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沒有城牆的江都城 ,

陳德興雖然沒有去過天竺,也沒有研究過印度教和印度佛教,但是他身邊也有一個空行母哈妮波羅,是達瑪波羅的堂妹。能當上空行母,光靠臉蛋漂亮身材婀娜還有從小嚴格訓練出來的技術可不行,還得精通佛理——她們可不是一般和僧人歡愛的女子,而是自身擁有極高的修行,能夠通過歡愛提升道亨,在歡愛過程中同佛進行精神交流的女修行者!所以空行母哈妮波羅對天竺佛教的情況和規矩,都是非常瞭解的。

正是通過和她的交流,陳德興才得以設計出了一個馬馬虎虎可以用來限制天竺賤民人口增長速度的佛教制度。

首先就是今世修行,來世提升種姓的理論。根據婆羅門教的規定,賤民是“一生族”,沒有來世。只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由雅利安人繁殖出來的種姓纔是可以投胎轉世的“再生族”。因此通過今生修行獲得來生轉世的權力,對天竺賤民而言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其次則是僧侶之間不可平等。根據婆羅門教的教意,婆羅門種姓者生來就是僧侶,首陀羅、達利特種姓者根本沒有成爲僧侶的資格。而在天竺佛教中,雖然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三個種姓都可以出家,但是首陀羅、達利特種姓者依舊遭到排斥,到了波羅王朝時代基本不能出家修行了。

現在陳德興想讓天竺賤民們有資格當和尚尼姑,當然得將他們和高種姓的僧尼區別對待——在天竺,僧侶是高高在上的老爺!要把賤民和尚當老爺養,陳淮清這個國王非破產不可。

因此陳德興想讓高種姓的僧尼居住在華麗的寺廟上院之中,可以雙修,並且享受低種姓僧侶的服侍和供養。而低種姓僧侶只能住在簡陋的寺廟下院之中。不能雙修,必須伺候高種姓僧侶,必須從事生產,必須爲佛祖建設廟宇,而且不得主持如何宗教儀式和活動——他們只能終身勞動和修行,以求來世可以成爲“再生族”。實際上他們就是寺廟的奴隸!

陳淮清將陳德興提出的天竺佛教改革方案全盤托出,然後神色平靜地看着波羅父女,認真地道:“允許低賤之人出家修行以求來世,是佛教在天竺復興所必須之策,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佛教又憑什麼戰勝婆羅門和天方教?”

這話兒說的可不輕了。陳淮清的意思是,如果天竺佛教戰勝不了婆羅門教和天方教,那麼大明爲什麼不去和婆羅門教合作呢?

達瑪波羅想了一下,又看了父親一眼。微微點頭,鳩摩智波羅微笑着行了個佛禮,“佛陀曾經希望衆生平等,皆可成佛。血統低賤之人總是衆生之一,當然可以出家修行,若是修行到了,幾世之後也未必不能成佛。只是天竺外道勢大,佛教衰微。弘法不易,一時之間也難以戰勝婆羅門的……”

陳淮清嗤地一笑。“鳩摩智,能不用擔心,孤王自有弘揚佛法的手段!佛和婆羅門本就是一家,佛教興,則衆婆羅門入佛。佛教亡,則衆僧尼入婆羅門。只要我佛的戒刀夠鋒利。就不怕沒有人相信!”

