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們也沒錢,所以不會怕

高勇沒看過某魚的名場面,當然接不住梗,不過倒不耽誤他聽陳瓊說出來意。

陳瓊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他要治水,就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總結來說無非就是“人、財、物”三樣,如果再歸納一下的話,也可以總結成兩個字——“要錢”。

陳瓊的靈魂來自於一個以金融業爲主的社會,所以在他看來,這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事情都可以歸納到“錢”上去,甚至就連世界局勢的風雲變化,歸根結底也是錢鬧的,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然而事實證明,這一次他失算了,別說高勇也沒錢,就算他把周朝的國庫搬過來,很多事也不是花錢就能辦到的。

所以如果這個時候要給高勇設計一句臺詞來接陳瓊剛纔的梗,他完全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說:“我們也沒錢,所以不會怕,你請說。”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時代,金融行業還遠遠沒有達到融入百姓生活當中的程度,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錢財對於他們的重要性其實並沒有陳瓊想像的那麼重要。

在周朝甚至是這個世界上,有錢當然可以買到東西,然而卻並不代表方便。

周朝的基本貨幣單位是銅錢,這種面值統一的貨幣不需要使用者有太多的數學知識,只要會數數就行。然後爲了彌補大額交易的不便,市場主動引入了貴金屬體系,也是陳瓊曾經使用過的金銀珠寶。

當然陳瓊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已經發現了這個貨幣體系的弊端,最主要的一個就是,貴金屬很難估值。

以流通最多、價格體系也最穩定的白銀來說,即使白銀相對於黃金和珠寶的價格波動已經相當小了,但是仍然存在着地方差價,一塊在成邑可以兌換一貫銅錢的銀子,在漢中可能只能換到五十顆銅錢——周朝的一貫錢其實也沒有固定的數量,通常是以七十五顆鋼錢爲一貫,在某些銅錢貶值的地方可能要更多一些,反之亦然。

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成色和重量。周朝雖然統一了度量衡,但是限於技術手段,用來稱重的量具誤差其實很大,雖然官府有專門的部門來管這件事,但是成效不大,周朝缺乏的除了技術,還缺技術官員。

而且因爲周朝沒有比重的概念,所以對白銀的“成色”,也就是純度認定更是麻煩,即使是同樣由戶部統一鑄造的銀錠,每一批的成色其實也是不一樣的,更不要說在民間流通的散碎銀子了,基本上成色好壞全靠眼看,本質上類似於手遊抽獎。這裡說的本質不是指抽獎人的運氣,而是指遊戲開發商的良心。

貨幣流通當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在任何時代都大量存在,現在的周朝肯定不是最爛的,但是也絕對好不到哪裡去。所以陳瓊要錢的想法其實是在自討苦吃,就算高勇足額撥付,這麼大一筆款子拔下來,也足夠讓蜀川本來就貧瘠的金融市場大規模通漲了。到時候陳瓊手裡的錢雖然還是那些錢,但是很快就會不值錢了。

更何況高勇手裡也沒錢。

蜀王從前治理蜀川秉承的理念是無爲而治,簡單一點說就是除了收稅什麼都不幹,把民間交給市場來自行調節,當然考慮到周朝其實還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萌芽,所以也不存在資本家有沒有良心的問題。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官府對於民間的控制能力相當薄弱,一個地方遭遇自然災害的話,百姓就自發往沒有遭災的地方跑,等到災害消除之後再自己回來。甚至遇到真正相信垂拱而治的書呆子地方長官的時候,連災後恢復生產都得靠自籌。

當然對於地方官來說,這種書呆子也真不多,畢竟周朝沒有嚴格的戶籍制度,民間自發的逃荒習慣也讓限制人員流動變得不可能。而且因爲財產稅和人頭稅並行的原因,地方上對於人口是有剛性需求的,百姓在一個地方生存不下去,自然就會往別的地方跑,有人可收的地方官也不會缺心眼把人趕回去。

而屬地內人口逃散嚴重之後,稅收任務自然也沒辦法完成,地方官完不成任務,自然也會影響上級官員的考評,一級一級影響上去,書呆子最可能的結果還是回家專心讀書。

在這種情況下,蜀川官府的收入雖然有僅,但是支出更少,所以蜀王的庫房裡其實是很有一些浮財的。然而問題是高勇入川之後一直都沒消停,除了各處用兵之後,水旱災害一直都沒停過,他一面花錢賑災一面又沒有進項,現在也是兩手空空,被陳瓊的突然到訪打斷的會議其實就是在商量收稅的事,畢竟高勇可以吃自己,卻不能不給官員發工資。

