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三教九流

儒家學派在兩漢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壯大,它與道家的思想一樣,得到了皇權的支持與認可,慢慢滲透融合到華夏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爲一種與生俱來的信仰。

自三國開始,整個中原大陸便烽煙四起,戰禍不斷。長命的司馬懿熬死了曹操,劉備和孫權,竊取了魏國江山,統一了天下,這理應說是百姓的福音。但司馬家族天生人品卑劣無恥,他們殘暴荒淫的統治,使得國家並不多麼穩定。

西晉末年,可怕的“八王之亂”爆發了。爲了爭奪權利的巔峰,司馬氏皇族成員爭相開始攻伐殘殺,將原本正逐漸穩定下來的中原大陸和廣大黎民百姓再次捲入戰火之中。

就在司馬氏的衆位王爺們打得不可開膠,兩敗俱傷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舉南侵。

漢民族因爲佔據了黃河流域,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因此中原百姓比之生在苦寒之地,逐草而居的少數族來說要殷實穩定得多,而且也擁有非常豐富而先進的文化。

趨吉避凶乃是動物的本能,更何況是萬物靈長的人類。沒有人願意忍受飢寒交迫,而不渴望安居樂業。正因如此,一種叫做羨慕嫉妒恨的東西產生了。在野心家的可以利用和挑撥下,戰爭爆發了,無所謂正義對錯與否,只是爭奪生存資源與空間的戰爭,在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族之間爆發。

雖然說,在兩晉之前,漢民族和少數族之間的關係不和睦,也是有仇恨的,但遠沒有多麼激烈。畢竟,中原大地還是地廣人稀,劃一片土地給那些渴望安定的少數族來說並不是難事。漢武帝打垮了匈奴後,一些懷柔政策對於緩和民族矛盾是非常有幫助的,三國時曹操統一北方,對北方的少數族也一直很好。

但司馬家族的統治者,不只因爲什麼,也許是屁股被豬拱了,他們對於少數族只是一味地欺壓剝削,迫使他們不得不回到草原,愈發仇視起漢民族來。

當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國力衰頹,民心動盪之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舉南侵,勢如破竹地便將西晉瓦解,使其不得不龜縮在長江以南,在當地大貴族王家(王羲之家)的支持下才建立起東晉王朝。北方遊牧民族以匈奴、鮮卑、羯、羌、氐聯盟乘西晉王朝空虛之際的南侵行爲,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對於漢民族來說是極其屈辱的,中原最爲富貴之地爲蠻夷佔領,而曾今最爲高貴的漢民族卻淪爲了最下等的奴隸。最爲可怕的是,漢文化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甚至停滯不前。

如果僅將五胡亂華的錯誤歸結在南侵的胡人身上,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渴望生活得更好是人類最本質的追求,也是人類之所以發展壯大,成爲世界之主的原因。

民族融合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曹魏政權時,漢民族與少數族正處於彼此接觸,緩慢融合的階段。但司馬氏昏聵殘暴的政治策略卻使得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引發了差點使漢民族淪喪的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大概持續了一百年,直到鮮卑建立北魏始纔算是告一段落。

若要真正征服一個民族,僅僅是依靠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先進的文化。

生長在蠻荒之地的少數族在文化方面比之漢民族來說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他們在漢民族眼中無疑便成了蠻夷。驕傲的漢民族怎會允許眼中粗鄙之人在頭上作威作福,衝突自然而然發生了。

少數族的統治者,因爲生長環境與教育的因素,天生就帶有一股子剽悍與野蠻勁,他們妄想用統治管理草原部落那種落後的方式來統治富饒的中原,這樣只會愈發激起漢民族的反抗,簡直就是大錯特錯。在面對叛亂之時,他們想到的唯一辦法便是血腥的鎮壓與殘酷的殺戮,使得民族矛盾愈發地加深,幾乎再沒有緩和的餘地。

歷史上常說東晉十六國,實際上與東晉南北相望的國家遠不止十六這麼少。歷史上有記載,在區區百多年時間裡,記錄在冊的皇帝便有超過百人,其他獨霸一方,自立爲帝者就不知凡幾。在當時那個混亂的年代,國家走馬燈一般更迭變換,民生凋敝這一詞完全無法形容當時的狀況。

沒有哪個皇帝不希望自己能夠久享太平,自己的國家穩定安寧,永遠握住手中的權利。在那個皇帝多如狗的年代,能夠稱雄一方者,明顯都不是弱智兒童。他們中自然有人知道國家混亂的根源,但他們卻很無奈。

學習漢民族的文化從而統治漢民族,緩解民族之間的矛盾,這無疑是最正確的方法。然而,他們卻不敢採用這樣的方法。當本民族接受了漢文化而被同化時,真正被征服的是誰呢?

就在衆統治者苦惱時,一個新興的教派出現在了衆人眼前,那便是佛教。

在這個人命賤如草芥的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簡直就是苦不堪言。而佛家講求的因果輪迴,來世之說,無疑給了這些對生活絕望的百姓繼續生活下去的希望。許多人開始信奉佛教,對於今生所受到的苦楚與災難,他們認爲理所應當,他們學會了忍耐與退讓,這對於統治者來說無疑是極其有利的。

有了外來佛教的加入,將原本尖銳的民族矛盾轉嫁,使得民族矛盾,成爲了東土道教和儒家與佛教這個外來戶的矛盾。

鮮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又稱後魏,拓拔魏,元魏),統一了混亂百餘年的北方。說到北魏,就不得不說起一個女人,那便是北魏的馮太后,一個對北魏的發展做出舉足輕重貢獻的漢族人,歷史上稱她爲文明太后。

