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7 荷蘭國會大廈】

“陛下可真會說話,讓人聽了很舒服,謝謝陛下的讚美。”埃瑪王后笑着在華皇的臉上各親吻了一下。

華皇笑眯眯的感受着埃瑪王后粉嫩的臉頰,暗道,好好的一個如花似玉美女,嫁給一個大四十多歲的老頭子幹什麼?

華皇似乎很喜歡和年輕的王后交談,和西班牙王后瑪利亞克里斯蒂娜是這樣,和荷蘭王后埃瑪王后也是這樣。

而華皇的禮貌,也讓埃瑪王后感覺很舒服,因爲遭到國會和貴族社會的一致反對,這讓她這個小國公主出身的人很沒有地位,甚至被人瞧不起,華皇再小,那也是大國的君主,華皇對她越是禮貌周到,就越是讓埃瑪王后覺得被尊重。

威廉三世帶着埃瑪王后和一幫大臣在國會大廈招待了華皇。

國會大廈是氣勢恢宏的“內閣”,是13世紀荷蘭伯爵的住所,也是荷蘭的政治中心和政府所在地。

這座大廈位於這座城市最古老的地區。

國會大廈的中央是美麗的騎士廳。精緻的室內裝飾配合各省旗幟和描繪着荷蘭城市的彩色玻璃窗,國會開幕、官方接待以及國會內部會議都在這裡召開。

“陛下這邊請。”威廉三世熱情的招呼華皇。

華皇微微一笑,“好的。”

其實兩個人大概都知道對方想的是什麼。

荷蘭擁有印尼,其實並沒有多大的用處,想辦法能搞到錢纔是硬道理,華國發展起來,整個太平洋的商機都靠華國,只要華國能讓荷蘭收到更多的利益,纔有可能讓印尼發揮作用,否則這麼一大片海外孤島有什麼用處?

所以,印尼對於華國的意義,要遠遠勝過荷蘭。

如果華國能撥出一塊地方給荷蘭,只要是在華東的靠海的位置,例如澳門這種小島,對於荷蘭的意義都要勝過很大的印尼了,列強要的並不是土地,尤其對於荷蘭這種小國來說,人口這麼一點,真的給他們一個澳洲,他們也管不過來,除非像現在的英國,有強大的海軍做威懾,而荷蘭的海軍早已經無法支撐他們遠洋稱霸。

荷蘭的海軍,也僅僅是比華國稍微好一點,這主要體現在整體工業水平,這一點和西班牙是一樣的,西班牙也不再具備遠洋稱霸的實力,十九世紀末期,西班牙被美國吊打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於華皇來說,他就是在和時間賽跑,他最大的對手,就是現在誰都會覺得不起眼的美國,只要給美國十年穩定的工業成長環境,就能悄悄所有歐洲列強國家,再給美國十年的話,就能把列強甩開,再來個大戰,美國不參與,然後拼命在後面賣軍火,那就將不知道把其他列強甩到哪裡去了。

美國的崛起基本上可以和19世紀這段時間的歷史劃等號,這段時間之內美國幾乎是在毫不停止的增長,同時對於歐洲事務保持中立,同西班牙、英國、法國對北美的干涉都進行過對抗。

英國並不是沒有嘗試過遏制美國,然而美國並不是英國的首要威脅,北美十三州在獨立之後也不是英國殖民體系裡面的首要環節。

整個十九世紀中後期到第一次大戰爆發,英國對美國都處於相對平靜的態勢,兩者之間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

英國建立了成功的全球殖民體系並不等同於全球霸權,法國、德國、俄國在歐洲都有同英國抗衡的實力。

在1850年之前,英國的實力,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總量都是美國的兩倍,直到1879年美國在經濟上都是總體落後於英國。

對於英國來說,美國並沒有能力威脅到它在大西洋的海上霸權,更不用說威脅到英國的經濟或者包括非美洲殖民地的國土安全,因此在這段時間內(1800-1860)並沒有太大的必要去阻止美國,而是依舊把重心放在歐洲和其他殖民地上(主要是英屬印度);前者是處於地緣政治目的,後者則更多是經濟利益。

現在全世界只有華皇一個人知道未來的世界走向,所以,即將到來的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瓜分非洲,和美國的默默崛起,這都是華皇目前最爲關注的事情,奪取非洲和阻止美國崛起,對於華國的戰略意義是幾乎平等的,要想阻止美國幾乎不可能,那麼就只能試圖打穿中東,拿下非洲,能全面統一亞洲,更是最佳選擇,在海軍發展之後,再設法拿下澳洲和新西蘭。

