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背棄(二)

身爲上柱國大將軍、左光祿大夫的張須陀居然爲了營救自己的部屬而自蹈死地,裴矩和虞世基、封德彝等人以目互視,無法相信獨孤林所言爲事實。在他們這些“智慧過人”的文官眼裡,老將軍此舉可以說是俠義,但也可以用“瘋狂”二字來形容。身爲高貴的上位者卻爲那些賤如泥土的士卒們“輕生”,這種舉動他們着實無法理解,也絕對做不到。

但此刻,衆文官卻不約而同地在臉上堆滿了悲傷。無論如何,張須陀在武將之中威望頗深,他們沒有必要爲了一個已經死去了老人,得罪一大羣兵痞。況且病榻上的楊廣早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兒,作爲“忠心耿耿”的心腹,虞、裴等人沒理由不陪着自己的主子掉幾顆廉價的眼淚。

“是朕,是朕糊塗,對不起張老將軍!”楊廣抽抽噎噎地哭了好半天,啞着嗓子自責。“張老將軍用兵素來謹慎,如果不是朕一再下旨催促老將軍早日平叛…….”

“陛下請節哀。人死不能復生,眼下重要的是賜張老將軍一份身後哀榮,以安齊郡子弟之心!”虞世基唯恐衆武將繼續在楊廣面前追究他和裴矩等人謊報軍情,剋扣各地官兵補給等惡行,迫不急待地建議。

來護兒對張須陀向來佩服,剛纔卻被楊廣誤解,滿腔委屈正沒地方發。見到這種時候虞世基還腆着臉出頭來做好人,氣得大步衝上前,一把拎住對方的脖領子,怒吼:“狗賊,難道你就一點都不內疚麼?”

虞世基是標準的江南書生,身材比來護兒短了小半截,寬度也幾乎只有對方的一半,動武行哪裡是來護兒的對手。有意想逃脫,無奈力不從心。半空中就像一隻咬了鉤的螃蟹般伸手蹬腿呼救,“放,放手…….陛下,救…….”。

“來將軍,陛下面前,休得無禮!”黃門侍郎、參掌朝政裴矩豎起眼睛,大聲怒喝。

“老夫就是無禮了,你又能怎樣。罷了、罷了,今天老夫就替陛下殺了你們這幾個國賊來祭張將軍在天之靈。然後在陛下面前自裁以謝!”來護兒紅着眼睛,單手拎着死螃蟹般的虞世基,大步衝向黃門侍郎裴矩。

與裴矩、虞世基等人交好的諫議大夫封德彝、秘書郎袁充等人試圖上前勸架,被來護兒用肩膀一撞,立刻都變成了滾地葫蘆。侍衛統領宇文皛、雄武營統領宇文士及、御林軍統領獨孤林等人本來就看裴矩不慣,乾脆冷起眼來在旁邊看熱鬧。黃門侍郎裴矩自問沒有和來護兒赤手相博的本領,只好繞着柱子急走。來護兒拎着已經憋暈了的虞世基在其身後追趕,恨不得將二人摞在一處,當場剝出心肝來看看是什麼顏色。

事發突然,楊廣也失了方寸。他想喝止來護兒,心裡覺得茫然得狠。對方剛纔質問裴、虞二人的話他聽得清清楚楚,如果非絕世猛將才能威懾得住,流寇們的確不能算疥蘚之癢了。可自從三年前,裴矩、裴蘊、宇文述、虞世基、鄭善果、封德彝這些能臣和當代名士們就一直堅持流寇剋日即滅,作爲英名神武的大隋皇帝,他也曾以“危言聳聽”的罪名貶斥了老納言蘇威、治書御史韋雲、兵部尚書趙孝才,甚至還將越級上奏的建節尉任宗當庭杖毖…….

