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略方向

實際上在陳瓊去蘇州勸宋憲坐視趙沐逃走這件事上,宋憲多少應該算是讓陳瓊給坑了。雖然陳瓊有爵位在身,但是他在江南道並沒有官職在身,宋憲完全不需要聽他的。

而且嚴格來說,陳瓊在蜀川掛官而去行爲,按周律是可以問罪的。只不過他這個幹法很符合文人視功名如糞土的價值觀,再加上趙煜縱容,所以纔沒人追究。

當然既然沒人提這件事,這件事本身擔負的罪名也就沒有消失,這時代可沒有追訴期的說法,只要有人想搞事,隨時都可以拿出來指責陳瓊是戴罪之身。更不要說趙沐從前告陳瓊行兇殺人的罪狀也還沒有撤銷,所以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權力指導宋憲。

對於宋憲來說,趙沐的船隊經蘇州入海而逃,雖然沒有上岸攻擊,但是仍然穿過了蘇州地界,他沒有出兵攔截,一個縱敵入海的罪名肯定是跑不掉的。

宋憲也是官場的老油條,當然知道坐視趙沐經過會有多大的麻煩,他當時最好的應對方式是派兵沿河騷擾,至少也要做出阻攔的姿勢,而且拋開良心不提,這一戰當中死的人越多,宋憲的罪名就越輕,畢竟趙沐舉江南之力叛逃,整個江南道只有宋憲抵抗了一下,就算攔不住也可以說是非戰之罪。

但是具體到宋憲的身上,他既怕惹惱了趙沐,真的下船攻打蘇州城,也擔心死了人之後不好收拾。

他又不是第一天當官,很清楚開仗容易,打完仗之後收拾殘局纔是最麻煩的,他剛到蘇州不久,位子還沒坐穩,一個不小心沒準就翻車了。

所以他當時聽從陳瓊的建議按兵不動,其實就相當於站隊,看起來站的是陳瓊,其實瞄準的是陳瓊身後的高勇。

事實也證明他這麼多年混官場的經驗很有用,無論是高勇還是陳瓊都沒有讓他背鍋,高勇回師場州之後給皇帝的奏摺裡替宋憲說了不少好話,陳瓊更是親自上表,把坐視趙沐出海的責任都攬到了身上。

當然陳瓊和高勇的辦事風格不一樣,並沒有像高勇那樣把迴護宋憲的心思堂堂正正地擺出來,畢竟大家都知道高勇是趙煜的親信,站高勇就相當於站趙煜。陳瓊的立場就不一定了,不提陳瓊竄納陳涉起兵和在蜀川搞土改,起碼趙煜屢招陳瓊不至,陳瓊就沒臉說趙煜應該無條件相信他。

所以陳瓊另闢蹊徑,根本不和趙煜討論放走趙沐的責任劃分,更不會說這個鍋由他來背,因爲他很清楚這個鍋他不夠資格背,真要是扣下來,保證連宋憲都一鍋燴了。

他給趙煜描述的是放趙沐出海去十一區的好處,爲此甚至又給趙煜畫了一張周朝疆域略圖。

從略圖上可以看得出來,周朝有相當長的海岸線,長度甚至不小於陸地邊界。同時陳瓊在圖上指出,趙煜要開疆拓土,除了攻略西域之外,走海洋路線也是可以的。

財富來自海洋,危險也來自海洋,就看朝廷對海洋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在這個前提上,放趙沐出海,一方面可以消彌掉髮生在自己腹心之地的戰爭,不牽扯朝廷可以用在西進攻略上面的精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趙沐先替朝廷開發東海地。以朝廷和趙沐之間的實力對比,只要重視海軍建設,經略東海只是舉手之勞。

同時陳瓊也毫不避忌地說明,自己確認趙沐去的東海大島出產貴金屬,但是生活資源匱乏,朝廷可以用很低廉的付出換取那裡的貴金屬,這相當於是讓趙沐給朝廷打工。

總而言之一句話,把趙沐攔在江南,朝廷就得調兵平叛,而讓他出海向東,不但不動刀兵,以後還有大大的好處,至於能得到多少好處,就看趙煜打算怎麼作了。

事實上陳瓊不但說明了趙沐東去的好處,還建議趙煜赦免趙沐叛逃的罪名,鼓勵親王們出海封建,畢竟大家同源同種,打斷骨頭連着筋,以中華文明的凝聚性,難道還會比不上前世的英美兩國?

