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出大事了

大年三十這一日,清早起來,府裡頭洋溢着節日的氣氛,燈籠和春聯都是現成的,劉勝那邊主持着,不致出了差錯。

沈傲起來,先去拜謁了唐嚴和陳濟,便開始張羅進宮的事了,要進宮,禮節也不能費,得穿禮服,三位夫人都是誥命,也都得張羅着。

大宋的禮服是最繁瑣的,尤其是誥命,裡三層,外三層,便是頭冠、鳳釵都有嚴格的規定。

好在唐嚴這時侯適時跳出來,在旁監督,倒是不怕落下什麼。

沐浴、着裝之後,便是等旨意了,正午請了陳濟來喝酒,師徒三個喝了幾盅,唐夫人和蓁蓁她們淺嘗便退到裡屋去歇了,三人有酒下肚,難免會有些議論。唐嚴突然問起武備學堂的事,其實武備學堂從籌建到現在,唐嚴都沒有過問,這個時候突然問起,讓沈傲有些意外,便將自己的主旨說出來。

唐嚴沉吟道:“原以爲你是想胡鬧,想不到真的讓你辦成了,不過文人從戎,他到底是書生還是武夫呢?”

陳濟是對武備學堂頗爲欣賞的,他偶爾會去幾趟,多是夜間去督導校尉的功課,舉杯飲了一口酒,道:“文武之道,殊途同歸,只要利國利民,又何必計較什麼文武?”

唐嚴哂笑道:“倒是我看不開了,罰酒一杯。”將一杯酒一飲而下,而後咂了咂嘴。

過了午時,宮裡終於有人來接了,是楊戩親自來的,他穿着大紅的禮服,輕車熟路地進府,見了唐嚴、陳濟也是堆笑,道:“原來兩位也在,哈哈,雜家有禮了。”

唐嚴、陳濟連忙回禮,和楊戩寒暄客氣了幾句,楊戩道:“雜家這一趟接沈傲和蓁蓁他們入宮,二位,宮裡頭還在等着,就不叨擾了。”說着便到後園去看蓁蓁,見到蓁蓁穿着誥命禮服,嘖嘖稱奇,說是比宮裡的嬪妃更是端莊。

楊戩這麼一讚,沈傲在旁道:“其實茉兒和若兒也很端莊的。”

楊戩是最圓滑不過之人,聽了沈傲的話,立即道:“是,是,雜家光顧着看蓁蓁了。”

說罷,便帶着四人出府,直接上了宮裡頭的馬車,徑直入宮去。

到了正德門下車,蓁蓁等人身爲女眷自是由人先領着去後宮到太后那兒去坐,沈傲則是被叫到文景閣先陪皇帝說說話。

今日趙佶的心情很差,陰沉着臉,沈傲進去的時候,發現蔡京、兵部尚書等人都在,一個個膽戰心驚地站着,大氣也不敢出。

若是平時,給蔡京賜坐是稀鬆平常的事,趙佶體恤他老邁,所以一直對他很優渥,可是今日的氣氛不同,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趙佶闔目坐在龍椅上,沈傲進來了,他也只是將眼眸張開一線,而後繼續沉默不語。

沈傲乖乖地站到一邊去候着,趙佶輕輕用指節敲擊着御案,御案上是一份大紅的奏疏,很是鮮豔。

大宋的奏疏分爲三種,一種是尋常的奏疏,大多是用青色打底,再一種是彈劾奏疏,則是用黑底。只有發生了大事,譬如邊鎮急報、災情急報之類纔會用紅底,這種奏疏接到之後,三省是不能擅專的,直接就報進宮去。

換作是以往蔡京總攬三省的時候,內有樑師成相爲呼應,所以就算是大紅奏疏,他也敢留着,省得讓陛下‘煩心’,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中書省有了個石英,外朝有個沈傲,宮裡頭還有個楊戩,這種事自是瞞不住的,所以第一時間就送來了,省得讓人抓住了把柄。

沈傲心裡明白,應當是邊鎮或者是哪裡出了事,這事兒還不小,又看兵部尚書班諷也在,幾乎就可以斷定應當是兵事了。

兵事是最麻煩的,不過在沈傲看來,眼下最怕的是金人南下,只是若是遼國那邊出了錯,沈傲應該是最早接到消息,他心裡暗暗疑惑:“莫非不是邊鎮出了事?”

