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國事艱難

“秋七月己酉朔,山西臨縣知縣上疏,言大冰雹三日,種二尺餘,大如鵝卵,傷稼,乞請蠲免。”

“辛亥,平谷、遵化兩縣一同上疏,言兩縣遇蝗,全縣絕收,乞請蠲免。”

“八月戊丙戌,江西發大水,南昌、九江、南康三府受災百姓不下十萬,江西乞請蠲免。”

“八月甲申,河南……”

八月下旬,隨着秋收即將到來,似乎就連老天都和大明過不去,十餘府縣連續遭災,讓本就情況不妙的大明朝更是雪上加霜。

好在距離秋收只有不到十天了,因此在聽完各省府縣的乞請後,朱由檢微微頜首:“都應了吧。”

坐在承運殿的偏殿之中,朱由檢對畢自嚴這樣吩咐,並在吩咐完後交代道:“戶部、錦衣衛、東廠三司派人覈查是否屬實。”

“下官遵命……”畢自嚴作揖應下,朱由檢也繼續問道:

“距離秋收只有十日,戶部估計,今歲能收上多少田賦糧。”

“戶部……”見朱由檢詢問,畢自嚴思考片刻,然後纔給出了一句估算的話:

“今歲南方雖然遭遇洪澇、龍掛、大水,旱情,但好在都只是局部遇災。”

“糧秣重地的湖廣並未受災,四川在川東的百姓雖然也遇到了旱情,但規模並不大,除了有六縣需要蠲免,四川其它府縣都能正常繳納賦稅。”

“因此,戶部估計,今歲國朝能收上來的田賦糧,大概在九千五百餘萬石左右,比起前兩年情況好上不少。”

畢自嚴給今年的旱情做了一個評價,那就是規模很大,但威力不足。

相比前兩年那種赤地千里的恐怖旱情,今年的旱情倒是稍顯普通了,最少老天賞臉,還給各個旱區在入秋前下了幾場雨。

“九千五百萬石田賦糧,能調往災區的有多少?”

得知了田賦糧的規模後,朱由檢坐在椅子上,一邊用勺子吃“酥山”降溫,一邊炯炯有神的看着畢自嚴。

面對朱由檢帶來的壓力,畢自嚴不卑不亢的作揖:

“眼下,國朝雖有十三條鐵路,但能夠通車的府縣路段只佔國朝三分之一的疆域。”

“京遼鐵路應該在年底修通,同時遼漠鐵路和遼北鐵路已經修抵亦東河城(長春),也就是國朝北疆已經有了一條初步勾連遼東、漠東、東海三省的鐵路。”

“不過,眼下三省尚且不能自給自足,對國朝提供不了什麼幫助。”

“至於京西鐵路、京嘉鐵路、京隴鐵路,分別修抵到寧夏、鞏昌、漢中。”

“這路上勾連的,是除北直隸外的山西、陝西、河西等西北三省。”

“三省皆有旱情,按照去年的情況來看,河西應該是唯一能有結餘田賦糧的行省,但規模不會很大,大約只有二百餘萬石。”

“好在西南洪閣臣經營得當,早在天啓九年便從昆明開始修建京隴鐵路,因此雲南境內的京隴鐵路已經西抵隴川,北抵雲南與四川邊境。”

“加上麓川境內的鐵路已經從隴川修抵西海港,如果要走陸路,麓川大金沙江平原的糧食可以走鐵路運往隴川,再換牛馬車拉運前往永昌,用永昌鐵路運抵長江後,換長江水運,將糧食運抵江南,走海運北上。”

“這一條路,大約耗費時間兩個月,火耗約三成左右。”

“如果覺得多,那可以直接走海運,把大金沙江平原的糧食運往西海港,從西海港用輪船運回大明。”

“這麼一來,麓川的糧食能在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裡運抵浙江寧波。”

“交趾和舊港的情況,走海運最划算。”

“按照雲南、麓川、交趾、舊港四省布政司的彙報,今歲四省最少能產兩億四千萬石米麥,除去田賦糧和四省百姓口糧,以及輸送諸藩的海糧,四省能支援國朝的大概有九千萬石。”

畢自嚴將情況說了一半,但即便只說了一半,也讓朱由檢心裡的石頭落地大半。

在不影響本省物價的情況下,四省能拿出九千萬石米麥來支援大明,僅僅這些米麥就能救活最少兩千萬人。

“京杭鐵路和京廣鐵路,已經分別修抵湖廣武昌、南直隸和州。”

“湖廣和南直隸的糧食也可以走鐵路送往開封,由開封用牛馬車再轉送給陝西、山西。”

“南直隸雖然遇到旱情,但今歲情況大抵還算不錯,能自給自足,無須朝廷支援。”

