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

赤着腳站在田野裡,四周的桑葉已經逐漸由翠綠向深綠轉變。

春深夏初,洛邑的天子租田裡,粟米的長勢一片大好。

李斯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同樣,自從那次程知遠在田埂上和他們講過道理之後,許多的學子也不再抱怨自己做的是黔首的工作,反而對程知遠的話極爲推崇。

天下是一塊大田,但這田裡卻不僅僅只能種植粟米,而是很多,很多。

“天不憐萬民,何以生百穀?”

程知遠是如此說的,並且盡到了作爲老師的義務,如果僅僅連一塊田裡的粟米,以及各種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將來即使是出仕於君王前,最多也只能當一個幕僚,久而久之,湮滅在青史之中,連名字都不會留下。

想法有很多,關鍵是怎麼把它們變成實踐?

李斯發現,自己的便宜師弟韓非,他的田地從來沒有遭到任何“不定期天災”的襲擾,而這都源自於那次越王和他的談話。

韓非不知道說了什麼,雖然磕磕絆絆,結結巴巴,但是素來以可怕著稱的越王勾踐卻出奇的聽從了他的建議,從那次之後,越王每次經過韓非的田地,都會鄭重的收起手裡的劍,其他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紛紛效法,然而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歸。

這是一種巧合,不可複製,當然,李斯同樣感覺到,自己這個便宜師弟的不一般。

他是法家的弟子,當然李斯自己是齊法家,而韓非,似乎哪一邊都不粘,他更像是以前商鞅那一脈的傳承,據說是來自於屍子。

後來李斯問了韓非,而他也得到了答案,其中意味,不免讓他深思。

“不寒隙穴而勞力於赭堊,暴雨疾風必壞。不去眉睫之涸而慕天、雨之報,不謹蕭牆之患草而固高埂於遠境,飄風旦起,人不及救,田無糧收,禍莫大於此。”

“不堵塞田野邊緣的內部縫隙而去粉飾外表,暴風雨來臨之後必然垮塌;不解決眼下的乾涸而去寄託天與風雨的援助,不謹防內部的雜草而去遠處築高田埂,一旦出現問題,看似固若金湯的田野立刻崩塌,人沒有辦法挽救導致顆粒無收,沒有比這更大的災禍了。”

韓非在這春深之時說出了流傳千古的話語,當然在這裡,蝴蝶扇動翅膀,使得國家成爲田野,城牆成爲田埂,內部的禍患成爲雜草,然而真正的治國核心卻並沒有變。

“育糧如育民。”

李斯整理着自己的莊稼,春深夏初,要謹防蟲子啃噬莊稼,這也是可怕的負面力量,李斯對這種力量的感觸很深,蟲子啃噬糧食,就好比老鼠在倉中偷糧,性質都是一樣的,真正種糧,取糧,用糧的人卻沒有辦法拿到糧食。

李斯也曾經說過,自己要當倉中鼠而不是廁中鼠,在他看來,倉中鼠有本事才能鑽入糧倉,而廁中鼠沒有本事故而只能在廁土中刨食,人所處的環境決定他的高度。

但如今,他更發現,與其去借助旁人的糧食充盈自己,不如自己多種一些糧食,自己握着的糧食,自己心裡有底,這才能夠放心。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卒必發於行伍。

他對此話深以爲然。

田埂邊上已經多出了許多的水利灌溉機械,這些由墨家的部分學子作爲主要人才製作,不過可惜的是,能在稷下帶來的,甚至進入稷下讀書的,基本上都是東方相夫氏之墨,而這一脈的墨者,動手能力是最差的。

所以他們做不出高等級的水利機構,其中很多的連接技術,他們並不會,有些抓瞎。

相夫氏之墨既然選擇了東方,那自然不會讓其他兩派的人進來,而其他兩派的人也並不想扒着相夫氏的屁股向齊國擠,南方之墨用手中的劍與弩迴應東方之墨的軟弱,而西方的秦墨,則是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用一件又一件的攻城器械來告訴東方之墨,他們手中的那些機關,不過是西方之墨腳下的玩具而已。

