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三節 對付周朝策略

九月秋風起,中亞地區開始天涼,正合適進軍。

雖不合適大幹快上,韋晞軍隊還是利用冬季來臨前幹上一票再說,他們的目標主要指向白衣大食呼羅珊行省的“木鹿”。

公元七世紀的木鹿(又稱馬雷或馬累,位於土庫曼斯坦),地處絲綢之路要道,手工業和商業都很發達,城池高大,人口密集,成爲呼羅珊行省站府。

唐軍大隊騎兵向着木鹿進發,無草的荒漠被馬匹踏起的塵土在秋風中飄揚,風沙走石,遠望非常壯觀,軍隊行進其中,陣陣肅殺之氣滾滾而來。

這一帶地平,唐軍十五萬騎兵齊頭並進,氣勢洶洶地猛撲過來,進逼到木鹿鄰近地區,城上的人望下去,原野上都是唐軍騎兵,多着黑袍,真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呼羅珊總督納賽爾與大將阿巴茲宣佈呼羅珊進入緊急狀態,命令各城堅壁清野,不得出戰,白天關門,軍民上城防守。

其他城池如此安排,阿巴茲在木鹿則率領軍八萬,步騎各半,背城出戰!

無懼周軍十數萬,端的是帶種。

納賽爾擔心軍隊安危,而阿巴茲笑而不語。

他猜對了,唐軍果然不敢與之戰!

城下作戰,對方又有步兵陣列,來進攻的騎兵處於不利位置。

大食軍大聲嘲笑,而周軍主將王孝傑呵呵笑道:“竟被豎子所欺了!”

這次出擊,韋晞沒來,他帶兵去取火尋國,將任務交給王孝傑。

王孝傑非常清楚他要做什麼,尋機殲滅大食軍主力,無機可尋時則攻取呼羅珊各地小城鎮村落,截斷交通,搶劫人口。

於是唐軍大幹快上,除了主力近十萬騎兵釘住了木鹿守軍,再分兵四處出動燒殺擄掠。

呼羅珊的大地上,到處出現了周軍騎兵的身形,他們牢記着軍官的指示,專一擄掠,搶奪人口,不從者則殺。

大食國呼羅珊行省共有四座中心城市分別是木鹿、巴爾赫(位於阿富汗馬紮裡沙里夫附近)、赫拉特,爲阿富汗赫拉特,尼沙布爾(位於伊朗東北馬什哈德以西的尼沙布爾),此四城的防守嚴密,唐軍也不攻打,但是周邊的小城、村鎮、部落就倒了大黴。

“殺啊!”

夜晚的火光與喧譁聲驚動了納賽爾與阿巴茲,兩人上城眺望,看到離本城三十里外的拜臘姆小城方向的火光,應是遭劫了。

一招鮮,吃遍天,拜臘姆守軍見周軍都是騎兵,因爲馬不能上城,也不在意。

到得黎明時分,周軍一人一袋土投擲於城下,瞬間到頂,然後(在)馬上步兵登城,即時奪城!

周軍的步兵騎馬,利於機動,不能騎射和騎戰,卻迷惑了拜臘姆守軍。

等到步兵登上城池,那就是他們的天下了,任他們想做什麼就什麼。

頭髮斑白的納賽爾用力一拳砸在城垛上,破損出血也不理會,恨恨地道:“來年我們必須出兵,覆滅大周!”

他是波斯人,來自尼沙布爾,行政軍略皆有一手,爲王廷所看重,

“不可!”阿巴茲阻止道,他的眼睛映着遠方的火光,異常閃亮。

“我聽石國王子石見明說起過周軍的強盛,步兵有陌刀之利,陣戰天下難敵,又有衆多的投石機,攻城威力很大。本有騎兵近十萬,又收得東北處的一個‘突騎施’大部族,共有三十萬騎兵。

所以,守城或有勝算,如果我們遠征兩河之地(阿姆河與錫爾河),軍隊沒周軍這麼多騎兵,步兵也不一定打得過他們,軍隊會被消滅,而呼羅珊也將無兵據守,必敗無疑!”

“一旦出戰,那就是自投羅網!”阿巴茲下判語道。

納賽爾聽聞周軍有四十萬騎兵,先是嚇得呆了,悶悶不樂地道:“可是不打,那敵人主動,久守必失!”

“等敵人懈怠後,再找尋戰機,需要的是耐心!”阿巴茲眼裡閃爍出智慧的光芒道。

大食人縮起頭來當縮頭烏龜,王孝傑收穫甚豐,一路驅趕呼羅珊民衆,搶的是那些俊男靚女和小孩子,押運回到後方,算作奴隸,拍賣了大家就有收穫。

而且呼羅珊位於絲綢之路,雖說大城市收了大部分的財富,但小地方還是有些財富,也給周軍搶了。

搶了差不多上百萬貫的財貨和十萬民衆(路上死掉二三萬),周軍所到之處,他們歡笑,各地都是哭聲震天。

大食人深深地疑惑:“周朝這樣對付民衆,不怕民衆不服嗎?”

不想韋晞的主意是:“好啊,草長得越密,割起來越快!”

……

王孝傑小本生意經營,韋晞則將一個國家打包。

位於阿姆河下游的火尋國,乃昭武國度之一,之前沒有歸順,這次韋晞親率步兵五萬和騎兵二萬,徑取火尋國。

派出了康采恩前往勸降,他進室王宮,先聲奪人,大聲恐嚇道:“康國、畢國、安國、米國已降,石國、曹國、何國被破,兩河之地盡歸大周!”

“曹國反抗,男人盡被屠殺,女人爲奴!石國、何國兩國民衆亦爲奴!今火尋欲走什麼道路,早做決定!”】

“大食自顧不暇,無力來援,你們只能依靠自己!”

等他離開後,火尋王廷陷入了激烈的爭吵中,投降吧,心不甘;自由吧,卻又怕!

吵來吵去的結果,還是決定投降!

周軍表現出有能力覆滅他們,命都沒了,要錢還有什麼用。

火尋投降,韋晞宣佈將他們遷移到破滅的石國、曹國、何國舊地,畢竟火尋國離得昭武諸國遠了,韋晞不會做資敵之事。

“各國歸順,均要支付三百萬貫的孝敬,你們因爲要遷移國家,費用不少,我就不要你們三百萬了!”

“十天後,都遷走,留在此地的,被我捉到了,盡是我的奴隸!”

韋晞軟硬兼施,火尋國人千不肯萬不願,但終究胳膊扭不過大腿,舉國背井離鄉,在冬季來臨前,他們到達新地方安頓下來。

將各國的王廷成員及精英請到神都,再派出官員實管諸地,進行漢化,慄特人以驚人的速度融入了大周。

第八十四節 後世與前塵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八五八節 你也一樣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三九八節 白天不行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六三七節 天鳥!第八五五節 攻入阿巴丹城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二八九節 到農村去(一)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一六六節 老兵不死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二五五節 三女將逞威(三)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五六四節 打架事件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八五七節 戰後獎勵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七零三節 急襲伊斯法罕(二)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第四三三節 過巴顏喀拉山口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二五一節 小寶神棍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四二三節 獻給唐甜的歌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一九二節 我還沒熱身呢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九四六節 京城的發動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三八六節 獻俘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五四六節 扯蛋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四五八節 唐蕃大決戰(終戰)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六六十節 慄特人低頭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七三一節 子不如女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六六七節 招撫突厥人第一七一節 皇帝召見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二七十節 堅持就是勝利(二)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九百七節 女人說了算第二六六節 橄欖球暴力第千十八節 雙方傷員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