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

馮小寶會煉焦嗎?不會!他只會方法,可有方法就足夠了,唐家有足夠的力量將方法變成現實。

至於馮小寶告訴他們的煉焦工作環境惡劣,還會造成環境污染,他們一點都沒有在意。

煉焦是奴僕們做的,環境污染,那就放遠一點,不在主城附近得了。

馮小寶告辭之後,唐家大佬們密密地商量了一通後,就馮小寶所講的兩件事分派職司,按馮小寶所講的做好保密工作(集中人手開發,控制人手流動,外圍嚴密警戒),很快開始動工。

從此草原某處爐火徹夜通紅,黑煙遮天蔽日。

而在礦場周圍,自有鐵騎帶着狗羣日夜巡邏,擅入者統統殺掉,藉此保守秘密。

唐家把持鐵礦生產,打造兵器,大賺特賺,若干年之後,涼州給弄得烏煙瘴氣,此爲後話了。

作爲回報,唐家又送出了二百騎士充當馮小寶的奴僕,但不入正軍,算是給他打雜和充當後備。

同時還承諾將來,給他準備一萬騎的馬匹,供他使用!

唐家非常看好馮小寶,這小子有點象諸葛亮般多智近似妖,看過唐家

……

天爲房、地作席,天氣由炎熱轉涼,正是出兵打仗時。

嵩陽縣折衝府的大纛高高豎起,軍成!

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八百精騎不是小數目,因此來自兵部的批文落下,馮小寶爲嵩陽縣折衝府的權折衝都尉(最高長官),程伯喜和楊成獻分別爲權左右果毅都尉。

權的意思是代行職責,現在馮小寶們屬於功職未顯,唯有設置暫代職務。

八百壯士成四個方陣整整齊齊地排列在馮小寶面前,此時此刻,他心潮起伏,終於邁出了這一步,是吃粥還是吃飯,靠自己和靠兄弟們了。

“一團校尉範無傷出列!”

範無傷應聲而出,馮小寶親自給他授旗,軍旗上寫着嵩陽縣折衝府壹團的字樣,馮小寶嚴肅地道:“給軍旗增添榮譽!”

範無傷的回答是:“人在旗在,我等必給軍旗增添榮耀!”

然後是程伯喜給二團授旗,由校尉單虎接旗;楊成獻給三團授旗,由校尉張慶接旗,最後是馮小寶的四團,馮小寶授旗,由校尉蔡君豪接旗。

馮小寶在四個團面前發表了熱情洋溢講話,對大家大談國仇家恨,講到大非川之敗,十萬唐軍一朝盡喪,如果不對吐蕃加以扼制,則大唐危矣,我等大唐子民該當奮起。

他奮臂出袖,大聲呼喊道:“大唐萬歲,消滅吐蕃!”

軍人們跟隨着他呼喊:“大唐萬歲,消滅吐蕃。”

聲音在草原上回蕩,久久不能平息,馮小寶把手一揮:“出發!”

……

上千騎兵上路,倒有一番聲勢,他們在大唐境內行進,當然沒有誰不長眼睛去阻滯他們,徵集軍糧被給也很方便,不幾日功夫,到達征討吐蕃的大營所在地,也是左相姜恪帥帳所在地。。。河州。

爲了防備吐蕃人,大唐本土(非安西都護府)的防禦線從陽關起,經沙州、肅州、鄯州、河州、洮州和岷州一線,其中河州是姜恪駐地。

理論上馮小寶的部隊去哪一個州都能打擊吐蕃,一些不求上進怕危險的傢伙甚至躲去了涼州、原州、秦州等(二線)從事後勤支援任務,反正都有功勞可拿,至於馮小寶,人強馬壯,信心爆棚,自然是湊到姜恪面前聽用了。

