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

上書房,慈禧、光緒、翁同龢、榮祿這些清國最高統治者正在商討一個棘手的問題。

“看來李鴻章是不打算增兵了?”光緒黑着臉說道。

“老臣好話說盡,李合肥就是死抓着銀子不放。說什麼朝廷要是想讓北洋出兵必須撥款。”翁同龢哭喪着臉說道。

“這李鴻章就是這樣報答朝廷的?”光緒當時就覺得一股無名業火往頭上衝。

“倭寇在不斷增兵,難道李鴻章就不怕他的3萬多北洋軍在朝鮮全軍覆沒?”光緒問道。

“回稟陛下,李中堂自然不怕沒有退路,不要了從開戰到現在,北洋艦隊主力可是還沒有損失。致遠濟遠兩艦已經修理完成。只要這海路不失,北洋陸軍就可以通過海路撤回遼東半島的旅順。他李鴻章自然是不怕!”榮祿起身回答道。

“他李鴻章倒是想得夠全面啊,連退路都想好了。”光緒冷哼道。

“朝廷能撥出多少銀子?”就在這時,一直不說話的慈禧問道。

“240萬兩白銀吧,這已經到年終了,戶部實在是沒有餘款啊。如果向洋人借的話,倒是可以借來不少。”翁同龢說道。

“240萬兩銀子怕是讓在朝鮮的北洋軍打半個月都不夠吧?”慈禧看着李鴻章遞上來的摺子冷笑道。

“那朝廷可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錢了。”翁同龢小聲說道。

“沒想到李鴻章居然擁兵自重,我大清可戰之兵又不止北洋一家,南洋的劉坤一,還有榮祿的武衛軍都可以一戰,就讓李鴻章自己守着他的威海吧。”光緒氣憤的說道。

“榮祿,你的武衛軍可有一戰之力?”光緒盯着榮祿問道。

“老臣的武衛軍訓練多年,但是槍械火炮與北洋軍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不過如果陛下讓奴才出征,絕無二話。”榮祿立即起身說道。

“這個老狐狸。”光緒心中暗暗說道。

“你們先退下吧,此事明天再議。”就在光緒想再說什麼的時候,慈禧擺擺手讓榮祿和翁同龢先行告退。

“皇上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啊?”榮祿翁同龢告退後慈禧才慢慢悠悠的問道。

“先把戶部的銀子撥出去,實在不夠再找洋人借吧。”光緒雖然生氣,也曾經動過使用其它軍隊來代替北洋出征的心思。但是也就是說說而已,先不說湘軍已經所剩無幾了,就從劉坤一手下南洋水師的表現上來看,讓這人上去怕是還沒北洋表現的好。至於榮祿嗎?這是慈禧的嫡系。自己不太瞭解武衛軍的情況,所以不發表評論。而且李鴻章說的確實也在理,北洋上下拼死拼活的爲朝廷打仗,朝廷再不給錢,你讓北洋如何去打?

“嗯,是個辦法,但是這些銀子夠嗎?向洋人借?確實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然後呢?洋人要是藉機敲詐怎麼辦?”慈禧看了光緒一眼說道。

“這怕是不過,親爸爸可有別的辦法?”光緒問道。

“能不外借就儘量不要外借,這借錢容易還錢可難啊。”慈禧說道。

“可是這要是不借,我大清的戶部可實在沒有銀子了。”光緒立馬變了臉色。

“這銀子要是籌集的話,可以從兩方面來找,一是向各省巡撫和提督攤派,他劉坤一張之洞控制着我大清財稅重地,你不去打仗,籌集點銀子總該可以吧?(清朝歷代皇帝都攤派過,當年康熙皇帝下江南的錢,皇帝一個子沒出,都是讓曹家自己籌集的,結果到最後,康熙一死,雍正上來二話不說就直接抄了曹家來補虧空。)二嗎?就只能從旗務下手了。這每年4000萬兩的旗務銀子可是一個大項啊。”說到這裡,慈禧也不由的一哆嗦。

