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

普天同慶新春佳節,只要有可能,人人歸家與家人歡聚,但在年二十八那天,一輛旅行馬車帶着三位異鄉客進入登州城裡。

登州是大唐十字大馬路的東起點,已經修成了一段馬路到洛南。

這段道路路況極好,還投入了百輛的彈簧減震馬車來往兩地,叫做“出租車”,雖說價錢不菲,但手裡只要有幾個錢的旅客都肯捨得解囊,圖的是舒服。

這種馬車車廂下有四輪,轉動靈活,加上奇特的彈簧減震,跑在馬路上速度快且不算,關鍵是完全沒有了過往馬車的那種震動得讓人牙齒都會掉下來的慘痛感覺!

進登州的三位異鄉客爲首一個儀態威嚴,官宦之氣十足,下了馬車打量四周道:“這環境不錯嘛!”

“阿郎說得對!”與他同行的還有一個小廝及一位相貌堂堂的魁梧壯漢,點頭同意道。

馬車場叫做“登州車站“,馬車上的旅客下車後按照指定區域走出車站,不會與進出站馬車發生碰撞,安全多了,更不會路上踩到馬糞。

在馬場裡的工作人員則穿着明亮的衣服,顯得很是精神,尤其是保潔人員,她們忙乎個沒完沒了,不停地清掃周邊環境。

如此井井有條,道路乾淨、設施光鮮,讓人充分地感覺到登州城的與衆不同!

步出馬車站,讓人眼前一亮!

環境超乎異常的好!

要知道古時侯的文明之光並不普照,哪怕是城市,都有許多可怖的地方,一是爛泥多,二是垃圾多,三是屎尿多,還有臭得多,蚊蟲蒼蠅多,環境髒不忍睹!

面前的這條路,水泥硬底化,那麼之前的許三多盡皆消失!

在人行道路的中間,建有少見的綠化帶,車站前有個小廣場,中間甚至有個花壇!

給人的感覺非常好!

車站大門處有非常多的掮客、腳伕等着,見到客人們出站,來熱情招呼。

剛下車的三人組遂叫了一個壯實腳伕來挑行李。

“阿郎您好!”腳伕自承姓劉,態度非常的熱情,挑起他們的行李健步如飛。

“好!”爲首的異鄉客應道,隨口問起來:“登州不錯啊!”

“是啊!”問話即打開了話匣子,劉腳伕眉飛色舞地道:“我們這裡有貴人哪!”

“貴人?”

“是啊!當朝駙馬爺,大將軍、工部尚書做我們的刺史,他的名字小民我不敢提,他在這裡,真是我們的造化,鄰州都在眼紅我們,就連出產黃金的萊州也比不上我們!”劉腳伕充滿自豪地道。

“噢,他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處呢?”

劉腳伕應該迎慣各路客人,見識廣泛性,一一道來:“這環境乾淨多了!還有我們的錢也掙得多了!”

“你們掙錢比以前多了?”

“是的!”劉腳伕說道:“以前我們只能夠種地交租,現在農閒就可以來車站當腳伕,還可以去建築工地當工人,就能夠收穫銅錢,現在啊,有更多的賺錢機會,以前只能苦哈哈地在土裡刨食。”

“工地幹活?”

“哦,就是修馬路,建海港,自從貴人來了,工程從來沒停過,我也去幹過一陣子,工錢不少,但活兒太辛苦,所以還是做腳伕吧!”劉腳伕很健談地道。

“你們這裡沒什麼乞丐啊!”客人出其不意地問了一個問題道。

當時社會保障系統缺失,其它州的街道上大把乞丐象人的蝨子那麼多,此處卻是隻有行人。

“乞丐?遊手好閒的人?”劉腳伕手一揮地道:“都讓官府抓起來了,勞動改造去了。”

“勞動改造?”聽得客人一呆。

“就是挖砂、制磚、挖煤和修路!”劉腳伕解釋道。

“那豈不是欺壓百姓?”客人追問道。

“欺壓百姓?”劉腳伕大咧咧地道:“他們是良民?這些人遊手好閒,偷雞摸狗、調戲小寡婦、搶小孩子零食,大罪沒有,小錯不斷,很討厭!”

“自從官府來了個勞動改造,風氣好許多了,鄰里街坊個個拍手贊好!”

“哦!”客人聽畢,沉寂下來,觀看與其他州不同的街景,更加人多,更加熱鬧。

劉腳伕按客人的要求將他們送到了最好的悅來客棧,指點道:“出門往左過了二個街區,就是商業區,那裡最繁華。往西北走就到海港,那裡有‘觀海長廊’,景色最好!”

”謝了!“客人很高興地給多十個錢給他,劉腳伕連聲致謝。

……

安頓下來,把門一關,壯漢立即道:“端公,您先不去州衙門嗎?”

“不必!”被稱爲端公的人微微一笑道:“先看個究竟再說。”

然後他問道:“元芳,你怎麼看?”

“好象,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啊!”壯漢道。

“嗯!”端公頜首道:“我輩中人辦差,查訪民間疾苦,入戶可看米缸,出門見其衣服,觀其精神,社會情形八九十不離十!”

“那豈不是……彈劾……有誤?”元芳輕聲道。

“且深入查探再說。”

……

到來者,朝廷侍御史狄仁傑和隨從元芳也,端公是御史的別稱。

他們到來登州是爲一樁公案而來,因爲不死小強莊敬之御史彈劾登州刺史韋晞今年在登州橫徵暴斂,收稅增加百分之三十。

收多稅給朝廷不是好事嗎?居然給彈劾?

韋晞遙領登州刺史,雖不理實事,但登州官府上下按其意思辦事,因此收稅多,韋晞要負責任。

稅收多,是通過欺壓百姓得來,破壞民間經濟,朝廷得多了,民衆就少了,造成生活困難,讓百姓不滿,動搖皇朝統治,罪過大焉!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不可不察。

莊敬之不畏權貴,言之鑿鑿,指名嚴參!

事關當朝駙馬、大將軍的聲譽,朝廷極爲重視,特意派出了重量級人物-----狄仁傑到登州訪察,天后說了:“朝廷相信狄卿,一切皆以狄卿所奏爲據。”

狄仁傑在朝廷中最有風骨,而且處事公正,無論是倒韋派還是擁韋派,均無異議。

因此狄仁傑來到登州,他這人熱心公事,不管過年,說到就到,也不與當地官府聯繫,一切以耳聞目睹爲準繩。

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一六一節 嫡庶之爭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四一二節 吐蕃內亂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一六七節 六千里路雲與月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千五十節 (二十)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三十七節 用槍(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三十七節 用槍(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二七十節 堅持就是勝利(二)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六六五節 送別戰友太平公主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七九二節 宗教事務第二八四節 餘波(祝大家十一快樂)第四九九節 唐倭會戰(二)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二九十節 到農村去(二)第一五一節 各自會唔(第1更求訂閱)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四九九節 唐倭會戰(二)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二七三節 好參謀長第二四九節 處俊之死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一八一節 戰小城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七二五節 針鋒相對的鬥爭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九一九節 封無可封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七七七節 攻打木鹿城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七八四節 城主太小,做總督吧!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五十九節 山莊夜話(二)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五八十節 功德無量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六十三節 你是面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