“至於四川和湖廣的糧食,則是可以走湘江、嘉陵江、沱江、岷江、白馬江等長江支流,將糧食運往湖廣武昌,走鐵路前往開封。”

“四川和湖廣,大概能在不拔高物價的情況下,支援地方一千七百萬石。”

“最後的兩廣、閩浙、江西和山東、瀛洲這些省份和琉球府的情況……”

畢自嚴說着說着突然遲疑了起來,過了數秒後他看了一眼朱由檢,才繼續說道:

“浙江本來就糧食不足,按照皇店的文冊所載,浙江糧食每年缺口高達七千萬石。”

“江西雖然可以自給自足,但今年遭了災,恐怕也需要調三千萬石來能平抑地方糧價。”

“眼下,兩廣和福建、琉球府、山東、瀛洲這五省一府只能拿出六千萬石。”

“加上北直隸和河南的民糧,總的來說,國朝可調動的民糧在兩億石左右,加上田賦糧便是兩億九千五百萬石。”

“但在路上的火耗大概有兩成,能調動到地方上的只有兩億三千萬石。”

“在先滿足江南之地的情況下,國朝需要拿出一億三千萬石撥發江西、浙江,所以能用的還有一億石……”

畢自嚴說完,整個承運殿內寂寂無聲,朱由檢更是沉默的吃着“酥山”,一句話也沒有開口說出。

前面的好心情在浙江、江西兩省的糧食缺口出現後而蕩然無存。

望着朱由檢的模樣,畢自嚴不清楚朱由檢爲什麼情緒不好,他忍不住安慰道:“殿下,一億石已經不少了。”

“今歲東北四省只需要兩千萬石平抑糧,山西、河南、陝西只需要五千萬石平抑糧。”

“距離國朝的國力極限還有三千萬石的距離,實乃幸事……”

畢自嚴說着自己眼中的大明情況,不僅僅是他,便是連角落處理政務的王承恩,曹化淳也覺得情況不錯。

可問題在於,他們只看到了眼下,而朱由檢看到了未來。

他在想,如果江南三省爆發旱情,除了水田之外的田地毫無產出,那大明需要面對多麼龐大的一個糧食缺口。

按照黃冊統計的三省七千四百萬人來看,這些人即便有魚蝦肉食,全年最少也要吃三石糧食。

這樣推算下來,三省最少得吃兩億三千萬石米麥,而三省的水田規模僅有不到五千萬畝,哪怕畝產兩石,也只能提供一億石,剩下還有一億三千萬石的缺口。

如果這批糧食從外面運輸而來,算上火耗,那缺口能達到一億五千、乃至一億六千萬石。

這麼一看,朱由檢也就不奇怪歷史上北方旱情稍微減退,但農民卻仍然吃不上飯了。

北方旱情減退的同時,南方旱情加重,而三省人口又佔據大明近半人口,三省供應不上糧食,就只能吃四川、湖廣、兩廣和福建的糧食。

這些省份的糧食本該輸送北方來平抑糧價,但眼下都被吃完了,那北方的百姓自然只能餓着肚子了。

江南百姓有銀子,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買糧,只要他們餓肚子,整個大明朝的糧價都得上漲。

面對這麼大規模的人口,即便朱由檢想遷移,實際上也是有心無力。

按照遷移糧一人十石,每人發最少十畝田地來說,想要把三省人口遷走,哪怕只遷移一半人口,朱由檢都得拿出接近四億畝耕地和四億石米麥。

在全世界耕地都不超過三十億畝的情況下,朱由檢從哪裡去搶這四億畝耕地。

用機械開發是不錯,但時間上已經不允許朱由檢這麼做了。

明年……明年長江以南的江南之地就會成爲旱情的重災區。

在歷史上,江南三省米價一度上漲到一兩六錢每石,可見旱情嚴重程度。

歷史上的崇禎朝,並非不是江南不肯給北京送去錢糧,而是江南不是大水就是洪澇,根本拿不出多少錢糧去接濟北方。

這一點從張獻忠等人都打到鳳陽,結果轉頭又跑去河南、湖廣、四川、陝西就不難看出。

北方災情不斷,南方也好不到哪去,只有湖廣和四川、河南依舊還算富碩,所以張獻忠、李自成他們一直在這幾個省流竄,哪怕有機會去江南也沒有去。

直到崇禎十七年大旱結束,李自成才準備去攻打南京,結果被阿濟格帶兵追上擊敗。

江南的情況如此糟糕,以至於朱由檢都不知道怎麼來着手這塊地方。

更要命的是,如果他沒記錯,在江南遭遇旱情的情況下,北方也在遭遇旱情,並且烈度比今年還要嚴重。

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已經放棄讓百姓吃飽的打算了,只要能讓他們活着,便已經是朱由檢能做到的最好安排。

