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擊鼓(六)

主將戰旗一倒,王當仁所部的嘍囉一片混亂。他們本來訓練程度就差,又剛剛經過小半天的急行軍,累得筋酸骨軟。猛然間看到身邊的夥伴陸續被砍翻,自家主將又生死未卜,哪裡還生得起什麼鬥志。轉眼之間,陣型便散了,一個個丟了刀,扔了旗,四散奔逃。

“不要亂,大夥不要亂,我沒死!”王當仁氣得耳朵眼裡都冒了煙,跳着腳大喊。剛纔他一不留神被李旭射死了戰馬,就在親兵們亂作一團的時候,對方趁機上前砍翻了將旗,然後揚長而去。

“豎旗,豎旗!”有部下大聲提醒。王當仁猛然領悟,立刻命令親兵重新挑出了一杆戰旗。敵軍的氣勢雖然驚人,但人數還不及自己所部兵馬的兩成,根本不可能在瞬間把所有人殺光。只要王字戰旗重新豎起來,肯定能安撫住混亂的軍心。誰料老天偏不從人願,他這邊旗號剛剛一舉起來,身外的馬蹄聲又急。已經在軍陣內衝殺了半個圈子的李旭帶着騎兵迅速兜轉,刀鋒直指王當仁馬首。

王當仁也被打急了,虎吼一聲,拎着杆鐵矛便迎了上去。腦袋掉了碗大個疤,既然吃了山賊這行飯,他還真沒怕過死。無奈整個外黃營中不怕死的只有少數幾個,大多數嘍囉見到數百匹戰馬結隊向自己這邊衝過來,立刻拔腿便逃。王當仁新換的戰馬被自己人阻擋,連提了幾次速都沒有結果,氣得他掄起鐵矛,將退到自己面前的一名嘍囉兵腦袋砸了個稀爛。

“回頭殺過去,再有後退者,以此爲例!”他板起臉,厲聲怒喝。嘍囉兵們卻像沒有知覺般繞過同伴的死屍,避開王當仁左右,繼續奔逃。

“站住啊,他們只有千把人!”王當仁又羞又急,大叫。他的哭喊聲很快被馬蹄擊打地面的聲音所淹沒。蹄聲如雷,翻滾着吞沒一切擋路者。王當仁擡頭,看到官軍的騎兵排成了一個標準的楔型,如一把長槊般無情地收割着生命。在這把長槊的尖鋒上,是一匹通體漆黑特勒驃,比尋常戰馬高出兩頭,馬背上將領亦如殺神下界,凜然不可侵犯。

看見弟兄們一個個被人從身後追上,用長槊挑飛,用橫刀掃翻,王當仁疼得滿頭是汗。這七千人是他的本錢,外黃營雖然號稱擁兵數萬,其中大部分卻是湊數的。只有身邊這七千嘍囉,纔是精銳中的精銳。可惜這種精銳在敵軍面前還不如一堆草靶,至少草靶子自己不會逃命。

他突然很後悔沒把自己的弟兄交給徐茂功整訓,如果此刻麾下是三千瓦崗內軍而不是七千外黃嘍囉,形勢根本不會這樣慘。

戰場上沒有後悔藥可賣,轉眼間,王當仁已經可以看清楚對面敵將的目光。那是一種帶着幾分嘲弄的眼神,彷彿在笑他永遠上不了檯面。“我跟你拼了!”王當仁徹底失去理智,高舉着鐵矛迎了上去,今天即便戰死,他也要死得堂堂正正。

“保護寨主!”百餘名心腹親兵也被王當仁的舉動激起了血性,嚎叫着聚攏在了大當家的周圍。隨着沉悶的一聲,敵我雙方毫無花巧地撞到了一處。剎那間,外黃賊的隊型四分五裂,三十多具屍體倒着飛了出去。

李旭用刀尖撥開迎面刺來的長矛,順勢一抹,將面前的嘍囉抹下了戰馬。他的招術很簡潔,幾乎都是一擊致命。轉眼,三個嘍囉倒了下去。第四名敵手見勢不妙,撥馬避開,將身後的王當仁暴露在旭子的刀下。

