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對於委託里奧的辦事效率,徐傑可是深有體會。

這年代能搞出點啥呢?重機槍已經有了。現有技術下,想搞出超越馬克辛機槍的重機槍至少要到10+年後,至於像mg系列更是想都別想。輕機槍?嗯,麥德森輕機槍1902年成功的,主要卡在原理上,工業基礎上沒啥問題。這個可以考慮。步槍嗎?幾大知名步槍都已經基本成型了。像李恩菲爾德,毛瑟,莫辛納幹,曼利夏。至於意大利的卡爾卡諾?6.5的殺傷力明顯不足,而且早期用的還是圓頭彈,這個就不考慮了。如果綜合來看,徐傑還是比較推崇曼利夏1895式步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超高的射速,因爲採用直拉槍栓,曼利夏1895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30發以上。而且結構簡單,質量輕,使用方便而且可靠性高。雖然存在直拉槍栓拉殼力不夠和供彈系統過於複雜的問題,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直拉式步槍的射速是最快的。至於供彈,徐傑自己還是有能力改進的。例如換上可拆卸彈夾就可以解決上彈麻煩的問題。至於手槍,目前入選的有兩種,一種是大家廣爲熟知的盒子炮,毛瑟c96手槍。另一種,就是勃朗寧1900式。至於爲啥同時選2種手槍,徐傑有自己的考慮。

要問,駁殼槍和勃朗寧槍那種火力更猛?毫無疑問,是前者,先別說後來的駁殼槍的快慢機,單純從20發的彈倉,就要比勃朗寧1900的7發彈夾要實用不知道多少倍。前者可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當微衝的啊。但是要問那種槍在歐洲更受軍方歡迎?那無疑是後者。原因無他,駁殼槍火力雖猛但是連**度極低,而且攜帶不方便,價格還貴(當時一把貌似3個英鎊)。而且當時歐洲各國也普遍認爲手槍就是自衛用的,沒有必要擁有過強的火力,至於真正在戰場上近距離交戰,各國還有衝鋒槍呢。例如德國的1918年式衝鋒槍。倒是在亞洲和南非這些相對落後的地區,駁殼槍大行其道。因爲這些國家的軍隊缺乏足夠的火力。所以,在手槍選擇上,徐傑決定山寨兩種,一種用於在歐洲賺錢,另一種用於裝備北洋部隊(如果可能的話)。

槍型選擇結束後,徐傑便開始繪製草圖,在它那個位面,各種槍械圖紙已經爛大街了,再加上徐傑的爺爺,那個曾經兩次授銜的老紅軍,自己收藏的盒子炮和勃朗寧1903手槍已經被徐傑拆裝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手槍仿製十分迅速。圖紙在3天內就完成,然後交由委託里奧去負責試製。考慮到試製的因素,徐傑並沒有加上駁殼槍專有的快慢機,在槍型上,徐傑給其中一個亞種加長了槍管長度,槍管下有護木,便於抓握。使用貝魯姆子彈。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在於強化駁殼槍的威力和射擊時的穩定性。同時也是用可拆卸彈夾,加快裝彈速度(開始駁殼槍用的是固定彈夾,上彈不是很方便)。這種長管手槍在150m**擊精度和威力都相當不錯,完全可以壓制住當時任何一種武器。至於勃朗寧。則突出美觀大方,便於攜帶,基本沿用歷史上的設計,只是把彈藥換成了9*19貝魯姆子彈。而步槍設計,除了使用可拆卸彈夾供彈外,口徑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口徑。就徐傑個人意見,他更傾向於使用尖頭步槍彈,精度好,威力也不錯。

除了槍械,徐傑不忘當年**的制勝利器,手榴彈。在歷史上,17世紀的時候,歐洲列強就已經爲精銳的步兵裝備了這種武器,並稱這種步兵爲擲彈兵,但是真正讓手榴彈成熟併發揮巨大威力的戰爭,還是日俄戰爭。徐傑計劃設計兩種手榴彈,一種是進攻用手榴彈,在步兵衝鋒時可以投擲,裝藥在60克到80克之間,採用鑄鐵彈體,激發過程爲拉環拉響後,擊針碰撞雷汞然後點燃導火索,進而引爆裝藥。延時設定在4秒。外形爲卵式。而另一種則是防禦性手榴彈,使用者必選在掩體的掩護下才能保證不被波及,裝藥在120克左右,彈體和激發原理與進攻性手榴彈一樣。除此之外,徐傑還計劃把擲彈筒盜版過來,同時用防禦手榴彈作爲擲彈筒的彈藥。

七天之後,委託里奧和維諾拿着試製好的步槍來找徐傑。“徐,你的步槍和1889式自衛手槍(勃朗寧1903)很成功,軍方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但是你這款戰鬥手槍(盒子炮)軍方卻表示很不理解。論威力射程精度,不如步槍。論便攜性則不如你的自衛手槍。”委託里奧認真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新成立的**槍械設計局打算放棄戰鬥手槍?”徐傑不由的皺了皺眉頭。

“嗯,是這個意思,畢竟在遠距離,陸軍有機槍和火炮,近距離戰鬥的話自衛手槍更方便。”委託里奧有些抱歉的說道。

“我不打算放棄戰鬥手槍,它雖然笨重,但是在巷戰和近戰中威力明顯要強於自衛手槍,我們需要它填補手槍與步槍見的火力空白。”徐傑堅持到。

“可是,現在沒有訂貨維持,我想我們很難做下去,畢竟生產出一種產品是要賺錢的。”委託里奧試圖用商人的邏輯勸說徐傑。

“從我的利潤中抽出一筆錢,我要完成這個項目。”徐傑一步不讓,畢竟在火力強大的歐洲陸軍中盒子炮這種武器用處不大,但是不代表在亞洲陸軍中這種武器就沒有用處。

“好吧,既然你這樣堅持,我同意你的意見,可以完成戰鬥手槍的研製,但是生產線必須要有足夠的訂單才能開。”委託里奧做出了妥協。“另外說一句,山地師的棒小夥子們希望有些短管步槍。”

“一種適合在叢林中使用的步槍嗎?沒問題。”徐傑打了個響指說道。

因爲(和)(諧)問題,本書中的設計局名是(熱)(那)(亞)設計局,穹甲巡洋艦的名稱也是(熱)(那)(亞)

第241章 兵分兩路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699章 鋼鐵巨獸(二)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353章 絕唱第467章 崩潰第880章 被陰了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997章 試探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178章 遭遇戰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532章 超限戰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666章 雙殺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407章 應對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389章 激戰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935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372章 異動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77章 分歧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78章 新版官督商辦第830章 大出血第361章 戰列艦!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445章 變局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