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款待

蘇昭的身份特殊,張曉儒的身份更特殊,蘇昭不知道張曉儒的身份,也不知道陳景文和兩名特務是地下黨,還以爲他們跟王樸堂一樣,都是爲新民會辦事的。

事實上,這支去太原隊伍,只有王樸堂一個人不是黨員。

上了火車後,張曉儒獨佔兩個座位,陳景文給他帶了枕頭和一牀薄被,卷着身子,倒在座位上就睡。

蘇昭看到張曉儒上車就霸佔座位,低聲嘀咕道:“張會長怎麼能這樣呢?”

陳景文見蘇昭不長眼,冷笑着說:“隊長是皇軍的朋友,不要說佔兩個座位,就是包一個車廂,也是沒問題的。”

蘇昭撇了撇嘴,沒有再說話。他是沾了張曉儒的光,沒有張曉儒,他進不了車站,也應付不了車上僞警的檢查。到太原後,也很難出火車站。

果然,才上車沒一會,就有警察檢查,除了車票外,還要查證件。陳景文掏出特務隊的證件,都沒驚動張曉儒就應付過去了。

蘇昭的證件也沒有檢查,他被當成特務隊的一員矇混過關了。

從雙棠縣到太原,將近兩百公里,一路都有輕便鐵軌,火車的速度較慢,而且走走停停,還要給南下的軍列讓道。

足足睡了三個小時,張曉儒才醒來,坐起來後,伸了個大大的懶腰。

張曉儒拍了拍肚皮:“肚子有點餓了,陳景文,反東西擺上來。”

陳景文打開包袱,麻利地拿出幾樣用牛皮紙包着的小菜,還有一疊烙餅,這都是出發前,張曉儒讓三塘飯館準備的。

張曉儒是特務隊長,讓三塘飯館準備路上的乾糧,再正常不過。當然,三塘飯館給他準備的乾糧,有點豪華:一包牛肉乾、一隻滷豬耳、整隻燒雞、一大包油糕和莜麪栲栳栳。當然,還有少不了的醬菜。

油糕的外皮是用黃米磨成的面做的,裡面的餡兒有各種口味,比如糖、棗泥、豆沙、素食等等。包好以後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外焦裡嫩,美味可口。

莜麪栲栳栳也是一種麪食小吃,是用莜麪精心製作而成的,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是用竹條編織成的一種上下一樣粗細的圓形框,形狀像鬥,是農家用來打水的一種工具,因爲栲栳栳的形狀和“笆斗”類似而得名。

出門在外,能吃到這麼多東西,簡直就是奢侈。

蘇昭看着陳景文像變戲法似的,擺着這麼多東西,驚訝得嘴都合不攏,這麼豐盛的食物,他過年都吃不到啊。

蘇昭的真實身份,是一軍分區偵察股長,在部分和根據地過着很艱苦的生活,吃盤炒雞蛋就是打牙祭,過年也不過吃頓餃子,還不一定管飽。

怪不得陳景文的包袱那麼大,還散發出一股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原來裝的都是美食。他嚥了咽口水,發現包袱裡還有好些紙包,看來,這還只是一頓的量。

看到陳景文還拿出一瓶汾酒時,蘇昭眼睛都直了。長這麼大,哪怕是吃酒席,也未必有這麼豐盛吧。看到這酒,必定香甜。

張曉儒自然注意到了蘇昭的神情:“蘇兄弟,一起喝一杯吧。”

蘇昭搖了搖頭:“多謝,我帶了乾糧。”

張曉儒笑着說:“把乾糧拿出來一起分享嘛,我們是一起的,總不能我們喝酒,你在旁邊看着吧?”

蘇昭只帶了幾張棒子麪餅,外加兩個窩窩頭:“這個……”

張曉儒問:“怎麼,是看不起我,不願意吃?還是怕了我,不敢吃?”

蘇昭笑了笑,大方地拿出了自己的棒子麪餅:“我吃得多,怕你們不夠吃。”

窩窩頭他沒拿出來,準備下頓吃。

張曉儒問:“蘇兄弟到太原,準備做什麼事?”

