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坊要招人的消息早就傳出去了,所以二十七這天一早,就有好多各個村子的女孩子們前來報名試工。
巧雲和韓掌櫃,加上兩個小夥計,在織坊大門處擺了桌椅等,然後讓那些來報名的女工一一登記姓名住址等等,並且詢問是否願意籤五年的契約。同時,也把工錢等事宜,直接跟人家講好了。
五年契約的織娘,在開始學徒期間,每天三十文的工錢。等到成手之後,工錢漲到六十文,也就是跟巧雲當初是一樣的。另外那些幹雜工的,學徒期間是二十文,學成之後四十文。
在這個年月裡,一個壯勞力,在鎮上給人家扛貨,一天也不過才掙三四十文錢,還累的要死。普通幫工的話,能有二十文就是非常好的了。所以女工的工錢算起來並不低,那些前來報名的人,對這個工錢已經很滿意了。
講好了工錢待遇,徵求了那些人的意見之後,前來報名的女工就被分成了兩處。接着巧雲就可以帶那些願意籤契約的女工,去後面試工了。
試工用的織機,就是巧雲家裡那一臺,韓掌櫃已經讓人去把那臺織機重新運回來了。那上面還有巧雲已經布好的經線等,所以使用起來倒是也方便。巧雲讓那些女孩子挨個兒上來試着織一段,看一看效果。
附近村子的女孩子,雖然沒織過綢緞,但是一般的麻布還是織過的。有那種靈巧的女孩子,在巧雲的指點下,不多時就掌握了技巧。也有一些稍微差點兒的,看起來還需要一些時間適應。當然,也有那種笨手笨腳真的是不行的,巧雲也絲毫不客氣,直接就淘汰掉了。
這樣試工並不快,一上午也才挑出十來個合格的人選,但是巧雲卻很滿意。她寧可慢一點兒也要挑些好手回來,現在仔細挑人,後面指導的時候就沒那麼費勁了。
這邊落選的,有些巧雲覺得還湊付,可以做別的雜工,也有幾個實在是不像樣子的,那就只能抱歉了。
巧雲這邊挑好了人選,就要到韓掌櫃那邊去籤契約了。因爲提前就已經說好,這些女工也都沒有什麼異議,籤契約的事情也就非常順利。簽了契約的人,巧雲就安排她們暫時先去幫忙處理蠶繭,等着所有女工都招齊了之後,織坊就可以正式開工了。
就這樣,巧雲用了三天的時間,挑出來了四十幾個還不錯的女工,留着培養成爲織娘。其餘的,又挑出來了五六十個人做雜工,基本上織坊的女工也就招夠了。
齊家村那邊,繡蓮和繡娟也都留下來了,另外還有七八個人。這樣一來,巧雲就可以跟衆人結伴,一同來鎮上上工了。
人選全都挑選夠用之後,織坊也就正式開工了。首先當然是繅絲了,巧雲親手指導衆人學習繅絲。
以桑蠶爲例,織綾羅等物所用的絲,大概要投進去二十粒蠶繭。如果是要織包頭巾等織物的,則需要投進十幾粒蠶繭,如果是用來做刺繡的絲線,那就需要很多了,最粗的有用五十粒蠶繭。
山蠶的蠶絲要相對粗一些,所以蠶繭的數量就要降下來。而且北方這邊大多用綾羅等織物比較多,織坊當然也是要朝着這個方向發展,故而巧雲就定下來,每一次投進鍋中的蠶繭爲十五粒。
繅絲,需要把蠶繭投在熱水之中,最好的溫度是九十度左右。蠶吐絲的時候,上面都帶着絲膠,絲膠遇到熱水會溶解,然後拿着專門的掃絲帚在蠶繭上輕輕掃,就可以找到絲緒的頭。把十幾個蠶繭的絲緒頭全都找出來並在一起,蠶絲上原本帶着的絲膠,就會讓十幾根蠶絲黏在一起,併成一股,也叫作一緒。
將一緒絲的絲頭提在手中,穿過竹針眼兒,先繞過星釘頭,再掛到送絲桿,最後接到大關車上。接下來,用腳踩動搖柄,通過滾軸的運動,帶動了大關車旋轉,抽出來的絲,就可以慢慢的繞在大關車上了。
當然,這麼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卻並不簡單。想要讓蠶絲均勻的纏在大關車上,而不會發生重疊堆積的情況,就需要腳踏搖柄和送絲桿之間的相互配合。
巧雲在設計繅絲車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故而在送絲桿的下面,用齒輪等構件鏈接了搖柄。這樣一來,送絲桿會在齒輪的帶動下,做均勻的擺動,就不至於讓蠶絲全都堆積到一起了。
同時,爲了保證蠶絲的質量,還需要做到出水幹。也就是說,在絲線從送絲桿往大關車上繞的時間裡,就儘量使蠶絲乾燥。爲了達到這樣的作用,一般就需要用炭火烘烤。
但此時正是六月末七月初,天氣最炎熱的時節,原本繅絲的鍋竈下就生着火呢,要是再用炭盆,屋子裡的溫度就太高了。所以當初蓋屋子的時候,巧雲就特意讓韓掌櫃在繅絲作坊這邊留了十數個通風口。
夏季炎熱,屋子裡保持通風,蠶絲出水很快也就乾燥了。這樣一來,倒是省去了炭盆,繅絲的女工,也就不用被火烘烤的太過難受。當然了,坐在鍋竈旁邊,也不可能很舒服就是了。
織坊剛開始運作,沒有那麼多的生絲可以用,故而最開始,只能先集中力量繅絲。繅絲作坊這邊一共有二十幾臺普通的繅絲車,但是女工卻有很多,所以巧雲就需要從那些女工中間,挑出一些學的快的,然後讓她們到那種畜力拉車的繅絲車上去操作。
巧雲眼光毒辣,挑選的女工都是非常出色的,有十幾個人學東西非常快,不到兩天的工夫,就能夠在一臺繅絲車上,繅出三四緒絲了。這樣的人手,巧雲當然不會錯過,直接將她們調到高級的繅絲車上去幹活。
五年契約的女工,都是心靈手巧的人,這些人巧雲可是打算全面培養,以後從中間挑選幾個領工管事。故而所有的工序,巧雲都會讓她們接觸。至於那些雜工,則是被安排先去做別的,等着繅絲車騰出空位來,再挑人補上去。
巧雲對織坊各項工藝的工序都非常瞭解,有她帶領着衆人幹活,絲毫不見雜亂。幾天的工夫,所有人就全都上手做的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