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正好討教

高勇從前的官職是“都督蜀川軍政事”,所以大家都叫高勇爲“都督”,像宋航這種資格比較老的京官,就直接簡稱“高都”,也就是高都督的意思。

不過高勇這個官職不是常設官,只能用於非常時期集中權力。等到蜀川基本穩定下來後,高勇的“都督”就可以解職了,不然的話,就算趙煜放心,朝廷上的官員也不放心,誰知道蜀川會不會有人從龍心切,給高勇來個黃袍加身?畢竟現在高勇不但在蜀川一手遮天,而且手裡還掌握着神策軍,實力比從前的蜀王還要強上幾分。

實際上按照這時代的皇家哲學,對於臣子來說,最好的用人之道就是不讓他有機會產生幻想。至於所謂的天威難測一類故弄玄虛的東西,其實都是這個根本原則的演化而已。事實上封建王朝在很早就已經意識到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那些認爲統治者喜歡考驗人心的事基本屬於皇帝的金扁擔,是被人臆造出來的,真這麼幹的統治人全都已經涼透了。

如果沒有陳瓊出現的話,高勇這個都督的職位應該還能再撐幾年,當初趙煜的預想是至少三年,到時候他和高勇都是三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仍然可以君臣相得,大展宏圖。

然而因爲陳瓊橫空出世,隨便一伸手就穩定了蜀川局勢。就連社會形態和生產力水平也都一起改造了。趙煜雖然未必能看清其中蘊含的意義,卻不耽誤他意識到高勇實力的增長,發現不妙之後,他就立刻想辦法分化高勇手裡的權力,免得高勇實力膨脹之後對自己的地位認識不清。

所以在這一次宋航帶來的旨意當中,朝廷將蜀川一分爲三,置漢中、蜀中、雲中三郡,分置三郡刺史,以高勇爲蜀川節度使,節制三郡,同時以神策軍爲上三軍,不可久駐邊境爲理由調神策軍主力搬師,不過趙煜並沒有剝奪高勇對神策軍的領導權,他仍然以懷化將軍的身份遙領神策軍。

事實上這也是周朝軍制的常態,除了邊軍之外,絕大多數將軍都是遙領各軍,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到自己的軍隊裡去過,像高勇從前實領神策軍這種情況反而是特例。

雖然大家都知道高勇的都督變節度使是早晚的事,而且從品級上來說兩者也是一樣的,但是這樣一變之後,高勇掌握的事權肯定是減了,所以爲了安撫高勇,趙煜在旨意裡把高勇一頓神誇,簡直堪稱彩虹屁,反正說好話不要錢。主要是高勇世襲蘭陵王,現在又是正三品上的三郡節度,皇帝正常用來籠絡官員的加官進爵都不能用,也就只能扣帽子,這個跟不長工資只談奉獻是一個道理。不過皇帝畢竟比公司老闆大方,給高勇個人的賞賜也不少,算是稍稍彌補了一些高勇入蜀之後的虧空。

除了高勇之外,蜀川百官當然也都各有封賞,主要是三郡的架子確定下來,等於蜀川大地平空多了好多官缺,就算主要官員全都空降,其它位置也只能由本地官員填充,算是下了一場官帽雨。

而且在這其中,除了漢中刺史已經有了人選,即日到任之外,高勇現在還兼領蜀中、雲中刺史,也就是說還有兩個大餅沒分下去,誰也不能說就一定不會落到蜀中官場某個人的頭上。

在這其中,陳瓊得到的好處最是顯眼,新旨當中以陳瓊輔佐高勇完成秋稅爲由,加一級爵位爲郫縣侯,食邑三千戶,又以陳瓊的文名賜國子監出身,以治水有功加蜀川三郡都水使者,以治器之功遙領工部員外郎,然後又額外加全幅郡王儀仗,允許打蛟龍旗,服紫,佩金魚袋。比起高勇只說好話不給好處,對陳瓊簡直極盡籠絡之能事。

陳瓊聽得頭昏腦漲,直到宋航宣旨完畢,自己稀裡糊塗跟着高勇接了聖旨,還沒明白到底拿了什麼好處,又有哪些好處可以變現,只是發現身邊諸官看自己的眼神又熱烈了不少,如果從前是正常人看大雞腿的程度,現在就是剛剛作完一期野外生存節目的德爺看大雞腿的程度。要不是怕打不過他,估計早就衝上來把他搶回家去了。

傳旨完畢,宋航這次入蜀明面上的主要任務就算是完成了,他長出了一口氣,覺得傳旨這活實在太不好乾,除了誰也預料不到的逗逼之外,主要是宣讀旨意的時候必須站着,爲了儘可能多的讓人聽到,還得扯着脖子喊,實在是個力氣活。

