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

衙門二堂。

縣父母韋大人高坐主位,陳氏坐在客位,盛師爺就坐在一邊,其他人均坐下首,包括幾位苦主代表,還有沈氏。

大家一起共同協商事情的善後問題。

“這件事情發展到如今程度,硬生生的落到了我李金水的頭上,那我李家也不會推託,只是任何事情都得師出有名,畢竟現在油坊的大東家還是杜家兄弟,我們李家沒理由爲他們抗。”李老掌櫃的衝着韋大人道。

在坐的都沒有蠢人,李老掌櫃這話一說,大家心裡就有數了。

“油坊發現這樣的大事,杜家兄弟逃跑,這油坊便不在屬於杜家兄弟了,按理我衙門該查封。不過,如今杜綠娘既是三股東,而李家也願意承擔這次事件的善後的話,那麼,這油坊就理當歸李家所有。”這時盛師爺在一邊道,又衝着韋大人說:“東翁,你看是不是這樣?”

“嗯,理當如此。”韋大人說着。

這時一邊的沈氏卻諾諾的道:“這油坊……油坊是我家大郎二郎的。”

聽着她的話,周圍人看着她就跟看白癡一樣。

“娘……”杜氏咬着牙叫,眼眶赤紅赤紅的。

“你傻呀,李家在幫你揹包袱呢,這油坊若還是你大郎二郎的,人家李家憑什麼出來善後?李家不善後,難不成你承擔?擔的起嗎?”一邊沈氏的大姨用勁的扯了沈氏的衣袖,壓低着聲音沒好氣的道。

這個大侄女實在是一個糊塗人,兩個兒子叫她寵壞了,丟下這個爛攤子給老孃,全沒一點孝心。偏這位還不曉得拉籠女兒的心,一味的朝女兒身上扣屎盆子,女兒離了心,這以後她自己靠誰去。

靠那兩個不孝子,想也別想。

“哦哦哦,是該李家的,只要李家處置好這事情,這油坊就是李家的。”沈氏這纔回過味道,忙不疊的道。

於是衆人便不再看她,接下來就好辦了,無外乎貼出通告,收回賣出去的油,這些油於別人或許沒有用處,於李家卻是沒關係的,這些油同樣是可以燒煙煤的。

再就是商量賠償的問題,雖不能人人滿意,但基本過得去也就行了。然後由衙門出具判詞,這油坊的東家就換人了,換成李家大郎李正良。

至於典當行的借的款,也由盛師爺做中,典當行的東家祝大免了利息,並延長了借款期限,李家才勉強接了下來,又重新立過契約。

當然,這中間免不了一些討價還價的,便不一一綴述。

如此,萬事俱妥。

接下來一切就得靠錢說話了,各家中毒病人的醫藥費還有賠償問題,另外各家退回來的菜油還得退錢,這退油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雖然這些油還能燒煙煤制墨,但那也是以後的事情,遠水救不了近火,再加上油坊工人的工資等等,總之,李家要砸進去不少錢。

晚上,趙氏在油燈上盤着家裡的賬,看着這些日子好不容易攢起來的錢,又要一下子花消了出去,一臉便皺的跟苦瓜似的,只是就這樣還是不太夠。

“大郎怎麼還沒到家?聽說他那邊賺了不少,只是沒見到人,總是沒個底,如今可就指望着他那邊了。”吳氏嘆着氣。

貞娘倒是一點也不擔心,既然大哥之前寫信來賺了不少,那就肯定賺了不少,畢竟她指點的那幾個礦坑都是品質一流的老坑,不賺纔是怪事。

“這從婺源過來,都是山路,難走,時間是要長一點的。”杜氏低聲的道。

趙氏一聽到她的說話聲便冷哼,杜氏也只得低着頭,抱着小笑官垂頭不語。

就在這時,門敲響了。

“定是大哥他們回來了。”喜哥兒一下子跳了起來,家裡經過這亂紛紛的一遭,這小子倒是懂事了些,之前一直乖乖的,不調皮不搗蛋。

這下好了,衆人都鬆了口氣。隨既卻聽得喜哥有有些失望的聲音:“是二伯孃,景東嬸兒和金花姑姑呀。”

