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

知道了歷史上那些的出類拔萃的巡洋艦之所以強悍的原因之後,那麼徐傑就必須根據華夏海軍目前的需要來設定重巡洋艦的技術標準。進而涉及到速度、防護和火力這三方面的取捨問題。

從目前的任務來看,華夏海軍的巡洋艦隻要能跑過戰列艦就可以了,航速方面完全可以參考法意兩國32節左右的速度。這個速度的巡洋艦也只有面對兩級戰列艦跑不掉,一級是美國的衣阿華級快速戰列艦,這個歷史上馬力最大的戰列艦,而另一個則是馬力第二大的黎賽留級戰列艦,後者可以跑出32節的航速,剩餘的那些戰列艦都跑不出32節以上的航速。考慮到目前的情況,各國原有和準備建造的戰列艦都不是那麼追求高速,那麼32節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麼具體爲了實現這個馬力需要多大輸出呢,法國的阿爾及爾號在12000噸的排水量情況下,以85190馬力的出力跑出來31.71節的航速,以93230馬力的出力跑出了33.2節的急速,而1小時平均最高速度是32.93節。而意大利的扎拉級巡洋艦在98000馬力的時候可以跑出33.87節的速度。而同級艦中有的輸出達到了10萬馬力以上,速度會在這個標準上上下浮動,所以根據這個數據,徐傑認爲1.5萬噸標排的主力艦,在1.9萬噸的排水量情況下,最大輸出120000馬力就足夠跑出32節以上的速度了。畢竟美國的德美因級巡洋艦在排水量2萬噸的情況下,以12.5萬馬力的輸出就可以跑出32.66節的速度。

所以說新船的最大輸出功率被定在了120000馬力,而根據經驗。一般而言最大輸出功率會比額定功率高上一些,也就是說額定功率定爲11萬馬力基本上就滿足需要了。現在的華夏不需要像日本海軍那樣非要達到35節以上的高速帶着驅逐艦一起上去放魚雷,只要能夠甩開戰列艦,那麼目的就達到了。增加動力帶來的成本上升是一個問題,但是同時更重要的是對設計上的壓力,鍋爐放多了會拉長裝甲帶,這個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具體是個什麼概念呢?徐傑作爲曾經在電腦桌前用尺子比劃過的人,對此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同樣是巡洋艦,日本的高雄級巡洋艦和利根級巡洋艦的船體長度高達200米!而意大利人的扎拉級巡洋艦才182米!而要是看看主裝甲帶覆蓋長度的話。那麼差距會更加明顯,高雄級是典型的日本重巡模式,其裝甲帶長度爲123米!(這個是出自康威剖析戰艦的,可不是作者自己比劃的。)而意大利的扎拉級重巡洋艦的裝甲帶長度大概是船體長度的一半。也就是90米!(這個是作者看着圖比劃的!)也就是。扎拉級的裝甲帶長度比高雄級短了近30米!當然,這裡有扎拉級少一座炮塔的緣故。但是由此也能看出因爲動力差距而導致的裝甲盒長度的問題。這也是爲何扎拉級可以實現150mm裝甲全覆蓋,而日本巡洋艦隻能用140mm傾斜裝甲覆蓋彈藥庫了。

然後就是防禦標準問題,歷史上日本人對於防禦標準的選擇是彈藥庫防禦8寸炮,動力艙防禦6寸炮。這個選擇還是比較理智的。在這個位面,輕巡洋艦的火力上限是175mm火炮,而重巡洋艦的火力上限是10寸火炮,雖然噸位增加了。但是防禦難度更大了,天知道這個位面的10寸炮到底會強悍到什麼程度!所以徐傑認爲如果想要在正常交戰距離防住10寸炮的話。至少需要9寸傾斜裝甲。這個防禦依據是根據歷史上敦刻爾克型戰列巡洋艦的防禦標準推斷出來的。

歷史上當德國的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出現後,曾經引起世界的關注,這種航程超遠,跑得過戰列艦打的過巡洋艦的傢伙一時間成了德國海軍的最爲銳利的破交利器。其11寸火炮完全可以擊穿所有巡洋艦的裝甲。而按照德國海軍的設想,只要袖珍戰列艦能避開英國人在海上的3艘戰列巡洋艦,那麼遇上其它對手都是不用怕的。而作爲德國世仇的法國人對付這種快速襲擊艦,專門設計了一款小型的快速戰列艦,這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其中敦刻爾克號爲了對付德意志的11寸火炮,專門佈置了250mm傾斜裝甲,所以按照徐傑的估計,在火炮小一寸的基礎上,裝甲帶也適當縮水也削減一寸左右的話,應該能防住10寸l50級別的火力。如果用脫被帽設計的話,將230mm裝甲板做成40mm和190mm兩層的話,那就更沒問題了,甚至進一步削減裝甲厚度都可以。