北魏之前的國家被稱爲是野蠻國家,那是因爲國家自上而下的統治階級都很野蠻粗暴,完全不明白什麼是文明。北魏之所以不同,馮太后功高至偉。在她的強勢改革下,北魏的鮮卑開始學習漢族文化,生活採用漢族風俗習慣,將以往的陋習全部禁止,使他們逐漸走上了文明。她的孫子拓拔宏(元宏,北魏孝文帝)完全繼承併發揚了她的政治策略,使得北魏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

馮太后與拓拔宏的改革,在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它不僅加速了中華民族之間的融合,更是對於漢文化的傳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北魏爲了防止更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擾,在北地邊境設置了六鎮,由國家十分精銳的部隊鎮守。中央貴族們逐漸漢化,而邊境苦寒之地的鮮貴族們卻還是保留着原有的習俗,更因爲他們的待遇並不怎麼樣。

北魏的統治階層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卻是更多地學會了漢族士族階層腐朽的生活方式,驕奢淫逸,荒淫殘暴,對其治下之人殘酷的剝削,這就導致了北魏政權的最終走向滅亡。擁有精悍兵馬的六鎮貴族們,遠遠比中央還強大,所以戰亂爆發了,北魏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將大好的江山送給了高歡與宇文泰。

在這個戰亂頻生的年代,與其說是民族與民族的征戰,不若說是民族融合因文化的不同而導致的衝突。透過烽火,我們不難看見三教九流的影子。

所謂三教,便是道、儒、佛三家。相比起佛道兩教,儒家的組織倒是比較鬆散,不像是一個教派。所謂的“九流”,則是泛指其他的思想學派,比如聖教。

這些教派,掌握着最爲先進的文化與思想,同時它們之間的爭鬥,也可以說是引發戰爭的禍根。每當亂世之時,便是它們最爲活躍之時,勝利者便擁有最佳的發展資源和最廣泛的信徒。

聖教瓦解後,雜家的先輩爲了繼續生存與傳承,不得不繼續潛伏隱忍,爲此,他們創建了拜月教,以月亮爲圖騰,雖然不弱太陽可以普照大地,但卻也是永恆的存在。

雜家,以“兼儒墨,合名法”爲特點,就是博採各家之所長。換句話說就是:門門都懂,卻無一門精通。

不過經過這近千年的發展,各家各派也都在相互融合,如今的界限遠沒有當初那般明顯。比如統治階級治國,雖說用的是儒家思想,但他們同樣確立了律法而不是禮法,雖然這些是他們壓迫平民百姓的工具,但卻有着法家的影子。

如今,眼看着北齊,北周和南陳三國就要再次發生大的爭戰,天下可能復歸一統的時間,各教各派便又開始活躍起來,明面上的依然是獲得最大勝利的道儒佛三教,至於拜月教卻是沒有明目張膽的實力。只能期盼能夠尋找到那應徵天象之人,好在將來爭奪發展的氣運。

在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上,南北朝這個只佔據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年代裡,人們生活的困苦實在讓人難以想象。據統計,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中原大陸平均每隔兩年就會爆發一場大的戰爭,這個數據是多麼的驚人。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根本不是稀奇的事情。章蓉便是這個苦難世界的見證者與承受者。

第330章 空城第612章 螞蟻啃大象第508章 立地成佛第40章 佛像碎裂第187章 果然是你第520章 二月二第246章 長老會第657章 將心比心第593章 變異的真氣第56章 王衍經典語錄第109章 突厥求親第34章 五顆帝星第150章 女人心第719章 你最大的夢想是什麼?第750章 高句麗第300章 黑旋風第466章 宇文純的憂愁第351章 天仙子第599章 喜相逢第629章 老鴇、雪蓮、攔路者第28章 黃法氍慌了第160章 你在威脅本宮嗎?第94章 夫君,抱緊我,第203章 小淫賊,納命來第601章 約定之日第627章 死亡並不可怕第315章 熟悉的聲音第241章 凌蕭雲第235章 禍不單行第2章 盱眙兵營傷不起第127章 行蹤泄露第229章 刺史請客第597章 面子問題第713章 他活着比死了用處更大第8章 南北朝的趙構第38章 昌黎王韓長鸞第352章 江邊有人第744章 隕落第706章 恆州被圍第285章 新的開始第188章 《長生訣》下卷第395章 蕭凌一跪第524章 皎皎崑崙第201章 送去刺史府吧第130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第715章 果然做了叛徒第397章 戰爭是什麼樣子?第439章 麗華還好嗎?第85章 劍拔弩張第408章 挖墳第543章 進攻第193章 到底是誰的救兵?第178章 從軍第564章 蕭凌的決定第235章 禍不單行第32章 你印堂發黑第448章 高興遇險第358章 流言蜚語第655章 由我來吧第652章 背影第575章 山上山下第437章 俠客行第248章 美酒佳餚第619章 何至於此第326章 請君入甕第707章 撤退第631章 大賀楚才的戰書第468章 四面楚歌第173章 爲你默哀,少年第727章 換種方式第474章 給我一個痛快第421章 逃了好第319章 這招很好用第57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44章 隕落第197章 吐痰高手第161章 苦命二人組第655章 由我來吧第732章 百萬大軍第491章 攝政王第197章 吐痰高手第461章 應驗第181章 大勝賭坊有難第167章 全城出擊第486章 名動天下第426章 激戰開始第662章 無賴和縮頭烏龜第214章 表露心跡第361章 壓寨夫人第5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84章 突厥再和親第96章 富貴樓第531章 自導自演第374章 黑狗吃人第610章 契丹之戰第406章 城破第28章 黃法氍慌了第385章 作個見證第462章 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