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論子之德與戰

舞帶着程知遠來到白鹿宮的山門前,門口處,依舊是老陳相在。

“咕嘟!”

舞此時顯得有些緊張起來,前面那是一位近似賢者的人啊,陳相算是很出名的人物了,可平時只能聽說,卻從沒有見過。

在恭恭敬敬參見過之後,陳相對於兩個來尋找本家的儒生並沒有太大阻攔的興趣,自然是很爽快就通過了。

“在下舞,曾求學於稷下學宮。”

舞恭敬迴應:“家中師祖是子羔。”

“子羔……那就是顏回一脈的,無伐善,無施勞……子羔先生雖然做官最多,但也是最出色的,仲尼曾經屢次稱讚他……”

舞頓時顯得有些歡喜,但又盡力剋制,謙卑道:“家師素來遵從師祖之思,秉持古來之訓誡,爲官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徇私舞弊。”

陳相看向程知遠。

程知遠道:“在下曾遊學於稷下學宮,始得恩師授業。”

“家中師祖,仲尼也。”

陳相愣了一下,隨後啞然失笑。

程知遠道:“萬般儒道,皆由仲尼而出,天下儒生,莫不同爲一宗而已。”

“好,好,好。”

陳相讚了贊,顯得很滿意。

而舞的神色有些拉了下來,這時候,兩人進去,舞剛要試圖斥責程知遠,陳相似乎感覺到了什麼,突然回頭。

“你……你這小子,差點被你糊弄過去了,你叫什麼呢。”

程知遠行禮:“今人而已。”

陳相頓時又是一愣。

而後,他搖了搖頭,撫掌道:“有意思,你這個人,可真有意思。”

“儒家素來講的是以古鑑今,你卻不說名字,而自稱今人,怎麼你是要以今非古麼?”

程知遠:“倒也並無不可。”

陳相:“裡頭坐着的,都是古來聖人,今日卻有一小小儒生,自稱今人而欲比聖賢?奇哉怪哉!”

“行吧,今人,你且去吧,只是有一句話還要聽一聽。”

“那儒家八脈各方弟子,可沒有喜歡聽你這奇怪言語的人,辯證之事,白馬非馬,這是名家喜歡玩的文章,在這儒門雲集的地方……玩這種縱橫家的口舌……可不受歡迎啊。”

程知遠行禮:“多謝陳相先生提點,在下必然銘記於心。”

那兩人轉頭,舞頓時就不樂意了,對程知遠不滿的斥責:“不是說了,讓你少說多看嗎,現在倒好,說不定還給陳相先生一個你我都是喜辯之人,學的是歪理邪說的壞印象!”

“讓你少出風頭,你卻非要說上兩句?”

“家中祖師仲尼?你這不是廢話嗎,儒家祖師當然是仲尼,你在這上面玩什麼文字呢?”

舞很是不高興,同時感覺程知遠不僅把他給陳相的好形象都敗光了,還連累了他一起被歸類爲擅長詭辯的小人範圍。

這可真是煩人透頂了。

程知遠則是道歉:“心中一時歡喜,竟然忘了,這場合已變,是我心中看到儒門正統所在之地,忘乎所以所致。”

舞哼了一聲:“儒家可不喜歡詭辯,實事求是纔是正道,你既然心中歡喜,那在這儒家聖地,自然更該謹小慎微纔是。”

“總之,你再說話,少說,我帶你去本是好意,怕你不知道又說什麼胡話,卻沒想到你可真不靠譜,算了,你說話時,卻也該多想想,莫要連累了我便是。”

程知遠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

“確實是這樣,於你無益啊,是我孟浪了些。”

兩人又向前走,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這裡當然不會出現交易市場之類的東西,倒是隨處可見儒生在互相討論,多數是以古喻今的事情。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這講的是季氏準備討伐顓臾的事情,孔子對此很反對,認爲顓臾是魯國的藩屬國,不應該進行討伐。

冉有則是認爲,如今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靠近季孫氏的封地,現在不奪取,後世一定會成爲子孫們的憂慮。

