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將軍(下)

許世的眼睛眯了起來。

他一生征戰,見過血流飄杵,千屍塞河,不知見過多少殘不忍睹恐怖的畫面,然而此時寧缺臉上溫和的笑容,平靜的神情,在他眼裡,卻似乎比過往那些畫面更加令人驚心動魄。

轉瞬間,他對寧缺的評價更高了幾分,對此子的危險程度更加警惕,先前偶爾閃過的同情憐憫消失無蹤。

寧缺繼續說道:“當然,獵戶一家被燒死的故事與我無關,我也是聽來的,我只是好奇,在那樣的情況下,將軍您會如何選擇?我還想繼續請教先前那個問題,世間真有潔白如蓮花般的人嗎?將軍您在戰場上有沒有殺過俘?殺俘是否違反唐律?將軍您的屬下縱騎過塞時,有沒有殺過草原上的蠻人婦孺?如果有,可算違反唐律?”

然後他看着將軍蒼老的容顏,問道:“將軍身爲帝國軍方重臣,理應站在我大唐立場上,然而當敵國強者入境之後,您非但不加以警惕,反而把我的行蹤透露給對方,我想請教,如此做法就算不違唐律,可違背您的良心?”

連聲請教,彷彿一記一記重拳,不停砸向老將軍的心頭。然而許世何許人也,怎會被寧缺幾句話便撼動心神,他微怒而笑說道:“既然你要代書院入世,便要接受世間強者的挑戰,爲何不願讓那些人知道你的下落?莫非你怕,你沒有信心,怕給大唐和夫子丟臉?”

不待寧缺說話,將軍笑容驟斂,看着他冷漠說道:“即便你幼年時冷酷行事情有可原,那自渭城來長安之後呢?”

來長安之後?寧缺的眉梢緩緩挑起。

園內忽有風起,微寒,天光黯淡,似乎要下雨了。

“天啓十四年,御史張貽琦死時,你在哪裡?”

“城東那名老鐵匠死時,你在哪裡?”

“茶師顏肅卿死時,你又在哪裡?”

將軍看着他,神情漠然問道。

…………寧缺臉上神情不變,身體卻變得僵硬了起來,如果說他先前對將軍的質問,只不過是些隔靴搔善的小把戲,那麼將軍這時候連續問出的三句你在哪裡,則是真正鋒利的寒刀,可以斬風劈雨斷人頭顱。

他終於明白爲什麼許世會對自己如此警惕,甚至暗中調查打壓,確認從林零開始,直到如今這位大唐軍方第一人,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那些命案,甚至已經嗅到了那些命案背後的味道。

今日將軍府內,將軍與自己的這番談話。

便是將軍。

…………“御史張貽琦死時,你在紅袖招,陳子賢死時,你在東城,顏肅卿死時,沒有人知道你在哪裡,但那天是書院的考試,你與南晉謝承運本有賭約,但不知爲何你卻沒有赴考,事後還請了兩天病假。”

將軍盯着他的眼睛,言語間蘊着無窮無盡的威壓,緩聲說道:“不要以爲自己真的很強大,不要以爲自己真能瞞過世間所有的人,不要以爲自己成爲夫子的親傳弟子便可以把過往一筆抹消,我說過我知道你的所有事情,那麼便是所有事情,一件事情都不會少。”

一件都不會少,一件都不能少。

這便是大唐軍方第一人的氣魄。

寧缺今天第三次聽到將軍說出類似這樣的話,他不知第幾次陷入了沉默。

臺間也是一片沉默,園裡的楊樹被雨前的風吹着微微顫抖,本應該生活在更北方的樹葉唿哨作響,似乎隨時會垂落到地面。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

將軍說道:“夫子曾經說過,唐律第一,這不止是書院,也是我整個大唐帝國的最高信條,以往的事情我自會調查下去,以後如果再讓我知道你違反唐律,干涉朝政甚至圖謀不軌,我會以唐律治你的罪。”

寧缺忽然伸手把面前那些殘着菜汗的碗盤疊了起來。

然後他站起身,看着將軍說道:“唐律首重證據,如果將軍能夠拿到這些命案的證據,我會在長安府中等着將軍。”

