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節 石門之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聲震盪,戰意沸騰,步騎雲集,旌旗招展,戰場上一片肅殺氣氛。

高句麗、新羅聯軍動用了三萬大軍,城外列陣而戰,一個個方陣整齊排列,頗爲壯觀。

唐軍出動則有四萬人,氣勢更盛,他們秩序井然,依令入場,哪一支部隊擺哪裡,皆有章法,中軍佈置妥當,大陣漸漸成形。

作爲展露頭角的前鋒尖兵,嵩陽縣折衝府得到了一個榮譽,作爲護翼中軍的右前軍,擺在了中軍的前方,它的另一邊則是高宏圖部隊。

說起來大唐軍副帥、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這麼安排,極給嵩陽縣折衝府面子,須知高宏圖是主帥高侃的親信,嵩陽縣折衝府能夠與他部並列,超越了許多軍中前輩。

光榮啊!嵩陽縣折衝府的軍官們教育士兵們絕不能夠給光榮抹黑。

排隊前方的好處是視野開闊,不象其他部隊給遮蔽了眼睛,看不到什麼,只能夠被動地接受命令。

他看到已軍已經擺開陣勢,層層疊疊。人頭攢動,矛戟如林,旌旗遮天蔽日。

一座高大的望臺上,撐起了明黃色羅傘,這是朝廷給予大唐正副主帥高侃和李謹行的禮遇!他們身着威風凜凜的明光鎧,端坐如儀,背後一根唐字樣的大纛迎風飄揚。

圍繞着兩位主帥四周甲士如潮,沖天殺氣凝如實質,哪怕是楊成獻看之都目眩。

而在望臺兩側,呈兩排共二十面巨型牛皮大鼓被牛車託着,每架巨鼓下立着兩名赤膊執槌力士,

數百名明光鎧騎兵,環繞望臺與鼓車,來回奔馳巡視,警戒森嚴。

有數十身背各色令旗的傳令兵騎馬穿棱往來,川流不息來往於望臺與各軍陣之間,通傳消息。

以兩位統帥爲中軍,高宏圖部和嵩陽縣折衝府爲左右前鋒,唐軍排開大陣。

中軍一排過去都是步兵,厚實的軍陣,陌刀兵、長槍兵、盾牌兵和弓箭手密集排陣。

他們的後面則是大股大股的騎兵,之後又是步兵、騎兵,一路延伸,三萬人的部隊蔚爲大觀。

再看敵軍,乃高句麗、新羅聯軍,高句麗兵共有二萬人,新羅軍則是一萬,但新羅軍更爲衣甲鮮明,裝備齊整,而且是立於中軍位置,左右翼纔是高句麗兵,許多人衣衫襤褸,伐木爲兵,但士氣不差。

看到的基本上是步兵,騎兵很少,而且他們的馬種也劣,一些高頭大馬都是繳獲唐軍或者外來部族的。

站在陣前,楊成獻知道敵軍敢出戰的原因,他們立足之地多是低矮的丘陵地帶,利於步兵防守,不利於唐軍騎兵衝鋒。

石門關則位於敵軍後方,距離有點遠,看不清楚。

而唐軍所在則是丘陵下的平原地帶,列陣方便,卻是易攻不利守。

……

兩軍對壘,自清晨六時入場,直到九時才結束。

雙方主帥約定大家決戰,因此沒有誰用上什麼“擊其中游”之類的偷襲戰術,都老老實實讓對方排開陣勢,不作任何干涉。

當然,真的不要面子,中途攻擊對方,也頂多能做一次,之後信譽喪失,永不會被人相信。

正如一句話:“在雙方還沒有開戰之前,你的名聲已經在敵人當中傳播了!”

是好是壞,人家可能比你更要熟悉你,所以約定之後,很少有大將會做這等無恥之事。

馬蹄聲陣陣,大唐主帥高侃身跨白馬,率隊趨前,唐軍齊呼:“大唐萬勝,高帥威武!”