蔡京躬着腰,慢吞吞地道:“陛下……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追究亦是徒勞,還是想辦法善後纔是,今個是年三十,鬧出這樣的事,老臣難辭其咎……”

“你不必自責。”趙佶闔目深思,慢吞吞地道:“要怪就怪朕識人不清,你說得對,是該善後了,不過該怎麼善後也得有個章程,朝廷要有兩手,一個是撫一個是剿,先派個欽差去,看看他們怎麼說,同時兵部這邊也要有完全的準備。”

兵部尚書班諷道:“是不是該調邊軍,京畿北路那邊靠着安利軍,小種相公那邊尚有精騎兵萬人可以調用。”

趙佶冷聲道:“不能動,現在邊事不寧,要防患未然,一個匪亂就抽動邊軍,小心西夏人有機可趁。就調撥禁軍去,差高俅去,高俅這幾年是有點兒懈怠王事了,朕給他一個機會。”

趙佶想了想,又道:“兵馬動之前,招撫之事還是重中之重,禮部那個迎客主事叫吳什麼來着?”

兵部尚書班諷傻了眼,隔行如隔山,禮部的人他也認識一些,可是迎客主事他實在沒什麼印象,聽到趙佶問,吶吶道:“是……是……”

沈傲在旁道:“叫吳文彩,也是個幹練之人。”

班諷擡眸,感激地看了沈傲一眼,道:“對,是他,此人微臣也略有所聞,只是平時沒什麼交情,一時也難以記起。”

趙佶瞪了沈傲一眼,接着又慢吞吞地道:“命他做欽差吧,授京畿北路招討使,和他說清楚,只要那邊肯接受招安,什麼都可以商量,可要是冥頑不靈,那就只好大軍四面圍剿了。蔡愛卿,門下省那邊也要有完全的準備,擬一道詔書去,有什麼事,隨時入宮來報,這個年,朕是更不好過了。”

ωwш▪ ttka n▪ ¢O

接着,趙佶揮了揮手,道:“都下去吧。”

蔡京、班諷二人行了個禮,碎步退出。

趙佶嘆了口氣,對沈傲道:“來,到朕身邊來坐。”

沈傲走近,在趙佶的對案坐下,趙佶道:“你自己看吧,看看有什麼說的。”

沈傲撿起御案上的奏疏,裡頭果然是造反的事,說的是京畿北路安撫使徐神福扯旗造反,竟是糾集了數萬人,盤踞於京畿北路,自稱天一皇帝,改元神授元年,設立百官,又發僞詔呈趙佶八大罪狀,聲稱要替天行道,推翻大宋。

沈傲看得目瞪口呆,一個安撫使居然反了,反了也就罷了,畢竟一路的長官名義上是安撫使,可是提刑使、轉運使居然也跟着反了,這兩個人糊塗倒也罷了,就連當地的廂軍居然也跟着他們胡鬧,不少州縣也盡是如此,一夜之間,整個京畿北路竟個個都成了反賊,幾日之前,他們還是朝廷官員和良民來着,怎麼說反就反了?

大宋的官制,採取的是強幹弱枝的政策,既大權獨攬中央,各路的官員相互掣肘,這個管刑獄,那個管政務,另一個管河運,可謂曲徑分明,絕不可能有安撫使造反,可是偏偏,這樣的怪事居然發生了,徐神福吃了豬油蒙了心,整個京畿西路居然也都腦子浸了水。

“陛下……”沈傲放下奏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趙佶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頹喪地道:“是朕的錯,一切都是朕咎由自取。”

一句沒有邊際的話,讓沈傲更是疑惑,這個徐神福到底是什麼人,居然有這麼大的能耐。

趙佶見沈傲一臉的疑惑,苦笑道:“此人曾是金門羽客,後來朕將他封去了京畿北路,想不到竟釀成了如此大禍。這幾年他在京畿北路設立天一教,竟是懵然不查,想不到短短數年功夫,他的天一教就有如此大的聲勢。”

沈傲恍然大悟,所謂的金門羽客,便是道士,趙佶此前崇尚道教,道士出入皇宮,沒有人敢阻攔,因此才號稱“金門羽客”。這些人以蔡攸爲代表,也曾喧囂一時,許多人被授予了官職,成了封疆大吏。

只是到了後來,沈傲揭穿了那個什麼活神仙的把戲,又設計幹掉了蔡攸的政治前途,這些道士也膽戰心驚,生怕陛下清算,這纔開始尋求自保之策。那叫劉神福的道士既做了安撫使,早年便在京畿北路招攬信衆,他既是京畿北路的最高長官,又是天一教魁首,依附之人當然不少,如此一來,京畿北路的官員自然也大多屈身投靠,想必那些人一開始也是不信什麼天一教的,畢竟都是讀書人,誰信誰是傻子,可是既投入了天一教門下,這干係就洗不脫了,少不得那徐神福叫他們做些不法之事,有了把柄,徐神福登高一呼,他們也只能受人裹挾。

連官員都拉下了水,那些廂軍、百姓更是渾渾噩噩,天一教靠着徐神福主政,大辦一些宗教儀式,瘋狂招募信徒,只怕各州縣的百姓、廂軍都成了天一教的信衆。

就在年前,吏部那邊已經做好了收拾劉神福的準備,從前劉神福得勢,靠的是聖眷,如今大家都看得到,陛下對神鬼之事已經逐漸不太熱衷,這劉神福在京畿北路也沒什麼政績,說穿了,這傢伙不是一條船上的人,大家拜的是孔聖人,他拜的是什麼天一神,不是一個系統,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所以那邊功考司的人過去,已經有朝裡的大人物打了招呼,讓那姓劉的洗乾淨屁股,滾蛋!

