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劉備崛起

面對呂布的不停戰鬥和每奪回一座城池,就要派兵駐守,曹操在不停收復兗州各地的同時,兵力也越來越捉襟見肘,所以現在曹操已經把能從兗州以外調回的兵馬,都掉了回來。豫州、徐州曹操曾經都是花了大力氣拿下的城池,統統不要了,回收兵力,一門心思先把兗州平定。

自然樂進的外駐安邑兵團也在被召回的行列中,不過樂進告訴曹智不要擔心,曹操後又覺得不妥,於是就派了曹洪帶着“犬馬金帛”和軍馬去往安邑,代替樂進駐防安邑,繼續控制朝廷。

曹操可能收攏外在的兵馬有些着急,李儒的信還是在樂進率部到達後,曹智才收到。事已成舟,曹智只能望着川流不息的肥水,心裡默唸:“子廉(曹洪字),你一定要早點到安邑啊!”

而此時曹智也只能對付州內的戰事,對回安邑真是有心無力。曹智清楚楊奉等人一定會利用這段時間,趁機挑唆獻帝離開自己的掌控。說好頂多三月而回的曹智,現在已經回到揚州征戰快半年了,這已經是對獻帝失信了。對於一個信任他的孩子失信是不應該的。

這期間曹智曾幾度寫信回去,向獻帝稟明情形和事態比他想象的複雜、嚴重,所以纔會導致他的歸期一拖再拖。獻帝初時還是褒獎不斷,讓他不要急,賊寇一定要平叛之後再回。但最近明顯褒獎少了,獻帝在信函中盼望他東歸之意,越來越急切,可見他正承受着不可在信中言明的壓力。曹智很清楚壓力來自楊奉、董承等這幫權臣,但心急如焚歸心急如焚,但自己揚州不平定,他說什麼也不放心去往安邑,安撫帝心。

此時的揚州各戰場上瞬息萬變,曹智和袁術對持間,三月間,孫策在吳郡先是擊敗了鄒佗、錢銅、王晟等人,轉而進入烏程清剿嚴白虎。嚴白虎在吳郡也經營多年,擁有萬餘人馬,他本就很是看不起王晟等正統官員,王晟他們也看不起他,所以曹智要求他們的合作對付孫策,他們都是走了個過程,其實還是各幹各的。這就給了孫策各個擊破他們的機會。嚴白虎在烏程和孫策的大軍交戰月餘,不敵,轉而逃入會稽和孫策繼續激戰。

而華韻在豫章聯合僮芝、豪帥的行動也並不順利。華韻自認爲是朝廷命官,很是看不起僮芝、豪帥等地方土包子,就差沒鬧僵,後來僮芝乾脆不聽華韻的號令,自己帶兵在豫章與周瑜的部隊周旋。但還算萬幸的是,這些人還算在實際豫章太守禰衡的監督下,還都能繼續與侵佔着豫章四縣的孫策軍馬爲敵,很好的牽制了周瑜對廬江的謀奪。

這其實也是幫了一把已經瞧出苗頭不對的現任廬江太守劉勳的忙,但很快吳景、孫賁來了,劉勳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吳景等人率部根本未在合肥的那一邊幫助袁術攻打曹智,而是早已跳出紛爭的九江之地,轉道來到了廬江,佔着皖城以下的幾個縣,與劉勳關係日趨緊張。現在孫家的人,基本上已經半公開的和袁術決裂,預備着脫離袁術,自領江東各地。

與曹智對持的袁術,得知自己上當,整個冬天都沒養好的臂傷,再次發炎,臥牀不起。袁術此時意識到了自己來攻打曹智是個錯誤,是中了孫家小兒的圈套,勞民傷財不說,還讓孫家小兒奸計得逞。於是,在三月底袁術就決定與曹智和談,他也準備退兵。