如果來護兒和獨孤林等人所言是真相,他這個皇帝莫非平素相信的皆是一羣佞人?如果滿朝文武多半都是佞人,他這個皇帝豈不是大大的昏君?如果他這個皇帝是昏君,百姓揭竿而起是真相的話,大隋朝豈不是已經病入膏胱?

一想到這些,楊廣就心亂如麻。病榻前裴矩等人哀呼連連,他居然充耳不聞。只覺得眼前這一切都是場惡夢,從自己第一次御駕親征遼東那一刻起,朝野中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一個夢。麥鐵杖沒死、辛世雄沒死、支撐着大隋的那三十萬府兵精銳也都沒死。他這個大隋皇帝不小心在遼河畔的懷遠鎮睡着了,只要有人用手輕輕推一推,便可以在夢魘中醒來。

“陛下,陛下!”距離楊廣最近的文公公第一個發覺他的情形不對,俯身於其耳邊,低聲呼喚。

楊廣目光依舊發直,血混着口水成股地從嘴角向下淌。他感覺到自己不是在皇宮,而是又回到了當年五十一萬南征大軍中。精力充沛、心思敏銳,攻城略地勢如破竹。麾下文有楊素,武有高穎、賀若弼,白馬銀袍、雄姿英發…….

“陛下,陛下!”文公公接連呼喚了幾次,發覺楊廣木然不動。又加大力氣,推了推楊廣的肩膀,“你們別鬧了,陛下,陛下昏過去了!”他大聲怒喝,心中充滿了絕望。

滿屋文武終於發覺楊廣身處危險,顧不上再爭吵,爭先恐後撲到病牀前。“陛下沒有昏倒!他的眼睛還睜着!”很多人立刻認清了這樣一個事實。‘但陛下的魂魄不見了,只剩下了一個軀殼!’衆人同時得出結論,卻誰也不敢說,驚惶得如熱鍋上的羣蟻。

“都離遠點,離陛下遠點兒,誰都別出聲音。獨孤將軍,請履行你的御林軍統領之責!”文公公用大手推開平素他根本不敢得罪的柱石之臣,命令。衆文武們自知闖了禍,乖乖地讓開一條通道,請御醫抓緊一切時間爲楊廣診治。早已經嚇了半死的御醫知道如果今天不能將楊廣救轉,自己的身價性命全都得賠進去。也顧不得什麼對方是什麼身份了,抓起一把銀針,一根根向楊廣頭頂狠刺。

不過是半柱香時間,對裴矩、來護兒等人而言卻足足有數萬年之久。楊廣的魂魄終於回到了軀殼,他長長地嘆了口氣,慘然問道:“你們怎麼不打了,虞卿和裴卿死了麼?來將軍可曾自殺相殉?”

“陛下息怒,臣等再也不敢了!”鼻青臉腫的裴矩和剛剛被宇文士及用巴掌拍醒的虞世基二人匍匐在地,哭着賠罪。

“末將無狀,請陛下治罪!”來護兒也不敢再惹楊廣生氣,跪倒在病榻前,叩頭及地。

“你們都起來吧。朕知道你們都是因爲哀慟過度而致。朕不追究,不追究!”楊廣擺擺手,有氣無力地吩咐。

“謝陛下!”裴矩和虞世基兩人答應一聲,委委屈屈地站在了一邊。來護兒以極低的聲音嘆了口氣,也跟着站起身。他覺察到了楊廣不準備追究裴矩等人誤國的責任,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

這大好江山是楊家的,對方由着性子毀,別人再着急,又能怎樣?

“張老將軍已經去了,眼下當務之急是派人去收拾他麾下的殘部,然後再遣能戰之將爲老將軍報仇!”楊廣也看到了來護兒等人眼裡的失望,嘆了口氣,幽幽地說道。

“陛下聖明!”一直將心提在嗓子眼的裴蘊、封德彝等人齊聲稱頌。

“唉,算了!朕是不是聖明,自有後世評說!”楊廣再度發出一聲長嘆,擺了擺手,制止了一干文人繼續阿諛奉承。“虞卿,你替朕擬旨,冊授張老將軍爲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驃騎大將軍、齊國公。配享先帝廟庭。蔭三子,爵位傳襲三世!”

