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

“不要讓唐軍騎兵與我軍騎兵拉開距離!”石見明在帥帳內與阿巴茲提議道。

“爲什麼?”阿巴茲年方四十出頭,身高體健,絡腮鬍子,乃當打之將,絕非庸才,曾在阿非利加和攻打過君士坦丁堡。

“因爲唐軍的馬跑得比我們的馬快!”石見明一針見血地道。

“你怎麼知道的?”帳內將領有人不服氣地問。

雙方又沒有進行過賽馬,不過石見明指出道:“唐軍用豆子來餵馬!”就無人作聲了。

因此阿馬茲定下了六萬騎兵齊攻唐將史萬超一萬人之策,利用了唐軍的疏突大意,突然襲擊,果然成功!

合圍唐軍後,人多打人少的好處展顯無遺,唐軍逃脫不得,結果大敗!

他還非常老到地以生力軍輪番更換,不斷追殺唐軍餘部,結果,史萬超一萬人馬,只得五百人逃出生天。

“勝利了!”

“哈哈哈!”

軍營裡一片歡騰,大食軍大聲嚷嚷着,高興地拿着繳獲唐軍的刀槍和弓箭在那裡炫耀,缺乏物資的部族軍更是將剝落的唐軍裝甲往身上套,也不嫌血淋淋的。

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帥帳內,沒有興奮,只有沉重的壓抑,因爲確切的數字出來了。

“我軍消滅唐軍九千三百人,俘虜百餘人,多是受傷後被我們捉到的,他們……沒有投降的!”報告的文職說道。

“我軍陣亡一萬二千人,傷員近三千!”

文職的話讓大家一片譁然,如此優勢兵力下,卻打出這樣的戰果,實在令人不能置信。

他們不知道的是,接下來的傷員中,起碼還要死掉三分之二!

沒有“戰地醫院”,唐軍的箭頭是髒箭頭,刀子也在戰前習慣性地用馬靴底上擦了一下,落在敵人身上,讓敵人“感染”的機率大增,那些傷員,會在高燒中死去!

大家都在想着,這唐人果然不好對付啊。

阿巴茲勉強一笑,對石見明道:“王子殿下,你說得果然不錯,我們是來對了!”

主動進攻唐軍是好事,要等唐軍來進攻自己本土,真不知道給他們鬧成什麼樣子。

……

他立即下令軍隊轉入全面進攻,一擁而上,急攻唐軍,務必讓唐軍反應不及時給唐軍一個結實。

擺在大食軍面前的唐軍兵力分佈如下:

最前面的何國舊都駐有駐軍萬餘;圍困康國國都的騎兵有三萬;

再遠一些的是上十萬人正在攻打曹國國都,石國舊都駐有騎兵五萬,步兵萬餘,且該處是唐軍物資集中地。

阿巴茲頗爲大膽急進地下令:進攻石國舊都!

對於何國---康國一線,他以五萬騎兵對付唐軍,其餘部隊,直撲石國舊都而去。

聽到他的決定,石見明熱淚盈眶,真要是光復石國舊都,那就可以作福酬神了!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大食軍騎兵出動往北行,即遭遇到唐軍的迎頭痛擊!

……

不同於史萬超的粗枝大葉,負責何國---康國一線軍務的楊成獻始終保持着警惕,放出偵騎老遠,有情況即時檢查驗證。

一者,韋晞與參謀部均有警示,有可能遇到外來之敵;

二來,去偵察、檢查而已,又不是我(楊成獻)去做,叫別人做什麼問題呢!

讓孩子們呆營裡不活動活動哪行呢?

於是得知急報後,楊成獻親自出動,接着了敗退而下的史萬超!

見面後楊成獻又好笑又好氣:原本魁梧高大巨人也似的史萬超高度依舊,人瘦了許多,變成了“麻桿”!