但現在主動權已不再袁術手中,他的強勢在曹智得到增兵後,就變得倘然無存。曹智在得知孫策一時解決不了嚴白虎時,派遣樂進、李典率部回馳到丹陽和會稽的邊界上,就做出一副增援嚴白虎的架勢,進一步牽制孫策。而對袁術的罷兵,曹智上下一致決定不予理睬,只用一次進攻,予以迴應。

這讓袁術更是氣得在陽春三月病情加重,而後正當他決定單方面退兵,回壽春養病時,劉勳的求救信,又讓他不敢後退一步。劉勳說吳景已正式告知他,讓他回壽春去,皖城他們要入住。劉勳在信中對袁術說,自己是袁術任命的正宗廬江太守,吳景這麼做,無異於造反,劉勳要求袁術帶兵剿滅吳景之流。

袁術吐血的心都有了,“我難道不知道孫策、吳景準備反我,我難道不想派兵剿滅他們,但我現在過得去嗎?曹智這個水仙花不開的傢伙,硬是堵在這合肥之地,不讓他過去。

袁術甚至開出過割讓九江三縣給曹智,而且這裡的戰事就此作罷,三年之內絕不再來犯曹智的地界。曹智作爲回報,只要現在借條路給他,讓他到廬江去,宰了吳景、孫賁等人,以正他的威嚴和暗害他與曹智稀裡糊塗開戰之事。甚至打完吳景等,袁術還可以與曹智合兵,進攻在會稽、吳郡的孫策,幫助曹智平定江東和江南。

面對如此優厚的條件,曹智根本不予考慮,就回絕了袁術。曹智對袁術看得比較透,知道他把承諾當放屁,根本不相信他會那麼好心。要是袁術不早對揚州垂涎三尺,也就不會推着曹智的家人來威脅他了。

劫持別人家人這種事都能做得出來,還叫曹智怎麼信任他,並與他合作。雖說真的派兵去劫曹智家人的不是他,但你收到曹智家人的時候,怎麼就沒覺得吳景他們是在害你?還不是抱着要挾成功的幻想,想得曹智的地盤。現在眼看損了夫人又擇兵了,就想與曹智議和了,還把責任都推在吳景等人身上。

再說曹智在對廬江一事上已有自己的打算,他可不會傻到讓袁術進駐他的廬江,“等平定了吳景,就幫曹智平定孫策!”這話純屬扯淡,袁術能辛苦來幫曹智打仗嗎?可別是打完孫策、吳景,袁術就霸佔着江南、江東不走了,再來和曹智談劃分界限的事。

這種請神容易送神難的事,曹智不會做,曹智手下的謀士更不會允許他做。

本來想抽身回首春的袁術更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走就意味着放棄劉勳,放棄廬江。袁術在揚州一事上多有用心,投入的也很多,現在讓他撒手不管,顯然已是不可能。但不走吧,身陷與曹智對持的泥潭,對其又很不利。

就拿眼門前的軍糧一事來說,就有點麻煩,袁術後方的糧草有點接濟不上了。十幾萬軍馬,每日的開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袁術一直把重心籌備他登基做皇帝一事上,沒有很好的打理籌備軍糧一事,以前在南陽他從來就不爲這種事煩心,因爲南陽富足,加上豫州,他從來就沒爲軍糧發過愁。

但去年豫州收成不好,單靠半個九江爲他提供的糧草,絕對不夠他那麼龐大的軍隊用度。

也就在這時,天下皆以爲已經無主的徐州又朝着袁術的淮陰殺來了一股兵馬。

誰來了?劉備來了。

建安元年的一月間,六十三歲的陶謙未來得及慶賀曹操和呂布在濮陽的大戰,終於撒手人寰,他沒有回到彭城,就病逝在了郯城。

陶謙現在已經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他的徐州是任何一路豪強眼中的美味大餐。曹操差不多能攻陷整個徐州,那袁術、袁紹、劉表等都有這個能力,要不是環視徐州的各路豪強都有事在身,無法接替曹操吞下這塊肥肉,陶謙可能連建安元年的元旦都過不上。