“這旗務銀子可不能隨便動啊。這可是關乎我大清根本啊。”光緒一聽立馬就急了。

“這日本人一旦打進了滿洲。我大清龍興之地豈不是要遍地狼煙?難道這不是根本所在?當然了這旗務銀子不能都給北洋用了,東北的依克唐阿還有武衛軍的榮祿都要分一些,畢竟朝廷可要靠着這次戰爭練就出幾支可戰之軍。現在看來,這大清也就北洋一支可戰之軍。縱然李鴻章沒有二心,我這心裡也十分的不安穩啊。”慈禧長嘆一聲。

“親爸爸認爲,這李鴻章是否有二心?”光緒追問了一句。

“這李鴻章確實跋扈了一些,但是二心是沒有的。否則他也不會費勁心裡去搞他的北洋艦隊了,要知道,這兵船雖然厲害,但是可是上不了岸。這幾年來,李鴻章對他的北洋水陸二師可是投入了相當的精力,而且從現在來看,北洋打的還算盡力。這朝鮮的3萬陸軍基本上也應該是他能支持的極限了。而水師嗎?他那個門生打的也是有聲有色。”慈禧說到這裡臉上浮現了一絲微笑。

“親爸爸如何得知北洋已經盡力了?”光緒有些不解的問道。

“其實在旅順的部隊除了李鴻章的北洋以外,還有不少兩廣和臺灣的練軍,這些李鴻章可是不能完全控制,除了這朝鮮的3萬人,以及各個要塞的留守部隊,李鴻章的陸師也就沒多少了。至於水師嗎?日本人的艦隊不敢北上,李鴻章也不敢輕易讓水師南下,就這麼僵持着。”慈禧解釋道。“北洋是要削弱一些,但是如果北洋沒了,南洋劉坤一他們可就要做大了。”

“那現在怎麼辦?”光緒有些糊塗了,這北洋既不能不動,又不能徹底打壓掉,這可不是他目前可以想出來的。

“現在這餉銀還是要給的,畢竟北洋佔禮。不過要想讓李鴻章把全部兵力都調到朝鮮,這也明顯不可能。所以朝廷爲了保住東北,還要另外做一些準備。”慈禧說道。

“您是說榮祿的武衛軍和東北的依克唐阿?”光緒小聲的問道。

“嗯,這榮祿接管武衛軍已經4年,這幾年朝廷沒少給他銀子和槍炮,現在也該放出來看看是什麼水平了。至於依克唐阿,它畢竟是黑龍江將軍,盛京機械局也爲他提供了不少裝備。我倒要看看,這滿人之中是否還有能戰之人!”說道這裡,慈禧嘴角浮出一絲冷笑。

“要是能戰,自然是好,但是如果不能戰呢?”光緒繼續問道。

“不能戰?那也要扶持,這可是我們滿人自己的軍隊啊。”說道這裡,慈禧眼中閃過一絲哀愁。

“親爸爸,李鴻章在摺子中提到的允許民間開礦設廠的事情您意下如何?”光緒問道。

“這件事情準了吧。每年我大清歲入雖然有8000萬兩,比乾隆爺時高上不少。但是現在看了還是不夠用,每年旗務就要去一半,其它的用在各地都捉襟見肘。朝廷連一支可戰之兵都養不起。別管以後如何,至少現在能籌集一些銀子。先把眼前的困局度過了再說吧。”慈禧說道。

慈禧和光緒定下的事情,中樞的軍機大臣們自然沒有異議。在向李鴻章撥款的同時,責令北洋艦隊立即出海尋找機會與日本海軍決戰。而榮祿的武衛軍也開始向關外集結,而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也奉命率部南下到達鴨綠江一線準備佈置防線。就連已經裁撤的沒多少的湘軍也被調往東北。吳大澄親自率領新老淮軍奔赴戰場。至此,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清國爲了這場戰爭,已經基本上調空了所有能戰之兵。至於八旗兵和綠營兵,不提也罷。求推薦求收藏啊~~

第358章 決戰序幕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889章 鏖戰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832章 離去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941章 困局第1070章 交鋒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765章 反潛戰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501章 簽約第17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373章 計劃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1165章 局勢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18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866章 重創第628章 相持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454章 交鋒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1442章 硬核桃第32章 論勢(二)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337章 相持第341章 落幕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961章 崩潰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348章 鬆綁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1442章 硬核桃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284章 談判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440章 談判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305章 密談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