部隊餘部稀稀拉拉,個個又黑又瘦,面容憔悴無比,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按部隊制度,優先參謀人員和軍醫跑了出來,其他的,能夠逃出來是他們的運氣了,都交給你了!”史萬超有氣無力地道。

參謀人員知道軍情機密,讓他們及早撤退,是要讓部隊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得知詳細過程,吃一虧,長一智,以後不再吃虧。

醫護人員,介個就不用說了。

“給我一匹馬,我幹回他們去!”史萬超咬牙切齒地道。

“來人,拿下史萬超!”楊成獻下令道。

立即四個軍士將史萬超給反縛了雙手,史萬超倒也沒抵抗,順從地給捉住。

楊成獻吩咐道:“你致我軍一萬人盡喪,按軍紀必須承擔責任,等大將軍回來,由他來處置你!”

然後手一揮,將史萬超押下去。

不過楊成獻吩咐負責軍紀的監軍司馬道:“好好養着他,給他安排學習!”

這是對史萬超的保護,哪還不看出他已經心萌死志,真要是上陣,只怕是有去無回。

雖說史萬超有罪,但在戰場上讓他將功贖罪不好麼!

安置了敗軍,楊成獻着密切留意大食軍的動向,很快他就抓住了戰機。

……

部族軍的紀律向來不好,這不,一隊輕騎兵約摸有三千人的,馬速過快,跑到了大食軍的大部隊前面,還前出老遠。

他們以爲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能逃得掉哩。

楊成獻當機立斷,作出決定:集中兵力,聚殲該部!

這天下午,大食部族軍已經行軍接近尾聲,開始放慢速度,準備尋找合適的宿營地時,就見到遠處塵埃大起,唐軍大隊騎兵自左右翼殺到!

部族軍還是不傻得,立即撥馬迴轉。

一個拼命地追,另一個拼命地逃。

部族軍拼命地用鞭子抽馬,把馬皮都給抽破了,可還是眼睜睜地看着唐軍騎兵旋風般地追上來。

部族軍將領立即下令返身作戰,再逃的話,連還手之力也沒有。

然而即使他們想,還手也做不到。

雙方距離百步遠,唐軍箭枝拋射。

箭在空中飛行,聽起來很是有力,頓時沉甸甸的陰影壓在大食人的心上!

“敵人的箭居然能夠射得那麼遠!”大食人心亂了。

一般地,用騎弓進行百步外攻擊不是做不到,但普通箭手真的這麼做,往往弓力減弱,殺傷力不強。

然而,當箭枝落下時,大食人慘叫聲大起,紛紛落馬。

大食人心驚膽顫,而大唐人則對戰果表示滿意。

專職和兼職就是不同,這批唐軍可都是平時有大量的練習,射得遠,弓力強,再加上部族軍的布衣皮甲,他們的命運註定!

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二九十節 到農村去(二)第四五八節 唐蕃大決戰(終戰)第二七二節 不爽攻城戰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一六三節 大唐軍樂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五七七節 契丹之戰(二)第八九三節 追求真理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五九三節 風起洛陽第千二六節 不是普通人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九十二節 小寶與皇后第六四十節 李顯之死第一七一節 皇帝召見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八二五節 大家請吃奶糖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一九六節 劉夫人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四十節 護法神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一五一節 各自會唔(第1更求訂閱)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四六七節 人是關鍵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一六四節 輜重兵訓練第六二四節 叔父在上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九三九節 漢語之星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九九九節 進軍,進軍!第九十一節 參觀婦嬰保健院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八六三節 我也會幫你數錢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五百七節 分贓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二九九節 小寶作詞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六百五節 打它(二)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四一二節 吐蕃內亂第三五二節 唐吐大戰(二)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七二二節 乖乖女變了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七十六節 過府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二百九節 出發第八十一節 她們也忙第五六四節 打架事件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五六四節 打架事件第五五四節 高宗駕崩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八五五節 攻入阿巴丹城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五八五節 武家三侄兒第六八一節 王子復仇記(二)第七八五節 辦班(一)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