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奇人陸法和四

南朝奇人陸法和(四)

十一,眼光

處理了任約後,陸法和與胡僧佑當即東下巴陵爲王僧辯解圍。但還沒等抵達巴陵,侯景已於六月三日撤圍退軍。

巴陵之圍,樑軍由王僧辯與王琳兩位名將領銜。兩人據城堅守,抵抗意志極爲堅決。還不時出城打個反擊。侯景久攻不下,軍中發了疫病(水土不服,五六月天氣又熱),最要命的是軍糧不夠了(這種後勤的保障最體現統軍者的功力。侯景是破壞型人才,充滿臨機應變的手段,但不具備長遠規劃的眼光,打仗只能速勝。不然一旦拖得稍長,自己就會崩潰。之前與東魏的戰爭,就曾被慕容紹宗拖垮。圍攻臺城時也幾度因缺糧差點“突然死亡”。那時臺城裡的蕭衍和臺城外的援軍都肯主動配合他,才讓他一而再的硬挺過去。現在一來真格,這種致命缺陷就體現出來了)。任約之敗一傳來,軍心徹底動搖,侯景只能撤軍。

巴陵之圍歷時一個多月,最後以侯景主動退卻告結。至此蕭繹的危機徹底解除。侯軍的聲勢從極盛中陡然衰落,從攻勢轉爲守勢。

陸法和的援軍開進巴陵,主帥王僧辯給予盛情接待。雖說巴陵解圍戰的主戰場在他們這兒。但若陸法和和胡僧佑抵擋不住任約,被他攻到江陵城下,形勢就完全不同。江陵一被攻破,巴陵這兒也不用打了。即使江陵能守住,光是讓老闆受一場驚嚇,王僧辯也罪不可恕。蕭繹這位主子心胸並不開闊。當年蕭賁跟他玩“雙六”(一種賭博方式)結了一點小樑子,後來在臺城救援戰裡,蕭賁又說了幾句不合他心意的話(當時侯景詭稱跟蕭衍和解,讓蕭衍下詔撤退援軍。蕭繹本不想救,一得詔令立刻退兵。而蕭賁認爲不能撤走,犯了蕭繹的忌諱)。這兩“大”過節一結合,蕭繹頓時動了殺心,不久便找藉口殺了蕭賁。此事近在目前,能不令王僧辯心生戒懼?

而陸法和也在細心觀察王僧辯其人。王僧辯出身於太原王氏,跟江東的琅琊王氏並非同宗。但也算是老牌的士族門第。王家本在北朝做官,其父王神念在北朝官至穎川太守,因心向南朝,主動率子歸附。王僧辯從開始做官,就一直是蕭繹的屬下。但是蕭繹爲人過於忌刻,對這個難得的嫡系人才態度惡劣,手法生硬。

之前爲了收軍權,蕭繹對侄子蕭譽用兵。初次派世子蕭方等出戰,戰敗被殺。蕭繹打算派王僧辯前去,催促得非常急。王僧辯是用兵行家,深知蕭譽不是等閒之輩,戰備若不充分,很難打勝這一仗。於是他堅持等人馬匯齊纔出動。

可是王僧辯這種想法是純業務性質的。而在中國做一件事。技術性的考量常要讓位於政治考量。此時建康失陷,蕭氏各王都有爭立的可能,王僧辯這麼一堅持,蕭繹頓時起了疑心,認爲他可能在觀望風色,故意不肯出力。

南朝的士族是很令皇家頭疼的存在。他們當官不靠對皇帝的忠誠,也不靠讀書考試。僅僅憑血緣出身就可以了。而且地位比皇室還穩固。上面皇帝換了誰,他們都一樣當官。這樣的背景下,他們當然不必死忠於某個皇帝。腳踩幾隻船也行,出工不出力也行。打仗是高危行當,而且打了這一仗,那就得罪了整個蕭統系的子孫。所以蕭繹的懷疑倒也不算離譜。只是他的處置手法非常過份。他一見王僧辯並不積極,戾氣立刻發作,拔劍就砍。這一劍砍中王僧辯左大腿骨,流血滿地,王僧辯傷重昏迷。醒來後立即送入獄中監禁。蕭繹改派鮑泉前往。結果鮑泉戰敗,而蕭譽的弟弟蕭?從襄陽起兵夾攻江陵。蕭繹嚇壞了,趕緊將王僧辯放出來問計。王僧辯籌劃從容,爲蕭繹消解了此難。蕭繹這才免了他的“罪”,起用他再攻蕭譽。王僧辯也不負所望替他消除了對手。

