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棗袛的分配製度

孔融被曹智第一招推的乾乾淨淨,弄得愣了愣。但這對於精攻辯才的孔融又算得了什麼,只見他話鋒一轉,就先陰陽怪氣踱着方步,自言自語道:“楊太尉從洛陽回來後,一直被限制出門,連上朝都有軍衛陪伴,他這書信往來不知又從何而來?再說楊太尉與袁術有姻親的關係,家中有封兩人以前交往的書信,又有何不正常?”

曹智聽了孔融之語,詭異的轉身一笑。在場大部分人都明白孔融講得是實情,在洛陽曹智查獲楊彪與楊奉等人過往甚密,但因爲他是元老重臣,曹智在洛陽沒殺他,但從那時就一直把他軟禁了。

對於如何處理這位朝中元老級重臣,曹智和屬下親信商議良久,李儒、荀彧、郭嘉、賈詡等都反對曹智殺此人。殺一個楊彪容易,但對安撫一杆朝廷元老級重臣的但心,卻會因爲楊彪的死,而變得難上加難。甚至對正準備投效曹智的一些散落在外的漢室舊臣,阻止了他們的腳步。再說這楊彪要多老,就多老了,殺他,肯定是殺不得,說不定這老頭過兩天自己就要老死了,這會兒殺了他,還烙下個罵名,真叫得不償失了。但就這麼放了,肯定也不妥,再說楊彪還霸佔着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職。這老頭也一直霸着,命快沒了,也沒鬆過口,要主動讓出太尉之職。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監察,分別開府 ,置僚佐。管軍事的職務是何等重要,曹智一直有意要收回這個重要的官職,另選能人擔任。

於是,李儒就幫曹智出了個主意,定罪照定,而且要定重罪,然後就利用孔融這種愣頭青來救,到時即可讓天下得知曹智是多麼尊重正義大臣的意見,又可以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辦法,順理成章的割去楊彪太尉之職。

曹智一想好,這主意不錯,李儒不愧爲土匪窩裡成長起來的謀士,用的法子都是那種透着陰毒的。於是,就出現了今日預設好的孔融上門救重臣的一幕。

對於孔融的質問和嘲諷,曹智眨了眨了眼睛,盯着孔融看了好一會兒。廳內好些不明內情官員,這會兒都爲孔融捏了把汗。雖說曹智到現在還沒表現出像董卓、李傕等的“涼州狼”嗜殺、狠毒的做派,但孔融如此直闖曹智的將軍府,並敢如此無禮的責問當朝權臣。曹智只要發計狠,殺掉孔融,就像砍根竹竿一樣容易。

但曹智並沒有如一些大臣擔心的那樣,大發雷霆,他只是怪異的笑了笑,對着孔融道:“文舉先生,我記得那年太傅馬日持節到袁術營中,因不辱使命,而嘔血而死,朝廷欲以禮殯葬,但先生卻勸說皇上對馬太傅不但未加禮,而且還治了罪,理由好像就是曲媚奸臣,馬太傅與袁術相抗而死,你還說人家曲媚奸臣,這楊彪不但與袁術成了姻親,還有書信結交,你卻說楊彪無罪,這恐怕天下人都難信服......”

曹智說這番話時,明顯態度慢慢轉成了嚴肅,會場內的氣氛立時冷到了極點。誰都知道孔融在馬日這件事上,爲了出彩,吹毛求疵的找了理由給已死的馬日加罪。這件事曾經引起過很多人的不滿,其中很多是和孔融一樣,自詡是正值一類的官員。

孔融現在也很怕別人再提這件事,他的臉色在曹智說完這段話後,明顯煞白了下來。然而孔融做孔子第二十世孫,不是白做的,他那兩片嘴皮子能把白的說成黑的,死的說成活的,又何在乎曹智的揭傷疤。馬日不從被袁術扣留後要求做他軍師的要求,而鬱悶而死,朝廷要給他加點禮,本是應該的。但當時孔融剛到許都,急於表現自己的才華,所以做了那件不太地道之事,把個已死的馬日說了一把,弄得未加賞賜,還治了罪。但孔融是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或是過失的,那怕是在權傾朝野的曹智面前。

只聽孔融及時搬出典故道:“《周書》雲‘父子兄弟罪不相及’,而明公予以袁術之罪,強加楊彪,妥乎?不妥乎?融請明公審思之!”

孔融的辯詞不可謂不精彩,也很有力,弄得曹智一時無語。廳中很多人也在這時,暗喻着自己要是站在曹智的角度,有沒有好拿得出手的言辭辯駁的。答案是沒有,就算是荀彧、賈詡這樣學富五車之人,也一時找不出合適的理論來辯駁孔融,只有暗暗地朝曹智搖頭。

曹智沉吟半響,還是甩出原來的託詞:“收押楊彪是聖上之意,我......”