但這一番空隙又造就了另一位豪強的誕生和崛起,他就是劉備。歷史上說陶謙死時,要劉備繼任他,掌管徐州,那純屬胡說。陶謙那時還沒糊塗到這種程度,他接納劉備在徐州,主要是爲了利用他一起守徐州,對抗曹操,那會那麼大公無私的要把整個徐州讓給他。

陶謙自己畢竟有兩個兒子,兒子再蠢,再不堪大用,那也是他的兒子。陶謙在臨終前覺察到了劉備的野心,於是作出安排,把劉備調往小沛,任東陽長。消弱劉備在他死後對兩個兒子的威脅。

但陶謙死後,徐州政局並沒有像他想象的方向發展,首先是麋竺,麋竺在陶謙病死後,未奉陶謙遺命,準備輔佐陶謙的兩個兒子繼續統治徐州,而是準備迎接在小沛的劉備入主徐州,並輔佐劉備登上徐州牧之位。他的理由很簡單,陶謙的兩個兒子不堪大用,爲了徐州百姓,應該選一位明主,來治理徐州。而麋竺心中的明主正是劉備。

陶謙第一步壞在麋竺的大公無私,那麼第二步就壞在用人不當上。下邳

另一位在陶謙死後徐州的重要人物陳登,此時也發揮着誰做徐州之主的重要作用。陳登開始並不主持由劉備繼任徐州牧,他還是傾心擁戴陶謙的後人,繼任徐州。但很快陶謙的兩個兒子的表現令人失望,老父剛死就缺了管束的成天花天酒地,不思進取。

第668章 盤點、家人第545章 爬上爬下第875章 突圍第487章 裝睡第1092章 血腥鬧市第955章 運氣第465章 完勝第381章 僥倖第407章 又出一事第224章 序幕拉開第454章 站穩牛渚第807章 天下第一大奸臣第776章 順口溜第488章 簡體字第445章 祖郎之妹第270章 午夜狂書第1139章 尷尬與大度第946章 不可後退第420章 按兵不動第313章 商量好的第1078章 令人詫異的升職第877章 避鋒芒第47章 皆大歡喜第272章 一個問題第867章 黃泥灘屠宰場第628章 裝傻第246章 稀裡糊塗第664章 盡收失地第590章 瘋狂的味道第970章 城破將死第1138章 祭拜與生日第941章 縱火與滅火第843章 第一要務第501章 讓人心寒的喬家第810章 血腥清洗第1063章 被遺忘第751章 營外何人第41章 世事難料第466章 才情之女第932章 首敗第813章 天子的捨棄第5章 京城第1081章 早有設計第409章 災情突至第756章 鄒燕的歸宿第1140章 漢中張魯第252章 風雲際會第645章 要求換房第144章 好消息第570章 患得患失的於毒第192章 不擇手段第562章 拆房子第675章 不爭事實第719章 戲劇兩幕第1065章 千轉百回的一夜第1164章 會錯意第875章 突圍第795章 壽春易主第428章 秣陵中伏第987章 一戰搞定第373章 生的希望第717章 六捷第371章 地下暗語第17章 董卓來了第1070章 大帳收穫第411章 正統刺史第7章 血濺皇宮第478章 錯在哪裡第857章 認賊作父第339章 爭鬥之心第943章 我是孫尚香第1081章 早有設計第537章 初識趙子龍第305章 最愚蠢的決定第679章 流放第592章 劉有寵的投降第855章 享受戰利品第789章 提酒送菜的大少第1165章 鍾繇定計第432章 敗勢已成第583章 曹操撤兵第181章 左右兩難第1057章 身份超然的親衛第500章 鄙視加嘲笑第1162章 窮途末路第390章 香豔一刻第765章 陳珪登門第53章 人神共憤第1111章 今日開張第78章 周昕不傻第968章 消息與應對第589章 聰明的趙雲第75章 鄧艾疑慮第955章 運氣第301章 有苦說不出第6章 共謀大事第935章 遇刺第548章 留下幫忙第801章 奇怪的毒藥第506章 張紘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