可是這樣的經歷,要說王僧辯對蕭繹毫無芥蒂,那顯然是過於高估王氏的奴性。他只是受制於環境,有些事不得不做。就象成龍《新警察故事》裡那個被挾持的銀行職員一再強調:“我只是個打工的”,亂世生存不易,混口飯吃而已。與侯景之戰是民族存亡之爭,王僧辯不能不出力。一旦換個情境,王氏對蕭繹忠誠度有多高,恐怕值得商榷。

陸法和與王僧辯一邊談笑,一邊不動聲色的試探。一場接風酒下來,他對其人的性格已有相當把握。於是他當機立斷,適時開口道:“貧道(當時佛教徒也自稱或被稱爲道士、道人)生擒任約,又消滅其五千精銳,等於已斷掉侯景一條手臂。此賊已不足爲慮。施主(陸法和這麼稱呼他人。一是悉心營造自己與世無爭的佛教徒形象。二來這樣給彼此定位,就可以不理會對方的世俗官職,爲自己爭得與人平等相處的地位)儘管大膽進兵,恢復江東指日可待。”

王僧辯聽出言外之意,驚訝道:“大師難道不想一同進兵,獲取這收復京城的大功?”

陸法和微笑道:“公等皆是名將,誅滅侯景,有你們就足夠了。貧道打算回江陵向大王覆命。”

在座的皆是名將,深知如此局面下平定侯景已無難度。侯景在江東本無根基,爲人又極爲殘暴,殺戮過重,建設又無能。無人心,無糧草,失敗無非是時間長短問題。陸法和居然放棄垂成大功,這種風格令衆將無不唏噓。當下大家各說了一些仰慕敬佩的話。陸法和則謙虛的以出家人無心功名之類應答。賓主盡歡而散。陸法和言行一致,第二天便率領所部沿江西返。

十二,策略

事實上,陸法和如此行事,是經過通盤考慮的。對他來說,東下的潛在利益遠遠不如西上。建康一帶是士族政治的中心,很難發展勢力。如今又遭侯景洗劫,已經蕭條殘破。自己帶着幾百人馬,跟在王僧辯等人之後,哪能搶到肉吃。他多年經營的基地是在荊州一帶。在這兒,他有人脈,有威望,騰挪借用纔有餘地。如今侯景新破,北面的蕭?實力不足,應該不會輕易挑釁。剩下的最大威脅便是長江上游的蕭紀。先人一步,纔可搶到頭功。

回到江陵,陸法和毫不停留拜會了蕭繹。陸法和身着僧服,以佛教的禮節與蕭繹相見。蕭繹倒也不以爲忤。此時新破強敵,蕭繹心情極好。他笑盈盈的告訴陸法和,已經赦免任約,但暫時還不能給他自由。陸法和心知這是帝王的一種控御術。抑揚兩手交替運用,效果才能顯着。先讓任約飽嘗囚禁之苦。在合適的時候再給予自由,地獄天堂的鮮明對比,才能使之感恩。隨隨便便赦免,效果是不會好的。蕭繹飽讀書傳,雄才大略說不上,這種帝王心術還是大把的有。

隨後蕭繹敘了陸法和的大功,加授陸法和“護軍將軍”官銜。這個官位的職權是“主武官選”及“監護諸將”,即負責中央禁軍系統的組織人事和考查監督。以類比的說法,領軍將軍就是禁軍總司令,而護軍將軍則是總政委。之前的信州刺史只是空銜,如今得到這個二品官職,陸法和纔算在蕭繹軍政系統內有了一席之地。

陸法和接受任命後,當即表示,自己將趕赴信州佈置防禦。

他對蕭繹說道:“侯景在江東不得人心,掃滅他是早晚的事。大王的大患在長江上游。如今武陵王世子蕭圓照領軍三萬駐在白帝,名義上是救援江陵,事實上居心叵測。大王年居長,功又高,海內人心早已歸附。目前唯一可慮的,就是蜀中之賊。”

這話正中蕭繹心事。蕭繹不由動容。蕭圓照出兵是在去年(五五零年)五月。當時蕭紀稱這支部隊前來接受蕭繹統一指揮,以助平定侯景。蕭繹自然不會輕信,當即嚴令蕭圓照停駐在白帝(今重慶奉節縣東)不得前進,同時就地任命他爲信州刺史。蕭圓照一時不摸虛實,暫時停駐觀望。該年十一月,蕭紀不顧後方起火,親率大軍從成都東下。那時蕭繹四面吃緊,只得寫了無數封信,用盡好話才把這父子倆暫時穩住。但心裡的憎惡與怨恨可想而知。今年他又將信州刺史頭銜授予陸法和。對他的那點心思,陸法和豈能不知?