“臣等代張老將軍謝陛下!”以來護兒爲首的衆武將哽咽着致謝。爲了表達心中的歉意,楊廣一下子把文臣和武將中的最高職位都追賜給了張須陀,而配享先帝之廟的待遇,則等於把張須陀的擡到了開國元勳的地位,不由得武將們不心生感激。

“張老將軍之長子應該叫元備吧,重木,他如今在何處?”楊廣喘息了片刻,低聲詢問。

“啓稟陛下,去年張老將軍的妻子病故,元備回曆城奔喪去未回,因而此番得以倖免於難!”獨孤林抹了抹眼睛,哽咽着回答。

“虞卿,傳旨封張元備爲懷化將軍、襲齊國公之爵。奪情,命其速回滎陽統領郡兵!”楊廣毫不猶豫地命令。

“啓奏陛下,東都對收攏郡兵之事已有安排!”黃門侍郎裴矩搶在虞世基回答之前,低聲提醒。想是被來護兒打怕了,他小心翼翼地挪開一點與武將們之間的距離,以蚊蚋般的聲音奏道:“東都發來老將軍殉國消息的同時,已經下令虎賁將軍裴仁基前往滎陽檢校通守之職,並以御史蕭懷靜爲監軍。算時日,二人如今已經到滎陽了!”

“又是你裴家的人!”來護兒恨恨地瞪了裴矩一眼,怒叱。

黃門侍郎裴矩趕緊又向遠躲了躲,看見來護兒沒有暴起相攻之意,才低聲辯解道:“兵兇戰危,一旦再把張少將軍摺進去,我等心中何安?況且裴仁基也是領兵多年的宿將,謀略不再楊公義臣之下!”

“我沒聽說過有這麼一位裴虎賁!”來護兒冷笑着搖頭。

“好了,你們不要爭了!”楊廣輕輕拍了拍病榻,命令。“檢校又不是實職,爭它作甚。讓張少將軍先爲其父治喪吧。傳朕的旨意,命令虎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崱率領本部兵馬,剋日討賊,若再怠誤戰機,則提頭來見朕。命令歸德將軍王世充帶領江淮勁卒北進,與劉長恭併力討賊。命令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韋霽、河南大使虎牙郎將王辯等各帥所部到滎陽,圍攻瓦崗軍!”他一口氣,把瓦崗山附近能想到的兵馬都提了個遍,發狠要以傾國之力將李密的頭割下來。

“陛下,如此一來,恐怕江左兵力空虛!”來護兒聽楊廣這樣瘋狂地調兵遣將,顧不上再指責裴矩弄權誤國,趕緊出言提醒。

眼下在江都附近的兵馬有獨孤林統領的御林軍、宇文士及統領的雄武營以及王世充統領的江淮郡兵,三支兵馬戰鬥力以雄武營爲最,但其餘兩家聯手,剛好可以牽制宇文家的力量。如果王世充領兵北上了,鼎足之勢就會被打破,一旦宇文家圖謀不軌,後果不堪設想。

“缺了王世充這一路,怕李密又趁機逃脫了!”楊廣猶豫了一下,明白來護兒是一番好心,疲憊地說道。

他需要通過一場大勝來重建自己的威望。裴矩和虞世基等人的確有報喜不報憂的過錯,但楊廣知道,如果自己因此責罰了這批文官,等於向全天下承認大隋朝政已經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況且‘把奏摺分類,撿令人高興的消息來送入皇宮’是他自己親口給裴、虞二人下的旨,過錯不能算在別人頭上。所以,只有快速把李密這棵毒刺拔了,才說明他自己先前犯下的過錯並不嚴重。拔了李密,天下其他反賊也會受到震懾……

“陛下,臣舉薦一個人,可以替代王世充和其餘諸將,獨力剿滅瓦崗賊!”裴矩的心胸難得寬廣一回,居然肯主動附和來護兒的建議。弄權歸弄權,他也不想江都附近的軍力平衡被打破。在天下易主之前,無論什麼事情都不如他自己的安全最重要!

