,每名士卒騎一匹,牽一匹還富裕許多。他們這些人經過一場大戰,知道問鼎逐鹿的戰場已經沒自己出頭的機會了,索性不再爭這些蠅頭小利,痛快地將剩餘物資均分了。然後提出將無法帶走的那部分直接在博陵六郡變賣,換了金銀和銅錢再運送回家。對此,時德方求之不得,客氣了幾句,欣然答應。

順利將繳獲物資分配完畢,大夥心裡鬆下了一口氣。一邊笑着罵劉季真眼界窄,最終沒超越馬賊的見識範疇。一邊望着被關押在大營內的十餘萬塞外俘虜發愁,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纔對。此刻中原未定,豪傑們誰也不願意落個殺俘的惡名,況且被俘者中老弱婦孺佔了一半還多,大夥實在也下不去手殺他們。

可留下這些人,豪傑們還真沒辦法養活。來自塞外的俘虜都不會種田,也不會說中原話,即便當做奴僕發賣,也未必有財主肯買。

“乾脆押到燕山之外去,找到寬闊地方放了算,讓他們自己回家!”幽州將領範仲謀對付塞外牧人最有經驗,依照先前虎賁鐵騎處置俘虜的慣例,笑着提議。

“那他們之中半數之上不都會餓死在路上?”王伏寶於心不忍,低聲反駁。糧草都被豪傑們瓜分乾淨了,沒有乾糧,擺在俘虜們面前便只剩下了兩條路,一是結夥爲賊,竄入長城打劫。等待他們的將是博陵軍的刀鋒。另外一條路沿來時的路回家,沒有武器也沒有牛羊,這些人十有八九會變成餓殍。

“死便死,你看他們可憐,他們若是大勝了,誰來可憐中原百姓!”範仲謀橫了王伏寶一眼,冷冷地道。

“那,那,那不是一回事情!”王伏寶被他問得直翻白眼,半晌,才嘟嘟囔囔回了一句。他不願意濫殺,但突厥人可以殺得中原人,中原人贏了卻不能殘忍地看着突厥俘虜餓死的道理何在?他也說不清楚。

說不清楚,也想不出辦法。看着一堆堆目光呆滯的俘虜在自己面前瑟瑟發抖,王伏寶只覺得心中好生難過。那些俘虜們雖然聽不懂中原話,也知道對方是在商量如何處置自己。他們之中大多數人已經餓了一天一夜,沒有力氣和膽量反抗即將到來的命運,只好一個挨一個跪在地上,低頭哀哭。

“要不,咱們兩家各帶走一半俘虜,在長城附近劃出個地方安置他們居住?”陳演壽聽俘虜們哭的可憐,想了一會兒,低聲向時德方提議。

時德方對於這個昨天晚上還在算計博陵軍的老傢伙印象極差,本能地就將頭搖成了撥浪鼓,一邊搖,一邊斷斷續續地說道:“不妥,不妥,非常不妥。當年大隋就是這樣安置阿史那家族的,最後,你也看到了,始必可汗是如何回報大隋?”

羣雄之中不少人都知道今日突厥之患的由來。當年大隋已經將突厥王庭打殘了,卻平白髮了善心,收留了啓民可汗的部族在定襄郡落腳。結果不到二十年時間,啓民可汗憑着大隋的支持重新整合了草原。到了始必這代,非但把半個定襄郡佔着不還,還不斷向中原窺探。

這養虎爲患的事情,中原人做一次也就夠了。不能吃了虧還不學乖。所以老長史陳演壽的用心雖然好,除了他本人外,卻找不到任何人支持。見老傢伙滿臉尷尬,時德方心中大覺舒暢。

論謀略,他自認不如陳演壽這塊老薑。但論眼界,他卻覺得陳老匹夫格局氣量未免太小了些。根本不是帝佐之材。有不是帝王之佐的陳演壽做謀士,那李建成的未來也好不到哪裡去?長城外的血來未冷就算計並肩作戰的袍澤,這種人能成大氣候纔怪!

