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

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

“下官明白……”

見朱由檢這麼說,陸文昭也鬆了一口氣。

只要朱由檢爲他撐腰,駱思恭那方面的威脅就幾乎沒有了,而他只需要帶好南鎮撫司的六百人,再慢慢擴大就行。

他能看出、自家殿下需要的不止六百人那麼簡單。

“萬歲宣五殿下進殿~~~”

突然、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幹清門門口,魏進忠吊着嗓子對朱由檢宣口諭。

見朱由檢看向他、這傢伙還露出了諂媚的笑容。

“我先進去,記住我說的。”

朱由檢倒是沉得住氣,絲毫不在意自己好皇兄對客氏的關心。

他交代了一句陸文昭,就走向了幹清宮門,宮門兩旁的淨軍對着他作輯,他並不在意而是瞥了一眼魏進忠,朗聲道:

此刻的他,正在對着一個架在凳子上的木頭刨木頭,昂貴的幹清宮地磚上,鋪滿了廉價木頭的碎屑。

天啓元年十二月的時候,內閣首輔葉向高曾經給朱由校上疏說:

歷史對朱由校的評價作者杜車別一、輿論一直給他的灌輸印象就是,朱由校大概是一個只會做木匠的皇帝,還是個文盲,喜好的除了做木匠,就是吃喝玩樂。

“嗯、多注意李康妃和鄭貴妃。”朱由檢應了一聲,便不再問其他的問題,而他們也走到了幹清宮門口。

不曾想朱由校轉身的時候,手裡居然一手拿着刨子,一手拿着一本奏疏。

畢竟就明朝晚期的政治局面,上朝就是看一羣人吵架,吵到最後還想不出一個解決事情的辦法。

倒不如直接在深宮處理朝政,覺得事情可以就下旨,被內閣駁回就換一批聽話的內閣。

之後朱由校退居深宮也沒有荒廢朝政,只是懶得上朝了。

從這裡就能看出、朱由校心靈手巧,善於機械設計,精於建築傢俱的製造,具有這方面的天才是事實,但說朱由校爲了做木匠就不理朝政,這不過是輾轉傳聞之後,對事實的歪曲。

他只記得住一些大事,個人的小事是很難記住的。

從真正嚴肅的史料來判斷,朱由校文化水平是高的,頭腦也是聰敏的,他對軍事、對用人的許多意見往往比他的臣下更高明。

“弟弟來了?快來,幫哥哥我看看這奏疏。”

朱由檢更是沒想到、自己的好皇兄還能一手刨木頭,一手處理奏疏。

“奴婢知道,多謝五殿下提醒。”說着、魏進忠諂媚的爲朱由檢引路,並不敵視他。

因此、哪怕朱由檢對明末歷史有些熟悉,但作爲一個需要工作的人,他不可能天天抱着《明實錄》、《明史》來翻看。

“皇兄?”

朱由校對着朱由檢露出笑容,順帶招呼了起他,揮着手裡的奏疏對他催促。

不過當他看見朱由校在內廷休息也會批閱奏疏的時候,會經常傳諭,說明朱由校即便在宮內都是非常留神關心國事政務。

“當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暱近者不得窺視,或有緊切本章,體乾等奏文書,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

朱由檢整理了一下心情,對於這個被稱爲木匠皇帝的朱由校喊了一聲。

朱由校或許在意客氏的感受,但如果魏進忠敢在朱由檢面前擺架子,朱由檢完全可以讓陸文昭把這傢伙當場打死。

“皇兄既然給了你機會,就要好好使用,內廷的一些事情,你和王掌印好好看着辦,別讓一些對皇兄不好的事情再出現。”

見朱由校問他意見,他也上前看了一眼。

“百官奏請畢,玉音即曰:‘爾們用心行去,我知道了。”

大部分人印象裡朱由校因爲做木匠而不理朝政的說法得自於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談》:

“有老宮監言:‘明熹宗在宮中,好手製小樓閣,斧斤不去手,雕鏤精絕。魏忠賢每伺帝制作酣時,輒以諸部院章奏進,帝輒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閹權日重,而帝卒不之悟。’”

“東宮太監,是你調過來的?”

不過這沒有必要,他要留着魏進忠,他之後要做的事情,總需要有人背黑鍋,魏進忠顯然是個不錯的人選。

實際上朱由檢也是被後世一些網絡輿論給帶偏了。

朱由檢走在前面,心不在焉的問了一句,走在他後半個身位,有些卑躬屈膝的魏忠賢也獻媚道:

“是奴婢調來的,客巴巴說內廷不太安全,奴婢就調來了。”

也就是葉向高也承認天啓很勤奮,經常上朝,也經常聽講,可他又擔心朱由校會像萬曆和嘉靖一樣退處深宮,荒廢時間。

就這樣、他在魏進忠的引路下,重新踏上了幹清宮的宮道,不過這次幹清宮的所有太監,都換成了東宮的太監。

說到底、他現在不過是靠着客氏的一條老狗罷了。

不過讓他尷尬的是,站在宮門口的他,看到的卻是一個背對着自己,穿着單薄袖衫打底的朱由校。

然而王士禛的《池北偶談》記載的源頭又當是出自明太監劉若愚在崇禎年間寫成的《酌中志》一書。

《酌中志》的原文是:“先帝好馳馬,好看武戲,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

然而《明熹宗實錄》中的朱由校卻並不是那樣,實錄中記載朱由校御文華殿講讀的記載比比皆是,對軍國大事親自發表議論更是史不絕書。

“我皇上聰明天縱,朝講時臨,真可謂勤政好學之主矣。但今之嘗朝,既是套數具文,無關於政事。而日講開陳,時刻有限,亦恐不能洞悉於義理之精微,古今政治之得失。”

【戶部奏遼東新餉自萬曆四十六年閏四月起至泰昌元年九月止共發過一千五十一萬五千七百二十三兩有奇,尚積欠遼東餉銀一百二十八萬七千四百兩,其餘各邊一百六十五萬兩,請帝發內帑犒賞九邊沿途十一鎮兵馬。】

這奏疏很是新奇,當然、朱由檢指的不是其中的內容,而是其中的文體,居然是繁體摻雜着簡體文字。

“沒想到明代就有把簡體文字寫在公文上的操作了,不過這簡體文字和後世的簡體文字還有一點區別……”

感嘆了一聲簡體文字和繁體文字共用的奏疏後,朱由檢就關注起了其中的內容。

(本章完)

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75章 回京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67章 戚金練兵第473章 齊國五年計劃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46章 佈局西南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64章 孜孜不倦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536章 和碩特歸順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26章 截胡工部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87章 一團亂局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177章 朝鮮太上皇楊鎬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466章 終末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87章 一團亂局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33章 客氏惱怒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3章 難兄難弟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466章 終末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106章 愚民第550章 治戎爲長李定國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136章 出塞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11章 噩夢開局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