墨家的分裂比起儒家要更爲嚴重,子墨子消失於人間,行蹤不明後,常有傳言是子墨子已死,禽滑釐鎮不住三派墨者,而不像是儒家,仲尼雖然也快死了,但是還有半口氣在,沒事還能走兩步,故而八脈雖分,內鬥嚴重,但還沒有到墨者這般可怕的地步。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墨者們都在做着認爲“利”天下的舉措,是“大義”,故而他們不會放棄自己的信仰,故而即使面對同門,下手也絲毫不軟弱。

秦墨欲使秦國統一天下,使得天下再無戰事,是大義。

楚墨欲以身殉道,希望用一己之力,完成兼愛非攻,故而屢屢幫助弱者守城,是大義。

齊墨欲以思想去同化衆生,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希望世界和平,也是思想最幻想的一派,這也是大義。

開鑿水渠,學子們是主力,墨者只是給出設計,而後來的各種機構,也確實是讓學子們紛紛驚歎,直至此時,他們才發現,這些東西之精巧,之完善,所帶來的收益之大,遠遠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微不足道。

雖然聖人可以製作高等的寶物,甚至很快就可以完成一件,但是墨者的這些機械很簡單,只要有一份圖紙,有一雙手,按照上面的尺寸進行切割,拼裝,那哪怕是一個黔首都能得到堪比法寶的力量。

“法寶需要精氣神明的催動,乃有窮盡之物。”

“機械不需要精氣神明的催動,只需要藉助天地自然之力便可運轉,此乃無窮盡之物!”

李斯面對這些東西,十分的吃驚,他甚至驚訝於自己變得如此善於接受新鮮事物,而他也確確實實,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內,感覺到了一些說不出來的變化。

這種感覺,隨着時間的推移,越發明顯了。

李斯望着田地的極遠處,起起伏伏的丘陵遠方,是一座新壘砌的高臺。

程知遠帶着墨者們用石頭蓋起了一個高大的爐窯,那上面有一個長長的煙囪,從蓋起的第二天,便不斷有濃厚的煙火灰燼從其中洶涌飄出,厚重若垂天之雲。

直至第三個月。

驚雷震動,大雨傾盆,就是在這一天中,爐窯內的墨家子弟,有人拿出了一桶灰色的“泥沙”。

他們說這個東西,可以築城。

五月末,風與雨愈發劇烈。

第四十五章 賠錢貨的高傲(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月退於蝕第三百七十九章 沸水(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丹道無量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七百零三章 藉口第三百二十五章 程與素第五十二章 嘟嚕嚕........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我範某人正義的背刺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鬼!第五百三十一章 灞上赴會高陵君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上)第九章 七千年春秋第七百零八章 神宮已空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等分的計較第八十三章 夢 · 不按套路出牌的紂王第六十八章 夏初臨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襄之桑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二百四十七章 甘棠見龍素?第九十三章 夢 · 忽有非常(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葬土(終)第三百零七章 八方斥,西難進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生起始第二百七十五章 鳳凰不如雞第六十五章 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第七百零七章 消亡的花朵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三十章 慈悲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無雙(上)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絕望(上)第十五章 世間聖門,五圈六步第三百五十四章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君子如向矣(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夢 · 望嬚巫第五百二十章 越王一劍!第二百六十七章 《七星》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劍聖駕臨!第二百五十五章 皓首窮經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惶惶第七百零九章 非此世者第三百七十三章 策雷電而逐陰靈第六百四十章 黑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盜跖第六十章 霜天曉角,龍淵照海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宗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夢 · 牧野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盜跖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於天第七百零八章 神宮已空第四百零六章 人間高士第二百五十九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上)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一百零九章 相馬記(四)第四百零八章 燕雀聒噪第四百五十七章 豺狼在邑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六百四十三章 虛藏之相第三百零三章 四懷疑,呈者見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第十六章 儒門,龍素第二百二十一章 異變(上)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二十章 廬山有火第四百六十七章 仙威無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白飛熊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七百一十八章 天似蓋笠,地法覆盤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往古混沌氏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四百一十八章 程跑跑跑了第三百零七章 八方斥,西難進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二百七十五章 鳳凰不如雞第四百四十五章 正宗秦腔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六十六章 你必須先攻擊帶有嘲諷的隨從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三十二章 予我烽火,還你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