“老子跟你拼了!”王當仁怒吼着迎了上來,手中鐵矛端得筆直。李旭回刀橫拍,刀面與矛身相交,發出“砰!”地一聲巨響。二人在馬背上都晃了兩晃,各自的兵器都被彈開。彈指間,兩匹戰馬錯鐙。王當仁以矛爲棍,橫掃千軍。李旭的刀如游龍,貼着馬頸翻出,直奔王當仁肋下。

這是以命換命的招術,就看誰的動作快。如此近的距離,長兵器反而吃虧。王當仁見勢不妙,鬆開已經不可能撤回的兵器,身體迅速向戰馬側面一歪。旭子的黑刀貼着他的大腿根掃了過去,割草一樣割破鎧甲,在其腰間留下了條半尺長的血口子。

“啊―――”王當仁厲聲慘號,不敢回頭,任戰馬馱着自己前衝。一名郡兵持槊來刺,被他披手奪槊,反刺落馬。緊跟着,他又刺傷一名騎兵,連人帶馬奪路而去。

旭子的目的不是殺人,所以也不撥馬去追。而是帶着弟兄們繼續衝擊,不斷壓縮王當仁的殘部。那些失了主將的嘍囉們哪裡禁得起這般衝撞,騎兵們衝向哪,他們就從哪裡落潮般退開,三退兩退,已經丟棄了全部營壘,連帶着把李公逸所部雍丘營的陣腳都衝亂了。

在看到王當仁的將旗第一次被砍倒的那一刻,李公逸已經發覺事情不妙。爲了避免自己的陣腳不被潰兵所亂,他甚至下令所有弟兄停住腳步,原地結陣。可惜像他一般冷靜的人並不多,正所謂關心則亂。行軍長史是房彥藻是李密的生死之交,左司馬楊德方是李密的多年故舊,二人見羅士信衝得急,慌得號令亂髮,頻頻催促各部兵馬向中軍靠攏。李公逸被逼得頭皮發乍,不得不下令麾下弟兄們再次起身。可就在他剛剛開始移動腳步的剎那,數千殘兵被放羊般驅趕了過來。

大小嘍囉魂飛魄散,他們不知道該繼續向中軍靠攏,還是轉身迎戰。李公逸再想改變對策,已經來不及,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陣腳也如陽光下的積雪般快速消融。

“李將軍,咱們擋不住官兵!”校尉項釗與李公逸同屬一營,衝到他身邊大聲喊。“程知節說過,那個李仲堅有萬夫不當之勇!”

“傳令,讓開敵軍兵鋒,向北退!”李公逸明白項釗的話是什麼意思,當機立斷。這種情況下,任何阻擋敵軍的動作都是徒勞的,不用與那些如狼似虎的騎兵交手,單憑王當仁麾下的潰軍,就足以將自己的這些弟兄沖垮。而退向戰場之外,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全實力。如果李密身死,瓦崗山就不必再回,所以李公逸也不必在乎什麼軍法。如果李密僥倖沒死,今日一場大敗難免,無論怎麼追究,責任也追究不到他李公逸頭上。況且他保留下來的兵馬最多,理應受到嘉獎。

抱着這種聰明的目的,雍丘營留少量兵馬阻擋外黃營的潰兵,大部兵馬向北急撤。轉眼間,瓦崗軍的側翼便空了下來。王當仁麾下的嘍囉衝過雍丘營阻攔,直撲自己的中軍。李旭帶領麾下的騎兵也旋風般兜了的圈子,驅趕着潰卒橫插進正與羅士信糾纏的敵軍當中。

前後不到半刻鐘的時間,羅士信身邊的騎兵已經剩下不足兩百。他們給了瓦崗軍意想不到的重創,同時自己也損失過半。羅士信身上已經多處受傷,但依然酣戰不退。“殺李密!”一邊與衝過來的單雄信廝殺,他一邊大叫。“殺李密!”兩百多名騎兵同聲高呼,揮舞着長槊,將圍攏過來的嘍囉們一一捅倒。

