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五大戰區

風景秀麗是葛嶺已經浸浴在蒼茫的暮色之中,幾隻飛鳥落在了多寶閣飛挑的檐角上,幾聲鳴啼之後,又振翅高飛,消失在了落日餘暉之中。

站在多寶閣三層,憑欄遠眺,望着高飛西去的飛鳥,奸臣賈似道的眼角微微跳動了一下。

臨安皇城司報告,今日上午榮王趙與芮出城去西湖邊上的普寧寺一遊,而這普寧小寺,恰是入朝覲見天子的江萬里的暫居之所。趙與芮是去見江萬里的,見了江萬里之後,又匆匆返回臨安城內,直奔北內德壽宮而去。

廖瑩中道:“太師……是否要讓御史彈劾?”

對於廖瑩中的詢問,賈似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躊躇良久,才一言難盡地道:“江古心也是爲國爲民。”

廖瑩中道:“可太師您何嘗不是一心爲國?江古心有什麼話就不能直接和您說?”

賈似道搖搖頭,“早就說過了……江古心是君子,不會在榮王跟前說我壞話的。他所求的無非就是遷行在往洪州。行在到了洪州,大宋纔有一線生機,纔有可能持久相抗,拖垮陳明。”

廖瑩中挑眉道:“太師也贊成遷都之議?若是如此,何不順水推舟……”

“放不下。”

賈似道道:“吾掌權柄數載,爲政無建樹,國勢也江河日下,卻還眷戀權位,依依不捨,不知日後青史之上,會留下何等惡名?”

賈似道摸了摸大半發白的鬍鬚,沉默一下。嘆了口氣,“只怕後世史書都會說我賈似道禍國殃民。亡了大宋三百年江山吧……”

廖瑩中眉頭微鎖,心下暗憂。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賈似道居然還在擔憂身後之名,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如今要擔憂的,已經不是身後名,而是身家性命了。

一步走錯,就要家破人亡!

賈似道感嘆道:“只是把朝廷留在臨安也不是辦法,若再不遷行在,賈某就真是宋亡的罪人了。但是遷了行在……”

賈似道靠在欄杆上,有些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廖瑩中仔細聽着賈似道的話語,一邊分辨其中的意蘊。一邊思索着對策。

“太師,若是遷移行在,您千萬不能去洪州!去了洪州,只怕有性命之憂!”

賈似道遲疑道:“江古心不至於如此吧……”

廖瑩中道:“大宋江山如此,人人都會以爲是奸臣禍國所致。”

“奸臣?”賈似道苦笑,“那就是賈某了……”

“太師!”廖瑩中皺眉道,“太師若去洪州,就真的是奸臣了!”

“不去洪州?”

賈似道愕然片刻,然後回頭看着廖瑩中。“你是要老夫留在臨安?”

廖瑩中點點頭,“太師當知申生、重耳之典故。太師若去洪州,最多能帶六千臺勇,而江古心麾下有八萬之衆……待到陳賊入寇。兩浙告急,朝廷一定會追究太師過失!”

“老夫的過失?”賈似道嘆息,“老夫當政數年。昏招的確不少。”

歷史上對賈似道比較好的評價就是有閫才而無相才。身爲督師的文官,他表現的其實比宋朝大部分的閫臣都要好。

廖瑩中沉吟道:“太師。朝廷如果西遷,兩浙還是要有重臣坐鎮的。而且坐鎮兩浙的重臣必須有閫纔有兵力。放眼大宋。也只有太師和李祥甫能當此重任。”

賈似道道:“老夫守浙西,李祥甫守浙東?那兩淮怎麼辦?誰能去守?”