“那依時司馬之見,這些人該如何處置?”姜寶宜看不慣時德方那幅洋洋得意的嘴臉,湊上前替陳演壽抱打不平。

“依我之見…….?”時德方心裡沒有任何辦法,卻抹不開顏面承認。猶豫了好一會兒,臉都憋得開始發黑了,依舊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憋到急處,他又想起了昨天情形。偷偷用眼角的餘光看向周大牛。卻看到周大牛倒揹着雙手舉目北眺,一邊看長城外的風光,一邊喃喃嘀咕道:“這王須拔,仗都打完了,還不送個信來說他到了哪裡?平白讓大將軍等得心急!莫非看中了霫族的女人,留在那邊樂不思蜀了?!”

“他們既然戰敗,自然要爲戰敗付出代價!”聽到周大牛的嘀咕,時德方立刻有了計較。“我家將軍被霫族十三部推爲共主,名下剛好有大片草場。這十萬各族老弱,如果你們不肯收留,乾脆全交給博陵六郡。由六郡出資將他們押解到索頭水附近去,替我六郡百姓照看牛羊!”

“此刻時司馬又不怕他們今後坐大了?!”姜寶宜掃了時德方一眼,鼻孔裡冷笑。

“他們本來就不屬於一族。作爲牧奴,由我家將軍派人專門看管。旁邊還有霫部虎視眈眈,諒也難翻起什麼風浪來!”時德方笑着掃了一眼陳演壽,又掃了一眼幽州諸將,驕傲地迴應。

他一直不贊同李旭關於退入塞外,在九州之外另闖一番天地的設想。但眼下被河東諸人逼得緊了,不得不臨時將這個想法的一部分拿來應急。話音落下,自己心裡先吃了一驚。猛然想到,如果幽州與河東兩家勾結,博陵六郡想要不受到前後夾擊,必須在六郡之外再開闢一塊落腳點出來。屆時這十萬俘虜,屆時便是十萬免費勞力。對於六郡來說,簡直是犯困時有人送枕頭,無比及時的好幫助!

有了塞外和博陵兩塊根基,便如同在棋盤上做活了兩個眼。中原能爭便爭一爭,爭不過了便一走了之。進一步退一步都是海闊天寬,又怕得誰來!

第1章 羽化(一)第1章 大賊(七)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歸途(六)第3章 何草(五)第1章 大賊(五)第1章 擊鼓(六)第3章 無衣(三)第4章 故人(三)第7章 盛世(七)第6章 持槊(八)第3章 爭雄(四)第4章 變徵(二)第7章 盛世(七)第2章 虎雛(六)第3章 浮沉(八)第2章 背棄(二)第3章 浮沉(四)第5章 獵鹿(八)第5章 無名(一)第2章 出仕(一)第2章 吳鉤(三)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補天(二)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出仕(五)第1章 肱股(三)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大賊(五)第1章 雷霆(四)第3章 爭雄(五上)第4章 取捨(一)第4章 補天(五)第1章 雷霆(六)第2章 虎雛(一)第1章 羽化(三)第2章 吳鉤(二)第4章 變徵(二)第2章 壯士(二)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虎雛(二)第5章 獵鹿(六)第5章 獵鹿(九)第1章 擊鼓(二)第5章 獵鹿(九)第3章 何草(六)第1章 羽化(四)第3章 浮沉(四)第4章 醉鄉(五)第5章 君恩(五)第4章 變徵(一)第5章 歸途(五)第5章 出柙(五)第2章 吳鉤(七)第1章 羽化(二)第4章 補天(六)第1章 肱股(四)第3章 何草(四)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故人(一)第1章 大賊(二)第1章 擊鼓(三)第1章 擊鼓(一)第2章 背棄(六)第4章 取捨(一)第4章 干城(六)第5章 歸途(八)第5章 獵鹿(六)第1章 擊鼓(四)第3章 曠野(一)第5章 君恩(五)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國殤(二)第5章 獵鹿(六)第4章 故人(一)第5章 諾言(六)第5章 諾言(五)第5章 無名(五)第4章 干城(六)第3章 烽火(二)第2章 壯士(六)第6章 持槊(八)第3章 爭雄(三)第3章 浮沉(七)第6章 錦瑟(二)第4章 國殤(一)第3章 烽火(三)第3章 浮沉(一)第5章 獵鹿(六)第6章 持槊(九)第7章 盛世(五)第1章 羽化(五)第1章 出柙(一)第3章 爭雄(一)第1章 擊鼓(三)第1章 大賊(五)第5章 無名(二)第2章 出仕(五)第4章 干城(六)第5章 獵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