他和高勇寒暄幾句,就把注意力轉移到陳瓊身上,主動拱手向陳瓊道喜。

陳瓊的都水使者是從四品上,比宋航低了兩級,工部員外郎更是從五品,還是宋航該管,不過陳瓊現在是郫縣侯,已經是常爵之冠,又有特賜的郡王儀仗和紫金魚袋,如果朝廷要搞大規模祭祀的話,倆人一起參加的時候,陳瓊的位置要比宋航靠前得多,甚至可以說是諸侯之首。現在蜀川衆官員要出行,排開依仗的時候,高勇身後就是陳瓊,再沒人有資格加塞,就連親任的漢中刺史都得乖乖跟在陳瓊身後。所以無論於公於私,宋航面對比自己年紀小了一半還得再饒一半的陳瓊都得客客氣氣。這是人家靠實力賺來的。

高勇身爲皇帝親信,附帶的一個好處就是朝廷想幹什麼,不用到了宣旨的時候才知道,趙煜早就提前給他打好了招呼,所以也知道朝廷派宋航來傳旨的目地。

事實上蜀川財政能這麼快自給自足,對於周朝朝廷來說雖然屬於意外之喜,可也不至於讓趙煜這麼籠絡陳瓊,甚至他弄出來的農業合作社利弊難言,朝堂上頗有爭議,沒有明令禁止,完全是看在高勇的面子上,在高勇都督蜀川軍政事的情況下,大家不好把手伸得太長。

但是高勇在給趙煜的私信裡描述的一次鑄造成型和水力鍛錘技術就實實在在引起了趙煜的興趣,雖然事實上並不像宋航見到的那個鐵廠廠長吹牛的那樣數百件鐵器頃刻可得,還要加工打磨進行熱處理,但是毫無疑問加工效率比從前提高了何止百倍。

趙煜既然嚮往武功,當然立刻就想到把這個技術用於打造兵器上,如果按高勇的說法,以後再想製造兵器的話,一直困擾朝廷的產能將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朝廷能不能造得起。

不過趙煜身爲皇帝畢竟心眼比較多,知道高勇打仗在行,對於冶金造物那就是正經的門外漢了,所以纔派宋航入蜀來看虛實究竟,免得高勇被人忽悠了,真以爲水能變成油。經濟損失可以不在乎,丟人顯眼就不能忍了。

要不然的話,禮部養着一羣專業傳旨的翰林學士,怎麼看也輪不到老宋,工部又不是沒活幹了。

所以現在看到宋航主動向陳瓊搭訕,高勇說不得還得幫忙,向陳瓊笑道:“宋侍郎素喜機器之術,你們多聊聊。”

陳瓊看了宋航一眼,拱手笑道:“宋侍郎官字諱航,在下對航海略有心得,正好討教。”

第七十七章 天魔引第二十六章 陳瓊的心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藥谷出品,必屬精品第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九十三章 摘帽棄袍第四十九章 少年書生第三十二章 蘇婆婆第二百章 天要下雨,郡主要私奔第一百五十二章 打劫第六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環計第三十四章 翼德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環計第十八章 言出法隨第十八章 道觀之夜第一百一十三章 罷職待參第一百二十四章 禮物標準第六十四章 工業帝國第二百零三章 君子立身第三十七章 宋府尹的任務第一章 泯江文集第二十八章 鬼蜮天人第八十九章 夢第一百二十二章 就不唱了第二十九章 只可意會第六十二章 都是兄弟第六十二章 都是兄弟第七十章 移形換位第二十八章 靜夜思己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毒第一百零一章 天意第九十五章 請蘭陵王上路第九十八章 心中有劍第五十章 宮爵當差第二百五十一章 不要怕第一百一十六章 工具人第二百零七章 又見倪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需求又改了第八十二章 江南舊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共勉第十三章 天要涼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有的付出都有代價第七十九章 另外的武道天人第四十二章 晉身之路第四十二章 第一滴血第四十章 何妨吟嘯且徐行第七十六章 馨香園意境第一章 若利城之圍第四十四章 大風雪第六十九章 何處是前期第十一章 武道意境第五十九章 門那邊過來的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七章 天人神境第八十五章 粥棚第三十五章 青索劍第一百章 鐵血丹心第六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九十二章 你可知罪第一百二十四章 進去幹什麼第一百五十四章 野蠻生長第七十章 趙煜的心事第十四章 天魔轉世第四十六章 雙標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梁一夢第二十二章 何須人質第六十四章 工業帝國第二百零八章 水賊蔣青第十八章 言出法隨第二百零五章 打包第三十一章 花椒第五十一章 移花接木、斗轉星移第五十六章 風行虎躡第三十九章 高,實在是高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葉子第十七章 爲何而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賠當賺第四十三章 打完之後第四十三章 直入王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探索洞穴第六章 看劍第四十五章 沙發過短第一百六十六章 萬言書第六十八章 你認識顧採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瓊的常識第十三章 主人有請第六十八章 你認識顧採嗎第八十章 米騷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踏浪第九十六章 天人饒命第一百零六章 納頭便拜第七十六章 後花園第二百零六章 過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江南造船廠第五十七章 幸不辱命第二章 若利城外的騎兵第六十七章 誰陪誰第二百六十八章 皇家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