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七殺令出風雲變

紅娘子和一些個宗社會黨糾集起來的亂民人數不少,真正有點戰鬥力的也就震天虎手下那點羅汝才舊部而已。其他多是本鄉本土的小民,爲保性命而聚集在名目繁多的會黨旗下,其中聲勢最大的就是白蓮教。

對於這些燒香拜神的會黨亂民,李四很不看好,要是他們真的有戰鬥力的話,也不會弄出兩萬之衆反而人數少的八旗漢軍壓着打。

不過這些亂民鄉土觀念很重,對於入寇的滿洲人有一種很直接的憤恨,和赴死軍有天然的共同點。

基於這點,李四纔有了拉攏紅娘子和這些亂民的念頭。

兩軍匯合之後,赴死軍分出些糧米,讓這些餓肚子許久的亂民終於吃飽了一次。

經過一天多的等候之後,被赴死軍落下的那些遷徙的鄉親們才趕上來。

“李兄弟你的這個……叫啥來着?哦,對了,赴死軍。你的這個赴死軍好生雄壯,竟然有五七萬的弟兄。”當震天虎看到赴死軍後面趕上來的這些“大隊人馬”之後,很爲如此的規模感到震驚。

跟隨遷徙的這些鄉親們當然不能算在赴死軍的人數當中,他們只是赴死軍的家屬同鄉等,可以理解成赴死軍移動的後勤基地,但絕對不是戰鬥部。

在震天虎這些人看來,和赴死軍在一起的都是赴死軍,根本就沒有軍民之分。有飯大家一起吃,有仗大家一起打。

很淳樸也很原始的觀念,這也正是這些會黨人戰鬥力底下的根本原因。別看他們有一萬多人,真正的戰鬥部並不多。那些老人婦女孩子也許會在戰鬥的時候一擁而上,但是能不能起到效果就不敢說了。

“貴部下一步意欲何往?”雖然會移動的後勤基地已經跟上來,但是這一個多月以來,赴死軍還沒有取得過向樣的補給,尤其是糧草方面,存貨已經不多,再加上新添的這一萬多會黨亂民,每天都要消耗天文數字的糧食。李四這麼問的意思很直白,就是下一步該去哪裡找點糧食。

現如今是什麼世道大家心裡都明鏡兒似的,李四能夠拿出點糧食管一天的飽飯已經算是仗義的很了。所以在分配滿洲人留下的那點戰利品的時候,白蓮教的人也很自覺,有意讓赴死軍佔了點便宜。

可是正藍旗留下的那點輜重少的可憐,根本就不夠這麼多人嚼裹幾天的,當務之急還是糧草問題。

“李家大兄弟拿主意吧,我心思有點亂。“自從李巖李公子死後,紅娘子的心思就很難集中起來。

“這還用說麼,哪裡有糧咱們就去哪裡,這叫以兵就食。”震天虎大咧咧的說出白蓮亂民的指導思想。

對於這些亂民來說,從來就缺乏一個穩固的基地,至於後勤補給線就更加的不用提起,通常是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哪裡有吃的就去哪裡,秉承的還是流動作風。

“郾城怎麼樣?”李四適時做出引導。

“郾城?我看行,”震天虎轉頭爲紅娘子:“妹子,你的意思呢?”

“哥哥和李家大兄弟拿主意吧,”紅娘子從貼身的小衫子裡頭掏出一片白絹,絹上密密麻麻的寫滿工整小楷,正是當年李巖所作的《勸賑歌》。

“那就這麼定了。”

“李指揮,你……你怎和闖賊餘孽攪合在一起?”使用李指揮這個稱謂的也只有赴死軍二號人物監軍楊廷麟,把李四拉到僻靜處,小聲責備道:“我大明天下覆於何人之手?難道李指揮已然忘記闖賊破京之時的國仇?”

大明朝被李自成折騰了個天翻地覆,京城淪陷崇禎殉國,乃是這些大明遺臣心目中最大恥辱,闖軍也就成了這些人心中的生死大敵,箇中仇恨不共戴天難同日月。

驚聞赴死軍和李闖餘孽合流,東宮學官立刻沸騰不說,就是太子本人也忿忿難平,本要親自來訊問李四這個託孤託國的重臣,還是楊廷麟曉得其中利害,以私人身份在私下裡指出李四這麼做的害處。

前些日子,聽說福王早已稱帝改元弘光之後,立刻就有學官跳出來叫囂,要太子立刻登基稱帝,以示天下人大明正統之所在。

楊廷麟的書生意氣少的多,自然曉得其中利害,不要說是登基稱帝,哪怕的打出大明太子的旗號,也會招來敵人的瘋狂剿殺。到時候,大明正統的最後一線希望也會被扼殺在襁褓之中。

正是因爲楊廷麟陳述其中利害,還有長平公主在一旁幫腔,才把這事情壓了下去。

平心而論,楊廷麟這樣人的做監軍可以極大的平衡赴死軍和東宮之間的關係,而楊廷麟本人也是個穩重持國的人物,雖然是迂腐了些,還是儘量的照顧到赴死軍的利益。

普天之下,也只有赴死軍才奉太子爲正統,爲了抓住這最後的一束救命稻草,楊廷麟說什麼也不同意東宮和赴死軍有任何不睦,一力主張所有的分歧在波瀾不驚中解決。

可李闖滅亡了大明,逼死了先皇,現在竟然要和闖賊餘孽合流,這道心理上的關坎他們無論如何也越不過去。

“楊督軍,”

聽到李四以官職相稱,楊廷麟也知道李四要說很重大的事情,神色一肅。

“此事我正要上奏太子,剛好你提起,就由我來口述你來執筆,上個條陳,把這事情說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免得生出許多不必要的是非。”

