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不可不慮

徐鴻儒這些到蜀川來說是靜極思動,突然想出門遊歷,其實主要是來看兒子的,不然以天下之大,他直接跑成邑來就不走了是什麼道理?

他其實並不是一心一意只想隱居鄉野作學問的,畢竟肚子裡的東西積攢得多了之後,總有一種拿出來曬曬的慾望,大學問家也不例外,不然陳瓊前世負天下大名二十載的王荊公也不至於落個慘淡收場。

不過徐鴻儒命不太好,雖負天下大名,但是卻一直都沒有起用的機會。這一次聽說兒子在蜀川得到高勇信重,連續主持了兩界科舉,已經隱隱有蜀川文壇之首的意思,於是就想過來看看。一方面徐邈離家已久,徐老夫人惦記,徐鴻儒爲了讓她安心,所以要替她來看一眼。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他對科舉這種新穎的政治制度也很好奇,而且他既然不是隻知道皓首窮經的道學先生,自然可以輕易看出科舉制度其中蘊含的巨大危險和機遇,也實在擔心徐邈不知深淺,被別人利用。

所以第二次科舉之後不久,他就從關中老家趕到了成邑,見到了徐邈。父子兩人見面,徐邈自然是又驚又喜,有很多話要說。

徐鴻儒在成邑待了一個多月,從徐邈口中詳細得知了他這段時間裡的所做所爲,自然也就知道了陳瓊。不過徐邈對自己家老頭子也不是知無不言,起碼並沒有說震動天下的陳涉義軍其實是陳瓊挑撥的,只說陳瓊在朱家鎮救出陳涉之後隻身趕往漢中游說蘭陵王救災,但是陳涉等人上無片瓦遮身,下無顆粒入腹,這才熬不住搶糧,然後越鬧越大,逐漸有了後來的聲勢。

徐鴻儒倒是沒想過兒子會爲了外人騙自己,雖然覺得陳涉起兵實在有點容易,不過想來蜀川百姓被荼毒日久,又逢大災,所謂乾柴烈火,一點即燃,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在成邑的這段日子裡,徐鴻儒除了確定自己的兒子的確很受高勇器重,並不是被推出來背鍋的天命之外,聽得最多的就是陳瓊。從在漢中操縱輿論洗白陳涉,到驅虎吞狼,用災民來解決官府難以解決的地方勢力。再到後來獻策科舉,一舉瓦解了蜀川文壇的抵抗,每一次都是神來之筆,不但如天馬行空,而且一旦計出,就算別人明知中計,也仍然無計可施。

剛知道這些的時候,徐鴻儒還很擔心這個陳瓊是個弄權之人,畢竟從陳瓊的手段來看,其人弄權之術已經爐火純青,不但不似少年,甚至就連老於政事的朝廷大員都想不出來。

但是當知道陳瓊在青衣江懸壺濟世,主動抗災防疫之後,他對陳瓊的觀感就變了很多,再聽說陳瓊防疫之後沒有休息,立刻遠赴泯江尋求治水之術,敢爲前人之先,憂國憂民之心見於行動,不禁感嘆自己無緣得見,沒想到即將離開成邑的時候,居然在碼頭上遇到了被顧採帶回來的陳瓊。

因爲泯江上的渡船空間不大,所以陳瓊並沒有帶上高勇拔給他的神策軍護衛,畢竟以他們四個人的武功修爲,放眼天下能給他們帶來危險的人一共也沒有幾個,更不是區區幾個神策軍將士能保護得了的,甚至有顧採在,他們連隨身的行李用具都可以省了,自然有沿途官府供應。

所以此時下船的只有陳瓊四人加上一個嬰兒。

陳瓊本來個子就矮,這一段時間裡勞心勞力,雖然仗着身體素質好沒有生病,但是卻瘦得厲害,簡直稱得上形銷骨立,一身素色青袍披在身上顯得空蕩蕩的,就連本來俏麗無鑄的容顏都顯得憔悴很多,所以徐鴻儒開始的時候還真沒猜到天天被自己兒子掛在嘴邊的天才人物竟然長得如此不起眼。

而且陳瓊雖然瘦得厲害,但是本身的年紀仍然掩飾不住,徐鴻儒一眼就看出陳瓊年方弱冠,怕是連成年都還沒到,所以也懷疑他從前的諸般舉措都是別人教的,所以才用陳瓊對徐邈說過的話來試探。

沒想到陳瓊連想都沒想,下句直接應聲而出。徐鴻儒當然不知道這是陳瓊從小背熟了的,真要是讓他慢慢想,怕是還沒有這麼順當。

這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讓徐鴻儒徹底打消了對陳瓊的懷疑,肅然拱手對着陳瓊一揖到地,真心實意地感嘆“我不如也。”

在場諸人當中,他是唯一的長輩,陳瓊自然不敢受他的禮,又不能伸手強扶,只好側身還禮,口稱不敢。

徐鴻儒自有大儒氣度,也不會糾結這種禮儀上的事,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之後,就向陳瓊笑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壯哉此言,如何受不得老夫一拜?”

