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

“狼煙起,江山西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雄糾糾,氣昂昂,馮小寶大軍的軍歌嘹亮,班師回營,一路進入通湟縣的湟水大橋。

那裡早就是鑼鼓喧天,得勝綵棚高搭,軍人皆領大紅絹花一朵,繫於身上,再喝上一碗得勝酒,百千民衆齊聲歡呼“大唐萬勝,我軍威武!”軍民其樂融融!

這僅是初迎,回到通湟縣,舉縣歡慶,當天大擺宴席,論功行賞。

明面上的功夫大做特做,實際上每個人都在慶幸。

馮小寶去過西域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做兵疲不堪再戰!

西域不好打,實際上打仗的時候不多,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路途上,環境險惡,真可謂是戰天鬥地打敵人!

軍人們的精力透支,疲憊不堪,就算人可以支持住,馬都殘了,還能怎麼戰鬥,而換馬不是說換就可以換的。

無法再次行動,安西四鎮的“于闐”留待明年看看有沒有機會出兵了。

馮小寶遂對一場戰爭爲什麼持續這麼久深有體會了,他私下對部下說道:“……西域作戰,徒費錢糧與軍力,不可再爲,須一心一意,準備對吐蕃之戰,直搗邏些(拉薩),一戰畢其功也!”

衆皆稱善,大夥兒都給西域給搞怕了!

實在話馮小寶這趟西域之行,在軍費上大虧特虧,根本是入不敷出。

哪怕他是禁軍待遇優厚,但朝廷自有定製,例如每個軍人每天花用和馬匹支出多少銅錢、可想而知,比起府兵,只是待遇稍好。

而馮小寶軍用多吃肉食、馬匹吃得比人好,費用是朝廷給不出的,只是幫補。

他這是奉公外出,朝廷對於立功人員的賞賜不差,馮小寶也不能夠再多加(賞金不能夠多加),否則讓人彈劾他別有用心。不過馮小寶可以用上好的馬匹、兵器還有不流通的金幣再有特意鑄造的紀念章例如西域一戰等進行進一步的獎勵。

陣亡將士的撫卹,馮小寶得多給,這點倒不怕人惦着。

補給損失的馬匹、兵器裝備等等,馮小寶部隊用的都是好貨,補充回來的價格自然高企。

從戰爭中得到的收益微不足道,吐蕃人先到,什麼好東西都給搶走了,唐軍後來,因爲地方特殊的關係,不便大開殺戒,四出搶劫,得不到什麼戰利品。

錢,確實花了不少,但收穫同樣巨大。

作戰經驗、作戰經歷萬金不換,活着回來,下次就可以殺更多的吐蕃人。

參謀部總結出來的經驗得失還有撰畫的地圖,都可以編成大部頭了。

先不論什麼,起碼下回,馮小寶出兵西域,路途一清二楚,不用嚮導都沒有問題。

再有與吐蕃人野戰的經驗、攻城的經過,都彌足珍貴。

軍官就是這麼不斷地打仗,慢慢地成長起來,殺人的本事也越來越強。

馮小寶沒有再升職事官,畢竟以他的年齡,這個職事官已經駭人聽聞。

若不是朝廷策劃對吐蕃作戰用人之際,風雲際會之下,也不可能升到這一地位。

武散官(寄祿官)則由從七品下的翊麾副尉升爲從七品上的翊麾校尉,文散官則爲從八品上的“承奉郎”。

文散官之所以升官,是因爲他在通湟縣屯田有功!

開墾田地四十五萬畝,平均畝產穩定在160斤左右。

他以前畝產150斤,現在不過提高了10斤,就已經得到了朝廷的大爲嘉許。

畝產160斤,比起後世的畝產噸谷收成自然不值一提(2000年,天/朝在山西曾經得出畝產1035.73公斤的記錄,次一級的收成爲畝產864.67公斤和713.43公斤),但在那個沒化肥沒有現代化種植技術的年代來說,已經不差了,那年代許多地方的畝產甚至不到百斤。

四十五萬畝的土地得出平均畝產160斤,馮小寶的屯田大獲成功,自用、充當軍糧、牲畜口糧和釀酒,尤其釀酒出售,賺到盤滿鉢滿,讓他的“董事會”(投資方)極爲滿意!

朝廷不鼓勵釀酒,因爲糧食得來不易,以糧食釀酒的利潤高,但糧食都用去釀酒了,百姓吃什麼?

當時的生產力低下,歷代封建王朝對於釀酒管制得非常嚴厲,朝廷度量儲糧可以釀酒,豪門大族可以釀酒,普通人不可以大量釀酒(少量的釀酒還是允許的。)

通湟縣又不同,它那裡大量出產糧食,外運不便,用來釀酒,很是恰當。

出產的“西海酒”極富盛名,都是燒酒,高度酒,利潤極高!

當然朝廷收的酒稅也很高,這就成爲了馮小寶這位縣令的成就。

除開糧食,通湟縣的牲畜出欄數也很大,馬匹上萬,牛羊滿山。

水泥、藥材種植、肥皂、提煉香精、奶酪、肉乾、皮革、水產養殖的生意都非常興旺。

具體的運作與馮小寶p毛關係都沒有,馮小寶根本沒什麼時間理此俗務,他這個縣令在縣衙大堂上沒幾天理政,甚至連放告接狀也不理會。

生意上的事務,由十位職業經理人組成,他們當中是有經驗的掌櫃、老農、牧場老闆等組成,是大唐中職業經理人的頂尖人物,都是熟人推薦各行業的好手,事務由他們共同準定。

馮小寶有自知之明,他什麼都懂?親自操盤,做得比職業經理人要好?不可能!

在初期開荒之後,將他的事業交給了職業經理人去經營,他只提點兩個方面。

一是提供現代化的經驗知識,例如馬場必須隔離,以防馬瘟;例如產業一條鏈,種糧用於養牲畜,牲畜糞便和作物的桔梗可用來漚肥、產生沼氣,肥料又可以用來種糧,沼氣可以照明、煮食等等;例如牲畜宰殺的肥油可以用來製作肥皂……

反正許許多多的經驗,有的合適當朝,有的不一定合適當朝,馮小寶有空就說,說了不少,由他們一一實踐。

二是年終考覈,不管白貓黑貓,捉得老鼠是好貓,只要給他的事業帶來益處,那就成功!

做得好重賞,做不好請他走人。

簡單,實用!

所以他p事不管,事務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目前看來,這套機制運行良好,也讓唐人嘖嘖稱奇。

這小子打仗行,理政也好,真正逆天啊。

第二一七節 不殺人是不行的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四十五節 誰的麻煩?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六一五節 德武服人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九八四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六)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八節 跛豪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五一三節 路遇劉審禮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二一三節 西海酒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四十六節 猥瑣流打法第七七六節 抗拒從嚴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九八三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八八九節 殺帥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六一六節 三千兩黃金聘禮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二二六節 直搶焉耆第一五五節 見三官(第5更求訂閱)第四節 窮人翻身記(一)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六十五節 天大秘密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八七六節 歡迎來到地獄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四六五節 他不是人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八節 跛豪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二九七節 助人爲樂(一)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九七三節 派酒叔來第二六三節 騎兵破城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八三九節 酒後吐真言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四八九節 牛肉乾征服倭人第八百九節 攻擊伊斯法罕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八三八節 恩寵不減?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八四二節 國好帝不安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五百六節 平定倭地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千十八節 雙方傷員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