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攻防有序

“是!”曹休回身立即應了一聲,咧嘴一笑,這才轉身匆匆離去。

心情稍好的曹智剛剛打發完曹休走了,許攸又在此時匆匆而來,站在曹智旁邊用難以置信的口氣道:“這審配可真是沒人性,連自己人都殺!”

“嗯!”曹智點頭肯定一聲許攸的言語討伐審配之詞,在略帶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就道:“不過冷靜一想,這原本也很正常,戰場上的形勢從來就是瞬息萬變,永遠都不可能按照任何一方的預定設想演化的,如果戰事的進程要是一直都能按着人的設想進行,那就不是打仗,而是軍事演習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或是強大與自己數倍的敵人,指揮將領的臨機決斷能力就是要受到殘酷考驗的。優秀的指揮將官總是反應迅速,且要絕對冷酷,這樣才能將危險扼殺於萌芽狀態,而蹩腳的指揮將官則往往反應遲鈍,機變不當,優柔寡斷,最終釀成無可挽回的災難!審配夠冷酷,夠冷靜,夠手段,他贏了今日這第一帳……”

曹智這麼對許攸這麼說着,從這次失敗中,自我的一種總結經驗、教訓。但卻也是提醒着了許攸可能要預見的家人早已伏誅與審配刀下的最終結果。

在這段期間,許攸一直沒說話,低頭像是靜靜聽着曹智的一番對於今日戰事的總結,其實心裡不知在想些什麼。

曹智也未注意到許攸的諸多心理變化,他一直在對於今日之戰,自我反省之中:自從曹智擁有各種殺傷力巨大的先進武器和強大軍隊以來,這幾種手段在任何對手身上可謂是屢試屢靈!

特別是近年來的多次會戰中,面對多少強敵打成了僵持,一時間局面難以打開,都是用各種奇招、奇兵、奇特武器,結合越來越強大的軍事實力,順勢往前一壓,那個強勁的對手不是立刻就垮了!

這就是數年來在各種戰役中,曹智軍團最令人難以置信,同時也是創造最令人引以爲經典的一個個真實戰例。

而拋開兩手血腥不論,曹智也在取得多少戰果後,也開始有點沾沾自喜的堪稱自己是個戰術大師了!

今天這一戰,其實給他很好的上了一課,他要做到戰術大師的地位,他還有很多路要走。以前的勝利,只能說明曹智運氣好,或是武器的強大,對手的判斷錯誤、輕敵等,諸多因素。說到底,那都是過去,曹智必須眼注未來,他還有很多路要走,很多艱難阻礙要他去克服,統一大業絕不會就此一帆風順。

“驕兵必敗!”的道理,此時在曹智的腦海中緊緊纏繞,也是在接下來連夜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曹智要和所有將領、謀士,共同糾正的東西。

一時間曹智的話和種種自我反省,在曹智思緒和講到點子上之時,讓他也發現了興匆匆來找他,與之談話的許攸什麼時候變得靜默了下來。

不過曹智很快發現許攸不是因爲他的總結,而引發了什麼沉思,或是聯想。

許攸是在擔心家人,早已在許攸知道審配連自己人都下得了手的時候,許攸就聯想到家人早已腐屍與審配刀下,此時可能早已屍骨無存。

“丞相,屬下再次建議掘開漳河,淹了鄴城!”許攸一狠心,咬牙說道。

“喔,那可要死很多平民百姓,再加上此時已快進入隆冬之季,以水灌城,死的人會更多……子遠的家人還在城內,如果掘河灌城,那……”

“還那來家人……正是要在隆冬到來前,河水結冰之前施以此計,晚了就來不及了。臣的家人……也許…….管不了了,只有早日攻破鄴城,一切纔會有答案…….”許攸打斷着曹智的好意擔憂,言辭閃爍道。

