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溝通南北

在北洋艦隊旗艦海寧號軍官會議室中,徐傑、劉銘傳、張佩綸、李經楚(李翰章的兒子,歷史上他是清末民初的交通銀行 第 346 章 的老北洋,劉銘傳則是代表這北洋體系在閩浙臺和上海的勢力,而李經楚作爲李翰章的兒子,則是代表兩廣。最後的彭海豐則是作爲整個南洋華人的代表參加會議。

這些背景深厚手握實權的大佬們從各處來到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北洋體系今後的發展問題以及目標!此時的北洋已經有了獨立的經濟、工業和軍事體系。即使清國中樞不在撥款,不提供任何援助,北洋體系中的官辦和民間工業和經濟也足以支持這個體系的運轉。而軍事上更是成了清國乃至東亞最爲強大的一支軍事力量!北洋艦隊和外洋艦隊聯手足夠壓制遠東任何一支海軍,而各省陸軍的骨幹則都是參加過清日甲午戰爭的老兵,並在此基礎上擴編和整頓。

在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時候,北洋體系內部需要重新制定一個新的發展規劃,以便能夠更好的發展和應對“某些”突發事件!本來,在甲午前,北洋的內部事務由李鴻章一人拍板就行了,但是隨着勢力的擴大。更多的人和地區加入到了這個體系,李鴻章對整個北洋的控制力也大爲下降。不但像劉銘傳、彭海豐這樣的人李鴻章無法控制,就連開始自立山頭的徐傑,影響力也有限,爲此,對於這種情況,爲了避免最後形成一盤散沙的局面。李鴻章急需大家統一思想形成一個共識。而這次外洋艦隊成立就給了北洋一個很好的機會,讓這些平時都不能離開轄地的人終於可以聚在一起了!

外洋艦隊成立,北洋艦隊代理提督完全可以帶隊前來祝賀。這樣徐傑就可以離開東北前往臺灣,外洋艦隊是由閩浙臺總督劉銘傳和兩廣總督李翰章共同組建的,所以他們兩個來也可以。至於張佩綸和彭海豐,這兩個人都是沒有功名之人,就算來了,別人也不好說什麼,就這樣,北洋內部5大勢力最終圍坐在海寧號戰列艦的會議桌上,商討着未來的計劃。

“現在的的局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啊。”在座諸人中數劉銘傳資格最老,所以這頭還是他開!

“不知道劉大人所說的暗流涌動指的是什麼?是朝廷呢?還是俄國人?”張佩綸很顯然從劉銘傳的話中明白了什麼,接着劉銘傳的話說道。

“徐大人和張先生都久居北方。難道會被北面的情況一無所知不成?你們不好明說,我老了,做官也到頭了,你們不說,我說!”劉銘傳笑着說道:“咱們先說朝廷。這清日戰爭結束後朝廷對地方的約束力已經下降了不少,經濟、工業和軍事上各方大員都自成體系,不光我們北洋,就連劉坤一、張之洞等人都做了不少手腳。尾大不掉都不足以形容這種局面,現在的朝廷恐怕除了在幾個滿人總督那裡還能政令暢通以外,其它地方怕是不行了吧?”

“不僅僅這樣。朝堂之上,後黨和帝黨之間的爭執也越發激烈,皇帝有了袁世凱的軍隊作爲註腳,翁同龢又掌管戶部,有充足的錢來武裝袁世凱的部隊。所以現在皇帝的力量大增,大有奪權之勢。而太后呢?畢竟掌權幾十年,人脈和力量積累還是有的,再加上榮祿的西北練軍已經全部進駐直隸,這樣一來雙方都是旗鼓相當,看樣子,雙方早晚會攤派,而這中樞談判,不管誰贏誰輸,這天下恐怕都要大亂啊。”隨後,彭海豐接着說道。他無官一身輕,心理負擔也不大。所以說的很直爽。

“那各位的意思呢?是想從這驚天之變中獲得什麼呢?”張佩綸還是不表態,因爲他知道,這個表態的意義可是十分重大的,它代表的是李鴻章,並不是他自己,如果說了某些不該說的話,一旦引起一些誤會可就不是鬧着玩的了!

“張幼樵還是不敢說啊。”徐傑心中暗暗嘆息道,從張佩綸的角度來看,他已經對這個腐朽的朝廷徹底失望了,但是此時的他代表的是李鴻章,縱然心中有無數的不滿,他也必須遵從李鴻章的意見。

“中樞誰上去誰下去,其實與我們並沒有直接關係,無論是皇上還是太后,又能將現在的北洋如何?我擔心的是如果中樞發生事變,會不會有人趁虛而入?”面對對清政府還有一絲眷戀的李鴻章,和態度不明的李經楚。徐傑同樣也不好把話說明,所以他果斷的選擇了曲線救國的辦法!將話題引到另一個方面。

“這中樞亂了,俄國人怕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吧?徐大人的地盤首當其衝必然會遭到俄國人的攻擊,李中堂的直隸可能會受到中樞兩方實力交手的影響。同時如果徐大人一旦有失,這直隸也就危險了!如果我北洋北方實力大受損失的話,恐怕這對我們在座的所有人都沒有好處。”劉銘傳眯着眼睛說道。

“如果這樣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迅速平息中樞的爭鬥,雖然皇上有袁世凱的軍隊,太后有西北練軍,但是我北洋在直隸也有軍隊,各位看支持哪一方更好?”一直不表態的張佩綸終於說出了一句有營養的話,這也反映了李鴻章的意見,即大家決定支持哪一方?要早做定論!