“裴卿請講!”楊廣用黯淡的眼神掃了裴矩一眼,沒精打采地命令。

“陛下何不調冠軍大將軍南下。如果他到滎陽統領齊郡兵馬,想必無人不服。以其人的勇武,瓦崗羣賊指日可滅!”裴矩向前湊了湊,大聲道。

“朕剛纔就想過。但冠軍大將軍此時在河間與賊寇激戰正酣!況且河北六郡初定,他一走,地方上恐怕又會生變。”楊廣眼神明顯一亮,然後又迅速黯淡下去。調李旭南下剿賊的確是個非常理想的選擇。但李旭的權力已經非常大,如果再把滎陽等地交給他,則此子的轄地就跨了河南、河北兩道,勢力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家豪門。而直接把李旭從六郡撫慰大使調爲滎陽通守,則等於削了其手中的權。其人剛立新功卻被無故削權,恐怕不會盡全力做事。

“陛下可命李將軍平定河間亂匪後,以六郡撫慰大使,冠軍大將軍之職,檢校河南道討賊大使之權!”裴矩迅速猜測出楊廣的真實想法,低聲建議。

“到底是裴大人!”憂心國事的封德彝等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檢校兩個字,既解決了姓李的官職安排,又應對了聖主的心思。除了裴矩,其他人還真想不出來!

這兩個字,用得妙,真是一個妙!

第3章 浮沉(六)第6章 持槊(四)第3章 無衣(四)第3章 何草(五)第4章 國殤(四)第5章 歸途(一)第2章 展翼(一)第4章 干城(六)第2章 虎雛(二)第8章 疊唱(二)第3章 無衣(三)第2章 壯士(四)第1章 出柙(一)第7章 盛世(四)第1章 雷霆(二)第4章 烽火(四)第1章 羽化(四)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吳鉤(二)第5章 諾言(六)第1章 羽化(四)第6章 錦瑟(三)第2章 出仕(五)第4章 變徵(六)第5章 獵鹿(九)第3章 爭雄(五)第3章 浮沉(一)第2章 出塞(四)第4章 干城(五)第7章 盛世(一)第1章 大賊(三)第3章 浮沉(七)第4章 醉鄉(三)第4章 國殤(四)第3章 爭雄(二)第4章 干城(四)第1章 雷霆(七)第7章 盛世(六)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大賊(七)第7章 盛世(一)尾聲一正劇版第3章 扶搖(六)第6章 錦瑟(二)第5章 無家(六)第6章 持槊(五)第1章 羽化(四)第4章 取捨(五)第5章 諾言(一)第1章 盛世(六)第4章 變徵(四)第6章 持槊(七)第3章 曠野(二下)第2章 背棄(七)第3章 爭雄(六)第7章 盛世(三)第1章 大賊(二)第3章 扶搖(一)第3章 爭雄(六)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故人(一)第4章 變徵(六)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壯士(五)第4章 變徵(一)第3章 爭雄(七)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何草(一)第1章 羽化(一)第3章 烽火(一)第2章 背棄(三)第5章 無名(二)第7章 盛世(六)第2章 出仕(五)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壯士(三)第2章 展翼(七)第4章 取捨(二)第5章 君恩(六)第2章 展翼(三)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何草(六)第4章 干城(七)第2章 出仕(三)第5章 獵鹿(四)第6章 持槊(一)第6章 持槊(三)第7章 盛世(十)第3章 曠野(五)第6章 持槊(三)第2章 出仕(六)第4章 變徵(二)第4章 補天(五)第5章 獵鹿(三)第4章 故人(五)第5章 歸途(二上)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變徵(一)第6章 持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