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

街上的人,攔在觀主身前的人,倒在血泊裡的人,組成這片新城牆的所有人,其實都很清楚,他們的死亡不見得能改變什麼。

但他們依然這樣做了,因爲千年之前,夫子和他們的先輩在渭泗水畔創建了唐國,擁有了書院,從那一天起他們至少改變了自已。

寧缺先前對觀主說過這樣一句話,明知守不住還是要守,這便是他的知守,此時正在死去的唐人,彷彿就是在證明他的這句話。

然而看着被血染紅的長街,看着不停倒下的人,寧缺的心卻開始顫抖起來,睫毛上殘留的冰霜發出細碎的聲音。

遠處傳來一聲清嘯,他知道大師兄終於趕來,並且出手——這並不是書院尋找的時機,書院的時機在寧缺在身上,然而面對着喋血的長街,大師兄無法再等待沉默下去,就像此時的他也快要忍不住一樣。

來到這個世界已有二十餘年,他依然堅信自已是非典型唐人,遇見過太多黑暗的他,向來信奉冷血的生存法則,只要能夠活着,付出怎樣的代價都可以,他的心就像先前被觀主寂滅意冰封的身體一樣冷酷。

冰雪剝落大半,寧缺的身體依然寒冷,此時他卻覺得自已的身體漸漸變得滾燙,血管裡的血液開始蒸騰,體會到一種久違的感受。

那種感受叫做熱血。

他不喜歡悲壯之類的詞彙,更是忌諱熱血這種感受,但看着無數人死在觀主身前,從傷口裡流出的血怎能不冒出熱霧?

只是熱血代表着希望與渴望,寧缺渴望活着,希望能夠戰勝觀主,面對着這個尋找不到一絲希望的故事結局,熱血又有何用?

不時有人從他的身邊跑過,向着不遠處的觀主衝去,他從雪地裡揀起先前落下的朴刀,艱難地撐住自已的身體。

朴刀的刀鋒刺破積雪,刺進在堅硬的青石街面。

…………大師兄再次敗了,鮮血從棉襖的破口裡向外汩汩冒着。

他站在朱雀大道的南方,佝着身子不停咳嗽,痛苦而且落寞。

餘簾不知道去了哪裡。

觀主繼續向前行走,殺死了很多人,震飛了很多人,越過了很多人,無視很多人,步步行來,身後盡是鮮血。

朱雀大道上到處都是死傷的人羣。

觀主走到了寧缺身前不遠外。

此時在二人之間,只剩下了最後的數百名老弱婦孺。

瘦道人這輩子都生活在長安城裡,從最普通的小道士變成現在的道人,卻依然只是在那個小道觀裡生活。他沒有見過西陵神殿的紅衣神官,數年前天諭大神官出使長安城,他跪拜了整整一夜也沒有機會聆聽神座的教誨。

此時此刻,他終於見到了昊天道門真正至高無上的那位,他的身體難以控制的顫抖起來,他想跪倒在青衣道人的身前,虔誠地親吻對方的腳背。

他忽然大喊一聲,從小道士手中接過香爐,朝觀主砸了過去。

香爐是小道觀用來祭奉昊天的,真材實料,青銅打鑄,非常沉重,瘦道人心情很沉重,而且很瘦弱,哪裡能夠擲遠。

只聽啪的一聲悶響,香爐砸到了瘦道人的腳上,腳上頓時冒出血來,他連聲痛喚,在小道士的攙扶下才沒有摔倒。

楚老太君從三媳婦兒的手中接過馬刀,攔在觀主身前。

朝老太爺拄着柺杖,從後方走到人羣最前面。

觀主神情平靜,眼神極爲淡然。

他的眼睛裡彷彿有億萬顆星辰湮滅,然後只餘空寂。

令人心悸,令人敬畏。

在這道空寂目光的注視下,一切都將結束。

赴死的唐人,不屈的長安,偉大的唐國,千年的書院,所有的榮耀與血腥,壯烈或罪惡,光明或黑時間,都將在這裡結束。

長街淒冷。

寧缺看着觀主那張普通的臉和那雙眼睛,忽然想起了自已的生命裡曾經遇到或者感受過的那些了不起的人。

無論是夫子還是小師叔,或者是蓮生,都是真正大徹大悟,自我解脫然後明白自已究竟想要什麼的人,所以他們強大的難以想象。

觀主也是這樣的人。

今日書院敗在觀主手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書院信奉理所當然,那麼便應該長街上死去的那些人們一樣平靜而從容。

