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故人再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太子慈燃,大孝通神,自天生德,今年滿十五,當累經監撫,務熟達機務。”

“今朕略感風寒,詔命百僚公卿,內閣六部,凡朝中事宜,具送往東宮,着其監國,無違朕意……”

清晨,當朱慈燃迷迷糊糊的從東宮牀上被人叫醒,還處於迷糊的他就稀裡糊塗的被人塞了一份聖旨。

“監國,今日起文華殿和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的奏疏便會送來東宮,請監國洗漱後等待奏疏送抵,處理國朝上下事宜。”

“啊?!”當聽到自己的稱呼從殿下變爲監國,迷迷糊糊的朱慈燃也反映了過來。

他看了看門外,那灰濛濛的天足以說明眼下的時間有多早。

“監國?我?”朱慈燃指了指自己,前來傳旨的王體幹也和善地點了點頭:“是的監國……”

“我才十四歲,我怎麼監國?我爹什麼時候又生病了?昨天不是還好好的嗎?”

朱慈燃的嘴好似機槍,數秒內吐出數十字,但王體幹卻不緊不慢道:

“昨夜風雨,萬歲一着不慎染了風寒,因此讓殿下監國處理奏疏。”

“至於年齡……”王體乾笑了笑:“萬歲說殿下在齊王府學習這麼久,又南巡天下,自然懂得民間疾苦,讓殿下監國,萬歲甚是放心。”

由於工程浩大,因此明西安城城牆一直是黃夯土的結構,這樣的風格在大批量使用青磚築城的明代顯得格格不入。

一口氣遷移太多人會傷害河西的經濟情況,這他又何嘗不知,但他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殿下千歲……”

“辛苦了……”

“我懂了……”朱慈燃聽完上面那兩人的操作,心裡哪裡還能不明白?

當孫傳庭作揖結束,把手撤開的時候,朱由檢看到的只有一張坳黑的臉,以及乾瘦的身材。

不過即便如此,以河西的情況,因爲有着火車的加持將會好處理不少。

“但單于行省的情況,想要出騎兵三營,這有些困難。”

二人在馬車上了城牆後下車,孫傳庭也大致說出了西安城的人口。

陸元高翻身上馬,準備跟着馬車,隨時等待齊王召喚,而周素潔等人則是在兵馬的護送下前往了西安城內的秦王府。

他詢問孫傳庭的兩個兒子如何了,孫傳庭也只是回稟在山西的官學就讀,看得出他不想讓自家兒子走什麼捷徑,不然以他的情況,完全可以送兩個兒子去北京就讀官學。

朱由檢見狀也回頭看向了孫傳庭:“拿下西域只是第一步,遷移人口才是重中之重。”

伴隨着最後一聲汽笛消失,朱由檢帶着四小隻和周素潔等人下了火車。

只要孫傳庭堅持,那麼洪承疇多半是不會放棄這些地方的。

這種磚比一般的建築用磚要大,重量高達幾十斤,體積接近後世的八塊紅磚。

由於明代西安城牆周長近十四公里,用磚量極大,因此這樣的城磚,大概用了兩千六百萬塊以上。

一句話,前面半句朱由檢是對孫傳庭說的,後面半句是對周素潔交代的。

二十幾年的時間,足夠火車修到這些地方去,那大明也就更不可能放棄這些地方了。

朱由檢看着稀疏的人流不免詢問,同時馬車也直接駛上了城牆的馬道。

由於有乾隆收復西域可以作爲參考,因此他一直在開發河西,避免歷史上河西連兩萬兵馬都養不起的情況。

“告訴曹變蛟和李定國,我要在十九年春看到燕然縣囤糧六萬石,秋收不少於十二萬石。”

他並不奇怪自己爲什麼只是內閣次輔,因爲他明白這是朱由檢保護他的手段。

他的膚色和身材在白白胖胖的陝西官員之中尤爲顯眼,而這也是朱由檢和孫傳庭自復遼之役以來的首次見面。

從漠東省的開平府運六萬石米麥前往單于行省最西邊的燕然城,這路程整整三千里。

好歹給他留兩個輔政的人啊!

