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蘇張之才

已經自斷心脈的人竟然自己跑了,而且按照陳瓊的說法,這個已經心脈俱斷的人在完成陳瓊交給他的任務之前還會一直跑下去。

說實在的,這個事實實在超出薩拉頂和尤典房接受過的義務教育覆蓋的知識範圍——當然考慮到這兩個人也沒有接受過義務教育,所以要超出這個範圍應該是再容易不過了。

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覺得這件事近乎神蹟,於是沒敢再說話。陳瓊也沒興趣繼續這個話題,帶着兩個人回到自己的營帳,然後說起自己找兩個人過來的目地。

劉耳三人守若利城有功,按道理應該嘉獎,然而陳瓊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他壓根就沒有封官的權力,在蜀川實行戰時條例是迫不得己,不把蜀川官場收拾了,他根本不可能拉起隊伍來,所謂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要想做大事,預先留出退路是不可能的。

其實他倒是不覺得蜀川官場敢拖延救援高勇,但是他同樣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安全寄託在別人的節操上面。

但是拉起隊伍很容易,以後怎麼繼續下去就不好說了,除非陳瓊劃地自治,否則的話朝廷肯定要進行清算,趙煜心再大,也不可能放任一個隨時可能叛亂的勢力坐擁蜀川這種形勝之地。

然而劃地而治的話,那也就意味着大規模的內戰,即使不考慮高勇的立場問題,陳瓊也不願意看到寶貴的人力物力浪費在內戰上面,世界那麼大,要打爲什麼不到外面去打?

如果陳瓊足夠無恥,爲了避免全面衝突,當然可以在救援高勇之後拍拍屁股跑到杭州隱居,獨善其身,沒準還能撈個和平獎什麼的,順便坐看追隨自己的人被自殺或者他殺,然而陳瓊身爲一個工科生,基本的良心還是有的,絕對不可能坐視這種情況出現。就算拋開這些追隨自己的人不提,坐看歷史按照既有的軌道發展,那他幹嘛來了?

所以陳瓊需要組織自己的班底,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和趙煜討價還價。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和平求和平則和平亡。

所以發現劉耳三人都是人才之後,陳瓊就想把他們留在自己的手裡,於是打算詢問一下他們本人的意見。

按照陳瓊自己的想法,劉耳和薩拉頂可以留下來重建若利城,畢竟西征軍需要一個前進據點,若利城的位置不錯,就這麼廢棄太可惜了,如果重建順利的話,這裡完全可以建設一個西進的物流中心。

最主要的是,他剛剛擁有了兩千多幹活不用付工錢的戰俘,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戰俘出現,這麼多免費勞動力,如果不大建特建就太虧了,過了這個村可沒有這個店了。

比起這兩個人來,尤典房的安排是最好辦的,他本來就是小崗物流的人,又是三十六友之一,所以讓他跟在張道陵身邊就好了。而且張道陵不可能長時間留在西征軍中,必要的時候,尤典房還可以接替張道陵的工作。

別看陳瓊控制蜀川的時候雷厲風行,其實他還沒有完全適應手掌大權的身份,所以事無大小,仍然習慣親自過問,如果換成高勇或者趙炫,就算看重薩拉頂三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在這麼忙的情況下抽出時間和他們聊天,畢竟雙方的身份差距實在太大,就算要收迷弟,以這幾個人的能力也得往後排。

薩拉頂倒是並沒有想那麼多,也不覺得國公親自問起自己這個八品校尉的打算有什麼好奇怪的。聽陳瓊問起,他立刻表示自己願意隨軍西進,最好能到前鋒隊裡去。

他剛見陳瓊時第一句話就是請陳瓊迅速西進救援高勇,顯然是高勇的鐵桿支持者,想到救援高勇的最前線去當然很正常,這很合理。

讓陳瓊沒想到的是,尤典房居然也想跟着前鋒營行動,不過他的目地倒是比薩拉頂高級多了,根據這些日子在若利城中的所見所聞,他覺得達瑪王國內部並不團結,如果能摸清楚這些部族之間的關係,對於朝廷以後控制安西都護府大有好處。

陳瓊對尤典房的想法感到相當意外,他這種想法已經接近前世流行的國際關係學了,一般搞這玩意的都得是高大上的人物,沒有博士頭銜再加一雙充滿智慧的小眼睛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沒想到尤典房這種連書都沒讀過幾本的人竟然也對這種事情感興趣。

本來按陳瓊的想法,他其實並不打算讓薩拉頂去前線。畢竟他的虎豹騎和陷陣營雖然收編了很多神策軍士兵,但是戰法和從前的神策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真要說起來,反而是踏白輕騎的戰法更像神策軍的探馬斥候。