這個時代地方的財源主要來自農民,農民的收入則主要來自於土地,因爲蜀川是一年兩熟,所以蜀川的農稅也是分夏秋兩季來收,其中又以秋稅爲主,甚至很多地方乾脆就是合併到一起來收。

高勇支持陳瓊治水的原因也在這裡,無論旱澇都會大範圍影響耕種,農民種不出糧食,自然也沒辦法交稅。像民間故事裡那種牽牛扒房的做法其實是很想當然的,這時代絕大多數農民家裡根本養不起牛,房子也很簡陋,拆起來容易建起來也不難,有些山區人家乾脆就住在洞裡,難道官府收不上稅來還去填坑不成?

至於買賣人口這種事就更不靠譜了,一方面周朝律法是不允許強買強賣人口的,另一方面這種市場的需求量其實有僅,大量人口涌入只會衝低市場價格,民間有活力的社會組織幹些沒本錢的買賣還行,官府進行這種操作基本就相當於想辦法平帳。

而對於自耕農來說,他們最有價值的田產對於官府來說反而是最沒用的,官府要的是土地上出產的東西,又不能拿土地來頂稅額,消滅自耕農只能便宜了地方豪強。

聽了高勇手下一位官員的解釋之後,陳瓊頓時發起呆來,他回成邑的路上,一直想着的是如何大展拳腳造福地方,主要考慮怎麼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工程的優點,完全沒有想到,居然在第一步就卡住了。

第二十七章 扎木合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衆妙之門第七十八章 風起青萍第六十六章 師父在上第二百章 天要下雨,郡主要私奔第二十二章 英雄美人第一百八十章 養顏排毒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能坐視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船事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心劍一脈第一百五十四章 野蠻生長第一百一十三章 生前身後名第八十六章 刺殺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影劍與血飲狂刀第九十一章 不在第一百一十二章 魯園之主第三十一章 逃與追第一百八十四章 恐怖如斯第一百一十八章 想通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魯園驚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飛龍探雲手第一百零五章 我有話說第一百零五章 都死了第九十五章 請蘭陵王上路第八十三章 十二對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保安堂中許大夫第四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書五卷第五十五章 傳說中的相愛相殺第三十三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國策和朝爭第五十四章 可以報警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見知秋誤終身第二十四章 棍第一百四十一章 陳年往事第二百零三章 君子立身第八十二章 江南舊事第十三章 天要涼了第八十九章 哥哥或者姐夫第一百零三章 拼爹第九十五章 請蘭陵王上路第一百章 護身符第一百七十七章 招安第三十一章 花椒第五十四章 三件事第一百零五章 我有話說第四十四章 晚宴第八十五章 粥棚第八章 不能這麼無恥第八十六章 三小姐的劍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賠當賺第一百一十七章 落筆第一百一十一章 住處第一百五十九章 絕境天人第三十一章 花椒第二百七十五章 郫縣語錄第二百七十九章 江上笛聲第二百三十五章 荻花第七十六章 後花園第二十一章 此地禁傳送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們也沒錢,所以不會怕第三十六章 蘇湖熟,天下足第七十二章 錢王的水軍第一百零一章 皇帝覺得你有病第二百四十七章 先天造物第二百三十章 恰飯不易第六十章 江湖的由來第八十章 舍刀之外有所求第二百八十三章 項莊舞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他們有幾個師第二百一十四章 優勝劣汰第一百一十章 揣着糊塗裝明白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毒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箏第七十六章 狗官害人第二十章 沒一樣說對的業內人士第一百四十三章 心劍一脈第七十六章 狗官害人第七十二章 錢王的水軍第十五章 救人第三十章 理想與遠方第一百八十二章 臨陣第一百章 鐵血丹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魔道餘孽第二十七章 凝音成束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衣神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荻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思所想第五十二章 “你瘋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海滔天第七十五章 來都來了第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退一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罷職待參第六十四章 工業帝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打劫第九章 外籍軍團第一百七十九章 踏浪第二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笑容第二百七十五章 郫縣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