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蠱雕

馬車駛進馬蹄巷時,一人不遠不近跟在後頭,一身白灰相雜的布衣,背後揹着柄布條纏起來的劍,五官英挺,濃眉高鼻,是個模樣周正英俊的少年。

只是他臉上沒有絲毫表情,若非正在走路,看起來不像人而像個雕塑。

四近的百姓見了他暗道元月還沒過去,大白天就撞着張死人臉,避之不及,少年左右一看,挑了路邊擺攤走不開的老者,問道:“老丈,剛纔進去的那輛馬車裡坐的人是誰?”

賣麪食的老者暗道一聲晦氣,但見少年雖然說話時面無表情看着有些滲人,但好歹語氣有禮,何況聽口音是外地來的,也不好意思對他甩臉色,回答道:“那裡頭坐的人是李魁首啊。”

“哪個魁首?”灰衣少年追問。

“當然是去歲的永安縣魁首。”老者突然來了談興,語氣中透露着一絲新封府百姓獨有的自豪,道:“這位魁首大人不到二十歲,就得聖諭賞賜,封了‘蕩劍候’!今日也是剛從府試前的聖院祭酒大典中回來呢。”

“蕩劍侯?”灰衣少年把目光移至不遠處的院門,自言自語道,“看來沒找錯人了。”

……………………

馬蹄巷三六號院子。

書房中堆着大堆的卷帙,其中一些紙面裸露在外的,多是些奇形怪狀的文字圖畫,是郭璞從地市中搜集而來的古書,包括殘卷。

李不琢回來便把爛緱帖展開放在桌面上,忽然一隻青銅烏鴉打屋裡飛出來,道:“是莫劍宗的爛緱帖?聖院中最有氣勢的題詞,當屬這一篇。”

李不琢扭頭一看,奇道:“難怪祭酒大典也不見你,原來這時候是你傀儡中的魂魄醒着,那府試你怎麼參加?”

公輸百變卻顯得對府試毫不在意,淡淡道:“於我而言,科舉並非唯一出路。”

李不琢啞然,以公輸氏的家底,這話的確是底氣十足。

這時候門環被叩響的聲音遠遠傳來,李不琢神情一動,拿鎮紙壓好爛緱帖,走出書房。

待打開門,見到門外的灰衣少年,便認出是之前跟在馬車後頭的。

灰衣少年見到李不琢便拿之前想好的開場白自報家門,有些生硬地說:“在下方泰柯,今日來拜訪蕩劍侯,是來借劍一觀。”

李不琢打量着方泰柯,方泰柯拱手的姿勢不倫不類,意思倒很明顯,雖然說的是借,看他勢在必得的模樣,就跟“要”差不多,但偏偏又不讓人覺得他可惡,只覺得他單純直接,想這是那個深山裡走出來的不諳世事的少年?一點委婉都不知道。

但他要借劍,借什麼劍?李不琢心念一轉,便道:“你是因厲無咎找到我這來的?”

“正是。”一直沒表情的方泰柯也微微鬆了口氣,自幼他幾乎未與外人接觸過,來找李不琢借劍之前,還擔心有些唐突,心中措辭許久,李不琢直接看出他的來意,也讓他省了解釋的功夫。

李不琢見方泰柯承認,心中便也有了猜測。

厲無咎常年尋人鬥劍,無論生死,只要勝了就奪他人的佩劍作爲自己的收藏,這些劍器的原主人亦或親友要麼找不到,要麼礙於誓約不去找厲無咎,眼下厲無咎一死,劍器落入他手中,有人找上門來便也不奇怪了。

這些劍李不琢留太多也無用,倒不介意物歸原主,但得視情況而定。便道:“你要的是那柄?”

“這劍叫蠱雕,劍首是雕喙狀。”方泰柯想了想,補充道:“劍身很細,約莫一寸半寬。”

李不琢一回想,便知道方泰柯所說的蠱雕劍就在丹青劍典中,此劍形制頗爲特殊,但劍上沒有銘文,他也是這時聽方泰柯說了才知道名字,問道:“這劍的原主人,是你的什麼人?”

方泰柯頓了頓,斟酌了一會道:“此劍原本屬於崀臺府的陳覃,八年前他敗給了厲無咎,這劍就被厲無咎搶了去。至於我……乃沂幽山人,並非陳覃的好友,亦非親人,只是要藉此劍一觀,看完就歸還,這是借劍的禮物。”

說着方泰柯掏出一個金線錦帶放在桌上,一打開,裡面是藥味辛辣沖鼻,帶着股濃重的鉛汞氣味,一聞,卻隱隱能鼓盪內炁,顯然是用極其簡單粗暴的手法煉製,卻用材極爲奢侈的上好道家外丹。

這袋丹藥,比小精元丹顯然好上不止一個層次,李不琢有些奇怪,問道:“那柄蠱雕劍,若沒記錯並非宗匠兵器,價值和這丹藥相比恐怕都要差一些。你借劍是爲什麼?”

