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古代版人血饅頭

聽到門外人的話,陳瓊差點問一句,“來的可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好歹他這裡纔剛剛開始喝酒,就算是假酒也還沒有來得及上頭,所以及時反應過來,知道此大事非彼大士,纔沒有在徐邈這裡留下笑柄。

徐邈很容易就聽出了來人是誰,只能在心裡暗歎此人來得不是時候,向陳瓊點了點頭,起身迎了出去。不一會就引着一個布衣青年走了進來。

陳瓊見這青年面色黝黑,骨節粗大,身上的青布長衫已經洗得發白,上面有很明顯的補丁痕跡,顯然還遠遠沒有實現財務自由。

徐邈顯然並不在乎這青年的財務狀況,很親熱地拉着他走進房間,向陳瓊笑道:“這位是蘆山劉謙劉子義。”

劉謙進來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徐淼房中竟然還有人,猛然見到陳瓊顯得非常吃驚,尤其是看清陳瓊的容貌之後。更是顯得有些狼狽。期期艾艾的看了一眼徐邈說道:“不知徐兄還有家眷在此,恕罪恕罪。”

陳瓊還覺得莫名其妙的時候,徐邈已經猜到了劉謙的意思。頓時覺得啼笑皆非。想來這傢伙是誤會了陳瓊的身份。不過要說起來,每一個第一次見到陳瓊的人都會驚訝於此人的相貌,劉謙在客棧作工,先入爲主的思維主導,覺得這是個男裝麗人也不奇怪。

事實上就是徐邈,當時也有些懷疑。只不過徐家僕役衆多,徐邈又已成婚,對女人並不陌生,仔細觀察陳瓊的行爲舉止。這才推翻了自己的猜測。

想到這裡,他瞪了劉謙一眼,“這位陳兄弟乃是當世大才,劉兄不可無禮。”

劉謙這才知道自己想多了,人家就是長得好看,並不是性轉。想想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連忙向陳瓊拱手賠罪。

陳瓊這個時候才知道面前兩兄弟打的什麼啞謎,雖然心中不悅,但是人家賠罪賠得快,陳瓊武功再高也不好打笑臉人,只好淡淡應了。

徐劉二人自然看得出陳瓊不高興,劉謙是有錯在先,心裡先慫。徐邈卻覺得陳瓊雖然言談高深莫測,到底是少年心性,心中對陳瓊的忌憚提防之意倒是淡了很多。

徐邈拉劉謙進房的時候,院子裡的老夫妻當然是看到了的,不用徐邈吩咐就送了一副碗筷進來。劉謙看起平日裡吃得不怎麼樣,看到桌子上的菜餚兩眼放光,也不知徐邈客氣,先吃了一碗粗飯,這纔想起正事來,向徐邈說道:“徐兄,蜀中出大事了。”

他吃飯的時候,徐邈和陳瓊也沒閒着,徐邈趁機給陳瓊介紹了一下劉謙,原來這個劉謙祖居的蘆山並不是大名鼎鼎的江西廬山,其實就在青衣江下游,離此處不過百里。

劉謙少年時也曾治學,能寫會算,可惜父親生病而死之後很快就家道中落,他有一個妹妹已經嫁人,家中只有母親。爲了生計,經人介紹到這裡來給客棧當帳房先生。

要說起來,任何時代的財務人員都要算是掌櫃親信,待遇在打工人羣裡要算是好的,劉謙在客棧管吃管住還有工錢,日子應該過得還不錯。

不過這劉謙是個孝子,工錢都要攢下來交給母親,自己吃穿只是應付,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此人在鎮上風評很好,再加上爲人勤快待人熱情,這才結交到徐邈這樣的人物。

劉謙久在風塵中廝混,早就沒了書生意氣,聽徐邈當面說起自己的家事也不惱,一碗粗米下肚,他又喝了一杯酒,這才向兩人說道:“今天有一夥閬中來的客商,說起川東今春百日無雨,夏糧已絕,他們這一路過來,據說已經有大批災民往漢中祈糧。”

陳瓊雖然久居華山,他師父和二師兄卻是經常往外跑的,特別是他的師父,號稱玄壺濟世,其實幹的就是赤腳醫生的活,平時裡接觸的都是平民百姓,經常感嘆民生多艱,所以陳瓊對於民間疾苦頗有耳聞。聽說川東斷糧,雖然覺得很慘,倒也沒有什麼觸動。心情基本上就跟前世聽說非洲難民一樣。

然而徐邈想的卻和陳瓊不同,聽了劉謙的話矍然一驚,“如今纔是晚春,就算夏糧絕收,官府手中猶有去年的秋糧,怎麼會這麼快就出現災民?”