按照徐傑的打算如果可以的話,那麼儘可能的讓整個裝甲帶厚度削弱到到210mm,其中用於脫被帽的外層裝甲板厚度爲30mm,主裝甲厚180mm。爭取覆蓋整個裝甲帶,至於具體能不能,那就要看設計了。垂直防護解決了就是水平防護,徐傑決定採用單層大厚度裝甲,出了要能防住10寸炮彈的水平攻擊之外,還要能抵禦1000磅穿甲彈在一定角度的俯衝攻擊。所以水平裝甲厚度至少要在110mm左右。主炮塔防禦這個看情況,最好能有250mm的正面。至於水下防護嗎?其防雷縱深不能小於3.5米。而防雷裝甲厚度不能小於50mm。

總體而言,這個防禦標準對於一艘標排1萬5千噸的戰艦來說有些難以做到,不過考慮到大家都有可能在實際中稍微超過一些噸位,那麼華夏超一些的話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現在副炮方面做些文章,和平時期少裝兩門副炮,等到條約結束或者打仗的時候再裝上,按照徐傑的佈局,副炮至少要有12門100mm火炮,分成6個炮塔。至於20mm炮和40mm炮嗎?這個就看情況了。反正根據歷史經驗,添加這些武器還是比較輕鬆的。

然後就是火力佈局,火炮如何佈置直接關係到裝甲帶的長度。像歷史上巡洋艦的5炮塔布局和4炮塔布局(這其中又分兩種,一種是4座雙聯主炮,還有一種是2座3聯和2座雙聯。)徐傑是不喜歡的,徐傑還是比較傾向於3座3聯裝火炮。而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大膽的想法是直接上兩座4聯裝10寸火炮炮塔!如果從節省裝甲帶長度的角度來看的話,在保證兩座炮塔之間間距的情況下,後者無疑是最有利的。

但是先不說4聯裝炮塔的技術難度問題,就算炮塔能造出來,穩定性也過關了。對船體寬度本身也是一個挑戰,歷史上巡洋艦的寬度多在18米到21米之間。就算這個位面上噸位放大了,寬度增加也不會太大,畢竟這是巡洋艦的船型限制的。而且就算能裝下,其炮塔下部的水下防禦體系縱深也會比較弱,因爲臃腫的彈藥庫會比較龐大,法國人的解決辦法是增加水下防雷裝甲的厚度,如果華夏要這樣設計的話,也只有用同樣的辦法解決了,不過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在船尾和船首處沿中軸佈置兩座雙聯100mm級別的高炮,這樣一來戰艦單側防空火力就變成了8門了。

總之華夏海軍重型巡洋艦火力佈局選擇最終會從這兩種方式中選取一個。而輕巡洋艦一般會選擇3座3聯佈局。在敲定了防禦、航速和火炮之後,還有兩個問?...

題需要解決,一個是魚雷是否還需要,而另一個則是艦載機的問題。對於魚雷嗎?徐傑的意思是輕型巡洋艦可以考慮裝上幾發。畢竟175mm火炮無論是有效射程還是威力都比8寸炮差上一些,而在歷史上日本海軍曾經擁有的氧氣魚雷以超高的航速,超遠的射程以及超強的攻擊力而著稱,雖然有效射程不可能達到理論上的數字,但是在8km以內還是不錯的,如果運氣好打中10km外的目標也是可以的。所以作爲火炮的補充,可以適當的佈置幾發。

艦載機的佈置當然是多多益善了,徐傑不是沒想過航空巡洋艦的方案,但是考慮到一旦到了條約期結束後,如果有戰爭的話,華夏肯定會將航母建造放在首位,到時候也不缺這點航空力量。而炮艦的建造肯定會順延,甚至於可能重要性還在驅逐艦之後,畢竟驅逐艦還是防空和反潛的主力,需求量很大。再加上重巡洋艦建造週期比較長,所以爲了保證艦隊的火炮保有量,徐傑不打算建造航空巡洋艦。也不打算把常規的飛機用在重巡洋艦上。

不過徐傑還是要在巡洋艦上部署一些水上飛機的,根據歷史經驗,如果全部採用炮塔前置的方式的話,連歷史上的條約巡洋艦都可以裝8架水上飛機,如果華夏重巡洋艦採用2座4聯裝主炮前置或者3座3聯裝主炮前置的方式的話,那麼載機量達到10架肯定沒問題。至於更多嗎,那就要看情況了。這些水上飛機的組要作用就是較射、偵察以及反潛。按照徐傑的計劃,華夏將首先開工2艘重型巡洋艦試試水,如果成功的話再開工另外4艘。這些巡洋艦將在1928年前服役,按照條約的話,這將佔去華夏二分之一的重巡洋艦噸位。剩下6艘重巡洋艦如何建造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而輕巡洋艦的工作也將展開。

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1345章 阻擊戰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23章 準備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391章 極限暴兵的俄國人第689章 突破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1340章 出擊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47章 父子深談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725章 右勾拳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652章 取捨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926章 反攻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275章 落日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680章 繼續打下去第1073章 擔憂第365章 收官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970章 混亂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973章 斷尾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431章 陷阱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480章 雙保險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162章 虎!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680章 繼續打下去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81章 糜爛的戰局第8章 拜會布林(一)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390章 談判第1070章 交鋒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