果然蕭繹僅僅沉思片刻,當即痛快的批准陸法和的請求。並撥付了一批軍械、戰艦供陸法和擴軍之用。這也是形格勢禁。此時蕭繹的主力還在東線與侯景作戰。北面又要防備蕭?與西魏的突襲。西線實在無兵無將可用。而且手下衆將對打內戰並不熱情。當初讓王僧辯打蕭譽,他就不太肯賣力。被狠狠教訓之後纔有改觀。後來再派他去打六哥蕭綸,被蕭綸諷刺“去年幫人殺侄子,今年又來幫人殺大哥,恐怕天理不容”。王僧辯將來信轉發給蕭繹,表示了一點委婉的抗議。蕭繹嚴令進軍,王僧辯卻只肯將蕭綸趕跑了事。如此這般,蕭繹早憋了一肚子火,但卻無可奈何。難得陸法和“深明大義”,肯主動表態爲他抵擋蕭紀,蕭繹自然高興。

回到江陵城外的軍營,陸法和長長的出了口氣。從此蛟龍出海,天地寬闊矣!

шшш⊙T Tκan⊙¢ ○

自古成大事業者,無非兩途。一是在中央弄到一人之下的高位,慢慢架空君上取而代之。典型代表就是王莽。二是先在地方發展勢力。找一個時機起兵,最後推翻舊朝建立新政(如成湯、姬發),或者是削平羣雄唯我獨尊(如劉秀)。

對於第一種方式,或許王僧辯能用。但陸法和很難用。一來在蕭繹這種猜忌心極強,小聰明又多的主子眼皮底下,搞獨立王國實在太難。二來以他的身份(非王謝袁蕭之類大族出身)資歷(搞宗教起家,半路插入官場),走這條路是逆水行舟,難成易敗。

既然排除這一條,那麼只能走第二條路了。不去江東,理由已羅列在前。主動請纓西上,也是早已算計清楚的。

此時南朝的江東部分已經殘破,荊州是三面受敵的形勢,又是老大蕭繹所在地,可不予考慮。嶺南一帶不但蠻荒,而且難有藉口插手。唯一可取的地盤,就是蜀中!

蜀中在武陵王蕭紀統治下已有十多年,一直沒有經歷大的戰事。如今是樑朝疆土裡最完整富庶的一塊。在軍事形勢上,蜀中居於長江上游,四面都有險要可以據守。以之成事,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當前的問題,就是能否打敗蕭紀。對於這一點,陸法和有相當信心。

陸法和雖然今年纔出道,但對天下形勢的分析研究,各種情報的蒐集彙總,卻是早已着手。不然也不可能一擊而中,一戰成名。蕭紀其人不能說一無是處。在治理內政、致富創收上還是有一套的。他治理蜀中多年,內修農桑,外通商旅,致使蜀地糧豐物阜,經濟實力相當強大。此外他還努力整頓軍備,蜀軍器械精良,還有戰馬八千多匹,實力不容小覷。

然而這些只是普通的小才幹。講到大的謀略器局,父子兩人就差得遠了。臺城被圍,蕭紀夾藏私心,不肯積極救援。直到侯景成勢,中游的七哥蕭繹形勢危急,這才弄出一隻軍隊準備趁火打劫。打劫就打劫吧,又想不勞而獲,停在白帝觀望形勢,錯過一個天賜良機。要是任約西上的關頭蕭圓照趁勢進逼,上可以控制江陵除掉蕭繹,這是取實利。下可以擊破任約爲蕭繹解圍,這是得名望。可是這兩個爺們居然被蕭繹幾封書信所阻,採取了最遜的一招――“安坐不動”,硬是放過了機會。反讓陸法和得着便宜,趁勢起家。他們或許還自鳴得意,認爲自己是在“坐山觀虎鬥”、“後發制人”。可是坐擁大軍,卻在擊敗侯景這麼重大的事情中沒立寸功。一旦蕭繹的人馬掃平侯景收復了京城,試問天下臣民會擁戴誰做老大?