要天竺婆羅門信徒皈依天道是很困難的,而且陳德興對此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這個天道教在陳德興看來,是一個過分積極的宗教,不適合消極而安貧樂道的民族去信奉。

但是要讓天竺婆羅門信徒改宗佛教,或者讓天竺佛教徒改宗婆羅門教。則是非常容易的。因爲兩者本就是一體的。佛教脫胎於婆羅門,嚴格說起來也算是婆羅門的一個分支,是婆羅門教的一場改革運動的結果。

歷史上,天竺佛教與其說是滅亡了,不如說是再次融於婆羅門教了。事實上,包括佛陀本人在內,天竺佛教的絕大部分高僧都是高種姓出生,許多幹脆就是婆羅門,想要回到婆羅門教也沒有什麼難度。

而現在,陳德興、陳淮清只是想用另外一種模式融合天竺的佛教和婆羅門教……以佛教爲主,吸收婆羅門教的加入。最終完成佛教和婆羅門教的整合,將天竺變成一個佛國,同時再引入儒學教化上層的天竺雅利安人。

……

大明天道二年十一月末,南京,江都城。

江都是一座正在擴建中的城市,它的基礎就是原來的揚州城。不過原來的揚州舊城並沒有拆除,而是在城南的運河東岸修建起了一座新城。稱爲江都新城。

包括皇宮、內閣各部、諮議院、四軍部、南天道宮、天道莊總行、大判官院等重要建築,都將在江都新城選址建設。而且這些建築將會統統集中在江都新城的最北面,構成江都城的行政區。這些重要的建築,現在都還是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工地,不計其數的勞工聚集在這裡,通過運河和長江,更有無數的木材、石材和水泥運送過來,在工地上面堆放的到處都是。

除了行政區,江都新城還會擁有商務區、港務區、工業區、住宅區、學院區和軍事區等各個功能區。其中商務區將沿着大運河展開,從揚州舊城對岸一直延伸到長江岸邊,長度超過了三十華里。沿線遍佈着數十幾個運河碼頭,分別用來裝卸雜貨、米糧、牲畜、果蔬魚鮮、木器木材、石碳、鐵器鐵料、瓷器、絲綢布匹、金玉珠石、美酒佳釀等等各種各樣的器物。依託着這些碼頭,則是一條條商業街市。當然,這個時代的商業街和平民住宅區是不分家的。前鋪後宅的佈局非常多見,這一帶將來會是一個人口相當密集的地區。不過現在,大部分的地塊還沒有賣出去,已經售出的土地,也都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

所有的商業街道,又由一條寬闊的主幹道——江都御街相連,江都御街往北直通江都禁中,也就是行政區。

御街向南則是江都的港務區,和商務區的運河碼頭不同,江都港區停靠的都是可以入海的大船。沿江一大片將會分佈數十個碼頭泊位,每一個碼頭泊位都有配套的倉庫。一連串的碼頭也都由專門的石板路通往一條和御街相連的主幹道,稱之爲江邊道。御街和江邊道呈T字形佈局。

御街以東,江邊道以北的大片開闊區域,又被兩條和御街相連的主幹道分爲了一個高檔住宅區——靠近禁中,稱爲安樂坊,這一片都是功臣和高官的住宅,坊內有數十條小巷子,大大小小的宅地有三四千塊之多,不過大部分都還在施工。安樂坊以南又是一條東西向的主幹道,名叫振武街,振武街的西面直達運河,通過一座石橋和揚州舊城東關道相連。振武街的東面則連着另一條南北走向的主幹道長安道。

振武街的南面,則是規劃中的學院區,江都天道書院和內閣出資建設的江都教育院(專門培養老師的)、江都太學(和天道書院一樣是所綜合性大學)、江都京學(和太學一樣)、江都法學(培養判官、捕快和訟師)、江都工學(顧名思義是所偏重理工科的大學)、江都商學等六所比較接近後世大學的大型書院。這些書院現在都在建設和籌備之中,發展教育這事兒是急不得的,只能按部就班的來。

一開始是隨營軍校,然後是陸海軍軍校和明都天道書院,再後來是燕京天道書院,現在明都天道書院和燕京天道書院已經辦了好幾年,畢業的學生也有了兩三千人。這樣就有足夠的師資力量開辦更多的大學了。

