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

就在北洋艦隊進入日本沿海準備於俄國遠東艦隊交戰之時。接到李鴻章命令的外洋艦隊也離開了高雄港,他們的現階段的任務不是同北洋艦隊匯合,而是去搜索正在外海遊弋的三艘俄國裝甲巡洋艦,將其擊毀或者趕回室蘭港。只要俄國艦隊主力被迫縮進港口中出不來,那麼北洋艦隊和外洋艦隊的任務就相當輕鬆了,只要能封鎖住對手,讓俄國艦隊無法發揮作用就可以,至於強攻室蘭港,一則沒有必要,二則也不可能打的下有水雷陣和岸炮掩護的俄國遠東艦隊,更爲重要的是,北洋必須給俄國人留下足夠的力量來保證對日本海軍的壓制。畢竟徐傑也不想讓日本重新統一!

於是,在外洋水師提督林泰曾的指揮下,三艘國王級戰列艦和一艘快速巡洋艦踏上了他們征程。4艘戰艦排成縱隊航行在廣袤的西太平洋上,爲首的旗艦是北洋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福州號(好吧,老實說算是來件組裝)而後面的2艘則是它的德國兄弟,高雄號和臺北號。這三艘戰艦的同型艦已經在美西戰爭中大出風頭。南洋艦隊官兵有可是對自己的素質和手中的軍艦相當有信心的。至於最後那艘軍艦,日本人一眼就可以認出來,這艘戰艦正是甲午戰爭期間日本海軍的吉野號,而現在這艘被外洋海軍重新命名爲國泰號的戰艦,將作爲整個南洋艦隊的耳目。

在出發前,林泰曾等人和徐傑最後進行了一次協調。因爲得知南洋艦隊將參與到護送運輸船的任務。並且爲了防止重要物資因爲俄國艦隊的破交作戰而損失,所以例如軍隊運輸和補給都將由英國商船代爲運輸。而英國人本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家的原則,英國遠東艦隊部分主力艦也移師上海。這裡面的意思很明確,哥的艦隊都過來了,俄國艦隊要是再敢攻擊掛着大英帝國國旗的商船,那可是打臉行爲了。後果自負!雖然不知道這種恐嚇對俄國人是否管用。雖然不知道一旦真打了,英國人會不會真和俄國艦隊刀兵相見,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而且爲了分散風險。北洋決定將一部分物資和兵員通過運河和近海運輸進行輸送。俄國遠東艦隊再狠,總不敢跑到近海去吧?先不說海況情況,就說如此遠的距離足夠將俄國艦隊耗的七七八八。萬一碰上圍堵而來的北洋艦隊。那就徹底完蛋了。所以,因爲以上的原因,林泰曾的外洋艦隊可以跑的更遠一些,在東海邊緣附近阻擊俄國艦隊。

當然,外洋艦隊絕對不是在大海上漫無邊際的尋找着俄國3艘裝甲巡洋艦。早在北洋正式宣戰前,掛着各種國旗的北洋僞裝偵查艦就已經在遼闊的西太平洋上撒開了,他們並不進入俄國人劃定的交戰區,更不會傻呵呵的去日本沿海,他們只是在海上游蕩,然後尋找俄國破交戰艦。然後通過無線電來傳遞情報。而現在隨着一條情報顯示一艘俄國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正向沖繩方向駛去。於是整個外洋艦隊的精銳便決定加速追擊,一艘戰艦最高航速和平時能達到的航速完全是兩個概念,試航跑出來的速度在實戰中要受到艦況和船舶所帶燃料的限制。已經在遠洋連續奮戰了20多天的亞速海型戰艦,無論是艦況和燃料都不會很好。在這種情況下,林泰曾有充足的把握在沖繩附近追上對方。

而此時。俄國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綠松石號對自己處境還一無所知,他們並不知道一支強大的艦隊正在向着自己駛來。雖然他已經通過電報獲知了北洋蔘戰的情況,雖然馬卡諾夫已經命令所有艦隊收縮。(注意,是艦隊集中而不是回撤)其中交給遠洋破交艦隊的命令式在沖繩附近集中,然後進行補給。伺機進入東海。爲了讓主力艦隊擁有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前衛作爲偵查力量,馬卡諾夫將留裡克號從破交艦隊中調出。與另一艘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作爲艦隊的偵查力量。這樣一來埃森手中的艦隊就只有3艘裝巡了。其中只有一艘可用於艦隊戰。

接到馬卡諾夫命令後的綠松石號裝甲巡洋艦趕到預定集結海域後並沒有發現前來匯合的戰艦。原來俄羅斯號和巴揚號膽子稍微大了一點,已經深入了東海。而接到命令後,兩艘裝甲巡洋艦距離集結點有點遠,所以趕過來需要時間。就這樣,在沖繩附近只有綠松石號一艘在等待補給。而再加上法國人的補給船還沒到,這就直接造成了俄國艦隊的機動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就這樣,當歷史的時鐘走到了1899年4月28日早晨7點的時候,北洋和俄國遠東艦隊的第一次碰撞終於開始了,當從朝霞中看到遠處那艘懸掛着安德烈旗的戰艦後,南洋艦隊一片歡呼,在他們眼中,這艘戰艦猶如一隻待宰的羔羊一般。