因此,在“酥山”見底的同時,朱由檢也放下了勺子,擡頭與畢自嚴對視,並說道:

“今年的糧食雖然足夠,但要防患於未然。”

“糧價上漲也是無可奈何,着我令旨,調四川、湖廣、河西、北直隸、山東民糧、官糧平抑陝西、山西。”

“瀛洲、兩廣、琉球府民糧、官糧平抑東北四省。”

“麓川、舊港、福建、交趾糧秣,盡數調往江西、浙江。”

“有缺口就有缺口,總之事情要這樣安排。”

在朱由檢的話中,浙江和江西糧價上漲已經成爲定局,因爲兩省的缺口是一億三千萬石,而朱由檢只調了不到一億兩千萬石。

算上路上的火耗,能到兩省的也就一億石。

少了兩千萬石糧食,那就多出兩千萬石的缺口,江西、浙江五千萬百姓就減少了每年六十二斤的口糧。

面對這種情況,兩省糧價上漲是肯定的。

倒是北方,朱由檢一口氣調動其餘所有糧食前往,運抵後的規模還能達到一億三千萬石。

在滿足了東北四省的兩千萬缺口同時,還有近一億一千萬石供山西、陝西、河南的一千七百萬百姓吃。

哪怕他們什麼都不做,這些糧食也夠他們吃兩年的,更別提今年他們省內能滿足他們大半口糧了。

因此,這批糧食足夠三省百姓吃上兩年有餘,而朱由檢這麼做,說到底就是爲了明年的江南大旱做準備。

在三省糧食夠吃的情況下,明年大明朝除三省之外的省份,都可以把糧食運往江南來平抑糧價。

今年江南糧價的上漲,是爲了明年江南百姓能活下去。

在畢自嚴等人看來,這並無不妥,因爲近些年來,旱情一直是在北方,北方多儲備糧食總歸沒有壞處。

“移民的事情,要不斷地加大力度,戶部不要偷懶。”

朱由檢將吃空的酥山推到一旁,王承恩見狀起身前來收拾,而畢自嚴也作揖回禮,表示知道了。

“天啓通寶發行後,地方衙門的火耗降低了多少?”

朱由檢靠在椅子上審視畢自嚴,畢自嚴也沒有膽怯,他畢恭畢敬的行禮回答:“比起之前,火耗降低了六成左右,新幣確實有利收稅。”

有面額的新幣省去了熔鍊爲官銀的步驟,自然就減少了地方衙門偷吃的機會。

雖然還有一些散銀有操作性,但隨着新幣的不斷髮行,這種偷拿偷取的現象將會被慢慢杜絕。

不過這也只是一時的,對於想要貪腐的官員來說,他們能想出無數種應對朝廷的辦法,對此朱由檢也只能查缺補漏。

“殿下,袁次輔之子今早找了下官,說是袁次輔病體難愈,請求致仕。”

朱由檢還在想着查缺補漏的事情,畢自嚴的話卻將他拉回了現實。

袁可立要致仕了……這並沒有出乎朱由檢的預料。

人與人是不同的,雖然都是六十多歲,但袁可立在歷史只活到了崇禎六年,也就是天啓十三年。

眼下已經是天啓十五年了,如果朱由檢放袁可立回家修養,或許他還能多活兩年,比如眼下的趙南星和葉向高。

如果他執意要讓袁可立擔任閣臣,繼續操勞下去,恐怕袁可立的終點也就在這兩年了。

因此,朱由檢沒有苛刻袁可立,而是轉頭對收拾的王承恩說道:

“向萬歲上疏,批准袁次輔致仕,並加封爲睢陽伯,太子太傅。”

不等王承恩應下,朱由檢又看向畢自嚴:“即日起,你擔任內閣次輔。”

“那空出來閣臣的位置……”畢自嚴對自己成爲次輔並不意外,他唯一意外的時朱由檢對袁可立的加封。

不過他一想到袁可立業領兵,並且和朱由檢一起平定了徐鴻儒的叛亂,他便不覺得奇怪了。

他想問的,只是空出來的閣臣位置給誰。

“暫時空着吧,至於吏部尚書的職位……”朱由檢沉吟片刻,心裡遲遲沒有出現合適的人選。

“調範景文接任四川布政使,調李邦華入閣擔任吏部尚書。”

畢竟東林黨已經無人,孫承宗一個人獨木難支,朱由檢只能把李邦華調入京城。

好在四川的新政已經塵埃落定,調範景文過去也不會影響什麼。

“下官領命……”畢自嚴見狀作揖應下,轉身便要離開,而朱由檢也沒有阻攔他,只是他看着離開後,他才轉頭對王承恩吩咐道:

“讓楊文嶽加快對瀛洲的移民實邊。”

“奴婢領命……”王承恩心裡明瞭,自家殿下恐怕是想讓楊文嶽入閣,因此才催促他。

不過王承恩也明白,眼下的局勢,瀛洲想要加快移民實邊並不容易,除非沿海各省爆發旱情,不然根本沒有那麼多人願意前往海外。

這麼想着,王承恩收拾了東西離開,朱由檢也拿起了一份來自吏部的奏疏。

吏部的奏疏足足有十幾份,從官職排序往下,基本都是調任和升賞的事情。

朱由檢花了一刻鐘看完了大部分,當最後一本奏疏被打開時,上面出現的官職已經成了鎮長和村官。

朱由檢本意是隨意一眼略過,然後圈紅,但他在這份奏疏裡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名,並且名列第一。

【漠東省開平府龍門縣鎮安鎮,正九品鎮長孫可望治理得體,鎮安鎮民戶一年驟增三百戶,嘉賞白銀二兩】

“孫可望……”朱由檢眯了眯眼睛,他記得孫可望的原名是孫可旺,而眼下出現在他面前的並不是孫可旺,而是孫可望。

那這個人到底是歷史上的孫可望,還是同名同姓而已?

“把鎮安鎮長孫可望的文牘拿給我。”

朱由檢對門口的錦衣衛吩咐,聞言錦衣衛作揖回禮,立馬辦事去了。

朱由檢將這本奏疏放在了旁邊沒有處理,過了半個時辰,那名錦衣衛才帶着孫可望的文牘回到了齊王府。

在雙手將文牘遞給朱由檢後,他作揖退回了門口,朱由檢則是打開了文牘。

只是一看,他就基本確定了這個孫可望就是他心裡的那個孫可望。

他在九原縣白水村的治理很不錯,放在國朝數萬村落中也算名列前茅。

然而當他走了之後,白水村的兩個村官並沒有讓白水村像曾經一樣名列前茅,而是變得平平無奇了起來。

他是去年考的恩科,成績不錯纔得到了鎮安鎮鎮長的職位,現在治理有功,理應嘉賞。

朱由檢倒是沒有直接提拔他做什麼高官,而是在賞銀二兩的背後用硃筆備註“觀察其才,尚可則調往龍門縣。”

寫完,朱由檢合上了奏疏,繼續處理起了別的奏疏。

孫可望的才幹是不錯,只是幾個月的時間,就將民生疲敝,遍地流民的雲南安定,同時約束軍紀,讓軍隊爲百姓廣修水利,鼓勵生產。

即使在後世雲南的人口和經濟也不能和內地相比,在明末更是如此。

然而在孫可望的治理下,雲南一時之間竟然成了明末經濟最好的地區之一。

在沐天波手裡只能養兵六萬的雲南,卻在孫可望手裡成爲了“養兵二十萬而百姓安居樂業”的富碩之地。

僅憑雲南一地,孫可望就能養兵二十萬,並且同時支持北、西兩線軍隊的軍糧供應。

連擁有天下的清軍都會出現斷糧的情況,但明軍卻沒有。

這份種田的能力,正是朱由檢目前所需的人才。

不過,即便是人才,朱由檢也要再三考量,然後纔會決定是否重用他。

好在孫可望這樣的人雖然危險,但他的軍事能力顯然不太行。

如果這個缺點還在,那朱由檢也能把他用好。

他最擔心的就是孫可望學了燕山教材,結果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野心還絲毫不減。

想到這裡,朱由檢有些擔心,但隨後他又笑了笑。

歷史上的孫可望尚且不是李定國的對手,何況現在大明如日中天?

以他的年紀,熬走孫傳庭等人或許還可能,但想熬走李定國、朱慈燃等人就是癡人說夢了。

這麼想着,朱由檢也開始將心思放到了治理大明上面。

大明從不缺千里馬,只缺伯樂。

雖說歷史上的人物大多能力出衆,但還有許多淹沒在歷史長河的人才等着他重用。

官學崛起的這些年,成德、李德茂、張懋才、曹猛等人已經充分表明了,只要有機會,大明就不缺能臣武將。

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352章 直諫第78章 葉向高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11章 噩夢開局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37章 浙兵戚金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亞歐戰爭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536章 和碩特歸順第466章 終末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115章 攤牌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7章 可罰不可殺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30章 兄弟和睦第26章 截胡工部第114章 整頓畢節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76章 浙黨勢大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18章 國喪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52章 兄友弟恭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69章 滿桂到來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181章 裁撤遼鎮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179章 出兵第72章 忠貞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