吼聲如春雷般在陣地上滾滾而過,楊成獻和程伯喜只覺得心跳加劇,渾身氣血上冒,只想痛快地廝殺一番。

所有的官兵都是如此!

建功立勳,就在今朝!

高侃親自出陣,對方也有貴人出迎,來者身披大麾,衣衫紫色戴金飾,氣質雅然,類似大唐高官,雙方差官互通姓名,均用漢語無礙。

大唐對周邊影響巨大,只有進化後的部族,絕大部分通曉漢語,越是高層,懂得越多漢語,而下層民衆,則是當地土語,甚至出現高層只會漢語不會自已本國土語的事情,還屢見不鮮。

“大唐,東州道行軍總管,左監門大將軍高侃!”

“新羅,大阿餐曉川!”對方沒唐軍這麼多門道,直截了當就是一個官位,卻讓人吃驚。

“大阿餐!”高侃哼了一聲,他知道大阿餐在新羅是相當高的官位,相當於大唐宰相或者兵部尚書的級別。

新羅最終圖窮匕現,派出精兵良將與大唐直接對陣,一爭高下。

高侃責備道:“大唐與新羅是兄弟之國也,昔高句麗爲惡,大唐與新羅共擊之,協同作戰,大破高句麗,兩國友好關係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豈料今天兩國兵戎相見,令人痛惜,你若迷途知返,休兵歸國,猶未晚也!”

大阿餐曉川淡然道:“高大將軍請了!久仰高大將軍名聲,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大唐與新羅共擊高句麗乃是前事,今非昔比,貴國的‘脣亡齒寒’可是教會了敝國爲人處事的道理,因此不得不救也!”

脣亡齒寒道理深刻,高侃知道多講多益,嘿然道:“既如此,就讓兒郎們來玩幾手吧!”

曉川欣然道:“好,正要領教!”

兩邊主帥各自歸陣,高侃即時發令,着高宏圖出陣搦戰!

大唐戰將如雲,差高宏圖出戰,明顯是讓他露臉,不過這是主帥權威,別人不可干涉。

立威!

打出來的名氣可抵萬軍,人的名字樹的影兒,只要有了名聲,財富官位統統有,就象馮小寶成軍前多難呵,但殺過一萬個吐蕃人,那就是錢找他,官位雖說壓着他,卻是爲他好,厚積薄發,將來水到渠成,一飛沖天!

高宏圖騎一匹大青馬,持丈二長刀,昂然駛向敵方大陣!

跟隨着他爲他助威的鼓聲響起,聲傳十里,唐軍興奮地呼喝聲,高聲爲他打氣,三軍盡呼,有如山呼海嘯,震撼人心,任何一人都會心旌搖動,激動不已。

敵軍也出動一員武將,我倒,穿着也是唐軍的明光鎧,身上沒破洞顯然來自倉庫或者沒經戰陣的俘虜,唐軍的護甲好用啊。

他手執長矛,目光專注狠定看着高宏圖。

他們的官兵也在大聲呼喊,似乎叫着“沙餐山世”的稱呼。

沙餐,是新羅官職,一般可以做到新羅郡一級的最高長官,地位不低。

大家的聲音漸低,看着兩騎在迅速接近……

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五十九節 山莊夜話(二)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四一九節 不甘,但無奈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一四九節 說服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千五五節 攻法蘭克(二)第千十三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三)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七九三節 總體戰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四九九節 唐倭會戰(二)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七零八節 輕打重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四四三節 終露餡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六五三節 攻不下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第三百八節 小鎮突擊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八八六節 烈火焚城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二四三節 陣戰(一)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八十八節 美容院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第八六六節 炮擊敵船第六六八節 有來有往第三三四節 真的猛士(二)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八三五節 武則天之野望第千四六節 (十六)第六六三節 做他女人好處多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三五七節 唐吐大戰(七)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八九五節 唐甜出動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一五五節 見三官(第5更求訂閱)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二二七節 小寶破陣樂第二四四節 陣戰(二)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