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

作爲自蒸汽鐵甲艦出現後,所爆發的最大規模的海戰,羣山灣海戰對世界海軍的影響絕對不僅僅侷限於清日兩國,在海戰結束後的,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細節通過各種渠道送到了各國海軍大佬們的桌子上,不但英法俄這些海軍強國對此投入了大量精力,就連作爲新崛起的海軍大國德國也竭盡全力去收集相關情報。而各國海軍專家們更是閒不住,各種論調一時間充塞各國的報紙。

相對於伊豆外海海戰的新銳巡洋艦對戰,羣山灣海戰參戰艦艇顯得參差不齊。從艦艇年限上來看,有70年代的戰艦,也有80年代末的新式戰艦,跨度長達十餘年。而從交戰戰艦的分類來看,既有炮艇,魚雷艇這樣對方小魚小蝦,也有各種各樣的巡洋艦,還有5艘7000噸以上的鐵甲艦。覆蓋了一個國家所能擁有的所有艦種,所以更具參考性,也更能反應這個時代海上決戰的特點。

不管是英法還是俄意。對雙方陣型的評價就是一個字“亂”。北洋的橫隊與縱隊混用的作戰方式自然是很亂,但是日本艦隊的縱隊作戰在海軍強國看來,也是亂的可以。因爲參加海戰的戰艦型號過於繁雜,所以在機動性和航速方面根本就沒法統一。

在縱隊末尾的扶桑、金剛、比睿三艦是註定要被甩開的。而和泉和高千穗被拖住則不在日軍的計劃中。所以整個海戰被分成了4個戰場,雙方打得極其混亂。而這混亂的戰局。讓提倡縱隊側弦交戰的歐洲各國很是不肖。

海軍強國普遍認爲,與其將新舊戰艦不分種類的混編到一起,以至於讓舊船拖累新船,倒不如直接分成兩隊或者更多。如果扶桑等3艦與日本的海門等艦編隊。其任務就是拖延和犧牲。來拖住北洋第一支隊和其它慢速船,而剩下的相對高速船再沒有了舊船的拖累後,可以充分發揮己方的火力和航速優勢,儘快打殘由鎮海帶領的第二支隊。

而可惜的是,因爲被舊船拖累,從和泉以後的戰艦被北洋慢速艦隊纏住。受到削弱的日本快速戰艦編隊則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鎮海等艦,並最終造成了亂戰的局面。

但是來自大洋彼岸的馬漢則對歐洲各國主張根本航速和機動性進行編組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在他看來。根據戰艦的航行情況來編組並不科學。而應該根據戰艦的噸位,防護和火力以及可能遇上的敵人來進行編組。

根據航速編組的北洋第二支隊就在海戰中吃到了苦頭。除了鎮海號以外,其它所有戰艦都是2300噸以下的小船,相對於日本的三景艦來說。戰力明顯不如。如果不是開始時鎮海實力強悍,怕是第二支隊早已經崩潰了。

反觀,當海戰後期,定鎮加入戰鬥後,雖然在艦艇數量上不佔優勢。但是憑藉着3艘鐵甲艦的火力,依然重創了日本艦隊,並且成功掩護了重傷船隻的撤離。如果開戰之初,就讓鎮海。定遠,鎮遠三艦編組。濟遠,經遠。來遠掩護主力鐵甲艦作戰,其它高速巡洋艦作爲遊擊力量。可能北洋艦隊將會獲得更大的戰績。

而在火力上,實現大口徑火炮的速射化則成了海軍強國們一直的觀點,在海戰中定遠和鎮遠的12寸35倍長徑比的火炮所顯示出來的巨大殺傷讓各國海軍高層重新認識到了重炮的意義。

但是重炮雖然威力巨大,射速慢卻是個不爭的事實,所以爲了擊穿對方的裝甲,爲了提高命中率,提高火炮射速是必須,而在這方面,英國人和意大利明顯走到了前面,而法國人則緊隨其後。大口徑火炮的炮塔化速射化被提到了各國海軍的議事日程上。

在防護方面,擴大防護範圍再次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僅僅在水線上設置窄窄的一條裝甲帶的裝甲佈局被徹底摒棄。在羣山灣海戰中,北洋的經遠來遠兩艘裝甲巡洋艦因爲裝甲帶高度過低而沒有顯示出應有的防禦能力。

而面對着大量的速射炮和高爆彈,爲了防止戰艦被燒燬,防護面積需要儘可能的大。需要大的防護面積,需要足夠的厚度來抵禦重炮,面對這樣的需求,各國海軍當局發現已有的鋼面鐵甲已經不能滿足戰爭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紛紛加大硬化裝甲的產能,美國的哈維硬化裝甲,意大利的硬化裝甲,德國克虜伯硬化裝甲在此後成爲了搶手貨。

除了艦體防護,炮位的防護也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長時間的激烈交戰中,誰能保留更多的火炮就意味着可以獲得戰鬥的勝利,所以各國新式戰艦紛紛加強炮廊或者炮塔的防護。以提高火力保持能力。

除了參戰的鐵甲艦和巡洋艦外,魚雷艇的作用也吸引了各國的注意。在此次海戰中,北洋有兩艘戰艦被魚雷艇擊沉。雖然魚雷還存在這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在此次海戰中所表現出來的巨大破壞了還是讓各國海軍高層十分震驚。“

即使在海戰中魚雷攻擊因爲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無法擊中對手,但是依然可以爲艦隊調整陣型或者其它戰術行動提供掩護。”事後,英國胡德海軍上將如此評價魚雷艇的作用。而爲了提高雷擊能力,魚雷艇也開始想着大型化放心發展。

既然魚雷攻擊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那麼如果防止對方的魚雷艇攻擊就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了。這個辦法很簡單,一是在戰艦上加裝大量的75MM級別的反雷擊炮。另一方面就是設計專門的戰艦用來對付雷擊艦。而後者直接導致了魚雷巡洋艦的誕生。(沒錯,就這名字,這東西不是玩雷擊的,是專門對付玩雷擊的驅逐艦的。)

而魚雷攻擊戰術更是成爲了弱勢海軍挑戰強勢海軍的重要法寶之一,雖說實際情況並不理想,但是至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總之,羣山灣海戰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被不少軍事家譽爲蒸汽戰艦史上最具指導性的海戰。在羣山灣海戰剛結束的2個月裡這種說法確實有道理,清日雙方海軍精銳已經在多次海戰中拼的兩敗俱傷了。即使再次大戰,規模也不會超過羣山灣海戰。不過這個論斷被幾個月後的更大規模的海戰所推翻!

感謝書友太上鴻蒙祖師、中華虎賁軍、QUQU的月票支持,以及小飛狐0211,空晨的評價票。晚上還有一更。昨天剛上V,收藏快6700了,訂閱才300+。作者很受傷啊。(未完待續。。)

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646章 鏖戰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336章 黎明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1124章 謀劃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696章 碰撞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458章 援軍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432章 華夏海軍總動員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1392章 後續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255章 俄國艦隊最後的準備第1538章 攤牌2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321章 放棄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1442章 硬核桃第337章 相持第1171章 攻防戰(2)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351章 伏擊戰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132章 謀劃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246章 風語者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961章 崩潰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675章 堵回去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255章 俄國艦隊最後的準備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1225章 神嘲諷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45章 龍潛於淵(一)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642章 硬核桃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880章 被陰了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410章 謀劃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1053章 鑽空子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