河州一帶,軍營並不甚多,倒是糧食營地非常多。

此地遊騎兵來往穿棱,戒備深嚴,馮小寶大隊騎兵到來,立即引起注意,哪怕他們有兵部公文,滿嘴的洛陽京師口音,都是正宗漢人模樣,也給十里外止步,主將三人被引見大帥。

左相姜恪,是大大的歷史名人,是秦州上邽(甘肅天水)人,天水是個好地方啊,人傑地靈,有詩爲贊:“天水誇英俊,涼州產異才。系從尚父出,術奉武侯來。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說的正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姜維,而大唐左相姜恪正是姜維的後人,祖父姜遠曾爲秦州刺史,父姜宜誼爲左武衛大將軍。

現時大唐朝政中,姜恪爲待中,閻立本爲中書令,姜恪爲左相,立本因善繪事(畫畫)而爲右相,時人評論說:“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

姜恪知兵,接報說下州嵩陽縣折衝府派府兵前來參戰,嵩陽縣其實連個下州都算不上,只屬州縣,但聽聞有足足一千騎(連馮小寶的奴僕也算上),還是河西馬居多,人均二三騎,這麼豪奢的隊伍十分少見,既然朝中禁衛軍也不過如此,居然是下州折衝府?!

接報後姜恪爲之動容,立即抽空接見。

“馮小寶(程伯喜、楊成獻)參見大總管!”三位少年英豪見姜恪後行軍禮道。

大總管姜恪現在軍職是涼州道行軍大總管,生相儒雅,然而眼中精光電閃,智珠遠照。他雖以文臣行武事,卻分派有方,指揮得當,在薛仁貴兵敗後姜屬往前線收拾殘局,短短時間就穩定了局勢,再與吐蕃軍相持,唐軍不落下風!

帥帳屬官驗看過馮小寶部隊的兵部批文,確切無疑,再聽着三人洛陽口音,馮小寶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美譽,程伯喜是盧國公後人,楊成獻是軍中子弟,講述他們得朝廷恩許建軍,百姓厚贈資助,子民們踊躍從軍,往涼州訓練三個月,皆爲弓騎,可堪一戰時,姜恪拈鬚微笑:“皆吾大唐之千里駒也,我心甚慰”

他又考究馮小寶三人兵法,皆頭頭是道。

問起馮小寶三人軍中之事,一一分說,娓娓道來。

他們治軍雖然只得三個月,卻是實打實的帶兵訓練作戰,一絲不苟,已有經驗,在同齡人中實屬鳳毛麟角。。。沒有多少個年青小子能夠象他們這麼好命,如此年青就能帶上幾團人作戰!

說起來也算得程伯喜、楊成獻跟隨着馮小寶得大便宜,皇后及千金公主一心推馮小寶上位,程伯喜、楊成獻也跟隨着水漲船高。

馮小寶深諳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也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軍務對程伯喜、楊成獻絕無保留,大家輪換指揮部隊,從中汲取經驗,因此程楊兩人同樣熟悉軍務。

聽得他們三人的話或許有些幼稚,但已經難以可貴,更主要的是三人毫無世家大族子弟的臭脾氣,謙虛謹慎,能聽得進別人的話,還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姜恪極是歡喜,不禁道:“少年強則我大唐強,有此等少年,十年後必成軍中支柱,我軍後續無憂也!”

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八八十節 一碗饃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二十八節 賣藥衝突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六十三節 你是面首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四四三節 終露餡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五百九節 回到登州第五七一節 突厥人跑路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六八九節 請君入甕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二十八節 賣藥衝突第五二一節 史萬超領軍第二七十節 堅持就是勝利(二)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第三七七節 獵戶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九九九節 進軍,進軍!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一二四節 回家第六一五節 德武服人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一千一節 痛快還是窩囊?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五十節 伏路截殺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九四九節 天時在我第四一一節 達瑪古仁之死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二七九節 陪公主玩冰壺第三五七節 唐吐大戰(七)第四八九節 牛肉乾征服倭人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一四七節 兄弟們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六三二節 不能亂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八九七節 伏擊北方大軍(二)第二八二節 陪公主逛街(求收藏)第八百九節 攻擊伊斯法罕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二一二節 碩果第千三八節 (八)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五七七節 契丹之戰(二)第二八四節 餘波(祝大家十一快樂)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九十三節 李淳風仙去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