一個月之後,趙煜的迴應終於來了,事實證明皇帝踢皮球的水平也不差,至少比陳瓊前世的國家男足厲害,在給陳瓊的旨意裡一句話有用的話都沒明說,除了給陳瓊加興國公,意味着赦免了陳瓊掛官和威脅宋憲放縱趙沐出海的罪名外,只是讓陳瓊擇日進京。

這個意思其實很明顯,趙煜覺得陳瓊的奏章有道理,但是要不要聽從陳瓊的建議,還是需要陳瓊當面和他說。這麼重要的事情,不可能光靠陳瓊畫在紙上的大餅就行。

如果陳瓊真覺得自己的建議很重要,那麼他就有必要親自進京,如果他不去,那就說明這件事並沒有奏章裡說的那麼重要。

陳瓊兩輩子出身都是平民,微言大義這種需要祖傳藝能的技術活不是長項,所以接旨之後只是隱隱意識到了一些內容,還沒有形成清晰的思路。

這次傳旨的人要說起來也是陳瓊的熟人,正是曾經在蜀川輔佐高勇的程別駕。

程別駕大名程斌,字從文,本是河南道大族程家後人,後來舉家遷入蜀川。在蜀川經營兩代之後,程斌就憑着一身才學作到了城邑別駕。

不過程家在蜀川畢竟是外來戶,勢力不夠,如果蜀王不倒,他作到成邑別駕之後基本就到頭了。運氣好能混個成邑府尹的位子,弄不好就別駕到退休了。

結果蜀王被削藩之後,高勇入蜀被蜀地官員抵制,程斌這個外來務工人員的身份就吃香起來,先是跟在高勇身邊處理蜀川事務,後來又被保舉爲蜀中郡長史,也就是蜀中郡刺史的副手,算是連升兩級。

這次高勇回京述職,就把程斌也帶了回去,畢竟他這個三郡節度使雖然管得寬,但是並不經手具體的細務,如果趙煜要問他去年蜀川的GDP是多少,高勇總不能派人回蜀川去打聽。

而且本來趙煜打算留給陳瓊的雲中郡刺史位置現在還空着,高勇如果要引軍西征,出發點就是雲中郡,他也有意思推薦程斌出任雲中刺史,高勇相信以程斌的能力,能夠保證自己的後勤穩定。

事實上如果一定要給自己選一個後勤大總管的話,高勇更願意選陳瓊,畢竟陳瓊在青衣江北的威望極高,當地蠻族知道陳瓊而不知道有皇帝,如果陳瓊到了雲中,登高一呼頃刻間可以集兵數千,糧秣馬匹更是措手可得。可惜陳瓊明顯不願意當官,指望不上他。

高勇穩定江南之後就帶兵回長安去了,但是現在趙煜把程斌派來給陳瓊頒旨,很可能高勇還沒有回長安。

果然交接了聖旨之後,程斌上前與陳瓊見禮之後,告訴他說高勇還在長安,趙煜的意思,今天秋天就讓高勇屯兵雲中,相機西進。

所以趙煜其實希望陳瓊立刻進京,否則的話,高勇的西進行動開始,朝廷就沒有精力南下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無垢身第九十九章 重五之約第九十一章 五方會談第一百一十章 揣着糊塗裝明白第三十六章 兩件心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笑容第一百九十七章 因果第二百四十九章 鐘聲驚起歧離夢,再枕笛聲入黃梁第三十五章 似非良配第二百一十七章 嘉獎第一百三十章 招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上門來的大富貴第七十三章 陳涉世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己挖的坑第九十章 風雨同舟第三十九章 古代版人血饅頭第三十一章 花椒第三十五章 似非良配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影劍與血飲狂刀第七十章 怎麼想第一百零三章 拼爹第八十二章 江南舊事第五十五章 傳說中的相愛相殺第九十二章 你可知罪第十五章 許大夫的善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贅婿第一百零五章 都死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第八十六章 國企第一百九十三章 摘帽棄袍第十四章 天魔轉世第八十五章 天人的新衣第十九章 於歡和段浪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們也沒錢,所以不會怕第一百二十九章 何時不可踏清秋第一百一十一章 住處第四十六章 雙標第二十四章 白馬雙俠第四十二章 晉身之路第一百零七章 你誰啊第二十章 你相信我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海滔天第三十八章 挖坑第七十四章 接盤第七十五章 來都來了第三章 決不是神策軍第五十四章 可以報警嗎?第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八十二章 月下綺旎第二章 若利城外的騎兵第六十五章 黃梁飯熟矣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見知秋誤終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否認三連第二十二章 英雄美人第五十六章 百年大計第二十五章 舔狗的好處第十七章 爲何而戰第七章 陰火焚身第一百五十六章 豬隊友第九十七章 你想嗎?第三十七章 峽谷外的敵軍第四十九章 少年書生第十七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想通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人物第二百三十章 恰飯不易第十七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索洞穴第一百六十四章 此及天意第四十二章 奪城第二百三十章 恰飯不易第五十二章 “你瘋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踏浪第六十章 魚罐頭第二章 若利城外的騎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笛曲爲憑第六十一章 想死你了第八十三章 世界有多大第十八章 道觀之夜第五十五章 傳說中的相愛相殺第七十章 趙煜的心事第四十七章 三拱手第三章 林間少年第二百四十一章 呆雁第二百六十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一章 若利城之圍第一百零七章 因果與時間第八十八章 家常閒話第一百四十七章 巨人圖百諾第二百七十四章 何日是歸期第四十三章 直入王城第二百五十章 全都知道第四十九章 二十年後誰人天下第三章 沒時間見禮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救護隊第四十六章 我也想看第八十四章 亂像初顯第一百九十八章 觀自在心經第二百五十章 全都知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