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快速突擊

“上帝啊,這樣的場景恐怕只有當年的上帝之鞭以及蒙古人才創造過!”當一架德國偵察機飛臨華夏裝甲部隊附近的時候,地面上的情況讓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震撼!廣闊的原野上,數以千計的坦克、裝甲車和卡車排成數個縱隊向着西方疾行。從空中望去道路和曠野上揚起的灰塵在十幾公里之外就可以看見。透過浮塵,這名飛行員可以看見如果火柴盒一般大小的車輛排成的縱隊如同巨龍一般延伸到目視所不能及的地方。而在空中,成建制的戰鬥機不斷盤旋着,爲下面的車輛提供着掩護。對方沒有隱藏自己的行蹤,以堂堂之師的姿態將自己全部的力量暴露在對方面前!

如果說行進中的華夏裝甲部隊只是讓人感到震撼的話,那麼當這一條條巨龍發動進攻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恐怖了!另外一架遠程偵察機的飛行員親眼目睹了華夏一支先鋒部隊突破一場奧匈部隊防線的場景。

“即使雙方的距離有十幾千米,但是當對方的火箭炮齊射的時候那種場景依然讓人感到恐怖,無數梭型的尾焰從地面上升騰而起,組成了一道道由火焰構成的波浪。這些炮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的弧線,然後如同一道火焰瀑布一樣砸在了奧匈部隊的陣地上,一時間,無數的爆炸產生的火光和煙幕將整個陣地覆蓋。對方似乎並不需要什麼精度,因爲他們幾乎將整個陣地用炮火犁了一遍。其瞬間投射量之大簡直超出人們的想象。足足十分鐘後,位於防線後方的遠程火炮試圖還擊。但是很快被空中盤旋的攻擊機所壓制。等待硝煙散盡後從空中望向地面,一條黑色的帶子貫穿了整條防線。原來奧匈帝國設計的雷場、反坦克壕溝、各種塹壕和碉堡在密集的火炮打擊下灰飛煙滅。華夏裝甲部隊隨後的衝擊變得無足輕重,幾乎是以武裝遊行的姿態穿越了整條防線。“這名德國飛行員心有餘悸的彙報道。

雖然華夏空軍竭力驅趕那些抵近的偵察機。但是在德國空軍不惜代價的幫助下,陸軍方面還是對華夏的進軍速度有一定的瞭解。就在華夏陸軍狂飆突進的時候,在兩河流域南部巴格達到基夫裡一線,德國人的4個裝甲師也在呈梯次前進,最終由曼施坦因和龍德施泰特指揮的德國部隊將在基夫裡一線展開然後對華夏部隊的側翼發動進攻。

和外人想的不一樣的是,德國南線裝甲部隊主力並沒有急於主動出擊,德國人算過一筆賬,北線的2個裝甲師投入的時間會靠後一些,基爾庫克的奧土兩國軍隊防守有餘機動不足。進攻能力有限。那麼華夏完全可以從中路和南路集中一個華夏裝甲師。一個伊朗裝甲師和大約兩個機械化步兵師的兵力對抗德軍,再加上現在空軍不給力,雙方碰一起的話誰佔優勢真的很難說。

“如果對方部隊基爾庫克發動進攻的話,那麼唯一可以分散對方兵力的戰場就在蘇萊曼尼亞了。這個地方卡在華夏的交通運輸線上。如果放任不管的話,他們的後方會很不安穩。”龍德施泰特盯着地圖說道。所以我們在戰役展開初期的唯一機會就是蘇萊曼尼亞的奧土兩國軍隊可以纏住華夏一部分部隊,然後南線的4個德國裝甲師發動進攻。

也許有人會說爲何不等到北線的兩個德軍裝甲師準備完成後再發動進攻呢?原因很簡單,德國人有援兵,華夏也有,只要給華夏時間。在伊朗華夏至少可以再調兩個裝甲旅進入戰場,從目前來看,一個月之內隨着時間的推移德國陸軍未必會有更大的優勢,再加上如果德軍按兵不動的話。萬一基爾庫克的奧土兩國軍隊擋不住了怎麼辦?雖然坦克部隊號稱機動迅速,但是奈何坦克本身也都是有行程限制的。也受到了補給線的限制,雖然德國坦克車輛更多。但是奈何所需要的運輸車也更多。在空中防護傘不是那麼安穩的情況下,德國人還是選擇穩紮穩打。不求一下擊潰對手,慢慢的一點點佔便宜吧!