“是老朋友了,早在4年前,我們就和他交過手,只不過當時沒有摧毀它。不過今天,我們將彌補當年的遺憾!升旗,準備接戰!”林泰曾興奮的說道。

“艦長,我們跑不掉了。”綠松石號的大副惶恐的說道。

“立即向東南方向撤離,發電報給埃森將軍,就說外洋艦隊已經到達沖繩附近,原有補給計劃無法進行,我艦隊已經將對方引向東南方向,祝埃森將軍好運。”綠松石號艦長倒是十分平靜,他看着遠處已經分出的一艘國王級裝甲巡洋艦和一艘防護巡洋艦後說道。

“讓臺北號和國泰號去收拾那支雜魚吧,我們需要在附近看看有沒有什麼其他獵物。”林泰曾看着遠處正在以14節速度逃竄的俄國軍艦說道。在2天前他就收到了綠松石號正在向沖繩附近前進,但是到現在了,這艘船還在這裡!這就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對方沒燃料了,等待補給。另一種可能就是等待其它俄國戰艦,或者說綠松石號在這裡兩個方面原因都有!用整個艦隊圍攻對方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他需要留有一定的兵力來應對其它俄國戰艦。

四艘戰艦一起上和2艘戰艦其實是一樣的。程璧光指揮的臺北號和國泰號以19節的速度展開追擊,雙方的距離隨着時間的變化在慢慢拉近,每小時雙方之間的距離就要縮短7KM左右,也就是說最多一個半小時,雙方將可以直接用艦炮進行交流!

自知已經躲不過的綠松石號認命的放滿了腳步,然後開始轉向,將裝備有大力速射炮的側弦亮了出來。黝黑的炮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寒光,但是面對着國王型裝甲巡洋艦臺北號,綠松石號上的8寸炮和6寸炮不過是撓撓癢癢罷了。

面對俄國人的挑戰,程璧光命令艦隊轉向,與俄國戰艦排成兩條同向的戰列線。4門威力巨大的11寸40L克虜伯火炮緩緩轉動着瞄準着遠處那艘形單影隻的俄國巡洋艦,雙方的距離不斷接近,8000米,6000米,5500米!當測距儀計算出來的數據傳達到炮位上,然後炮手使用望遠鏡式瞄準具參照炮表對遠處的綠松石號進行瞄準,隨後擊發開炮!

“轟”伴隨着霹靂一般的巨響,臺北號首位瞬間被騰起的火球所籠罩,4發11寸炮彈以700多米每秒的速度飛向5500米外的俄國戰艦。高速炮彈與空氣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瞬間響徹整個戰場。猶如催命魔音一般伴隨着炮彈向俄國人飛去。幾秒鐘後,綠松石號周圍被水柱所籠罩。

隨後測距儀通過計算水柱與敵艦的距離重新進行測距。然後將修改後的距離和航向數據重新傳到炮位,隨後炮長解算射擊諸元進行下一輪較射。這套由徐傑提出的炮擊原理已經十分接近無畏時期的火控原理了,只不過現在的測距和測向還是比較原始,而且解算任務是交給炮塔處的炮長去解決而不是用專門的控制檯去解算,總體來說無畏時代的炮術原理就是測距解算傳輸數據然後較射修正。而現在北洋採取的炮術則是沒有專門的解算部門,畢竟現在的射程還不算很遠,而且類似德雷克和倫坡的系統還沒有搞出來,夠用就行,沒必要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而這套經過徐傑提出,北洋上下一起研究的射控系統終於在實戰中得到第一次檢驗,雖然這套系統不像戰艦那樣顯而易見,但是其帶來的海戰革命性變革將一點也不亞於當年的加里波第系列裝巡的誕生。今天,外洋艦隊將利用全新的炮術理念和火控系統來宣誓華夏海軍的強力。而綠松石號將成爲這一歷史性時刻的試驗品!

這套系統的運作經過多次演習之後還算順暢。短短3輪齊射後,就有一發11寸炮彈在4500米的距離上準確命中了正在逃竄的綠松石號,這發11寸炮彈落在綠松石號的船體仲部,一聲劇烈的爆炸後,兩門6門炮被炸飛,一團明黃色的火焰開始在船體上蔓延!

感謝書友山輕盈的打賞,以及書友dramekyo、olio的月票支持和書友wbp的評價票。話說,這幾天的訂閱很是讓人傷心啊,才400+。這讓作者情何以堪啊!。。)

第1071章 鏖戰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479章 火海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1469章 夜戰2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980章 大行動第646章 鏖戰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31章 論勢(一)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832章 離去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1161章 爭論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652章 取捨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1392章 後續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1308章 宿敵3第793章 大地震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689章 突破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571章 矛與盾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695章 裝甲戰第723章 防禦戰第1073章 擔憂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1190章 戰爭結束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82章 王對王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468章 逃跑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867章 主力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