“我北洋雖有軍隊,但是都在直隸周邊地區,而皇上和太后的爭鬥關鍵還是看在北京城中的實力,我北洋想要跟隨某一方都不安全。畢竟誰都沒有絕對把握,而且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徐傑也擺明了態度,他們爭他們的,我們沒有必要管,也沒有時間去管!其實徐傑還有另一層意思沒有說出來,那就是等到雙方拼的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在收拾殘局!腐朽的滿清已經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了。當他們拼光最後的一絲力量後,也就該輪到他們走下歷史的舞臺了!

“我認爲也是,在俄國人虎視眈眈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先對抗俄國人的,濟世身處 第 346 章 中精力做大事?”張佩綸是何等聰明的人,對於徐傑、劉銘傳和彭海豐的意思,他是已經徹底想明白了。這三個人不但給出了他們的計劃更是給了他應對李鴻章盤問的說辭!對抗外敵是最高目標,所有的一切都要爲這個目標讓路,即使李鴻章也不能說不,而且到現在,李鴻章對帝后兩派也舉棋不定。原來的李鴻章固然是後黨,但是慈禧的所作所爲已經讓他寒了心。至於皇帝嗎?別的不說,就那個翁師傅就和李鴻章是個死對頭,他也不能輕易向帝黨靠攏,這就讓他有些進退兩難!

“這個辦法不錯,只要我北洋不表示出太多的傾向性。並且能在朝廷內亂的時候保家衛國,這誰上去都不能虧待我北洋。”一旁的李經楚若有深意的看了看徐傑和劉銘傳,隨後說道。“一旦有事,我兩廣也必然竭盡全力支持徐大人再東北和海上的戰鬥。這中樞其實誰上去甚至有沒有已經意義不大了!那些傢伙除了拿着基本已經發黃的書指東道西給我們添亂,對這個國家,對百姓都沒有任何的益處!”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啊!”張佩綸實在沒想到李經楚居然會說出這番話!這話已經等同謀反了!

“其實,在座的諸位都是這個意思,只不過顧忌李中堂的面子而不好直接提出來,父親執掌兩廣,這廣州等地又是通商港口、對面即是香港。這麼多年下來,我大清和外國的比較也看的更多更清楚一些。長此以往而不加變化的話,這愛新覺羅家肯定要完,還要拉上億萬百姓遭殃。”其實李經楚還有一句沒說出來,那就是,與其這樣,倒不如讓這個腐朽的中樞早點完蛋,我們也好重新建設一個新的國家,

李經楚說這話絕對不是偶然,與進入仕途的李家子弟不同,他更想從事商業和金融,而和外國人打交道打多了,他也能意識到上面那個朝廷的腐朽和制度的不公,產生這種思想自然很正常,再加上現在的北洋麪臨中樞和俄國人的雙重打壓,外部情況並不理想,而更重要的是,隨着近10年的發展,現在兩廣內部無論是新型的資本家,還是大量進入行政體系的新思想接受者,亦或者普通民衆,對於清王朝的不滿都已經到了極限,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李經楚打算支持清朝,也要考慮兩廣的新生力量是否同意了!

“既然這樣,看來即使我張佩綸不同意,也無法改變這個局面了?”面對這種情況,張佩綸不知道自己是應該高興還是難過,高興的是這個腐朽的王朝終於要走到末路了,而難過的是,他突然發現過去那種自上而下的統治已經不復存在了,一種新式的,通過平等協商來決定事情的體制正在悄然而生,他知道,在座的所有人都不能憑個人喜好來決定一切,他們必須爲自己背後的支持者們謀取各自的利益!

“中堂大人的意思我們明白,但是現在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中堂大人是要顧及天下還是忠於某一個人我想這個選擇不難,當然了,張先生還是最好在說辭上能夠更加婉轉一些。”劉銘傳資格最老,這種話他說出來最合適。

“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我北洋最近數年要準備的就是集中精力發展自己,以備在將來與俄國艦隊開戰後能保家衛國。”張佩綸故意把大家後面的談話省去,就將前半段告訴李鴻章,李鴻章也絕對挑不出什麼問題,至於對於中樞的局勢嗎?在保家衛國這個大前提下,所有其它問題都需要向後拖延,這樣就能將李鴻章和北洋各巨頭之間可能存在的衝突暫時掩蓋下來!

感謝書友空晨兄的打賞以及書友赤備的月票支持,下一章將是海軍戰略規劃,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q

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860章 地獄天堂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444章 落幕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820章 準備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178章 遭遇戰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156章 血戰月峰山第628章 相持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30章 兩場談判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883章 失控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501章 簽約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006章 坑隊友?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249章 截擊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255章 遭遇戰第1361章 我們需要更大的航母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367章 破局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449章 反攻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303章 啓程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468章 逃跑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625章 前哨戰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