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轆轆而行,雪漸漸下的大了,地上留下兩道車轍印子,回程的喜悅在福哥兒父親說完那句話之後,漸漸變得淡了起來。
雖說他們這些人都不必自己親自耕種,可是也明白,若是地裡收成不好,對於靠莊稼吃飯的農人來說,是件多麼糟糕的事情。
可是,若真有天災,卻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的,現在他們能做的,一則是要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二則,便是盡力做些準備,以備不時之需了。
好在福哥兒的父親也說,若是往後不再常下大雪,倒也無礙,冬日裡下點兒雪,原本是利於來年收成的,俗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麼。
陸錚因爲記掛着西北將士,一路上都有些沉默,文韜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也有些出神,倒是杜奕衡和林子軒,時不時地跟福哥兒父親交談幾句,倒是也沒叫氣氛冷了。
相處了這大半天,又算是一起經歷的這些事,福哥兒的父親已經不再那麼拘謹了,杜奕衡跟他開些玩笑,他也能憨笑着接上兩句,再不是開始時候那般言辭窘迫,不知道如何開口了接話了。
因下了雪,擔心路滑不好走,所以他們一行走得不快,原本半個多時辰的路程,幾乎走了近一個時辰。
福哥兒父母所在的村子,倒是正好在他們從紫霞山回城的路上,不過還有段距離,得走着回去,林氏不放心,點了名護衛送他們夫妻回去。
正好有閒置的馬匹,福哥兒父母共乘一騎,反正只一段路,也不必快馬加鞭,所以即便騎術不精也不要緊。
福哥兒父親這一路上跟着他們騎馬走了兩趟,倒也摸出些許門道,慢慢地騎馬帶着妻子倒也不成問題。
林氏從扶冬那裡接過一個荷包,遞給了福哥兒的母親。
那荷包觸手便有硬硬的觸感,邊角卻又似有些圓滑,福哥兒母親一猜便猜到應該是銀子,因而忙推拒着不肯收。
“夫人,萬萬使不得,給孩子瞧病的銀錢,我們還沒還上呢,況且夫人叫人留的銀錢足夠,給孩子抓了藥如今卻還有剩的呢,哪能再要夫人的銀錢。”
福哥兒母親是真心推拒,而不是惺惺作態。
林氏見識多,這點還是能看出來的。
見多了勾心鬥角,眼前這份樸實無華便叫人心下十分感懷,林氏態度強硬地將荷包塞進福哥兒母親手裡,道:“拿着吧,錢不多,就當是我們一家對孩子的一點兒心意了,咱們兩家能有此聯繫,也算是有緣,你也別推辭,眼下年節近了,孩子生病本就需要銀錢使,年節裡需要花費的地方更是多,哪怕給孩子和家裡人添些衣物和吃食呢,也算我一份心意,今日你們夫妻幫了我們家的大忙,我還沒感謝你們呢,你若實在過意不去,便只當是爲了我們家保守秘密的報酬了,快別再推了,收下吧。”
兩次見面,福哥兒父母穿着皆十分寒苦,林氏早知道這家人生活不太好,對他們這樣的人家,一句口頭的感謝,當真不如銀錢來的實惠。
當然了,她這麼做,也並不是爲了拿錢堵人嘴,而是真心覺得想要幫上點兒什麼,添置東西未必合適他們使用,還不如直接給錢來的實惠。
這荷包她一早就叫扶冬準備好了,裡面放了兩個五十兩的銀錠,還有些許碎銀,再加上一張一百兩的銀票。
錢其實不多,但對於一般農家來說,着實也不算少了。
林氏之所以給這些錢,也是經過考量的,給的太多,福哥兒一家勢必接受不了,就算是接受了,驟然間天降鉅富對他們一家也未必有好處,倒不如從別的地方幫一幫他們家。
陸家名下莊子很多,店鋪也不少,往後若是福哥兒一家願意來給她幫忙,她自會安排。
林氏考慮的長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若她猜的不錯,福哥兒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人出身,怕是選擇到莊子上做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福哥兒母親本是不肯收下這錢的,但聽完林氏一番話後,想了想,最後還是沒有再推拒。
她的想法倒也簡單,只覺得林氏所言倒是在理,一則她們家需要錢,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她不過是個沒太多見識的鄉村婦人,沒那麼深遠的眼光和見識,貧苦的生活也叫她不會去假清高,再者,她們收了這些錢,能叫林氏一家放心也是好事。
雖說她敢說他們一家定會保守這個秘密,但是,口頭上的承諾必然沒有收了人家好處來的叫人更放心啊。
她雖沒讀過書,但也知道拿人手短的道理。
護衛去送福哥兒父母了,其他人則繼續回程。
等回到城裡,在北華街入口處,衆人便要分開了。
杜奕衡和林子軒都要回家,文韜也要帶着謝婉容迴文國公府,便與陸錚、林氏和安笙一一道別,然後各自往各自的方向行去。
送走了他們幾人,陸錚一行纔打道迴護國公府去。
林氏叫司契去永寧侯府送消息,說要留安笙說說話,晚些時候再送安笙回府,司契領命而去,便在中途與他們也分開了。
司契走後,陸錚等繼續往護國公府方向行去。
約摸着走了一刻鐘左右的工夫,馬車漸漸緩了速度,片刻後,停了下來。
安笙在車廂裡便聽到陸錚說:“母親,安笙,到了。”
話音方落,扶冬便打開了車廂門,陸錚親自接過腳凳擺好,扶冬和青葙分別下了馬車,然後,才扶着林氏和安笙下來。
林氏拉着安笙的手往府裡去,陸錚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頭,護國公府門前早已經恢復的寧靜,門前落了薄薄的一層雪,好似將不久之前的熱鬧都盡數掩蓋了。
待進了府裡,林氏便叫陸錚先帶安笙去她的院子,自己則先拐去榮禧堂面見老太君魏氏。
事情鬧得這樣大,如今雖說熱鬧的戲碼落了幕,但還是有些掃尾的工作要做的。
她沒帶安笙過去,說來倒也有些私心,此時此刻,榮禧堂必然不止老太君在,鄭氏,一定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