蘇昭既然坐下,就沒客氣,撕下一隻雞腿,狠狠地咬了一口:“暫時還不知道,希望能找一份滿意的差事。”

張曉儒意味深長地說:“來,喝一杯,到太原後,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一起喝酒。”

蘇昭拿起酒瓶,一揚脖子,喝了一大口:“這酒真香。”

張曉儒馬上奪過酒瓶:“才一瓶酒,可不能全喝光了。”

他倒不是吝嗇這瓶酒,而是擔心蘇昭酒後誤事。讓三塘飯館準備這麼多食物,既是想佔特務隊的便宜,也是想款待一下蘇昭。

雖然蘇昭不知道他的身份,可張曉儒很清楚蘇昭就是自己的同志。而且,蘇昭到太原,一定是執行秘密任務。

太原失守前,北方局和山西黨組織,先後派一批同志分赴晉東南、晉東北和晉西北等山區,建立邊區黨委、特委或工委,發動人民羣衆,建立民主政權,開闢抗日根據地。

同時,黨的領導機關:北方局、山西省委、太原市委撤出太原,隨同“犧盟會”總部到達臨汾,以後又轉至鄉寧和吉縣。

爲適應山西被敵人分割的新情況,又鑑於領導晉東南各縣黨組織的冀豫晉省委和領導晉西北各縣黨組織的晉西北黨委,先後建立起來,1938年4月底和5月初,中央決定撤銷山西省委,成立了晉西南區黨委。

太原淪陷前,太原市區絕大多數共產黨,都參加了抗日武裝,上山打游擊去了,市內沒有保留黨的組織。

各根據地創建後,爲了使城市鬥爭和農村鬥爭緊密配合,奪取革命的勝利,迅速恢復和發展城市地下黨的工作,已經十分必要。

太原城周的太行、太嶽、晉察冀和晉綏等四大抗日根據地黨委,根據中央開展敵占城市工作的工作,於今年先後成立了敵情工作委員會和敵軍工作委員會,分別領導太原及其他各大、中城市的蒐集情報、瓦解敵軍的工作。

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一地委和軍分區,決定派機智勇敢、赤膽忠誠的蘇昭進入太原開展工作。

張曉儒的任務,是將蘇昭安全送到太原,而蘇昭的任務,是在太原紮下根來,建立黨的組織,發動人民羣衆,堅持抗日鬥爭。

第四十九章 出境第六十四章 死有餘辜第五章 行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本性難移第二百五十四章 夾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此話怎講?第三十三章 送信第二百七十二章 修械所第九章 相中盒子炮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朋友第一百零九章 淨化第一百一十三章 聞名第二百零二章 變現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記日雜店第一百二十八章 穿幫(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蠢蛋張曉儒第三百六十五章 悔青第七十三章 救人第八十三章 垂頭喪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被咬舌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緩第三百三十一章 傳遞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上眼藥第二百八十二章 扶持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次第二十二章 好兵第八十九章 來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蠢蛋張曉儒第一百四十九章 結論第一百零一章 各司其職第七十七章 軍裝第三百四十七章 又暴露了第一百八十章 永井隊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主動認錯第三百一十六章 潛伏計劃第二百三十章 識破(加更求票)第三百七十九章 說謊第二百零三章 傳遞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兩個演員第八十二章 一般朋友第三十九章 救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魚跑了第四十五章 解救第一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四十一章 操心第十九章 分配第三百三十八章 得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表態第三百七十九章 說謊第二百九十三章 借你一用第三百七十九章 說謊第一百一十六章 誤會了第八十三章 垂頭喪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害第三百零九章 不相信我?第三百七十四章 警備大隊長第六十六章 回馬槍第七十一章 上任第三百零五章 手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責任第一百八十七章 溜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政治攻勢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待第五十五章 民兵排第一百四十八章 報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空喜歡第一百零八章 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調查七零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記日雜店第二百三十三章 組織嚴密第二百五十四章 夾擊第六十九章 張網以待第二百八十九章 危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覈實第二百一十八章 有苦難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備用方案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喜歡第二百七十二章 修械所第一百三十八章 拉仇恨第八十八章 連本帶利第三百五十七章 調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冒名第八十八章 連本帶利第一百三十章 組織關係第十六章 七零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操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給下屬送禮第三百零六章 借敵之手第一百零九章 淨化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十六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按計劃行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主動認錯第一百七十二章 真假第一百四十四章 憤慨第二百七十八章 書計開會第九十章 順嘴第四十五章 解救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是日本人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