華皇認爲英國也不是不把美國當回事,關鍵英國沒有能力對美國發起一次軍事上的完全征服,甚至不能完全擊垮美國的全部軍事力量。

1812年戰爭就是很好的例證,英國人雖然攻陷了華盛頓,但是仍然在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尚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新奧爾良戰役遭到了一系列的挫敗,在消滅掉拿破崙騰出來大批人手之後還是不能完全擊敗美軍,最後以根特條約作爲結束,恢復到戰前的狀態,美國也並沒有像大清一樣割地賠款。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大西洋的阻隔。

英國皇家海軍在大西洋雖然是所向無敵,但是制海權和越過大洋投送兵力和補給在難度上來說不是一個級別的,在當時所有的列強都很難不依靠當地盟友越過大洋投送大量兵力,獨立擊敗一個擁有近代軍事力量,不存在技術代差的大國。所以從某些角度上來說,英國實在也不能拿美國怎麼樣。

如果真的想在軍事上對美國動手,首先要設法在美國旁邊的北美國家或者南美國家中,找到一個小弟,或者找到一個兒子,歐洲列強都想這麼做,也都試圖這麼做,但是他們彼此的內耗,給了美國太多的機會。

英國19世紀外交政策是大英帝國在19世紀的主要敵手和對頭都是歐洲大陸的國家。這是英國作爲霸權所決定的,發展的步驟永遠是:地區霸權到全球霸權。

英國從來就沒有達成過真正的地區霸權或者全球霸權,至少在歐洲並不是一家獨大。

英國在美洲同時也存在西班牙和法國這兩個老對手,在1850年前,這兩家在美洲都擁有大片的殖民地。

換句話說,歐洲哪一個列強都騰不出手來,他們都很強大,但是幾個強國擺在一起的局面,就是全部抵消,所以,要想出一個世界霸權,只有美國和華國,這是華皇從1870年開始,就想明白了的問題。

德國統一之後,歐洲就愈發成爲英國的戰略重心。

1812年英國對美國的戰爭或者說第二次獨立戰爭,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對於加拿大的覬覦之心引起的。並不是英國要把美國怎麼樣,英國人自己也知道已經無法控制美國了。

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講後,國會投票宣戰。當時宣戰的理由有三個,主要是英國侵犯了美國的主權,同時不尊重美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中立地位,拒絕移交之前在巴黎達成的協議中同意移交的西部地區軍事要塞,並且武裝印地安人,威脅美國的西部邊陲,還有皇家海軍攔截美國商船並且強徵美國海員入伍。這幾項政策實際上來說都是英國對於拿破崙戰爭的附帶政策,首要的目標並不是美國。

當時英國人對美國提出的抗議是有很大的讓步意願的,當時英國議會投票的結果是對美國進行讓步並避免戰爭,把重心放在拿破崙身上。

然而爲時已晚,美國已經決定對英國宣戰。

所以說,1812年戰爭並不是英國對美國的武力遏制戰爭,而在1812年戰爭之後,英國基本就放棄了武力遏制美國的想法。

相比而言,在1812年左右英國最大的威脅不是美國而是拿破崙,在1820-40年代英國更警惕的是歐洲大陸的革命風潮,還有在亞洲包括印度和中國的殖民體系建設,1850-60年代對英國最大的威脅則是拿破崙三世,同時還有直接威脅到英國殖民體系的印度殖民地大起義,接着是同沙爾的克里米亞戰爭。

英國本身人口、地理優勢都比不上美國,美國幾乎是放大版的英國,而英國爲了保護本土產業,不可能放開膀子發展殖民地,反而會打壓殖民地的製造業,本來規模就小,又不能利用好殖民地,自然總量拼不過美國。

美國幾次分裂的機會和可能性都沒被英國抓住。美墨戰爭不幫明顯弱勢的墨西哥,德克薩斯和加利福尼亞加入美國不阻撓,南北戰爭又沒武力援助弱勢的南方。

沒有這種實質上的分裂,美帝是不會疲軟的,美帝甚至不需要攫取海外殖民地,只要繼續西進運動就能達到殖民地的效果。

而美國本身又地大物博,英國其實被美國反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戰二戰,如果二戰不是德國跳出來挑釁,搞不好美國就要啓用紅色方案搶奪加拿大親自武力瓦解英國了,不過英國海軍實力之強有目共睹,如果打成了大西洋靜坐戰,估計英國解體效果就沒有美國設計得這麼好了。