“怎麼?你以爲是誰?”金花姑姑逗了喜哥兒一句。

“我以爲是大哥回來了。”喜哥兒回道。

“怎麼,你大哥還沒到家?”金花姑姑嫡姑的問。

“沒呢。”喜哥兒回道,然後三人領進了屋。

趙氏等人自是連忙相迎。貞娘給三人倒茶端水。

“別忙活了,這天晚了,我們說幾句話就要回去的。”嫡宗二伯孃大黃氏道。隨後便將手裡抱的一個錢匣子遞給趙氏。

“景福嫂子呀,這是我們三家湊的一些銀錢,給你們救救急用。”大黃氏道。

“這,這怎麼好?之前藥堂的錢還是墨坊那邊幫着墊的呢。”趙氏不好意思的道,今天爲了平息衙門前鬧事的,是陳氏派出了墨坊的賬房,那藥費就暫時是墨坊那邊墊的。

“沒事,墨坊那邊是墨坊那邊的,這些是咱們sī下的心意,出的都是咱們的嫁妝錢,跟別的不搭的。”大黃氏道。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聽得大黃氏這般說,趙氏領情的道,說實話,以前李家八房被其他幾房排擠,趙氏對其他幾房也是頗有怨言的。

後來,貞娘接下了墨坊的事情,趙氏嘴上同意了,心裡卻是不贊同,心裡沒少埋怨七夫人。可如今有着大黃氏這一招,她那心裡倒是跟其他幾房貼進了,之前的一些隔核也消失了。只覺得貞娘爲墨坊做的一切也是值的。

知道李家有許多事情要商量,大黃氏等人就告辭了,趙氏送到門口,一直看着她們上了轎子走遠了這纔回到屋裡。

這邊鄭氏打開錢匣,拿着小秤秤了一下里面的碎銀,和着裡面五兩一錠的銀錠子,一共有一百五十幾兩呢。這着實是一筆不小的銀錢了。

“都記着,不但是銀錢的數量,還有這份心意。”李老掌櫃發着話道。

“嗯。”其他人自是點頭。

“對了,明天是冬至了吧?”這時,吳氏搬着指頭算着日子道。

“可不是,這日子都過糊塗掉了。”鄭氏自了一下曆書,點頭道。

“景奎媳fù兒,景福媳fù兒,給我和麪,我今晚要包冬至餃,明天一早,就給我送老六老七和老九家去讓大家嚐嚐,他們可已經多年沒嘗過我的冬至餃了。”吳氏道。又指揮着貞娘,讓她去洗菜。

“廚房裡還有冬筍,也剝剝。”看着貞娘進廚房,吳氏又忙不疊的加了一句。

“好咧。”貞娘笑嘻嘻的應着,她早就聽孃親說過,自家阿奶的冬至餃包的是一絕,尤其美味,據說,當所,幾家關係好的時候,奶奶常常包冬至餃請大家吃,只是後來關係鬧翻了,這些年來,奶奶就再也沒包過冬至餃,便是自家吃也一樣沒包過,都是趙氏等人在包。

而今天,吳氏是要親自動手了。

這一夜,家裡除了笑官兒,沒一個人休息的,便是喜哥兒也死賴着不上chuáng,搬了個小凳子坐在廚房面臺的邊上,看着吳氏從剁餡,配料到包餃子,這小子便在一邊流口水。

徽州的冬至餃不是水餃,它個頭大,用的是米粉包的,然後上籠蒸,吃起來皮子軟糯可口,餡多汁美味。吃過後能讓人回味無窮。

到了清晨,天亮的時候,幾籠子冬至餃已經蒸好了,吳氏又讓趙氏等人找來了食盒子,一盤一盤的裝餃子裝了進去。

“昨晚金花肯定不能回去,你一早給金花送去,好讓她帶去給六哥嚐嚐。”吳氏吩咐着貞娘。

“好的,奶奶放心,一準送到。”貞娘嘴裡吃着冬至餃,含含糊糊的道,奶奶的冬至餃果然如孃親說的那般好吃。

隨後抹了嘴巴,便一手一個提起兩個食盒子,一邊喜哥兒也擰着一個,正好三家,兩人一起送去。

到了門邊,貞娘手上不得空,喜哥兒便去開門,沒想門卻被人從外面推開了,好玄沒撞到。喜哥兒已經歡喜的叫了起來:“是大哥回來了!”