這樣的見識,這樣的缺乏決斷,手下人馬再多,物資財富再充足,又能成得了什麼事?侯景的八百殘兵能掃平江東,難道自己的八百蠻軍就不能攻略西蜀?陸法和一念及此,胸中頓時熱血沸騰。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侯景乃小豎子兒,且讓全天下看看我陸某手段!

十三,備戰

此時西線的形勢,是蕭圓照擁兵三萬駐於白帝,正在觀望形勢。而武陵王蕭紀則坐鎮成都,隨時準備增援。扼制蜀軍東下的關鍵,在於不讓其艦隊出峽。而三峽全段正在信州刺史轄區之內。陸法和討到這個任務,明裡是替蕭繹防禦蕭紀,暗裡是藉此名義謀取一塊合法地盤。

既已得到授權,陸法和雷厲風行,當即全軍開拔。全軍晝夜兼程,沒用幾天便到了信州地界。信州下轄三郡,巴東郡是州城所在地。沿江下來依次是建平郡和信陵郡。剛好分別控制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這“三峽”。

趕到西陵峽,陸法和發現蕭圓照十分規矩,果然停駐在白帝沒有東下。既然如此,陸法和便老實不客氣的一路接收,一直前進到建平郡所在的巫峽。接收了兩郡地盤後,陸法和一邊擴軍,一邊沿江大修防禦工事。他在長江兩岸的險要地方一一築城,然後沉積巨石於江中,使江水分流縮窄航道。再從兩岸的堡壘中拉下鐵鏈,將江面橫向截住。

這一帶是蠻人的聚居區,陸法和在此根基深厚。如今又有官方的正式身份。所以擴軍、築城、攔江諸事一一開展順利。而駐守白帝的蕭圓照反應遲緩,行事又無魄力。得到陸法和大興土木的報告,一時決斷不了是進軍消滅之,還是不予理會。大概是考慮到蕭繹剛剛擊敗侯景,聲勢很盛,此時似乎不宜動手。所以他一邊不斷向後方的老頭子要增援,一邊在白帝城置酒高會,就這麼無所事事的又消磨了一年時光。

第113章 奇幻百端第65章 收穫頗豐第69章 道德提升第11章 龍潭虎穴(上)已出場人物表二第12章 勤抱大腿第19章 第三者插足第20章 龍吟嘯氣第72章 愛新覺羅第60章 大局在握第8章 奇人異士(上)第136章 滿清奸細第74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50章 砂拉越王第13章 各顯神通第131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下)第107章 陰差陽錯南朝奇人陸法和四第11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章 天師救我第35章 忽裡臺大會第19章 匪夷所思第105章 爲人作嫁第51章 象霧象雨又象風第76章 候補幹部第18章 溫sir論道第130章 暗夜驚魂第82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32章 變生肘腋(下)第89章 避重就輕第50章 攝心奇術已出場人物表四第91章 隔物傳功第143章 寡人有疾第160章 天王心腹第93章 天翻地覆第38章 封藩陽謀第122章 連消帶打的手段第6章 八方風雨第67章 得聞隱秘第13章 各顯神通第158章 後現代奴隸制第30章 無鹽新傳第63章 處世之道第2章 權謀者第121章 獻計殺楊第10章 長夜驚魂(上)第51章 象霧象雨又象風第78章 欽差大臣第143章 生死一線第131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上)第166章 獄中論道第126章 江寧侯爺第112章 急轉直下第68章 爾虞我詐第147章 九死一生第33章 不戰而下第158章 江寧侯國第79章 胡作非爲第103章 聯曹吞吳第153章 勞燕分飛第96章 學無止境第138章 暗夜舞者第56章 敵明我暗第117章 機變百出第34章 蒙古人的英雄主義第121章 一觸即發第132章 變生肘腋(上)第48章 遊戲規則(上)第118章 橫行霸道第129章 漁翁得利第91章 勢如破竹第37章 左青龍,右白虎,老牛在腰間第140章 宅中之神第36章 公子俠少第17章 李代桃僵第8章 各有算計第102章 天馬行空第120章 美女師父第67章 得聞隱秘第99章 大宗師新版序章平行宇宙理論第169章 驚天秘聞第35章 龍驤內衛第122章 弄笛書符第148章 龍游淺水第91章 隔物傳功第145章 罪魁禍首第93章 破城而入第33章 內蒙王公的反擊第42章 不死的慾望第41章 包藏禍心第28章 紈絝子弟第106章 飛天遁地第66章 天王忠臣第57章 男權女權第29章 各施絕技第98章 天之嬌女第17章 李代桃僵第43章 大楚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