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五節 張易之入宮

衆目睽睽下,張易之白衣如雪,飄逸無比地走到殿上。

雖然有三分緊張,但整體上沒有怯場,落落大方地給武則天行過禮。

依旨意,當衆彈奏瑤琴獻給武則天。

起初他還是閉上眼睛,但當旋律越來越有節奏,如潺潺流水般在殿堂中迴盪時,他睜開大而有神的眼睛那是熠熠生輝。

每個人都注視着他,他看起來清新小鮮肉一枚,白衣把身子襯得修長。

看似他沉浸在音樂中,心情十分愉快,彎彎的眼睛裡秀眉極是悅目、朱脣之間、玉白的臉頰上十分自然地露出嫣然一笑,彷彿從心底裡浸滿上來的笑意,頓時這華美的宮闈帶來了如春光燦爛,令身在殿中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愜意。

欣賞到玉人、美樂,大家都是好心情。

“啪啪啪!”武則天親自拍掌讚道:“高山流水,雖伯牙(先秦著名琴師)復生,也不外如是!”

“謝陛下誇獎!”張易之站起深揖一禮,姿容瀟灑自如。

“好個俊秀的小郎君,來近前,讓朕好好地看看你!”武則天竟然迫不及待地喚他來到她身邊!

她伸出手來,張易之牙一咬,搖曳生姿地迎上去!

太平公主和殿上一干人等秒退,其中上官婉兒也在場,她對太平公主道:“公主殿下,你真有孝心啊,如此玉人,我見猶憐,公主何不留下受用一二?”

太平公主回敬道:“婉兒姐姐,以後啊,你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嘛,反正他也不在,管不到你。”

她得意地道:“反正我準備回西域了,你有大把的機會!”

上官婉兒惱怒地道:“叫他趕快滾回來!”

之前,他與太平公主是一個在朝,另一個在野,不會同時回來,如今太平公主返野,他應該回朝的吧。

“好去耕你這塊好田!呵呵,上官姐姐,你也不用等着他嘛,這些男人,向來負心,人生苦知,你快活就行!”太平公主的誘人紅脣吐出了陣對她之語。

兩人的關係奇特,既互稱姐妹,也存在競爭。

聞聽她的話,上官婉兒不禁惱怒,但也知天然地位不如太平公主,人家是大婆,自己是小三,沒法比。

可是讓她拋開神都基業,那是萬萬不能的,上官婉兒在朝中的權勢可觀,武則天有許多政務都交由她來處理!

武周地域廣大,人口衆多,事務繁忙,上官婉兒已經適應這樣的生活,是個政治動物,不想到西域屈居太平公主之下。

шшш ◆тtkan ◆℃ O

然而,久不受男人潤澤,那個日子也是難過!

看看現在,武則天可是得到滋潤了!

七十歲老婦人寵幸二十出頭小鮮肉的情景實在太美,請恕拙筆無法寫出來,否則大家會醉了!

朝堂諸臣很快就得知了最新消息,張易之受太平公主推薦進宮給陛下獻藝,上大悅,立賞左衛中郎將之職!

中郎將的頭銜大不大?

大,非常大,軍職裡位於大將軍、將軍之下,爲中央軍裡的高級武官,相當於現代的少將,軍區副司令,張易之原本的職位不過是副科,頂多是中尉,等於坐直升機升到了將官!

左衛在京城十六衛中位列前茅,這個中郎將的身份真是值錢。

聖旨頒佈,大家紛紛打聽張易之是誰。

官場的小道消息飛快,也是官員們的存身之道,不敏感的官員攤上事都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張易之的履歷被髮掘出來,當大家看到說他容貌甚美,有如潘安時,許多官員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寡人有疾啊!

理解!理解!

經歷了新朝大屠殺後倖存的官員、武則天新提拔的官員佔據大多數位置的官員們都保持靜默,連諫官也不出聲。

甚至一些官員認爲此是好事,皇帝心情好,就不會亂髮火,大家過得舒服。

但有節氣的官員從來都是存在的,武則天的這條詔令激怒了宰相魏元忠!

照他看來,武則天這條詔令有意繞過了宰相們,實在可惡。

原來,武則天行政不算昏庸,所發詔令,往往都要經過宰相們的副署,走完三省和相屬部院的流程,這麼多人看着,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她之前沒掌權前經常破壞這套運行機制,但當她當了皇帝后,卻非常尊重這套機制,因此,哪怕是朝堂上非常混亂,外戚和酷吏橫行,武則天對統治階級內部大行誅殺之時,民間始終沒有混亂,全國農民都很安定,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經濟也相當地發達。

瞧瞧,現在就有宰相魏元忠敢於發聲。

魏元忠在朝中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宋州宋城縣人,歷仕高宗、武后和中宗三朝,有軍事才能,曾平定揚州叛亂(英國公李績之孫造的反),現爲同鳳閣鸞臺三品(宰相)。

武則天這道詔令激怒了他,原本,宰相與聞軍國大事,人事調動悉得參與,但有一個方面的官員,那是宰相們無法插手的:京城駐軍十六衛的高級武官任命!

十六衛大將軍、將軍、中郎將的任免受皇帝直接指令,宰相們不得與聞。

此乃家天下的特色!

軍權在手,皇帝我有,十六衛的軍職太敏感了,普通大臣避之則吉,不敢多管,而十六衛高級武官同樣不鳥文官們,他們只對皇帝負責。武則天利用這個漏洞,任命張易之爲左衛中郎將,負責參與皇宮保衛事務!

得,他可以自由進出皇宮了,這等掩耳盜鈴之事,魏元忠豈可容忍!

他首先問過臺諫,結果御史中丞王及善(洛州邯鄲人,高宗時已官至禮部尚書,武則天以其有清名而詔他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宰相)爲兼任御史中丞,他規定官員不準騎驢上班以免官員體面不好看,又終日派人驅逐,人稱“驅驢宰相”)說就張易之任中郎將之事而無本奏上。

魏元忠搖頭,失望地道:“他人不上本,公以清正見知,不加勸諫,可謂尸位素餐!”

他直斥其短,王及善羞愧難當!

魏元忠欲上諫言,爲壯聲勢,他去找了另一個宰相。

狄仁傑!

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四十七節 雙方鬥將第六四二節 光環所到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五十九節 山莊夜話(二)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一節 後世永訣第三百五節 論贊德的憂慮第八七一節 兩城守望第二百三節 沒品的事也要做了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九百四節 韋晞的暴怒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一五六節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四四三節 終露餡第九百七節 女人說了算第七九二節 宗教事務第六六七節 招撫突厥人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六十八節 新都山餘孽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一山地師第五十一節 女箭神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三四六節 小寶的話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一二四節 回家第四五八節 唐蕃大決戰(終戰)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八二八節 最好的護路方法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六百六節 打它(三)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九九八節 鬼佬過春節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六十八節 新都山餘孽第六六八節 有來有往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一八三節 李瑾行與高侃第四百二節 落子佈局(一)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一九二節 我還沒熱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