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聖言一字

“聖言一字!”

四字甫一出口,聖諭上“蕩劍候”三字中的劍字,倏然離紙而出。

李不琢一晃神,只見這墨字印在瞳孔上,轉瞬消失不見。

下一刻,只覺體內有異,雖未坐照自觀,卻隱約察覺,這一個劍字似乎是印在了劍道種子上。

這時陳常真人收起聖諭,那龐大的畢方木鳥落入院中,鑾輿兩旁走下兩個與壯年男子一般高大的偃師傀儡,臉譜上寫有一個“力”字。

兩尊偃師傀儡,左邊的揹着一箱銀錢,右邊的揹着一箱錦緞,來來回回,把賞賜都搬入莊中。

“名號候,他竟封了名號侯?”

本以爲觀中神隱大宗師是來尋李不琢的麻煩,趙承陽還以爲李不琢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自己上山再沒絆腳石,卻眼睜睜看着陳常真人拿出一封聖諭,竟是來給李不琢封賞的。

名號候雖只是最低層次的侯爵,並無封地食租,但有這“蕩劍候”的名號在,李不琢雖無實權,身份卻等同於天宮六品官職,在河東縣這地方,甚至靈官見了他都要稱一句大人。

而且這名號候並非完全是有名無實的虛職,而是堂堂正正的封侯,憑蕩劍候的名號,李不琢訓養私兵,買賣火器、機關臂等禁品,都不再是觸犯雷池的事。

最令趙承陽如鯁在喉的,李不琢一旦封侯,他剛纔與李不琢針鋒相對,就算是以下犯上,雖說此事不足以論罪,但此刻他再要上山,就算李琨霜肯拿鎮魂將的名頭來壓也壓不過李不琢。

“只是縣試童子,卻立功封侯,真的是我那往日不成器的堂兄?”

李琨霜心中驚訝,愈發覺得李不琢陌生。

觀中三大神隱不常露面,李琨霜並不熟知陳常真人的性子,只在傳聞中聽說這位師祖愛憎分明,頗爲護短。方纔,見陳常真人是因厲無咎的事尋來,李琨霜本以爲是真人縱使不取李不琢的性命,也要廢掉他的修行,還想着爲李不琢求句情。畢竟同出一源,李琨霜對於家中那些恩怨,更願意藉此機會化解。

卻不料,陳常真人竟是來爲李不琢封賞的。

戰時王侯遍地,太平時封侯卻難得,數月前鬼市開啓,李琨霜趁機博了了個鎮魂將的職位,鬼市通道位於人鬼兩界之間,流亡惡鬼無數,兇險異常,李琨霜斬殺惡鬼上百,功勳卻也不到封侯的地步。

李琨霜深知,自己能短短兩年一路高歌,奪魁之後斬獲解元,與座師提拔斷不開關係,若是一般人,兩年能讀通一套小道藏已算是佼佼者,李不琢又是怎麼做到奪魁之後以區區童子之身封侯的?

句芒山腳下村民都被聖諭吸引過來,莊人齊齊圍在院中,看那兩具機關力士搬運賞賜,驚呼聲此起彼伏。

而陳常真人收起聖諭,交給李不琢。

這卷聖諭不過半尺寬一尺長,以白犀角爲軸。雖然聖諭上最有價值的那一字聖言已化入李不琢神識火種,但剩下的這張聖諭留下來,可作傳家寶,也意義非常。

李不琢謝過聖人和作爲封賞使者的陳常真人,接着便讓姚仲豫安排莊人搬運財帛,期間李琨霜與何文運倒是上來恭賀了一句,終於與趙承陽離開,李不琢目送三人離去,心知自己的封賞來的正是時候,擋住了三人一遭,但憑此卻沒法阻止三人暗中上山。

一邊思量着,便一邊請陳常真人入室稍憩。

這時候江酒兒見趙承陽等人離去,才冒出來找李不琢請功。

“剛纔哭得像不像?”

“像!險些把我都騙過了。”李不琢笑了笑,“待會去拿三匹錦緞,給家裡做幾件好衣裳。”

江酒兒歡喜離開,李不琢轉頭看陳常真人進入客室,也走了進去。

“我雖有功勞,但天宮不至於讓一位大宗師來爲我封賞,這位陳常真人的來意,難道真只是爲了看一眼我這個殺了他棄徒的人?”

心中疑惑着,李不琢走入客室,室外的喧囂被一門隔開,頓時安靜下來。只見陳常真人入室後並未坐下,而是看向窗外。

“這地方倒是塊寶地。”他收回目光,轉頭看向李不琢腰間的丹青劍典,“此物可否借我一觀?”