宋朝的浙西路包括臨安府、嘉興府、平江府、湖州、嚴州等地……彷彿是在東面?而浙東路則包括紹興府、慶元府、台州、溫州、婺州、處州等地,似乎是更靠西面。

如果朝廷的行在所離開臨安,那麼兩浙路肯定要安排一個安撫制置大使鎮守,賈似道如果留守臨安,自然是總領兩浙的閫帥。同時還會兼任兩浙團練大使,判臨安府,總領兩浙財賦等職。另外,根據宋朝的慣例,還會安排一位制置副使鎮守浙東。在團練大興之前,這個差遣會由武臣擔任(如果兩浙總帥是武資,那副帥就是文資),不過現在這個差遣是沒有武將的份兒了。能擔當此職的,李庭芝是首選,史巖之、趙與訔也可以擔當。

不過對賈似道而言,安排自己的親信李庭芝守淮東肯定是最理想的。

廖瑩中冷笑,“太師您若出鎮兩浙,何必去考慮兩淮之事?江古心、馬華父(馬光祖)、葉鎮之(葉夢鼎)他們誰不能去守兩淮?何必非李祥甫不可?”

他頓了一下,語氣放沉,“太師,若朝廷遷移行在,就是存亡之戰開始了。如今咱們大宋朝廷能管的地盤,就是兩浙、兩江、福建、廣南東、廣南西、荊湖南和淮東一部。若要舉國抗戰,應當將朝廷管轄的地盤分成各個戰區,各置閫帥,授以全權,持久抵抗。”

“戰區?全權?持久?”賈似道低聲沉吟。

廖瑩中重重點頭,這些日子他一直在思考出路,大宋的出路,賈似道的出路。現在終於有了一點想法了。

“兩浙可置一個戰區,由一制置司統轄;江南東路和淮東路置一戰區,也設一制置司;江南西路和荊湖南路置一戰區,同樣設一制置司;廣南東、廣南西兩路置一戰區,也設一個制置司,福建單獨設個制置司。如此,朝廷轄區便是五個制置司,各由一閫臣負總責,統轄所有團練、御前軍和各地官員。太師可以出鎮兩江,江東、淮東可使馬華父去。江西、湖南可由江古心管轄。蒲大參(蒲擇之)可以去福建。史巖之或葉鎮之去兩廣……”

賈似道琢磨片刻。“若是如此,咱們大宋剩下的那點地盤,不是給分了五份,這不是國分爲五,互不統轄了嗎?”。

廖瑩中淡淡地道:“五大制置司便能安排五個手握重兵的大吏,有他們支持,太師您才能坐穩兩浙總帥之位。至於將來……若是不置五大司,太師覺得朝廷就能遙控指揮三十萬團練軍了?”

賈似道搖了搖頭,苦笑道:“三十萬團練軍一出,這大宋朝廷就是空頭朝廷了。這是賈某的過失……”

“怎麼是空頭朝廷?”廖瑩中搖了搖頭,“若無這三十萬團練兵,大宋朝廷哪裡還有一個可用之兵?陳明如今尚未進佔臨安,都是這三十萬團練軍的功勞!”

賈似道怔了一下,點點頭道:“這倒也是……”

的確如此,現在南宋的國防力量,比起歷史上華夏天傾之時,彷彿要強大許多。歷史上蒙古東下的時候,南宋朝廷可拿不出三十萬武裝齊備,訓練有素,組織緊密的團練軍……雖然在勤王詔書下,各地忠於朝廷的士大夫也組織了幾十萬人的大軍,但那都是倉促之間組成的烏合之衆。

而現在的團練軍,到底是花了兩三年時間,投入了無數財富,還在原先宋軍職業軍官幫助訓練之下,依託士大夫宗族、鄉黨、同窗等社會關係建立起來的。而且還參與了幾場低烈度的戰爭,擁有了一定實戰經驗。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他們已經是一支戰鬥力足以和原先大宋前線諸軍相比的精銳軍隊了。

賈似道沉思良久,然後擡起頭,一臉肅容地道:“羣玉,去替老夫擬份奏摺,明日老夫就奏請朝廷遷往洪州,並且設立五大制置司……老夫還要自請鎮守兩浙路,誓與陳賊血戰到底!”