孔融一聽就知道曹智有妥協之意,忙繼續道:“明公,天下縉紳所以敬仰明公,是以明公聰明仁智,輔相漢朝,舉直矯枉至之雍熙。倘若橫殺無辜,則天下士人無不失望,誰又肯委身帳下?如我孔融,就是一個!”孔融說罷就要轉身拂袖而去。

李儒等趕緊上前拉住他,開始預設好的勸解:“文舉兄何必如此呢?”

孔融當然很容易就被李儒、荀彧等勸住,曹智也是暗笑,“孔大才子,你怎麼不快點來這招呢?害我浪費了不少表情!”

此後,很多官員都開始加入勸拉的行列。

“文舉先生,不必爲這等小事,就要辭官嗎!”

“文舉兄,曹公也沒說不搭救楊太尉!”

這孔融這會兒是來勁了,誰來勸,就把自己的去意,弄得更似堅決,好像自己是那種百折不撓之士似的,韌勁十足。但真要有人鬆手,他也沒見得真走。反正這孔融故意甩着倔,弄得都滿頭大汗了,還樂此不疲的。

看了好一會兒的曹智,一看都出汗了,也該自己出場了。曹智擰着眉頭,好像做了很大決心似的,猛然站到孔融面前,對着孔融一做拱,並大聲道:“適才先生一番見教,使智受益良多。爲了不負先生錯愛,明日智就去面聖,請旨要皇上從輕發落楊彪!”

曹智話音落地,孔融立即不易被人察覺的如釋重負,忙着爲自己擦拭腦門上的那個一大把汗呢!心裡默唸着:“名聲!名聲!我孔融的名聲又進一步了!”孔融相信,他不惜辭官搭救楊彪的故事,不久就會傳遍許都,甚至傳遍天下,這次可要比冒死掩護黨人張儉更爲精彩。

孔融的目標就是要保下楊彪的命,他還能不能再做太尉之職,與他何干!

送走了美滋滋地孔融,曹智忍不住和李儒相視一笑。

之後他們的會議也言歸正傳,繼續討論棗袛對屯田的新建議。曹智很瞭解自己這個同自己一樣武將出身的連襟,對領兵一直不是很有興趣,他最有興趣的還是那些農事。在蕪湖他就聽說,棗袛經常像個農夫一樣,經常蹲在田地之間,與普通農夫同吃同耕種,經常弄得一身泥回家,害的他老婆,陳玲的二姐,每次來宛陵探望母親和妹妹時抱怨不已。

曹智通過陳玲的枕邊話,不難聽出,陳玲的二姐,有意讓曹智給棗袛換換職位,好讓棗袛遠離那些泥腿子。

曹智迎完帝駕到許昌,倒是想着自己這個連襟,升了他的官,讓他做了羽林監,拱衛京師。羽林監這個職務應該說是很重要的,曹智也是看在棗袛和他有連襟關係,是自己人,才肯把如此重要的職務讓他做。

但這個棗袛幹了沒三個月的羽林監,一聽說曹智要大面積推廣屯田,就主動報名參加會議,還早已準備了一套根據他經驗編寫的屯田新策。

曹智看他做足了準備,所以在韓浩、任峻對現有屯田的政策發完言後,就叫了棗袛起來發言。

棗袛很少有機會在這種國家高級幹部雲集的場合發言,所以剛開始不免有些拘謹,引得廳中許多官員陣陣發笑。但沒人敢嘲笑棗袛,人家再不會講話,也是曹智的連襟,要麼不想活了,纔會去嘲笑棗袛。

棗袛經過孔融這麼一鬧,多少客服了些緊張,開始有條理的說出自己的見解。

棗袛先道出,現在的“計牛輸谷”這個分配方法不好!

棗袛話音剛落,任峻就疑惑道:“屯田客們不喜歡這個方法嗎?”

這個“計牛輸谷”人人都知道,很早在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時,也就是他們打算推行屯田之初,衆人集思廣益想出來的分配製度。他的框架很簡單:利用攻破、收編黃巾軍所繳獲的各種生產物資,比如耕牛,耕地、種地用的各種工具,分配給募民屯田,到收成後再按你借了官家多少耕牛、工具,就收多少固定的糧食,作爲租用的費用。這一政策的實行,在曹操在任的當年即大見成效,收穫的糧草,比之以前大幅度增加。因爲通過連年戰事,農民很是希望能安心的勞作、生產,所以那個時候,對於這種官家供地,又提供勞動工具的做法,很是歡迎,廣大屯田戶,積極性也很高,生產激情和慾望都被激發了出來,農夫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糧產數也非常高。

現在棗袛卻說這個分配製度不好,衆人一陣疑惑。棗袛也承認道:“屯田客們倒是很高興,但據我的調查,這樣的分配製度是我們少收了!”

任峻等人更加疑惑了,怎麼叫“我們少收了呢!”