李不琢解下丹青劍典,交給陳常,陳常一展畫卷,掃過一眼,喟嘆道:“厲家早年本是大族,卻短短百年就血脈不存,只剩下這一卷傳家寶物了。”說着頓了頓,“以無咎的行事,有這麼一天倒不難料得,不過以他的天賦心性能走到這一步,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了。我與他生父乃至交好友,他父母亡故後,託我收他入古微觀,本來以他的資質心性都只算中等,我念及勤能補拙,便破了觀中規矩,收他爲記名弟子,不想,卻讓他走了邪路。”

厲無咎的劍道的確是已入邪路了,李不琢心中一動:“我聽說他是因爲失手殺了同門,才被逐出觀中的。”

“並非失手,是他故意的。”陳常頓了頓,“我破例收他入觀,他資質心性較其他觀中弟子都不如,素來被人輕視,我以此磨練他,卻疏忽了他父母雙亡不久,又在觀中受辱,本來淳樸的心性卻是在幾年間大變,變得沉默寡言。我見他忍辱負重,只道他心性成熟了,孰料當時觀中大弟子覬覦他家傳的丹青劍典,設計騙取,無咎卻一改忍辱負重的性子,將他殺死。”

“殺得好!”李不琢忍不住要拍着劍鞘大讚一聲,一時間對厲無咎大爲改觀,“殺雞儆猴,這樣才能清淨修行。”

“哦?”陳常眉毛一動,不置可否,“他殺觀中大弟子,本引起觀主震怒,倒的確讓人刮目相看了。我廢了不小功夫,才保下他性命,罰他面壁十年,他卻自請逐出宗門,揚言歸來之時,再無一人可以輕視他。”

李不琢心中恍然,暗道一聲難怪,厲無咎偏執乖戾的心性原來是這麼形成的。

“無咎出觀時,我爲他算了一卦,他若能僥倖不死,確能憑這一股戾氣,殺出一條宗師之道來,但有八成可能,會敗於強於他的人手中。”陳常喟嘆一聲,將丹青劍典交還給李不琢,“此物寄託於你,也不算屈就了。”

二百八十七:天人一百四十:斷你足筋二百零五:先天一炁,少年宗師一百四十二:聖言一字二百三十九:假死二百六十一:五勞七傷法二百六十八:阻截五十六:沈渚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二百三十:神魂畫像二百六十九:藏寶之地一百四十二:聖言一字三十四:靈樞真解二百一十四:奪劍之爭(中)一百八十八:業火燔身惡鬼相第一百一十五:出酒二百八十九:力挽狂瀾一百六十五:藏蛟譜十八、租房二百四十二:契合劍道(上)二百四十七:成妖契機二百零五:先天一炁,少年宗師一百五十一:府試有變九十:六部劍七十四:手下二:蛛樓十九、文房四寶三百一十:取聖果二百三十九:假死二十七:對答如流四十一:有想無想六十二:水船一百六十八:府試一百五十九:神吒軍入府第一百一十張:坐照圓滿一百三十六:吾名東君!一百七十一:向道之心(二)四十七:寅賓廳宴二百七十六:上船一百三十六:吾名東君!八十:張金嶽二百三十八:復國寶藏一百二十六:靈智開!第一百一十六:掌控三十一:臨摹六十三:林道十八、租房四:直獄神將一:入幽州二百四十二:契合劍道(上)五十:規劃二百六十五:推斷六十二:水船三十七:聖人徒孫三百七十八:衆生皆是菩薩二百二十四:凝聚身神十四:煉氣入門五:永安縣學一百六十三:一百三十八:尋道之人三百一十九:收集情報七十一:酒狐四第一百九十八:解題之法二百六十八:阻截一百二十一:上山求援一百四十八:衆人相送一百四十四:掠奪靈性七十六:盲匠二百三十八:復國寶藏二百一十八:神劍歸屬(中)二百三十四:神兵出鞘(上)二十九:魚骨一百五十一:府試有變一百五十一:府試有變一百六十八:府試二百二十六:吳記鐵匠鋪十九、文房四寶九十:六部劍一百三十五:顯化神蹟六十七:谷地八十八:前朝餘孽二百七十八:四重定五十四:投效三百六十一:秩宗九十二:偃師人形九十:六部劍八十一:夜襲二百一十三:奪劍之爭(上)六:小鬼難纏四十七:寅賓廳宴三百五十九:殺陣二百八十一:神工閣主人八十五:狎妓二百三十:神魂畫像六十一:護城河邊二百七十七:毀約二百三十九:假死一百二十三:一個不留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二百一十九:神劍歸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