……

“馬上要當皇帝了,彷彿也沒有興奮到哪裡去的說……”

陳德興有些無趣地坐在一張全新打造的御座之上,居然有點百無聊賴的模樣。

這些日子,南宋的忠臣和姦臣們都在忙着救國,大宋和大明的商人們都忙着走私,而大明這邊就兩件大事,第一是大封士爵,鞏固地方陳明的路子是封建貴族民主,先封士爵貴族去鎮壓地方,再賣一批士紳出去,然後讓這兩方勢力和中央派去的官僚一起組織地方政府,通過考試招募小官吏……

第二件大事還是制禮,之前是徵詢諸侯們的意見,現在是徵詢士爵和士紳還有平民們的意見。同時,《陳禮》也進行了幾輪修正,正式的名稱也定了下來,是《華夏之禮》。不過大家還是習慣性的稱其爲《陳禮》。

今天一整天,陳德興都在修繕一新的昭明宮大殿上聽着各種各樣關於修改《陳禮》的意見,哪怕他壓根不想再對已經頗爲完善的《陳禮》進行什麼修改,但是也得耐着性子聽着。

來提意見的多數都是北地的儒生,內容自然脫不出尊孔和崇儒,當然還有開科舉這部登天之梯的吸引力太大了,就這樣斷然沒有了,自然有人要不甘心了。

不過北儒這幾十年來早就讓蒙古人欺負的沒脾氣了,能到陳德興這裡提個意見已經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再不敢做什麼了實際上他們也沒有反抗陳明的力量。大部分只能去考個陳明的小吏,從底層慢慢做起,如果真的有能力,上升通道其實還是有的。只是不能一步登天就給個一縣父母官啊。

只是從南邊傳來的消息有些不好,那幫南朝士大夫現在有錢有兵有地盤,還在使勁兒的折騰呢!……

第228章 犬儒 糉子節加更第194章 功臣,罪人第887章 大清崛起第762章 象牙兵來了第83章 妖女也蠻拼的第273章 顧命大臣 拼了,上第589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 五 滿200票第123章 嘴炮也可報國第158章 化成灰都認得他第461章 三國殺(一)第524章 泉州只是開始第506章 先玩壞,再拿下第333章 先復仇者汗第2章 真殘酷 、第379章 宿命之敵(四)第375章 釘子、錘子和未來第358章 都是親戚第42章 軍令狀 ,第569章 飛狐口第14章 扮豬吃老虎 了第862章 弟弟妹妹們第380章 宿命之敵(五)第354章 神仙,兇猛 四第745章 斷人財路 上推封,加第39章 誰是小人第161章 撞死你第566章 定策第755章 約翰牛還是有牛人的第25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九第691章 信天道,避瘟疫第152章 請戰 ,第362章 開始 ,第762章 象牙兵來了第821章 打開的魔盒第824章 老陳悟道第243章 天羅地網第490章 打腫臉充勝利第888章 終於禮崩樂壞了第860章 國人和野人第108章 海商、海盜、海軍第842章 又有一場夜戰第830章 誰先得手第751章 世界末日要開始了 ,第555章 國本已失的大宋第769章 歐羅巴大青旗第874章 忽禿倫的詛咒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第833章 就是要硬碰硬第448章 很反常 ,第111章 誰當嶽武穆 ,第875章 索倫全和朱重八第30章 紙上談兵第240章 明教第580章 背水一戰第63章 腰刀首帕從軍第6章 壯士功名不易得第716章 你要做蒙古大汗第272章 逼宮 ,狂第15章 驚變又起第811章 非洲的黃金國第325章 螳螂、黃雀(四)第805章 大英水軍第877章 上帝家和光明頂第65章 就打一發第278章 先復燕者王第386章 科學神教 一 滿第80章 大帥,拼了吧第532章 神的問題,你們不懂第163章 連環船第5章 漢家鐵騎何處有第636章 奸臣是怎樣煉成的第610章 一部《陳禮》治天下第372章 刀槍不入?第87章 勇士,不哭第459章 不甘心的李璮第872章 全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上)第40章 鐵證如山 、第679章 漢八旗和蒙古士爵第696章 咱們一起鬧第770章 中世紀算黑暗?第157章 倒忙 奉上第489章 唐明盟破第469章 陰差陽錯第394章 大科學家第206章 復興社 上第365章 誰先到 ,第601章 李唐去哪兒?第729章 世界戰爭第737章 作威作福第757章 神聖天道的起源第643章 大明也禁海了第609章 教化全人類第418章 我要做官第752章 投降派愛德華 ,第65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28章 只爭朝夕第665章 沽名釣譽最要緊第735章 騎士的時代,將要過去第805章 大英水軍第820章 如何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