但他做不到這點。

因爲他,不甘心。

…………向晚原是一片水草極佳的牧場,在大唐的北方。

如今這片牧場早已變成最慘烈的戰場。

金帳王庭的騎兵與鎮北軍的精銳騎兵,爲了爭奪牧場邊緣的一處要害騎道,在這裡連續廝殺了三日三夜。

騎兵數量佔優的金帳騎兵,在付出極慘重代價後,終於把唐軍壓制到了騎道北方的數座丘陵之間,正在發起最後的攻勢。

戰馬撞擊發出沉悶而令人恐懼的聲音,彎刀與直刀的摩擦發出令人耳酸的聲音,嘶殺聲和戰鼓聲卻相對低沉了很多,因爲雙方都疲累到了極點。

騎戰已經變成了步戰,最後的近千名唐軍,用最後的力氣與生命,抵擋着金帳騎兵的攻擊,只是眼看着已經快要支撐不住。

一名大唐軍官帶着十餘名下屬,被金帳勇士們團團包圍。

這名軍官有些矮小,不像一般的唐軍那般強壯有力,但在這樣危急的時刻,他卻暴發出來難以想象的戰鬥力,連續砍倒了三名敵人。

數柄彎刀破空而至。

矮小的軍官舉刀相格,被壓的單膝跪下,苦力支撐。

他聽到丘陵四周傳來的痛呼聲,越過眼前飄拂的髮絲,他看到很多同伴戰死倒下,看着那些蠻人在同伴的遺體上殘忍地補着刀。

真的撐不住了嗎?

他這樣想着,真的撐不到主力騎兵回援了嗎?

他蒼白而秀氣的臉頰上,看不到絕望的情緒。

他想不到自已應該絕望。

因爲他,不甘心。

…………一支隊伍在東疆的原野上狂奔。

他們是驍騎營的騎兵,他們離開長安城,去東疆廝殺。

這時候,他們要急着趕回長安城。

騎兵和座騎早已疲憊不堪,但沒有任何人要求休息。

因爲他們終於確認了隆慶皇子和那兩千草原精騎的去向。

隆慶正在向長安城進發。

這意味着伐唐聯軍,確認長安城能夠被攻破。

朝小樹的臉,瘦削的像是被切開的硬石,黝黑而憔悴。

寒風吹拂在他的臉上。

晚了很多天,他和他的騎兵纔去追,應該追不上了。

就算追上,又能如何?

但他依然要求部屬繼續向着長安城狂奔。

因爲他,不甘心。

()

第84章 入魔(九)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39章 簡大家紅袖怒招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149章 開樓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199章 看天書第172章 幾年之後神符師?第117章 書院依然第102章 盛宴(下)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11章 何必說抱歉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126章 感知,感動知交也第198章 那人飲酒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117章 一場雨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43章 誰能知命第188章 來了輛牛車第293章 雪牆同門,冬林死敵第31章 七進知守觀第10章 聲聲嘆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53章 劍起時,你我在橋的兩頭第83章 又見青峽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141章 無來由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189章 舊崖生新綠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64章 警兆第99章 破陣!第64章 御書房第89章 她的身影第78章 登天(下)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162章 最鮮不過一碗雞湯第127章 第一日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38章 渭城醉第63章 夫子的惱第15章 路遇第185章 三本書(上)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216章 朱雀認主第180章 吃的是米,流出來的是蛋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45章 找藥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295章 論劍第137章 那菩薩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91章 冥王的女兒(下)第84章 人至賤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30章 最精彩的一次第77章 顫慄(下)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17章 墮落騎士第94章 天亦病(上)第166章 人間雲,血面佛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58章 風雨夜色皆能進第82章 秋宮涼第76章 身在黑暗,腳踩光明第111章 胸口的長矛驚了蟬鳴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79章 東一刀,西一刀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193章 元十三箭第66章 這是一個問題第214章 借劍(上)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86章 大幕緩緩開啓第88章 過大澤,見大河第121章 天書現世,日後之事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88章 入魔(十三)第10章 只因爲在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第161章 尋人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