單雄信是帶着騎兵衝過來的,其他瓦崗內軍弟兄依然被自己人阻擋在圈子外。內軍副總管程知節應變迅速,發覺局勢不妙後,已經號令內軍放慢了腳步。他們一面中軍緩緩靠近,一面將各部的潰卒聚攏起來,由老兵們安撫着,列隊於瓦崗內軍的背後。雖然程知節發出的命令總是受到來自中軍的干擾,但就整體而言,這種應對舉措十分得當。重新有了主心骨潰卒們不再沒頭蒼蠅般亂跑亂撞,而是強打精神,重新匯籠成一支隊伍。

“這樣做會招人猜忌!”謝映登一面憂心忡忡地向中軍方向眺望,一邊對程知節提出忠告。外軍各營本來與以徐茂功爲首的內軍就有隔閡,關鍵時刻程知節見死不救,回去後難免會被人非難。

從他這個角度看,內軍已經瀕臨崩潰。雍丘營擅自脫離戰場後,李旭所率的騎兵已經快速與羅士信所部人馬匯合到一處。單雄信帶領着三百多勁卒對付一個羅士信已經很吃力,被李旭從側翼一夾,立刻呈獻了潰勢。

“嗚嗚――嗚嗚――嗚嗚!”見到單雄信抵擋不住敵軍衝擊,房彥藻等人又吹起了求救號角。同時,命令各部兵馬向內軍匯合的令旗也高高地升起。“聚殲敵軍!”房彥藻通過旗幟和號角聲表達出來的意思很明顯。只是這種天真的命令,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不止雍丘營一路,其他各營都在向後退。有的直接脫離了戰場,有的則避開正在交戰的核心,向程知節所在的位置靠攏。“只有瓦崗內軍能擋住李仲堅這個瘋子!”剎那間,幾乎所有將領都得到了一致的共識。“應該把弟兄們交給徐茂功重新訓練!”半年多來,徐茂功勸了無數次都無法讓衆人接受的觀點,在這混亂之際也被大夥重新拾起。

“誰愛說什麼說什麼,弟兄們的命不比李密賤!”程知節兩眼死死盯着戰場,回答聲裡帶着幾分惱怒。這本來是場必勝之戰,前提是李密不臨時起意不賣弄他的口才。即便李密受傷,瓦崗軍也不應該敗得這樣慘。如果房彥藻的謀略真的對得起他的才名,如果楊德方的勇氣真的配得上他的官職,二人早就應該果斷下令全軍後撤,暫避敵軍鋒芒。而不是像這樣毫無掌法地與敵人亂戰,導致被自己人踩死的弟兄比被敵軍殺死得還多。

他看到單雄信的身影在人羣中一閃,然後消失。瞬間後,他看見幾個騎兵擁着渾身是血的單雄信向後急退。張亮帶着李密的心腹死士又衝了上去,試圖遲滯一下敵軍的推進速度,爲房彥藻等人重整兵馬贏得時間。但戰鬥的結果並不是完全由勇氣來決定,李旭所部騎兵輕鬆地將張亮帶領的死士衝散,緊接着,羅士信迎上了張亮,李旭策馬再度衝向房彥藻。

張亮的武藝遠不如羅士信,才兩個照面,他就被羅士信一槊擊下了戰馬。羅士信試圖取走失敗者的性命,立刻有十幾名身穿青色皮甲的親衛擁上。幾個人合力擋住了羅士信的馬頭,另外幾個人在千鈞一髮之際抱起張亮向後逃逸。

羅士信十分惱怒,一槊將擋在自己馬前的敵人刺了個對穿。他順手一揮,將屍體砸向另外幾名敵軍。躲避不及的青甲侍衛被同伴的屍體紛紛砸倒,沒等他們站起身,羅士信的馬槊已致,刷地一下,將又一名死士的鎧甲劃成兩片,包裹在鎧甲之下的皮膚和肌肉也全部斷裂,血水從傷口處噴涌而出,同時將生命帶離肉體。