德國人算計的很好。華夏確實不可能放着蘇萊曼尼亞不打,也確實會臨時分散一部分兵力,但是在華夏的時間表上,華夏會用最快的速度消滅掉這個橫在華夏咽喉要道上的魚刺!速度超出了德國人的想象!以至於德國人想要利用這段時間來打一個時間差都不太可能。

“雖然此次交戰將以野戰爲主,但是兩國邊境地區的蘇萊曼尼亞是必須要攻破的城市,這也是奧土兩國軍隊除了基爾庫克之外最大的一個重兵集羣,其麾下大概有一個師的奧匈部隊和3個團越6000人左右的土耳其部隊,總兵力大約在2萬人左右,他們依託城市建立了一個縱深很寬的防線。徐懷德和周宣的裝甲部隊將繼續突進,並且佔領合適的出發陣地。田勇的第四機械化步兵師和俄國加侖將軍的俄國師一部將負責攻陷這座城市,你們只有4天時間,然後需要跟上趙思誠的第三機械化步兵師和伊朗第一裝甲師的步伐進抵基爾庫克。”當其它部隊高歌猛進一路向西的時候,田勇的部隊卻需要打一場硬仗!

雖然從紙面上來看蘇萊曼尼亞之戰中雙方的主力都是一個機械化步兵師,論裝備水平和兵員素質華夏更是佔優,但是奈何對方處於防禦狀態,以逸待勞。而且協助防禦的三個土耳其團其中一個還是高炮團,擁有大量的高炮。更重要的是需要在4天之內打下這座城市。不能有太大的傷亡,同時時間也很緊迫,不能用水磨功夫慢慢去消耗。這要放在以前的話着實不好辦啊。

但是這一次,田勇得到了上面的暗示,在攻城的時候不必考慮一些道義上的事情。如果進攻方不考慮對城市的毀壞或者平民傷亡的話,那麼就省了很多事情了。當然這樣的事情儘可能的不會讓華夏直屬部隊去沾的,不是還有俄國人嗎?這些在編制上算伊朗部隊的俄國軍團的主要任務就是打巷戰。華夏在掃除了外圍的障礙後。主要爲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而加侖將軍派遣的部隊又是專門爲巷戰而生的,大量裝備了適合近戰的自動武器、迫擊炮和各種裝備了機關炮的輕裝甲車輛。最壞的打算是把這座不算很大的城市徹底用火炮推平,反正這裡距離後方的距離並不算遠,補給還是比較充足的。

於是乎巴比倫行動中第一場硬仗在蘇萊曼尼亞拉開了序幕!

“奧地利人到底在搞什麼?”田勇在反覆覈實了偵察部隊和航空部隊提供的情報之後發現了一個非常終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整整一個師的奧地利機械化步兵師的重型武器和車輛都跑哪去了。希爾曼尼亞的規模不是很大,雖然航空偵查只能看看表面,但是一個師幾百輛各種戰車的規模就這樣消失了。如此大規模的裝機集羣及時隱藏也很難做到滴水不漏,對比了開戰之前收集的情報,這個城裡的建築佈局變化不大。也就是說對方除非悄無聲息的在地下挖了一個可以容納幾百輛戰車的大車庫,否則的話,這些車根本藏不住,而很顯然這個假設並不成立。那麼唯一可能的理由就是對方的大量作戰車輛並沒有城裡,唯一可能是在城外, 或者這個機械化步兵師只是一個殘缺的師。只留下了反坦克炮進行防禦。

奧地利人採用第二種戰術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在希爾曼尼亞同盟國沒有制空權,任何車輛在白天的行動都會暴露在空軍的打擊之下。如果僅僅是執行牽制和防禦任務的話,確實不太需要大量的戰車。有限的裝甲部隊用於堵口就夠了。其餘的戰車可能已經抽調到了別的部隊。按照田勇的理解,外圍的防線不過是消耗對手,真正難打的是巷戰,

