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節 祈禱

一石激起千百浪,天皇從垂死狀態象吃下千年老參般精神起來,天后雙?33??炯炯地盯着他,而羣臣們驚詫,不喜劉仁軌者心喜他亂說話,喜劉仁軌者他怎麼能這樣說話捏!

須知爲大臣者,在沒有確切消息前都會顧左右而言他,萬一說錯了還有補救機會。

劉仁軌倒好,不留餘地,下結論說必勝,得,現在天皇是爽了,等到戰敗消息傳來的話……

“臣以爲,圖中我軍英武,精神可嘉,當可以一敵十,破吐蕃不難!”貌似是劉仁軌睜眼說瞎話,言之無據。

聽着他的話,殿中君臣有點哭笑不得,老劉啊老劉,你忽悠別人可以,想來騙這殿裡的人就不成了,要知道他們什麼不見識過。

或許他是想安慰一下天皇吧,心領了!天皇聽後回覆懶洋洋狀態,天后則臉現惱怒之色。

出身商人家庭的她最講真金白銀(真才實學、真憑實據),不喜空談,須知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武則天后來成爲一代雄主,確實有她的過人之處。

殿中有新晉臣子武承嗣,字奉先(我靠,呂布的字),幷州文水人(呂布可在那裡出仕),武則天侄,官爲秘書監,襲周國公,今得啓用,在六部中學習,正爲兵部侍朗。

見着姑母臉色不善,肯定是劉仁輜重說錯了話,他最爲巴結姑母,乃出班斥道:“劉公此言差矣,並無真實奏報,豈能當真!”

“臣所言必爲真!”劉仁軌毫不動搖地道。

“臣以爲,當得從兩都派遣將軍和京城騎兵,急駛大非川,再傳旨河西走廊,發騎兵增援,以利戰事!”由於劉仁軌的軍中地位,武承嗣也不敢造次,遂上奏他的想法,力爭表現。

大夥兒對他自以爲是那是不以爲然,等到騎兵到來,只怕是去收屍!

依他們看來,既不能象劉仁軌這麼樂觀,也不要象武承嗣那麼傻乎乎的,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

那就是祈禱!

此非笑話,是正而八經的朝廷詔令,從皇帝起,天皇天后均沐浴、更衣(穿素服)、齋戒、戒樂(不放音樂歌舞)、祭告太廟,求祖宗保佑!

遣天使(禮部侍朗)趕卦終南山老子廟,代朝廷奏告聖人,求聖人垂憐!

終南山老子廟乃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於立國後七年親至該廟謁拜老子,大唐皇帝姓李,而老子亦姓李,所以便尊老子爲始祖,老子廟等於最老祖宗的家廟。

消息傳出去後,歌舞昇平的洛陽城變得娛樂蕭條,歌舞停業,宰牲緩行。

皇族、百官、家裡有子弟參戰的、大唐主義者都如皇帝這麼行事,甚至於升斗小民、胡商,都陷入了狂熱的宗教信仰中,向着各自信奉的神靈獻上自己的虔誠。

一時間洛陽城香菸緲緲,人人都在求神拜佛,所有的道觀和佛寺的香火鼎盛,香油錢足足。

……

太平公主總算收回《大非川作戰圖》可以看個夠,同時聽聞父皇母后要告廟祈禱,還有種種搞作。

一切都爲了得到上蒼和祖宗的保佑,佑我大唐軍隊打贏!

她也如其他皇族般行事,脫了滿頭珠釵,素顏素衣,只吃素。

其實她年齡尚小,不行此事也不會被責罰,但似乎一夜之間,小公主長大了。

再有一個大手筆:捐款十萬貫!

用途一:佈施給洛陽城裡的道觀寺廟一萬貫香油錢,求唐軍勝利,他平安!