按照教育部的計劃,目前開辦的教育院、太學、京學、法學、工學、商學,都是南北京各一,一共就是十二所大學。再加上明都、燕京、江都三所天道書院。再加上陸海軍學院,用不了多久大明帝國就有十七所大學了!這些大學雖然不能和後世的那些大學相比,但是在13世紀,估計能算是一流的。

學院區以南,也是一條東西走向的主幹道,名叫校場街。校場街南,御街以東,長安道以西,江邊道以北的一大片區域則是近衛軍的大營,稱大校場。將近20000人的近衛軍,都可以駐紮於此。

而長安道以東地區,則是江都城的工坊區了。其實就是手工業作坊彙集之處,一條從高郵湖流淌過來,直通長江,名爲江都河的河道就從江都工坊區通過,河道可以行船,也能用來修建水車。工坊區的大片土地,現在都還荒蕪着,只是用撞牆圈成了一個個小地塊。既可以作爲工坊,也能修建工匠工人們的住宅。

還有幾十條街道也正在鋪設,都是碎石加水泥的路面——在水泥被“發明”以後,修建道路和房屋,倒是容易了許多。

不過陳德興並沒有用水泥來給江都新城修建城牆,實際上這座擁有兩縱三橫五條主幹道的帝都是沒有城牆的!

第290章 濟州島第873章 全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下)第63章 腰刀首帕從軍第212章 假寶音第869章 該滿意了吧第621章 這是十字軍的節奏?第617章 華夏之天命 滿奉上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894章 老佛爺第330章 天上的明王 ,第714章 火槍不好玩第761章 大緬甸第600章 誰的墨西哥?第369章 歡呼第225章 醞釀陰謀第738章 大八旗第711章 你幸福嗎?第460章 決戰前夜第54章 家伎、孌童、諜影第872章 全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上)第737章 作威作福第280章 裱糊匠 奉上第435章 新的起點第289章 蒙古也有水師了第858章 出發第657章 新生第700章 請願也是一種鬥爭第628章 借江南的錢去吞江南第413章 趙宋會失德的第340章 堵上門兒打臉 七第173章 殺汗 十 奉上第36章 地主老財第358章 都是親戚第378章 宿命之敵(三)第653章 流放還是殺掉?第203章 忽必烈第50章 秀才 ,第32章 二十二兄弟第575章 妖女,努力第508章 如意算盤第680章 一路向西第612章 賊有陳禮,我有海禁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185章 爭川奪利 下第8章 紅襖銀刀踏陣來第715章 位面之子的器量第521章 蒲壽庚還有脫身之計第166章 殺汗 三 ,第379章 宿命之敵(四)第392章 日本,不能放過! 奉上第626章 財政危機?第363章 八旗游擊隊 ,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247章 入城 第一章第401章 唐宋不兩立第615章 五大戰區第734章 戰場上的老爺們第741章 天道是華夏的,喇嘛是世界的第132章 政治委員來了第871章 盛京城第246章 山雨欲來第101章 真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第356章 神仙,兇猛 六第613章 大宋炮隊,臨安堅城第521章 蒲壽庚還有脫身之計第669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三)第185章 爭川奪利 下第681章 會有宋滅元嗎?第284章 海權之戰第856章 黃種人的世界第181章 交個底第484章 三帝之戰?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621章 這是十字軍的節奏?第736章 馬木魯克人不笨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齊第334章 堵着門打臉兒 一第216章 和親第663章 明王降世是真的!第447章 吃飯是大問題 ,第158章 化成灰都認得他第886章 一國兩制第579章 合兵,尾隨第384章 唐宋元明 四 第一章奉上第33章 軍頭們 ,第559章 希望在哪裡?第506章 先玩壞,再拿下第763章 很快就能享受教化了第212章 假寶音第516章 大悲劇日第377章 宿命之敵(二)第530章 神聖之戰 一第659章 秀才當兵?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第160章 大搖大擺第402章 道統和正統第459章 不甘心的李璮第740章 去天竺弘法吧第25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五第703章 計生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