但是這一次。田勇的判斷和實際情況卻是大相徑庭,田勇低估了奧匈帝國對希爾曼尼亞的定位,後者不僅僅想要將其作爲一個支撐點。還打算讓希爾曼尼亞的守軍可以在合適的時候主動出擊,所以這個機械化步兵師的戰鬥車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適當的加強!而更讓田勇想不到的師,奧地利人居然把在陣地上挖出一個個坦克掩體。然後讓坦克開進去再僞裝好!同時因爲僞裝行動都是在晚上和凌晨進行,而坦克掩體早在數月前就開始施工,所以動靜不是很大,即使發現了一些端倪也將其作爲了一個加固支持點來對待,完全沒考慮到裡面會放着一輛坦克。

施拉格不是庸人,在仔細研究了歷次戰役裝甲部隊突破防線後的行動, 並結合實戰演習的經驗,他發現裝甲部隊在衝破對方第一道防線後和後續部隊來鞏固陣地之間有一個空隙,坦克部隊一方面需要擴大戰果重整隊形,而後續的部隊又還沒有部署到位,屬於那種作戰部隊已經處於疲憊,後續部隊還未到位的情況,這時候是進攻方最爲虛弱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自己的裝甲部隊能在突然出擊的話,那麼很容易將處於疲敝狀態的對手重創,甚至發動短促突擊攻擊後續的步兵都可以。因爲按照奧匈帝國和一般德國步兵師的標準,步兵單位的反裝甲武器都是比較少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牽引式火炮,在運動狀態下戰鬥力極差。

這個想法好倒是好,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讓自己的裝甲部隊在對方重整的時候適時殺入戰場?尤其是在對方還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要知道,戰線之間的間隔距離足夠有5到8千米,即使裝甲部隊從對方進入休整開始就從第二條防線感到突破點,那麼實際行進的距離也要大於8千米。畢竟你不可能走直線,在越野情況下,等到你的部隊趕到戰場的時候,對方可能已經收攏整備完了。

到時候等待着反擊部隊的就是戰防炮和坦克的聯合打擊了。爲了縮短攻擊距離,施拉格在部署防禦的時候取巧了一把,在原本應該空無一物的防線間隔區隱藏了一定數量的坦克和突擊炮。好在因爲地形所限,可以適合裝甲部隊展開的地方並不大,再加上是環形防禦線而不是較長的線性防禦,所以一個伏擊點的戰車可以兼顧數個防禦地段。

和德國坦克比較平衡的性能相比,奧匈帝國更喜歡坦克殲擊車,而且在火力這方面他們做的比德國同行更好,在這次交戰中他們拿出了一張雪藏已久的王牌,那就是裝備了88MML56火炮的胡蜂坦克殲擊車和使用75MML48的三號坦克殲擊車,後者是德國原裝產品,而前者則是奧匈帝國自己弄得,不過因爲這款火炮太大了,所以胡蜂式坦克殲擊車和歷史上的德國犀牛式坦克殲擊車十分相似,都是那種敞篷的,強攻弱防戰車。雖然戰車正面和炮盾防禦足夠,但是沒有頂蓋的問題還是讓這輛戰車的實際防護性能沒有紙面上那麼強。

“所有歐洲人工事修的都很好,他們的坦克隱蔽掩體不僅把戰車藏得很好,同時周圍還有一些可供步兵隱藏的隱蔽所,這些隱蔽所和坦克掩體直接由交通壕相連,並且有充足的物資和彈藥儲備。幾乎可以看成一條完善的防線了,只不過這條防線不是用於防禦,而是作爲攻擊出發陣地的。”戰後通過對奧匈帝國軍隊的防線考察,華夏軍方對奧地利人的防禦工事給出了較高的評價。而施拉格別出心裁的部署在這次戰鬥中也確實給華夏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平心而論,在缺乏遠程火力和空軍的情況下,奧地利人打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在實戰中奧匈防禦部隊的誤判給同盟國指揮部造成的影響更大!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大膽100、龍虎987654321、njluyujiang、大胖書蟲、空晨的月票支持~~~~~。

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453章 態勢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228章 掃蕩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894章 猛攻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728章 血戰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694章 分割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1189章 差距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372章 異動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376章 苦戰第843章 雙頭蛇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115章 反擊第890章 突圍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964章 協商第989章 餘響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106章 對策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275章 落日第1155章 交鋒1第676章 四打六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373章 計劃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451章 決斷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372章 異動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1105章 首殺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444章 落幕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81章 準備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第528章 大格局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246章 風語者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47章 父子深談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80章 有客來訪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