家裡人一聽李大郎回來了,就全都奔了出來。

“家裡倒底出了什麼事情,我接到信都急死了。”李大郎一進門就急急的問道。

“大哥,沒事了,你只要帶了錢回來就成。”貞娘笑嘻嘻的道。

“哈,錢!告訴你們,我們這回回來,除了錢就沒有別的東西了。”一邊大堂哥李正身道。這話tǐng霸氣,跟後世那句窮的只剩下錢有的一比。

“多少多少?”一邊趙氏急的問道。

“除去成本,淨賺八百多兩。我和正身一人能分四百兩。”李大郎道。

“就這還不是全部呢,還有一些頂好的,比如玉帶紋,綵帶紋,廟前紅,還有品質上乘的茶末綠等品種,我們全壓了下來,屯着貨,等以後價格升了再賣。”一邊李正身得意的道。

“兩個廢坑,誰都沒想到居然還能挖出那麼多的硯石礦,更重的要是,品質還不錯,我們出硯石礦的那一天,整個婺源都鬨動了。”這時說話的是跟在李大郎和李正身身後的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

“小舅?!”貞娘福看着那漢子跟趙氏有些相似的面孔,便試探的叫了聲。

“哈,是貞娘吧,不錯不錯,還認得小舅,你小時候,小舅可是抱過你的。”趙源和笑哈哈的道。

貞娘大汗,她哪裡記得。只不過之前,大哥寫信回來就說了,小舅要過來的,再說了,小舅跟趙氏tǐng像,這兩下里一對,自然很容易猜的出來了。

“阿彌陀佛!”一邊吳氏又念起經來,大家全都鬆口氣了,有這一筆錢,那應付這回的桐油事件就不算個事情了。

貞娘跟大哥和小舅等了聊了幾句,便帶着喜哥兒去墨坊那邊,先給各家送冬至餃去。

………………

本來一直在想着,黃氏等人借錢這一段寫不寫的,畢竟從情節的安排上來說,有着李大郎的錢,這借錢似乎就有點重複了,不過思慮再三,還是寫了,某糖要寫的是一個有付出就有回報的故事,貞娘之前爲了墨坊付出,如今八房出事,這便是該有回報的時候了,感覺這樣有些溫情,大家說是不是?當然,李進財之流不能算在內。哈哈!RS!。

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瑞到徽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三十一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第一百一十八章 田二的大棋第一百四十五章 羅九和福爺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八十三章 意外無處不在第四十二章 各人心思(二更求訂求粉)第七十五章 終於發動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仇不能結十分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佈局第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十章 墨彩顯,鄭管事有眼無珠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十五章 李進財的心思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第七十章 桐油中毒第二十五章 蘇州事情的結果第十二章 老爹的消息第十四章 李家六房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七十八章 八房迴歸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第二百零四章 千年松煙煤第一百五十一章 黃狼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技術飯的憑技術說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八卦人人愛看第二百二十八章 懲罰第二百零七章 膠不粘煤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一百九十章 蘇合墨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佈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牌坊?成親?墨譜第六十七章 早叫你不問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外的福爺第一百七十三章 田家的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問責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怕查第十一章 竟價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正平和葛秋姐第九十八章 羅家往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賬冊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人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石州有義商第七十一章 逃跑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十一章 竟價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石州有義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四十八章 遺囑(二更求粉)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二十一章 入夥和閒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二百三十八章 葛秋姐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家的打聽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八十章 墨坊的發展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章 墨坊的發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賬冊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歷史的大幕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跳出局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徽州風雲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二百四十七章 六義墨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二十九章 沈氏的算盤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四十七章 徵用鬆材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三十七章 鬆瘟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二十八章 藥墨之名第一百八十章 石州消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八寶治紅丹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第一百七十一章 攪局和賭石第三十五章 樹老成精,人老成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