“西域的北虜在當地有不少耕地,數量不少於百萬畝。”

眼下陝西耕地雖然因爲大旱銳減,許多旱地已經拋荒,但水田和水澆地依舊達到了一千九百多萬畝,人口不足四百四十萬,這也是陝西爲什麼旱情最嚴重,卻糧價比山西低的原因。

“遷移之事再說,今歲開始我會讓四川在每年秋收之後運送二百萬石米麥前往嘉峪關。”

“讓我監國,那也好歹給我留幾個人啊!”

“若是十九年夏季出兵,那以西域的情況,最少要南北出騎兵十營才行。”

孫傳庭很能理解朱由檢爲什麼沉默,因爲他的提議和朱由檢就藩的事情起到了衝突。

望着那一堆奏疏,朱慈燃有心反抗卻無人無力,只能對東宮太監李永貞吩咐道:

“太子比起萬歲如何?”

朱由檢對孫傳庭的執拗不是很認可,但他也知道如果孫傳庭不是那麼執拗,那他也就不是孫傳庭了。

“留下的蒙古人,我準備把他們遷往青海,至於河西則是要遷移不少於一百萬人前往西域。”

另外除了城磚,張祉還深挖了西安的護城河,讓西安城不再經歷暴雨積水之苦。

朱慈燃在宮裡罵罵咧咧的洗漱,一直罵到他坐到位置上爲止才停下,老老實實地處理起了奏疏。

想要拿下這些地方,最少需要百萬人口的支撐。

這前後算起來,最少需要九年乃至十年的時間,但朱由檢在十九年及其之後,只有五年的時間。

“……”聽到孫傳庭的話,朱由檢略微沉默。

朱由檢執着於盡快遷移人口的原因是他會在天啓二十三年左右就藩,因此他必須在十九年拿下西域,然後在二十三年以前拿下西西伯利亞和河中地區。

如果說王體乾的到來讓朱慈燃感覺被坑了,那李永貞口中的李定國出走就讓他覺得他被大坑特坑了。

南京城牆、平遙城牆,就是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代表作。

朱慈燃氣得牙癢癢,王體幹見狀也害怕自己被牽連,因此作揖道:“奴婢告退……”

這樣固然對河西、西域傷害都不大,但也代表了朱由檢不能在二十三年離開大明,因爲拿下西西伯利亞和河中地區最少需要一年的時間,而鞏固大明在當地的統治有需要兩三年。

這麼一來,起運點就更近了,成本也會更低。

朱由檢準備先擱置這件事情,先把糧食的問題給解決了。

清軍可以遊牧補給,明軍自然也可以。

朱由檢和孫傳庭擔心的都一樣,那就是單于行省的情況。

“直賊娘!直賊娘!”

“齊王殿下昨夜命人八百里加急送來了令旨,據其內容,恐怕得推後到八月才能回京。”

按照孫傳庭分爲五年的遷移,那最少得天啓二十三年才能讓西域有百萬人口。

坐在馬車上,朱由檢沒有一開始就說事,而是和孫傳庭聊着家常的同時,時不時看向馬車的玻璃窗外的西安城外。

王體乾的笑容在朱慈燃眼裡從未那麼可惡,聽着從他嘴裡蹦出來的話,朱慈燃略感牙疼,只能詢問道:“父親什麼時候風寒能好?”

這一過程太麻煩了,朱由檢更傾向於直接運送拖拉機過去,在當地開墾田地來滿足西征所需,因此他的計劃需要變一變。

“嗚嗚——”

二人乘坐的馬車很快進入了西安的安遠門,城門口進進出出的人有些稀疏,這也可以看出西安城的人口多寡。

“你說什麼?!”