“我不方便說。”方泰柯沒猶豫,便搖頭說道。若非如此,他也不至於拿極品外丹出來了。

“拿這些丹藥,別說只是借劍一觀,就算和我換蠱雕劍我都願意。只是不巧,此劍我並未帶到幽州,還存放在河東縣。”

…………

方泰柯不說爲什麼借蠱雕劍,李不琢便隨口捏了個理由搪塞過去。

方泰柯一走,李不琢便回到書房。

“沂幽山在幽州最西邊,沒聽說有什麼方姓大族……”鴉三通聽到了李不琢和方泰柯的對話,在書堆裡琢磨着、

李不琢打開丹青劍典,取出蠱雕劍細細查看,除了細一些,卻怎麼看都是一柄平平無奇的巧匠兵器。

這時鴉三通忽然道:“沂幽山,沂幽山,原來是那個方家的人?”

李不琢收起蠱雕劍,問道:“哪個方家?”

鴉三通道:“十八年前,玄門半聖陳蜇龍兵解而去,兵解之地便是在沂幽山。陳蜇龍無子嗣親人,也沒徒弟,兵解留下的‘升邪’神劍,劍冢就在沂幽山中,有方姓數人曾受陳蜇龍之恩,看守劍冢,那方泰柯說他來自沂幽山,可能就是守劍冢的劍侍。這就奇怪了,升邪劍冢的劍侍據說寸步不離劍冢,怎麼會有守劍人出世。”

李不琢聞言神情一動,道:“這蠱雕劍的原主人也姓陳,難道這方泰柯是出世來尋找陳蜇龍兵解轉世之身的?”

一百四十九:神兵第一百八十四:宗師氣象四十八:聖道二百一十一:劍之死侍十六:讀書煉氣二十六:聽賢臺說法三百五十七:故人二百九十五:神木之下十九、文房四寶八十:張金嶽二百一十四:奪劍之爭(中)二百四十:萬人坑底睜眼二百四十一:神兵入手三百七十八:衆生皆是菩薩六十五:酒莊一百六十八:府試一百三十三:事後處置二百九十五:神木之下二十一:驚蟬一百八十:與人爭不若與己爭二百零六:周天流注絳臺八:機關秘術三百五十九:線索二百七十六:上船二百八十九:力挽狂瀾三十五:玄微子·轉丸篇二百五十:軍營二百八十八:步罡踏斗二百八十五:魚婦二百四十一:神兵入手一百七十:向道之心(一)二百二十二:淬鍊劍意(上)一百三十八:尋道之人七十七:槍術二百四十二:契合劍道(上)二百八十二:識無邊說幾句,關於新書的事二百八十七:天人第一百三十七:懸空山上掌燈人二百零七:蜉蝣新生一百二十二:激鬥一百六十三:一百七十八:壺天(六)一百五十八:第二夜六十四:襲殺二百一十九:神劍歸屬(下)三百二十一:龍池法統(上)一百二十六:靈智開!一百零四:吳心論劍十一:射藝七十九:兩種線索八十六:追蹤一百八十二:守壁大妖一百六十五:藏蛟譜四十九:宣賞一百二十九:殘心三百零四:烏秩之柱三百六十一:秩宗三十四:靈樞真解三百五十七:故人三百二十二:龍池法統(中)一百一十四:酒坊改良三百一十:取聖果三百七十九:尋劍五十九:小精元丹二十九:魚骨六十八:酒狐一一百八十一:青竹枝挑盡七十二碑二百一十:入沂幽山一百九十一:點化之恩第一百三十七:懸空山上掌燈人一百零六:黃雀在後一百零六:黃雀在後一百一十七:龍骨水車二百一十一:劍之死侍五十八:主動權二百四十四:私兵(上)八十八:前朝餘孽第一百一十五:出酒一百一十七:龍骨水車一百八十三:周天劍宿法二百四十九:李府馬車二百三十八:復國寶藏一百七十六:壺天(四)二百四十三:契合劍道(下)六十七:谷地一百一十七:龍骨水車一百三十一:庫房一百三十三:事後處置二百:一樹梨花如雪二百一十二:奪劍大戰三十九:縣試考場一百八十二:朝生夕死莫不如是二百九十六:羅浮天闕(上)二百五十八:霧蟲二百四十四:私兵(上)三百零一:瘴氣七:六環地市二百六十八:阻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