孔子則是認爲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藉口的人,也就是指桑罵槐了。

仲尼本身並不是很贊同用拳頭解決問題,講究“先談再打”,他本人是反對戰爭的,主張德治,但是如果再深入瞭解一些,就會明白,孔子雖然反對戰爭,但如果真的必須要打的時候,他的主張是力求一拳把對面打的起不來。

這種反差與他的反戰思想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很少被人提起。

孔子並非主張“不戰”,而是主張“慎戰”,不喜歡發動無意義的戰爭,當然在後人看來,確實是有些不具備防患於未然的思想。

《論語》:子之所慎,齋、戰、疾。

並且,孔子還認爲,如果真的要打,那麼將軍必須有勇有謀,而不是是個菜逼就能上。

《論語·述而》記載: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在這裡,孔子贊成的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並且提倡“足食”,“足兵”再打,也就是說兵強馬壯糧草齊全,此時戰鬥,萬無一失!

這種兵家思想,其實和後來王翦很像,總結就是“結硬寨,打呆仗”,泰山壓頂勢不可擋,平推過去,不吃你任何計策!

但程知遠聽了一會,就開始搖頭,舞還有些奇怪,卻聽到程知遠說:“仲尼從來沒說過以德可完全服人,他說的是先教而戰。”

“治國之道,一曰養德,二曰養力,要文武張設,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內以力自備,如此,慕德者不戰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卻。”

程知遠說了一通,又道:“這些人,只得皮毛而已。”

舞神色頓時一變,一把拽走程知遠,因爲他看到那些個儒生已經向這裡看過來,並且其中有人似乎已經聽到了之前程知遠的話。

“你真是,盡惹麻煩,仲尼之道傳下,尚有七十二聖賢出,你用你的道理去和他們的理解辯,到時候這些人若是惱火了,吃虧的還不是你我!”

“不和他們打好關係也就罷了,還到處添亂!”

舞狠狠說了一句,氣的不行。

程知遠則是道:“只是不忍愚蠢之人大說其語,剛剛那些人,是子思一脈的吧。”

“明明知道本意,卻還如此傳道,卻不知他們在想什麼。”

舞頓時變色:“住口,豈能非議聖人!好了,你不要再說話了,否則,即使我在白鹿宮認識人,也保不住你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 說劍第九十八章 狂浪生(上)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盜跖第四百章 天叫之哀第一百九十四章 甘棠(上)第三百八十章 大周朝第一實驗田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白飛熊第一百零四章 紅袍劍仙第四百九十一章 夢 · 虛假的“逍遙遊”!第五百五十四章 萬法之法第五百四十章 萬妖之主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第九十一章 夢 · 洊雷伐月第九十九章 狂浪生(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廬山幽火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四百一十章 秦劍西來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小時候還見過你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鷹漁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子劍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六百二十五章 仲尼第三百六十四章 劍道中的一和零第八十七章 夢 · 徵三夷(一)第六百零八章 神者,聖者?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夢 · 牧野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乂字劍!第六十一章 蟲聲第一百零六章 相馬記(一)第四十五章 賠錢貨的高傲(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二百零七章 奎!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九十四章 夢 · 忽有非常(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爲上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低分海樹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間世之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仙藏於山林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我範某人正義的背刺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雨起咸陽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意人好說話第四百六十一章 睚眥在此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覺得你是個妖第七百五十八章 卞和!第四十九章 我不姓張!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四百八十章 黃粱前,龍見龍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第七百一十三章 葉公好龍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於地獄之下(上)第六十八章 夏初臨第一百九十二章 和光之上(中)第六百七十七章 選擇的餘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十三章 高樓驚百尺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界(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君子不再(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中方一日第八十三章 夢 · 不按套路出牌的紂王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夢 · 南禺山山神第二十六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二百三十八章 莊子·徐無鬼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鉤上吊第四十二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無恙否?第二百零六章 劍心(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中)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存在於前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德?第四百零一章 來世雷書?第二百九十五章 夢 · 聖皇啓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怒第三百九十三章 莫測時天舞二日鬼門關開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二百零八章 憶妖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