“現在的難事在於單于行省能不能勻出那六七萬石米麥。”

幾名太監只是點了點頭,隨後也跟着倉惶離開。

並且,對於西安城外的集鎮,孫傳庭也採取築夯土牆的方式將他們圈了起來。

朱由檢交代着孫傳庭,畢竟他是自己爲大明日後所選的內閣次輔。

在他下火車的第一時間,他就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西安城有多少百姓居住?”

“外城郭有百姓三萬有餘,主城十四萬有餘,城外集鎮兩萬不到,合計是二十萬左右。”

哪怕就算漠東運糧去單于,北直隸運糧給漠東,那也需要大半年的時間。

想要再運抵時還有十二萬石米麥,那起運的米麥就不能少於四十萬石。

這樣的提議得到了隆慶皇帝朱載坖的認可,因此西安城牆的加固工作也在同年展開。

明瞭一切的孫傳庭早就有了準備,只是出兵收復西域這件事情,他還需要好好和朱由檢商量一下。

朱由檢的話聲聲入耳,孫傳庭聽後也只能作揖應下。

“走吧,帶我逛逛西安城,今夜就入住秦王府吧。”

等朱慈燃反應過來時,整個殿內除了幾個服侍的太監宮女外,便再無一人可以供其驅使。

朱由檢看着孫傳庭,等待他的迴應。

想到這裡,朱由檢也開口道:“我準備在天啓十九年夏季發動西征,收復西域。”

因此,當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明初很多城市都重建了元朝拆除的城牆。

“下官的建議是,分爲五年,每年遷移二十萬人前往西域,這樣對河西的傷害最小。”

這麼想着,他看向了登上馬道的陸元高,對其吩咐道:

“今年運給舊港和關外四省的兩萬多臺拖拉機盡數運往單于府燕然縣。”

孫傳庭詢問起了朱慈燃的性格和處事作風,顯然他對朱由校這種喜歡把朝政丟給內閣和六部的性子不是很喜歡。

這一刻,朱慈燃算是意識到了有一個東宮班底的重要性,誰都有人坑,就他沒有!

四十萬石對於漠東來說可不是小數目,出動運輸糧食的民夫就不能少於兩萬人,挽馬更是需要四萬匹,並且需要前後運送兩次。

四百多萬人口已經很多,朱由檢不準備讓它再降低,不然就會影響到大明日後對西域、中亞的統治了。

西安城作爲關中的名片,歷史上的名城,其悠久的歷史和雄渾蕩氣文化令人神往。

朱由檢不準備大肆修建城牆,而孫傳庭聞言也作揖頷首表示知道了。

顯然,他有事情要和孫傳庭說,帶着周素潔和四小隻不太方便。

西安的歷史十分久遠,但西安城的歷史卻並不久遠。

“遷移百萬人口過去,這對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河西傷害會很大,想要恢復遷移前的產出最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是!”陸元高本能作揖應下。

“這麼多?!”瞧着這些奏疏,朱慈燃感覺自己這一天都被安排了。

“等大旱過去,陝西的百姓應該會過的舒服很多。”

“下官知道了,倒是殿下可曾聽聞太子監國一事?”

沒有什麼粉飾的詞彙,朱由檢很直白的感嘆了一句。

“西域六十餘萬蒙古人,一味屠戮是不可能的,我想在虎兔墩即將統一西域時出兵,然後讓他帶着幾十萬蒙古人西遷。”

對於自己即將選妃,朱慈燃也跟吃了黃連一樣哭喪着臉,心裡不免想念起了自己的齊王叔。

“下官明瞭……”

“爲人迂腐不是好事,好好培養一下他們吧,最不濟接到西安來,你親自照看。”

和平時,這一丈高的夯土城牆利於收稅,追查逃犯。

十三年前的復遼之役中,孫傳庭不過而立之年,而如今卻已經四十有四,步入不惑之年了。

“你去齊王府看看李定國回來沒有,再把張修和劉順給我叫來。”