有人試圖爲同伴報仇,躺在地面上滾向羅士信的馬腹。羅士信斷喝一聲,夾着戰馬跳開丈許,然後轉頭一槊,乾淨利落地將失去目標的敵人刺死。他抽槊,驅馬,斜刺,幾個動作一氣呵成,挑起又一個躲避不及的倒黴蛋,大笑着將對方甩上了半空。

這是一個魔鬼,外軍嘍囉們紛紛閃避。無論彙集起多少人,沒一個願意再去驗證羅士信的武藝。將眼前敵軍衝散後的羅士信得意地舉起馬槊,示意身邊的弟兄們向自己靠攏。然後他又將馬槊向前指了指,策馬撲向手足無措的另一夥敵軍。

騎兵依賴的是速度,在戰場上放棄那些可以長時間和你糾纏的敵人,攻打對方最弱所在,收效將遠遠大於與敵軍的精銳正碰。這是李旭在戰場上用命換來的經驗,通過交流,羅士信亦嫺熟地掌握了其中關竅。

瓦崗軍的中軍繼續混亂,房彥藻等人已經顧不上再去管羅士信,一個更大的危機正快速向他們迫近。擊敗了單雄信後,李旭親自帶着騎兵,驅趕着潰卒倒卷向而來。凡是試圖阻擋的將領,都被他用黑刀砍在了馬下。

千餘命壯漢被房彥藻驅趕着,搭成一道人牆,攔阻在旭子馬前。他們不住地退縮,眼裡充滿了恐懼。沒有人敢保證自己能擋住戰馬,但如果這道防線再破,戰場局勢將不可收拾。

“嗚嗚――嗚嗚――嗚嗚!”中軍的號角又響,哀怨而淒涼。忽然間,角聲猛地一滯。有支利箭當空飛來,中軍帥旗應聲而落。

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爭雄(五上)第1章 大賊(二)第3章 曠野(六)第4章 補天(三)第3章 曠野(三)第6章 持槊(六)第7章 盛世(十二)第3章 無衣(五)第7章 盛世(十三)第3章 浮沉(四)第4章 國殤(七)第4章 變徵(七)第6章 錦瑟(三)第6章 持槊(三)第5章 獵鹿(四)第3章 浮沉(一)第4章 醉鄉(一)第7章 盛世(五)第7章 盛世第3章 烽火(五)第7章 盛世(十)第6章 持槊(五)第3章 扶搖(六)第2章 背棄(二)第3章 爭雄(三)第5章 歸途(八)第6章 持槊(四)第3章 無衣(五)第2章 背棄(四)第2章 背棄(六)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取捨(六)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扶搖(四)第5章 無名(一)第4章 故人(三)第3章 何草(五)第4章 補天(三)第1章 大賊(五)第5章 歸途(八)第4章 故人(六)第5章 獵鹿(一)第5章 獵鹿(八)第5章 無名(五)第2章 出塞(一)第2章 出塞(四)第4章 醉鄉(一)第1章 大賊(五)第4章 補天(六)第1章 擊鼓(七)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展翼(六)第3章 爭雄(八)第7章 盛世(十二)第5章 歸途(二上)第2章 展翼(五)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爭雄(五)第4章 取捨(一)第3章 曠野(一)第2章 吳鉤(四)第5章 無家(二)第1章 肱股(一)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背棄(四)第1章 肱股(四)第5章 無家(四)第5章 君恩(三)第5章 無名(七)第6章 持槊(一)第3章 何草(二)第4章 故人(五)第1章 出柙(二)第6章 持槊(二)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出柙(六)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出塞(四)第2章 吳鉤(七)第5章 無名(六)第2章 吳鉤(八)第2章 背棄(五)第2章 展翼(一)第4章 取捨(七)第2章 背棄(七)第5章 諾言(五)第2章 背棄(一)第7章 盛世(十三)第3章 何草(七)第1章 大賊(一)第4章 干城(二)第2章 出塞(三)第2章 虎雛(一)第1章 大賊(五)第6章 持槊(三)第3章 爭雄(三)第4章 國殤(四)第4章 變徵(一)第5章 諾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