在許攸再次提及以漳水灌城的狠毒計策時,此處山坡上颳着的風好像也猛烈了起來。大旗獵獵,猶帶一絲寒意下,曹智沒有馬上下了決斷,畢竟要造成鄴城內數萬軍民全部覆滅的毒計,不是那麼好下的。

“今晚的會議上,我會把此法提出來,供衆人商議。但……準備工作,你可以先去準備了…….”曹智說着一轉身,按劍走下了望臺,不再看一旁的許攸,目無表情的離開了。

三日後。

鄴城數裡範圍內,只聽得傳來一陣陣隆隆呼喊喧譁聲,那是曹軍投石車,仍在日以繼夜地對鄴城城頭“狂轟爛炸”中。

從第一日曹軍進攻失利後,三天來,到如今。城外佈置的投石車因磨損過甚,已經無法修補而棄用的,達到二十多臺。但新地投石車還是在日以繼夜源源不斷被從後方送上前線陣地。圍繞鄴城十六門城外的投石車數量已經達到三百五十架。

平時這些投石車都拋射石彈,但現在因爲曹軍自身攜帶來的打磨石彈業已消耗一空。因爲之前審配對鄴城外圍的村莊、農舍都實行了堅壁清野策略,所以現在曹軍就地取材製造石彈的原材料也發生了困難。

但在曹智派人去遠處深山蒐羅大石,借河道轉運至此屯積起來,以備接下來的戰事需要外。還命令軍士開始大量挖掘當地的泥土,併合水合成泥球后,放在火中燒製,然後作爲石彈的替代品,一種同樣擁有不小殺傷力的泥彈,對鄴城發動着不間斷攻擊。

審配已經很明顯要抱着與鄴城玉石俱焚的想法,拒不投降的了,目前,還在作兵力部屬的曹智,又沒有其他辦法可想時,那就只有用巨石砸毀城牆,再強行攻城唯一一途了。

只是鄴城的城牆實在是築的又寬又厚,這投石機的不斷轟炸,能否把城牆砸坍實未可料。

曹智在未得到衆人一致首肯的以漳河之水灌城方案之前,也在這幾日裡先後選用了“距堙”和“鑿城”之法,實行攻城。

所謂距堙之法,就是圍繞鄴城城池堆壘土山,使之等同於或是接近城牆高度,然後使弓箭手登上對城內袁軍射擊箭矢。

所謂鑿城,就是挖掘地道,使之暗通城內,再以敢死軍士潛入,裡應外合取得破城戰機。

這些工程都是浩大的,曹智先後投入五六萬兵力,實施這兩種方法,但都以失敗告終。

距堙的工程倒是進行的頗爲順利,在五六萬軍士日夜不停的作息下,兩三日內曹軍就在城外築起了高達十丈的土山。有了這土山,的確比直接用望樓等攻城車效果好點。最起碼士兵能躲在土山後,頻繁向城**箭,而不是在那些望樓還未接近城防,就被城內袁軍的投石給擊毀了。

袁軍的投石車數量少,投射距離短等因素,使審配不在將他們用於反擊曹軍的攻擊上,而是統統用在防守上,對於膽敢接近的敵軍目標,實施摧毀性打擊。袁軍的投石車雖然不如曹軍,但在這些年中的熟悉和實戰運用中,也續累了很多的經驗,遠的打不好,進了的打的還是很準的。

甚至審配也在城中照曹軍一樣的施法,砍伐城中大樹製造投石車,他製造地卻是原始的那種拋石器械了。要拋擲大型石材需要百餘人同時拉動纖繩的那種,好在城中有的是人手可用,哪怕根本不會揮舞刀槍的女子、老人,拉拉繩子還是可以地。只是他們的投石車射的沒有曹軍的遠,審配令城中工匠加緊趕製的投石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完全無法與曹軍的相比,一旦運到城下指定位置,大部分都被城外的曹軍投石車發射的石彈砸得稀爛。