шωш ★тт kān ★¢ O

華皇把一切都看的很明白,但是具體操作起來,就不像是他想的那樣簡單了。

因此,荷蘭這個想和平,想通過貿易重振雄風的老牌強國和華國這個新近冒出來,努力追趕,努力崛起的新貴,有太多的利益共同點了。

荷蘭的國會大廈有三個入口和四座大門。騎士廳左右兩側的建築物曾經是總督的住所,而則是議會的上議院和下議院。

這座建築物極其具有吸引力,因爲荷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都是以此爲背景的。

騎士廳下的接待廳常年進行展覽。其中包括國會大廈的模型、展示低地國家在過去12個世紀的政治歷史年代表,以及許多騎士的墓碑。這些墓碑是在國會大廈以前的小教堂拆毀時發現的。

“陛下,這是梅斯達全景畫,這幅歐洲最大的圓形油畫讓人看到大海、廣闊的海灘、荷蘭的沙丘以及席凡寧根風景如畫的漁村。”威廉三世親自向華皇介紹道。

萌總裁點頭道:“這的確是令人難忘的時空體驗;壯觀的景象彷彿成爲現實。藝術家們是偉大的。”

潔格格和卡特麗娜卡芙公主,李泰熙,凱瑟琳等人也興致勃勃的跟着看油畫,埃瑪王后會一點英語,不過不是很流利,一邊給華皇的幾個女眷講解,一邊聽華皇用流利的英語和威廉三世交談,暗暗納罕,不停的偷看華皇,似乎對華皇陛下很感興趣。

0599 已經做大0930 飲宴0916 統一亞洲爲目標0543 海蔘葳港0010 換兌外匯0214 輩分很高0796 三宮垂簾0050 官督洋辦【1230 大象剛醒】0041 分家風暴0461 清廷要打【1299 英國的兩個政治偶像】0518 王后密談【1013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1209 與首相非正式會談】0608 有了子彈0833 拿下郭嵩燾0861 和公主一起了0227 極度較量0681 清廷要崩0604 輿論軍事【1294 敵人至少是270倍】0869 找到目標了0713 清廷也缺銀子0090 承包貢品0670 華粹晚報0765 曾紀澤來了0295 趁火打劫0480 後山小屋0358 老狗骨頭【1268 華皇的歐洲外交局勢瞬間改觀】0875 準備抓捕0595 瑞麟大人0139 好幾塊玉0598 南洋軍售【1115 萌總裁找大院君談話】0745 穩定市場0875 準備抓捕0111 驚鴻一瞥0383 少爺策略0923 大白天0135 洋人發難0879 給老毛子挖坑0686 守城清軍0615 收天地會【1111 總裁回朝鮮】第二集工業萌芽 0164 沒有反對0597 小矮黑們【1378 慘烈的夜襲和白刃戰】0772 華清條約0299 一招破敵0383 少爺策略0118 又中府試0395 漂亮毛妹0388 返回丹州0773 慈禧回京0276 皇帝賞賜【1256 軒建章向李鴻章請示】【1135 選擇盟友】【1167 希臘國王的難言之隱】【1262 日本人從歐洲購入軍備】0915 大軍進駐海參崴【1162 土耳其人的下馬威】0003 天津教案0636 鋼鐵科技【0987 動手吧】【1092 棲川宮熾仁親王】【1240 華皇看穿了英國】0935 軒建章臨機應變第二卷工業萌芽 0205 戲場之亂0850 拖拉機【1366 土著首領】0101 視察棉田0446 總裁官邸【1044 李鴻章受傷】0742 老公0403 總隊隊長【1010 兩件大事】【1213 阿什哈巴德直轄市】0338 鬧夥計們0387 我是總裁【1367 雙方打到了關鍵時刻】0272 遺詔風波第二卷工業萌芽 0207 千鈞重擔0849 不怕燒錢的萌總裁0053 獲採礦權0251 少爺獻計0082 洋人發難0421 低吸黃金【1162 土耳其人的下馬威】0923 大白天【1116 投票決議】0491 打金氏堡0475 偉大華粹0899 不能讓沙俄起來0533 平壤政變0082 洋人發難【1292 又見伊藤博文】0178 擲骰子唄0579 格格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