劉神福見做不得官,又害怕被問罪,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橫了心,乾脆舉起反旗,來個破釜沉舟。

消息送到趙佶這裡,原本一個好好的大年三十,算是徹底地糟踐了。京畿北路距離汴京不過百里之遙,那裡出了事,一個不好,就可能蔓延到汴京來,引發京畿的恐慌。

趙佶擡了擡眼,雖然在蔡京、班諷面前刻意地作出一副鎮定,此時卻顯得有些無助了:“沈傲,若是招撫不得其法,招討又失利,該當如何?”

沈傲想了想,毫不猶豫地道:“那就再招討。”

趙佶搖頭:“你不懂,這裡頭的干係太大了,京畿北路是京畿近郊,距離邊鎮又近,一個疏忽,就是彌天大禍。”

沈傲遲疑了一下,道:“陛下,還是讓邊軍去招討吧,至於禁軍還是留駐京畿以防不測的好。”

趙佶心裡不知道,可是沈傲卻明白,京畿的禁軍已經糜爛透頂了,糜爛倒也罷了,最可怕的是吃空餉,在皇帝眼裡,京裡的馬軍司至少有四五萬人,規模也算不小,拿去剿賊明顯足夠,畢竟京畿北路的賊軍只是廂軍,當然不是人數衆多的禁軍對手。可是趙佶哪裡知道,馬軍司能有個兩萬人就已經不錯,靠着高俅帶着兩萬人去京畿北路,多半要出事。

一旦官軍失利,問題將會更加嚴重,所以沈傲的意思是,寧願讓邊軍去,邊軍的戰鬥力尚可,至少還有一戰之力。

趙佶想了想,搖頭道:“邊軍不能動,動了就要動搖國本了,朕有些難處,你不懂。”他勉強地擠出一點笑容道:“年三十不說這個,走,朕帶你先去給太皇太后問安,待會你老實一些,給太皇太后認個錯,太皇太后也是個有慈心的人,終究不會和你一個少年計較的。”

第669章 攀咬到了童公公第370章 逮誰滅誰第769章 安南都護府第696章 龍潭虎穴第151章 趙佶閱卷第103章 光腚威武第563章 天大的急報第810章 鳩佔鵲巢第398章 動真格的了第676章 閉門打狗第763章 以卵擊石第754章 教父第723章 我是男人第814章 一個不留第723章 太子逼宮第20章 買房第611章 兄弟情深第312章 斷玉第837章 滾蛋第423章 我恨月亮第718章 好嘴第419章 文青是種病,得治第642章 隻手遮天第672章 做人不太厚道第333章 汝妻吾養之第549章 出海第581章 彌天大禍第715章 狹路碰冤家第99章 黑店第657章 投遞國書第318章 硬了 真的硬了第687章 皇外孫第635章 宮中有變第766章 聳人聽聞的大捷第777章 此地無銀第871章 少一根毫毛找你算賬第153章 這個太監有意思第114章 這就叫腹黑第62章 兇殘的郡主第835章 燒殺第403章 西王母國第675章 人間地獄第819章 十萬雄兵第420章 進士及第第786章 喪心病狂第339章 殺的你們片甲不留第841章 你敢來 我敢去第499章 御劍與聖旨第96章 勸君莫做老實人第41章 平局第513章 這才叫陰險第312章 斷玉第776章 奇功第726章 狹路相逢第52章 鑑寶第472章 捅破了天第777章 此地無銀第7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34章 恰到好處的奉承第807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668章 洗乾淨脖子第167章 汴京大火第528章 講武殿羣毆第69章 聖眷第434章 恰到好處的奉承第336章 你要戰 我便戰第818章 大漠的禿鷹第402章 全城搜捕第677章 關門放沈傲第828章 一戰定乾坤第1章 史上最強藝術大盜第353章 擔當國使第342章 連中四元第105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11章 坑你一把第331章 小嬌妻第741章 賜地第402章 江山萬里第641章 系統性抄家第344章 栽贓陷害第73章 提前交卷第154章 週刊第880章 快刀斬亂麻第373章 清純的高衙內第52章 鑑寶第408章 終考第370章 逮誰滅誰第125章 裝病第59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88章 痛毆尚書第405章 蔡攸是個王八蛋第16章 請君入甕第404章 證人閃亮登場第725章 戰書第12章 和夫人有個約會第74章 被小郡主逮了個現形第12章 和夫人有個約會第674章 打人不犯法第495章 這是什麼 怎麼軟綿綿的第333章 巔峰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