當孫傳庭的聲音響起,與其一起響起的還有陝西和西安數百官員的唱禮聲。

“眼下火銃都能做到每分鐘十數發的頻率,萬一日後火炮的頻率也能達到每分鐘十數發,那城牆的防禦作用也必然大大減輕。”

什麼風寒、什麼大半個月……自家父親不拉着自己坐監國位到自家叔父回來才奇怪。

周素潔很識大體的點了點頭,而孫傳庭也意識到了朱由檢有事情和他說,因此在作出“示意請”的手勢後,他就和朱由檢走出了西安火車站。

因此直到隆慶年間,陝西巡撫張祉才上疏隆慶皇帝,將西安這座歷經千年的土城牆用城磚包裹起來,這也是西安城牆歷史上第一次砌磚。

城牆包磚,不僅可以提高防水,還可以在作戰時發揮防禦作用。

說罷,不等朱慈燃反應,他就倉惶帶着其它傳旨太監離開了東宮。

“比起殿下,下官的苦不算什麼……”

好在眼下四川的鐵路已經修抵成都府的德陽一帶,等到秋收的時候應該就能修到成都城北。

孫傳庭說到了河西的問題上,對此朱由檢也早就在做準備了。

朱由檢說着事情的重點,六七萬石米麥看似不多,但如果他們要在後年動手西域,那今明兩年就得着手運糧前往當地。

“恐怕得大半個月……”王體幹臉不紅心不跳的迴應,朱慈燃又問:

“那齊王叔什麼時候回來?”

他已經能想到自己那個大侄子眼下哭喪着臉處理奏疏的模樣了,尤其是當他得知李定國被調往了燕然城的時候,估計心情比他的四輪車被人砸了還難受。

“如果西域不需要河西轉運糧食,那倒是不成問題。”

元朝入主中原後,統治者曾經大面積拆除江淮各地的城牆,原因就是因爲不利於蒙古人統治,這也是元代城牆極少的原因。

“南路軍的十萬民夫只要攜帶四千臺拖拉機隨軍前往,就可以照顧着百萬畝土地,長期養三萬兵馬不是難事。”

在他看來,朱由檢今年的這大半年假期是應有的,因爲他累了太久。

他必須要在五年內把十年的事情做好,這就註定他不能考慮太過周全。

他若做上內閣首輔,以他的性格,必然不得好死。

“一個半月……”

歷史上清滅準噶爾的北路軍比南路軍過的要好,主要在於有喀爾喀三大部爲清軍遊牧補給。

得到了隆慶皇帝的認可後,張祉在西安城使用了大量的特製青磚。

只是不等他罵街,門外就走進來了六七名太監,他們將那四五百份奏疏放到了朱慈燃平日裡做功課的桌上,堆得滿滿當當。

也就在他監國的第二天,《大明報》就報道了太子監國的事情,並且選妃的事情也被刊登。

眼下四川每年都盈餘三千多萬石米麥,只要天啓十九年四川不經歷旱情,那依靠火車運送二百萬米麥前往河西並不困難。

雖然這麼一來,在經過西安城外時,朱由檢看不到集鎮的風情和風采,但他卻不得不誇讚道:

“關中缺乏木材,保護集鎮就不容易被人尋到木料攻城,這辦法是不錯的,不過……”

朱由檢誇讚的同時也開口道:“不過以後必然是火器的時代。”

並且爲了防止六萬石不夠,戰事有可能焦灼,明軍最少要在燕然城囤糧十二萬石。

畢竟不管是打仗還是遷移人口,河西的糧食都遠遠不夠消耗,必須由四川進行補給。

“哈哈……自然知道了。”聽到大侄子監國的事情,朱由檢憋不住的笑出了聲。

從烏斯藏返回西安後,孫傳庭才意識到了今年的旱情有多嚴重,同時也意識到了坐鎮中樞的朱由檢有多麼困難。

戰爭時,這些夯土城牆可以保護集鎮不被入侵。

慶幸的是,西安地處西北,並沒有遭到城牆拆除的事情。

兩人單獨上了一輛馬車,連陸元高都沒能坐上去,足以說明事情的重要性。

“況且以西域的百萬畝耕地和大片牧場來看,它能養活的也就只有五六十萬人,慢慢遷移的好處在於如果情況不對可以立馬停下。”