棗袛細細道來他的研究,他說按照今年收成好的年份,我們只能按照耕牛數目等定額來收租,國家不能出爾反爾的多加收入。而如果碰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比如興平元年的災年,國家在這種制度下,又不能免了屯田客的田賦,那樣的話,國家就沒了來援,但就算屯田客拿出所有的存糧,不但交不起應付的田賦、地租,還要餓肚子。情況再不好就要大量死人。

韓浩似乎聽明白了棗袛的意思,便接口道:“那就不按‘耕牛’算,按‘人頭’算?”

曹智等人一聽韓浩的建議,都紛紛點着頭。這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好像也顯得公平,有幾口人,就交多少田賦。這曹智在丹陽就實行過,效果還是很好的。

沒想到棗袛一聽,頭搖得像布郎鼓,意思很明確,就是按人頭算,更是不行了。

這會兒,連曹智也來了興趣,問道:“那依你的意思該如何分?”

棗袛神秘地嘿嘿一笑道:“我的意見是將‘計牛輸谷’改爲‘分田之術’!”

所有的人聽到這個新名詞都愣了,什麼叫“分田之術”?

棗袛看着衆人的疑惑,進一步解釋道:“分田之術,就是根據每年的實際收成,定一個比例,然後豐收的年份多收,歉收的年份少收!”

棗袛這麼一說,衆人大部分還算不過來這筆賬,什麼多收,什麼少收的。

曹智聽完,眼前刷地一亮,拍着大腿叫嚷起來,“棗袛你可真是幹這個的!”

衆人被曹智嚇了一大跳,荀彧急問:“主公算明白了?”

“算明白了!”曹智愉快的應着荀彧的問話,他何止明白,棗袛說的不就是後世經常用的分成合同嗎!這比他想要實行的“承包責任制”都來得先進,所以他哪有不高興之理。

曹智接着還幫棗袛解釋這“分田之術”的內涵,他打了個比方,我們官家和這些屯田客簽好合約,合約上規定,今年收成的百分之三十歸我們官家,剩下的歸屯田客。這樣一來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更大的激發屯田客們多勞多得的激情,讓他們更多的去開發荒地,種出更多的糧食,這樣不光我們官家會多收益,種田的屯田客也會增加收入。

當然這只是一個曹智的比方,在古代這個必例差不多是顛倒過來的。

曹智一下很是興奮,棗袛能在一千八百年前,就想出如此先進的分配製度。

棗袛也因爲曹智突然的讚許,樂呵呵的看着曹智爲他解釋,沒在往下繼續說。

———————————————————————————————

第7章 血濺皇宮第588章 許褚誘敵第746章 瘋狂視察第1140章 漢中張魯第710章 曹操病危第646章 有心之舉第719章 戲劇兩幕第519章 春夢第1015章 官渡第一戰第86章 完美難求第662章 合肥城破第193章 輪番上陣第995章 人間煉獄第885章 顛倒中計第901章 終相見第1009章 用心征服第197章 狂轟濫炸第1158章 出賣第48章 成親第518章 陰險的袁紹第994章 看不懂的戰術第8章 被追第682章 兗州驚變第1017章 聲東擊西第867章 黃泥灘屠宰場第572章 盧奴第1133章 最後勇士第1140章 漢中張魯第1169章 佔得先機第729章 曹**第637章 曹操的敗筆第439章 林中大戰第897章 暗流涌動第1101章 驚豔與迷失第934章 三套計劃第853章 大半個天下第377章 壽春郡府第1176章 叛變四起第597章 求死一戰第548章 留下幫忙第1164章 會錯意第127章 王允計劃第142章 善變的女人第936章 死光也不退第1023章 我要留下第658章 丹陽危機第711章 估計錯誤第424章 超出想象的殘忍第156章 孤寂美女第528章 割袍斷義第797章 兢兢業業的田豐第1085章 廷杖之刑第924章 大膽放棄第120章 關東諸君第727章 遷都第394章 兗州之戰(中)第1125章 引水灌城第89章 洗禮第524章 直言不諱第623章 招招致命第791章 幸福的馮氏第963章 來使與艱苦歲月第456章 大舉進攻第1049章 喬裝打扮第132章 女人、女人第920章 爭論第494章 那個死鬼還惦記着我第530章 湯勺投石機第414章 聯合聲明第1111章 今日開張第558章 馬妻楊婉第679章 流放第688章 混進陳留城第957章 水上白刃戰第173章 情義與內訌第1121章 泥濘之戰第21章 意外收穫第1024章 關羽的意外加入第1172章 盡收關隴第1053章 混亂出城第267章 引誘第821章 算無遺漏第64章 賀壽第720章 獻帝東歸第828章 背上的人是貂蟬第112章 兵敗滎陽第712章 不近情理的曹智第270章 午夜狂書第822章 不爲美色,只爲名聲第770章 爲了皇上掉轉船頭第924章 大膽放棄第267章 引誘第596章 挑戰第766章 因爲後悔而後悔第618章 無路可退第935章 遇刺第991章 黃蓋死第1048章 親征第1048章 親征第588章 許褚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