說完這句話,他向將軍行了一禮,然後離開。

…………走出將軍府,沒多遠便是熟悉的朱雀大道,寧缺信步走在平整青石鋪成的大道上,神情平靜,心情也很平靜。

最終還是被人猜到自己與那些命案的聯繫,這讓他很緊張,卻並沒有被將軍府裡這番談話震懾住心神。

即便許世可以代表整個大唐軍方橫掃世間,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他根本無法指控寧缺,更沒有辦法對他造成任何傷害。

因爲他現在不是渭城的小軍卒,也不是初到長安城的外鄉人,他現在是書院二層樓學生,與陛下親厚的大書家。

現在想要動他,首先必須說服陛下,最重要的是需要說服夫子。

皇帝陛下的態度,寧缺無法猜測,但他很清楚,夫子絕對不會在乎自己的學生殺了多少人,因爲夫子不理世間之事。

不過先前將軍府裡的談話,有些部分確實對他造成了一些情緒上的衝擊。

許世說的很對。

從逃離長安城,過千里飢地,入險惡岷山,在那些顛沛流離的歲月裡,從某種角度說,寧缺就是一個無惡不作之人。

之所以無惡不作,那是因爲他所處的人間有萬般罪惡。

爲了在萬惡的人間活下去,他必須無惡不作。

後來到了渭城,再到長安,他來到了清平喜樂的人間,發現世上還是好人多,於是他開始嘗試做個普遍意義上的好人。

沒有人不願意做好人。

寧缺也想做一個好人。

所以從渭城開始,他就一直在學習怎樣做一個好人,一路學習到了長安城。

這種學習可以說成是某種僞裝,甚至更像是第二種人格的形成。

那種人格很不穩定,時而尖酸刻薄,時而憨喜嘮叨,故作無恥之態以討喜,有些小清新,有些小可愛。

但他骨子裡最真實的性情,其實還一直停留在四歲時,在通議大夫府柴房內手握滴血柴刀的那一瞬間。

如果面臨着外部的壓力,如果再次面對死亡,那份狠厲冷酷的性情,會毫不猶豫地從他身體最深處迸發出來。

登山入二層樓的那一夜如此。

在荒原上遇馬賊時如此。

在大明湖畔箭射隆慶皇子時也如此。

時時如此,時時不如此。

如此纔是寧缺。

不知不覺間,他走到了朱雀繪像之前。

就在這時,籌謀已久的暮春之雨終於落了下來。

()

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288章 暗劍第56章 墓上青痕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118章 一把劍(上)第46章 長安城的拆遷戶第105章 牛羣,後山,良方第242章 斂雷第55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上)第160章 春晨之風光第197章 最後一口氣第114章 天生一對(上)第85章 一杯花茶第31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下)第23章 我以爲你知道我的異稟……第90章 一部叫做小王子的童話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82章 入魔(七)第38章 桃花雨裡等人來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80章 故事新編(上)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123章 少年愛財,取之無道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79章 第一堂課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70章 摘秧休妻換新天第133章 見便是殺第63章 鴉雀無聲第58章 谷中之湖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11章 君陌修佛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113章 都怪你第70章 摘秧休妻換新天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97章 南歸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243章 移樹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43章 那些放不下的事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12章 小藥丸第54章 瓦山小鎮第76章 顫慄(上)第111章 雲端之上,地面之下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115章 書院正年少第130章 秋之靜美及肅殺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04章 斷井頹垣第94章 舉世伐唐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47章 唱支山歌給你聽,我自威風凜凜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89章 現在和當年的一些小事情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7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121章 燎原第10章 佛至人間,我正在與人間戰第96章 今夜無人入睡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169章 兄妹第107章 不變的人與事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180章 吃的是米,流出來的是蛋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57章 破境之約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05章 不殺第26章 修樓,看秋風第48章 光明的藥(中)第175章 君子國的不甘(中)第152章 修佛(中)第28章 能當祭品的廢物都不是廢物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141章 看長安(下)第164章 罵湖第99章 陋室第132章 何時第264章 看長安,別有法第98章 何如下棋聊天吃碗麪?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96章 崤山夜雨,清河水紅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263章 黃葉與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