望着四周空蕩蕩的一切,朱慈燃氣得想罵街。

洪武年間,爲了加強西北重鎮西安城的防禦,朱元璋命人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擴建西安城,從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修復。

二人走在安遠門的城牆馬道上眺望城內的街坊,孫傳庭看着城內那稀疏的人口不免開口,朱由檢微微頜首表示認可。

“單于行省的問題不大,可以效仿蒙古人遊牧補給,三營騎兵只需要帶千餘牧民,萬餘牛羊和六七萬石米麥就足夠抵達哈密。”

爲了讓西安城牆磚塊之間結合緊密牢固,張祉以石灰、糯米汁作爲粘合劑將城磚粘合起來,這也是它能保留到後世的原因。

不過,即便陸元高沒有坐上馬車,但他也猜到了齊王要和孫傳庭說什麼。

不過,他思念的齊王叔此刻正乘坐火車抵達了陝西西安府西安城的火車站。

等孫傳庭就任西北經略,同時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時候,他又在原來西安城的基礎上不斷加固,並增設了二百門燕山五斤炮。

等旱情過去,那兩千多萬畝旱田被複耕,陝西的百姓也就能過上雲貴川那樣每日吃肉的日子了。

他做次輔,洪承疇做首輔,楊文嶽、吳阿衡、沈廷揚、溫體仁和周延儒等人輔政,這個陣容纔是最好的,最少能保大明二十年太平。

眼下不過六月二十一,距離八月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城牆一事,內地的城牆在原本的基礎上修葺保留就足夠,不用再擴建了。”

“殿下,李定國早已畢業從軍,如今正在單于行省的安北府燕然城做代千戶呢。”

思來想去,無非就是內閣輔政之事罷了。

面對他的問題,孫傳庭也在短暫的思考過後回答道:

張祉認爲,夯土城牆雖較爲堅固,但經受不起雨水的侵襲,常有夯土城牆因暴雨或洪水坍塌崩壞的記載。

“西域、河中、和嶺北都要控制好,勿要效仿宣德一朝棄安南之舉。”

“河西的情況,想要出騎兵七營,那最少要出民夫十萬,駑挽馬不少於十萬,存蓄米麥不少於二百萬石。”

孫傳庭作揖行禮表示應下,朱由檢見狀十分滿意,也沒再談什麼國事,而是說起了家事。

“西北經略孫傳庭,見過齊王殿下,殿下千歲……”

“這一戰,還是得倚重你,而這一戰過後,我也希望伱回到京城,任內閣次輔。”

“你覺得以河西的力量,能不能做到這點?”

張祉之後,陝西曆代巡撫也在不斷完善西安城的防禦,到萬曆末年,當地的防禦工程趨於完善。

他畢竟是個執拗的人,因此他喜歡的也是事無鉅細,每日勤懇處理政務的皇帝,對於朱由校這種甩手掌櫃式的皇帝,他是很頭疼的。

“放心好了,太子比起萬歲多了些擔當。”

朱由校清楚孫傳庭頭疼的事情,因此安慰起了他,並說了朱慈燃大致的性格。

“那真乃國之幸事……”孫傳庭鬆了一口氣,而朱由檢也在心底忍不住咋舌。

他那大侄子是有些擔當,只不過含量不高……

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351章 憫農者厭農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77章 野心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75章 回京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490章 師徒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253章 復套終戰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76章 浙黨勢大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206章 殺遼商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60章 謀劃草原第121章 備戰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