這句話說出來後,還沒等劉謙回答,徐邈自己就已經明白過來,猛地一拍桌子怒道:“狗官害人。”

別看陳瓊平時指點江山,一幅盡在掌握的派頭,其實做的都是命題作文,遇到這種需要透過表面看本質的時候立刻就原形畢露,所以看着兩個書生一臉怒容的樣子,完全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好在他雖然不明白,到底問還是敢問的,於是向徐邈說道:“此話從何說起?”

徐邈此時正是義憤填膺的時候,也沒有多想,隨口解釋之後,陳瓊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農民靠天吃飯,古今同一,像陳瓊前世科技那麼發達,一旦遇到自然災害,農作物照樣減產絕收,就連扇貝都能跑路。

蜀中多山,全靠川中平原和川東產糧,今年春天無雨,川東夏糧絕收已成定局,往常這個時候,官府正應該一面開倉賑濟災民,一面組織農民補種,怎麼也要保證秋糧。

然而現在蜀王造反不成,朝廷大軍入蜀,原本蜀王治下的地方官員自然也就混水摸魚,把本來應該由自己負責的賑災工作推給了朝廷,如果沒有人推波助瀾,根本不可能這麼早就出現災民潮。

陳瓊這才明白過來,這分明是古代版的人血饅頭帶節奏啊,而且顯然比他前世見過的更加血腥殘忍,代價是鮮活的生命。

想到此時有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甚至曝屍荒野,陳瓊連忙問道:“漢中可有糧在?”

徐邈苦笑一聲,“漢中自然有糧,畢竟乃是王城,可是朝廷大軍初至,本是客軍,又兼地方未定,如何肯舍糧就民?”

陳瓊聞言大怒道:“都是朝廷子民,難道還能坐視?”

徐邈搖了搖頭。這時代可沒有“人民是無辜受害者”的說法,統治者犯下的錯誤多半都是要由人民來承受的。如果蜀王不反,朝廷自然有賑災的義務,當然蜀王如果不反,這種程度的旱災只憑川蜀的力量就能平息下去。然而現在蜀王既反,川蜀之地就是敵國,朝廷大軍是來平叛的,本來就不在乎會死多少百姓,就算要秋後算帳,也儘可以把鍋扣到蜀王和地方官員頭上。怎麼肯爲了救濟百姓,讓自己的精銳軍隊陷入缺糧的險境?

看到徐邈的樣子,陳瓊越想越怒,霍然起身,向兩人拱手說道:“我要趕去漢中,明早就走,先與二位告辭,後會有期。”

第十二章 錢王趙沐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火的套路第五十二章 不按套路第九十一章 五方會談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軍府第二十九章 禮貌第八十九章 國企的重要性第二十九章 從心是道第三章 林間少年第四章 跑毒第二十六章 打完徒弟來師父第九十七章 你想嗎?第六十七章 誰陪誰第二百四十七章 先天造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何時而樂第十章 降魔衛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扔了帽子第八十九章 國企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章 恰飯不易第三十七章 峽谷外的敵軍第七十三章 無雙劍意第五十九章 要這恨境何用第二百二十六章 真意第九十章 明珠第一百五十四章 野蠻生長第一百三十九章 奇點意境第十八章 言出法隨第一百四十一章 陳年往事第二十九章 禮貌第九十五章 我是大俠第二百六十二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零三章 神說:不許第一百零二章 一言以決第四十一章 盲猜陳瓊的師父第六十五章 黃梁飯熟矣第一百五十三章 風雪意境第九章 劍意如霜第七十三章 果然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生前身後名第一百章 鐵血丹心第六十一章 學霸師父第七十章 趙煜的心事第七十四章 真是煩死了第一百五十章 敬一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不想第四十三章 打完之後第五十四章 三件事第一百零二章 一言以決第二百二十二章 猴不重要第一百一十章 有事說事第二十三章 被欺負的資格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湖害蟲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四十八章 黃梁鎮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在此地不要走動第六十四章 工業帝國第六十五章 黃梁飯熟矣第二百零七章 又見倪真第一百二十六章 聚合原理第二百五十三章 船運公司第四十七章 舌戰羣雄第五十二章 “你瘋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奇點意境第二十章 菜雞互啄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壞第六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二十八章 靜夜思己過第十九章 你看我敢不敢第五十二章 洛陽樓頭第一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琴劍合擊第四十八章 月下邀鬥第九十八章 心中有劍第一百章 護身符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疫之後第四十六章 我也想看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劍之緣第一百四十六章 逍遙道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琴劍合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負陳椽不負君第二百七十四章 何日是歸期第一百五十七章第四十五章 巧手大聖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有的付出都有代價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梁一夢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十六章 不會一樣第一百二十四章 沒想到的結局第六十八章 你認識顧採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上門來的大富貴第七十五章 啖花女吏第五十六章 無緣相見第四十三章 直入王城第二十三章 滾地刀法第九十五章 請蘭陵王上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是第一百二十六章 聚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