“李指揮果然心思縝密,原來早就想到了此點,甚善。”楊廷麟本就是學官,文字功夫自然是十分了得:“李指揮說吧,我給你潤一潤……”

鋪開紙筆,只等李四開口。

深深的吸口氣,猛然呼出,李四說出沉醞在胸中甚久的話:

“自天地開闢,華夏立爲萬里神州之中央,威加四海,德被八荒。環顧四方蠻夷者,無不視我壯美河山爲肥膏,侵佔華土屠戮漢民,神州赤縣多染腥羶……”

“昔有五胡亂華之禍,前有蒙元滅宋之災。同胞子弟幾遭屠戮,國有倒懸之危民有泣血之急……”

“自萬曆年始,建奴枉顧我國朝之哺育,以怨毒報國朝之仁心,以恨念回我國朝之恩德。強佔我兩遼之地,肆意擾亂中原。我子弟父兄爲奴者萬千,終成關外白骨之丘,我姊妹同胞日遭姦淫泣血哭號者千萬。忍辱含垢殘喘於世者無不南顧王師……”

“甲申之變,建奴入寇,竊我神器僞爲中原之主,天下漢子俱爲奴矣,天地色變風雲含悲,華夏神聖之地竟成韃虜跑馬之所。天下危急,大漢危急,神州誠已到存亡斷續緊要關頭。當此國家民族將傾之際,天下同胞當奮起抗爭,以頸中鮮血挽神州氣運,用項上頭顱扶大漢千秋……”

“李四不才,與赴死之壯士同盟血誓,凡剃髮事韃數典忘祖之宵小,爲難戴一天之死敵,必誅之;凡有與韃虜言和者,爲我輩之死敵,必誅之……”

“狂瀾即倒大廈將傾,李四一介草民,與萬千赴死之軍同誓:天下間誅韃者,無論賊寇淫囚,皆爲我之兄弟;不論身在何處,俱爲志同道合之友,皆受赴死之軍保護。誠期天下共屠韃豺,盼共赴義舉……”

“爲虎作倀者,殺!”

“擅妄言和者,殺!”

“屠我同胞者,殺!”

“淫我姊妹者,殺!”

“易我衣冠者,殺!”

“毀我宗廟者,殺!”

“佔我山河者,殺!”

一口氣吐出七個殺字,騰騰殺氣驚的楊廷麟手腕一抖,偌大的墨滴染上紙面。

“青天在上厚土在下,共鑑此誓言:未掃盡天下腥羶,未匡扶漢家基業,赴死軍寧赴死而絕不封刀,”

“吧嗒”一聲輕響,楊廷麟手中墨筆已掉落在地,李四還在大聲說着:

“懇請太子,爲大明計,爲炎黃後裔計,摒棄前嫌,順應天道。臣,大明忠誠伯,赴死軍指揮使,太子校典李四惶恐……”

紙面上好幾處墨點,楊廷麟捧着這片小小的紙頁冷汗淋漓。良久方纔說道:“此……此甚於冉閔之屠胡令……”

第125章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第118章 必先奪其器第221章 大火末日第183章 內部隱患第213章 沒有君子第227章 狂熱的戰爭衝動第20章 戰場上的九連環第28章 我也想是真的第145章 天那麼大第165章 暗流第43章 最後的君王第217章 戰戰和和第111章 露出來了第108章 血腥的一天(2)第41章 天要塌了嗎?第173章 金無足赤第203章 漁翁之利第190章 定乾坤第197章 利益的選擇第一張骨牌第182章 搬家第120章 逆風扛大旗第205章 生機和轉機第26章第106章 有唱高調的就有下黑手的第124章 爲何而來?送死第66章 血對血,牙對牙第145章 天那麼大第70章 最後的絮叨第103章 堯舜還是靖難?難說的很第214章 窮第208章 凌駕其上第66章 血對血,牙對牙第221章 大火末日第99章 裙帶關係不好使第189章 記的回來第36章 錢都去哪了?第129章 金玉碎而溝壑平(1)第209章 兵威促變第154章頹局大振第80章 道不同第199章 兇光畢露第81章 怪叔叔和小蘿莉的幕後故事第156章 又砸又補一大鍋第225章 並不美好第一步第119章 密雲將雨捲揚州第2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6章 跟四叔好好幹第36章 錢都去哪了?第214章 窮第195章 大帥的真本事第48章 咱們要回家第108章 血腥的一天(2)第161章 憤怒中的機會第18章 利益和野心的結合第23章 猙容初露第201章 滲透之前第77章 真是久仰了第132章 六十四萬種風情第196章 生死之間(3)第95章 你心知來我肚明第186章 過去不過去?第151章第204章 分分和和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227章 狂熱的戰爭衝動第54章 搶劫之王被搶劫第129章 金玉碎而溝壑平(1)第218章 皇家無小事第32章 你是來毀我的吧第200章 先遣第193章 生死之間(1)第78章 七殺令出風雲變第85章 通道一定要打開第199章 兇光畢露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56章 他不是大善人第67章 該殺就殺第78章 七殺令出風雲變第131章金玉碎而溝壑平(3)第176章 偷看底牌第71章 災難貧窮的地帶第25章 他們說去死第64章 怎麼狠怎麼來第40章 什麼叫做強呢?第172章 變數第59章 大火無溼柴第4章 不想發財的是傻子第34章 該咋過還咋過第32章 你是來毀我的吧第208章 凌駕其上第129章 金玉碎而溝壑平(1)第112章 從這一刻起,我們要去死第4章 不想發財的是傻子第70章 最後的絮叨第188章 其實早就註定了第8章 活財神第8章 活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