所以剛纔聽薩拉頂說想去前線的時候,陳瓊本來打算讓他去霍無病率領的偏師報到。這時代出兵打仗講究奇正相合,陳瓊的步騎大隊主力算是正,樂亭侯霍無病率領三千神策軍在陳瓊主力南邊掩護側翼,算是奇。

本來霍無病是神策軍二號人物,高勇西征的時候,把霍無病留在蜀川掌握兵馬,陳瓊接管蜀川三郡之後,擔心吳叔壓不住霍無病,所以把霍無病也帶了出來,至此蜀川三郡已經沒有成建制的神策軍了,全部武力都在吳叔和徐邈、蔣青三人組成的軍管會掌握當中。

但是聽了尤典房的打算之後,陳瓊就決定改變主意。如果尤典房真能做到如他所說的那種程度,那麼毫無疑問他一個人可以抵得上數萬大軍,畢竟攪屎棍的威力早就被陳瓊前世的大陰帝國證明過了。

然而要充當一根合格的撐屎棍也不容易,除了自身的才能之外,來自後方的支持也是必須的,陳瓊急切間也找不到有足夠眼界和尤典房配合的軍官,倒不如干脆讓薩拉項和尤典房配合,薩拉頂這個人腦子雖然不夠靈活,但是和尤典房曾經並肩作戰,兩個人是過命的交情,彼此信任,配合起來自然也就更加親密。

於是陳瓊想了一下,就答應了兩個人的請求,然後在打發兩個人回去休息之後,立刻又讓親兵把尤典房找了回來,親自面授機宜。

尤典房能升起合縱連橫的念頭,主要是因爲在若利城中守城的時候,對於城內那麼多居民無法利用感到無奈時想到的,他當時就已經發現若利城裡的居民並不都心向達瑪王國,可惜當時戰事緊張,他沒時間仔細甄別,只能簡單粗暴地把本地居民排除在外。現在回想起來,如果在戰前就開始有意思地進入梳理的話,守城戰絕對不會打得如此艱苦。

沒想到他這種連自己都覺得不怎麼靠譜的想法居然會得到興國公的肯定,而且只一轉眼間,陳瓊居然就能想到各種各樣的應用手段,簡直讓尤典房歎爲觀止,除了大呼國公真神人也之外,完全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

陳瓊對他的這種心情倒是很能理解,在前世,網絡上有一句很傳神的話可以用來形容,就叫“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第一章 泯江文集第六十二章 因果之道第九十七章 你想嗎?第二百七十九章 江上笛聲第二百九十九章 所來何謂第六十章 魚罐頭第十五章 救人第六十八章 你認識顧採嗎第三章 沒時間見禮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幹第六十五章 我變強了第三百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三章 千年參王第六十五章 我變強了第六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四十章 何妨吟嘯且徐行第六十九章 何處是前期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以教我第十九章 你看我敢不敢第八十四章 亂像初顯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湖害蟲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妄之災第十三章 天要涼了第四十章 棒槌鏢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救護隊第二百二十章 新星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索洞穴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退一步第二百六十六章 能飲一杯無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七十五章 來都來了第二百零七章 又見倪真第六十七章 回憶第五十九章 綿掌擊石如粉第二百一十八章 封賞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略方向第一百二十章 五十八加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這個天人真弱第五十三章 謀反第一百一十九章 國策和朝爭第四十九章 少年書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節府藏嬌第二百二十三章 講道理第四十九章 少年書生第九十一章 簡單粗暴的調包第三十九章 古代版人血饅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橫山軍侯贏第六十章 魚罐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劍之緣第七十七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一百一十二章 魯園之主第九十三章 平定江寧第七十三章 無雙劍意第四十三章 直入王城第八十五章 粥棚第二百章 天要下雨,郡主要私奔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書五卷第九十章 風雨同舟第二十五章 怕不是個傻子第十八章 言出法隨第一百九十六章 金光境第五十四章 三件事第三章 林間少年第九十七章 陽謀與大勢第八十四章 亂像初顯第一百一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安靜第八十九章 哥哥或者姐夫第二百一十七章 嘉獎第一百四十二章 衆妙之門第四十章 投石機第二十章 你相信我嗎第五十二章 不按套路第十七章 豬隊友第二十五章 寂靜第五十七章 許看不許摸第九十一章 不在第二百九十五章 節府藏嬌第一百五十九章 絕境天人第八十二章 月下綺旎第七十一章 無禮第四十八章 不是斷境別說話第六十二章 都是兄弟第一百三十八章 說走就走第十六章 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五十二章 不按套路第十一章 武道意境第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涯海角第八十七章 風虎遇雲龍第九十一章 簡單粗暴的調包第二十八章 靜夜思己過第二百四十三章 千年參王第三十四章 善人莊李達第一百一十三章 桃花山上無桃樹第九十五章 盤滿蛟的槍第二百八十一章 救護隊第十七章 一路不平安第八十三章 世界有多大第一百八十九章 鬥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