現在袁兵無論在繞城的城牆上,走出藏兵洞,站在城防的任何一處,往內看時,就會發現城內近城牆處,早已是觸目的一片倉夷。這些日子城外的曹軍每日發射石彈、泥彈,城外挖的是溝壑縱橫,幾乎削地三尺,城內倒是憑空增高了三尺,石頭把靠近城牆範圍一百步內能砸爛的一切全都砸爛了,滿地都是碎石泥塊,因爲日日如此,早已無人清掃收拾,一眼望去。就像荒蕪多年地一座空城一般淒涼,要在這段路上行走都十分艱難。

但無論投石攻擊,還是土山上的弓箭手都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是破城利器。破開城防,贏得勝利,還是要靠步兵攻進城內去。

曹軍也在這種箭矢近距離壓制,投石車遠距離掩護下,發動了數次攻城戰。但只要曹軍的雲梯攀上城牆,被投石車和箭矢壓制的袁軍軍隊,躲在藏兵洞內的士兵一旦聽到將官的發號施令聲,就會馬上從藏兵洞內奔出,利用早已備好的長杆撓鉤將雲梯鉤翻,同時又有無數矛戟戳出,還有狼牙拍等重武器,猛力的砸過去,砸翻攀城的曹軍兵士。

就這樣每日聽到,多是城外向城內拋射投石、羽箭和進攻的發號施令聲,城中守卒據險堅守的喊殺聲。城外不急不躁日日投射、進攻,城上也是不急不躁的拒牆防守着,雙方就一直這麼你來我往的堅持着。

第1132章 最後殺戮第84章 雞籠山役第1028章 入套第515章 籠統的作戰計劃第483章 不巧沒了第204章 借古喻今第141章 涉險過關第910章 銷優樓第845章 頂天立地的男人第1122章 選擇撤退第954章 慘烈對射第664章 盡收失地第714章 製造外因第385章 要死要活第1101章 驚豔與迷失第181章 左右兩難第1172章 盡收關隴第605章 田豐獻計第417章 涇縣叛亂第1051章 囂張的少爺兵第172章 看不懂第922章 錦囊妙計第339章 爭鬥之心第223章 大戰在即第875章 突圍第569章 引兵來攻第147章 呂布先行第597章 求死一戰第488章 簡體字第201章 不白之冤第536章 遭遇不相識第781章 轉醒的袁術第750章 去而復返第443章 木乃伊曹智第184章 較量第303章 風雲驟變第1039章 酒鬼韓猛第565章 威脅第837章 昏天黑地第532章 令人意外的變化第717章 六捷第479章 和事佬袁紹第290章 改革第545章 爬上爬下第769章 寶貝別怕第482章 介紹同事第259章 病急亂投醫第1129章 最後的準備第571章 計劃展開第1146章 兩翼齊飛第153章 瘋狂追殺第497章 備受打擊的祖朗第313章 商量好的第242章 各懷鬼胎第94章 自捆手腳第405章 一夜折騰第252章 風雲際會第793章 飛昇的感覺第216章 賊窩第1171章 不再迷信第838章 寡斷第1086章 重大調整第819章 貓和老鼠第1066章 你不再是我的俘虜第660章 來自後方的敵情第556章 不得離城第489章 接受調遣第742章 無條件投降第611章 一定要衝出去第6章 共謀大事第190章 各顯神通第940章 打響第42章 愛是美麗的第416章 發狂翁婿第1098章 一代賢臣第783章 紀靈的雄心和袁術的計劃第43章 曹嵩中風第152章 醒悟的呂布第939章 東線第768章 你是狐狸精變的第155章 圈套、埋藏第410章 天災人禍第512章 財色攻勢第1032章 許攸獻計第997章 請讓我死吧第837章 昏天黑地第621章 重諾第625章 代價慘重第779章 大戰拉開第812章 對質第432章 敗勢已成第749章 天下美味第1146章 兩翼齊飛第651章 暗動手腳第883章 一樣的作戰計劃第567章 呂布近況第923章 改變計劃第841章 泗水灌城第285章 受降與大義第632章 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