陳瓊汗顏,連稱“妄言”。徐邈笑道:“此間寒冷,何不到草廬中坐談?”

江邊風大,這裡碼頭上的草廬本來就是給旅人避寒用的,徐邈現在位雖不高權卻重,徐鴻儒家裡也有錢,所以確定今天要走之後,提前就已經重新修繕了草廬,不但做了修補,裡面還生起火來,還備了幾樣酒菜,進門之後就覺得熱氣撲面,香氣撲鼻,比外面舒服多了。

這時徐邈纔有機會給衆人引見,顧採等人依次和徐鴻儒見禮。

徐鴻儒一向不喜歡羽林衛這種特務機構,聽說陪在陳瓊身邊的英武青年是羽林衛高官,心中就有些不喜,只是隨意向顧採點了點頭,就轉頭向許大夫說道:“許大夫有此如妻弟,當爲天下之幸。”

因爲醫生要讀醫書寫醫方,所以在這個時代的醫生也是算在讀書人當中的,徐鴻儒對着許大夫擺出老資格,語氣當中帶有讚許之意,隱含的意思就是承認許大夫也是讀書人的一員,跟自己不是外人。

可惜許大夫書讀得有點水,腦子裡根本沒長那根弦,對老徐只是唯唯稱是,並沒有特別的表現,讓徐鴻儒大爲失望,覺得這幾個人當中,還是陳瓊有趣得多。

看着和自己兒子並肩坐在一起的陳瓊,徐鴻儒心中突然跳出一個念頭,心想這少年驚才絕豔,又生得如此妖治,兒子可不要誤入歧途纔好,此事不可不慮。

第十九章 於歡和段浪第二百四十三章 千年參王第九十六章 小狐狸第六十五章 黃梁飯熟矣第十章 七星鎖心針第二百八十一章 救護隊第七十章 怎麼想第四十一章 盲猜陳瓊的師父第一章第十五章 馬幫第四十四章 玄門弟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待敵可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新第二百一十七章 嘉獎第三十章 工具人第八十三章 十二對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郫縣語錄第二十五章 寂靜第六十二章 因果之道第二百九十章 互相連累第四十一章 直搗匹那羅城,與君痛飲三百杯第二百五十八章 星火燎原第四十三章 直入王城第三十一章 花椒第一百六十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十一章 野戰醫院第五十六章 百年大計第九章 傻小子第七十三章 果然來了第九章 劍意如霜第二十九章 禮貌第一百二十章 至剛至陽第五十二章 不按套路第六十三章 祝家兄弟第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二百六十六章 能飲一杯無第十一章 武道意境第八十八章 項莊舞劍第一百三十章 解決問題的思路第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一百七十四章 旱澇由天第一百零四章 意境交鋒第八十一章 桃花瘴第五十二章 “你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會看你第五十五章 吵架他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衣神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想通了第八十一章 桃花瘴第二百章 天要下雨,郡主要私奔第八十五章 原則與底線第六十一章 想死你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絕境天人第二十九章 從心是道第一百零一章 天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共勉第一百五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十九章 三方混戰第一章第三十八章 挖坑第七章 參謀長辛星第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十三章 主人有請第一百一十三章 生前身後名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谷中人,行事隨心第七十八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八十九章 鬥將第六十章 江湖的由來第二百七十五章 郫縣語錄第七十三章 無雙劍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四十五章 巧手大聖第三章 林間少年第五十章 瓊瑪論贊第二十九章 從心是道第四十八章 不是斷境別說話第一百六十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們也沒錢,所以不會怕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五十九章 門那邊過來的人第七十八章 道心本質第八十二章 月下綺旎第三章 決不是神策軍第七十四章 買藥送掌櫃第四十八章 似是用典第七十八章 風起青萍第九十九章 文化入侵第八十一章 桃花瘴第一百三十七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第八十一章 桃花瘴第七十一章 此言何意第三十章 織女島第六十四章 生花妙筆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谷中人,行事隨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哈哈陳大才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不要怕第二百八十七章 琴劍合擊第一百三十章 解決問題的思路第九十三章 平定江寧第一百九十一章 斷臂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