用途二:資助鄯州、通湟縣、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河西走廊四州)此六處各一萬貫用於建設“婦嬰保健院”,讓那裡的大唐子民出生健康,助他一臂之力。

用途三:長安、洛陽之間的修水泥路、搭橋用上三萬貫,改善交通環境,讓他回來時更加順暢!

她着她宮裡總管甘寺人負責運作,例如後二項分別交由戶部寄出和工部開工,由甘寺人找兩部官員商談。

太平公主有點私房錢,是八萬貫,還缺二萬貫,不過她有財政兜底,她的父皇母后聽聞她這麼懂事,馬上給她補足了這筆數。

要知道大非川上戰事急,求漫天神佛保佑不可拖延,須雷厲風行,當晚她就籌足這筆錢,第二天即移交銅錢出去。

甘寺人一大早就請來兩部官員,給他們交代事宜,須得拿錢後辦實事,不可逆違公主心意。

此事好辦,戶部、工部官員誰敢不巴結公主啊!

不過是半個時辰就商議完畢,兩部特事特辦,寫好公文,即時發文!

至於洛陽城裡的道觀寺廟的佈施就有點麻煩,甘寺人拖着肥胖的身體,不辭辛苦,到處拜拜。

而太平公主,吩咐擺駕,親自到馮小寶好朋友玄清道士的老君觀上香!

……

作爲大唐帝后最喜愛的公主出行非同小可,老君觀座落的“修善坊”是滿坊戒嚴,老君觀更是被官兵圍得水泄不通,所有香客都給清走。

觀主玄清道長在觀門恭迎道:“公主大駕光臨,小觀真是蓬蓽生輝啊!”

他身穿宮裡御賜的道袍,持拂塵,頗有仙風道骨之姿。

“道長心裡一定在罵着本宮這麼興師動衆,本宮心裡也是不想,無奈他不在洛陽裡,沒人保護本宮,只好這麼多人來了!”太平公主很直接地道,她與玄清之前見過面,都清楚彼此對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她其它地方不去,只去老君觀上香。

“他一定會回來保護你的!”玄清也不打什麼機鋒地道。

“噢,那太好了!”太平公主美眸一亮地道。

觀門前不可能說得太多的話,於是在玄清道長和禮部官員的陪同下,太平公主做足禮數,拈香點燃敬上,下跪向老子誠心求佑。

然後太平公主問道:“本宮現有一惑,請觀主解之!”

其實她早就急不可待了,要不是要保持公主的風度,真想將玄清請也好抓也罷快快找來給她解惑。

“好!”玄清也不問她有什麼惑,取出三枚亮晶晶的大錢來鋪排在殿門邊的長桌上,那是他給信衆批卦解籤的地方。

他看過卦象,嘴裡念念有辭,不久後面帶笑容,望向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心中一喜地問道:“觀主?”

“卦象大吉!”

“他將撥下鷹的翅膀,把狼踩在腳下!”玄清就那麼說上一句,不再多說。

而太平公主則要歡呼雀躍,鷹和狼都是胡族的象徵,他打倒鷹和狼,那就意味着他勝利了。

“多謝觀主爲本宮解惑,待到消息到來,本宮請父皇題辭,給你換副匾!”

“多謝公主!”玄清謝恩道,心忖這塊匾就要到手了。

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第千六一節 兒子的婚事(二)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七八九節 吉瑣心思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千十三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三)第八七一節 兩城守望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七三十節 不附李昭德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八八九節 殺帥第六八七節 輕易平亂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二五八節 進攻方向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九十九節 唐家來人第五十三節 分贓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七六八節 武懿宗想虎口撥牙!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一節 後世永訣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九八八節 不坐寶座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九四六節 京城的發動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三八十節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五一三節 路遇劉審禮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八三五節 武則天之野望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一八四節 後勤部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一五四節 懷明和尚(第4更求收藏)第九一一節 大馬士革人的怒火!第二二六節 直搶焉耆第四二一節 向薛公致敬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