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少年

雷電大作,阿草不敢開機了,所以晚了些,大家見諒裡還能碼出一章來的,大家明早再看就是。

這一章的古文可真叫阿草頭疼,想到以後還要寫文人之間的詩書唱答就一陣陣的鬧心,大家給點意見如何?)

少年的聲音根本沒有陰陽起伏,“大秦被胡人牽制?照我看,大秦與西夏連年交戰很是沒有必要的,大秦和西夏都與金國接界,兩國又都與金國不和,實力又都比金國弱小,或可合力攻金。。。。。

“話是不錯,但兩國之間結盟以卻外敵,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不然,西夏地處翰漠,物產貧乏,只河套一處有塞上糧倉之稱,乃西夏之根本,金夏兩國連年交戰,爭的就是這處地方,若是能保住河套,又能進取雲州,怕是西夏人樂不得的呢。

再一個,如先生所言,金國以異族而御漢人,韃靼,契丹,蒙古各族人等,一遇戰事便驅各族爲先,自己則坐享其成,各族心中難免會有怨恨,這人和一項便不在金國那裡。。。。

說到這裡,那少年顯是已經琢磨了許久,再無停頓,說的越發的順口了起來,“金夏兩國皆是以武立國,開國之初,兵甲之利甲於天下,但如今嘛,卻要學我們漢人的什麼禮儀道德,沐猴而冠,不免可笑,我在慶陽也見識過那西夏人的鐵鷂子,據說還是西夏精銳中地精銳。卻已經沒什麼了不起了,想來金國也差不多的了。

再加上金國還與後周常年交戰,其實金國已然四面皆敵。兵力也便分散,金國如今貌似強大,其實有一觸即潰之憂。

只要遣一二說客攜金珠前往西夏後周交好兩國貴戚,許以利益,我大秦先派兵出潼關,只要勝上兩陣。其他兩國意動之下,結盟攻金之勢自成。

即便攻勢受挫,我軍也可以退回潼關自守,但西夏後周恐怕就沒那麼容易的了,經這一戰,金國西夏必定都是元氣大傷,沒有了後顧之憂,大秦即可揮軍入蜀,那裡自古便有天府之國地稱呼。偏後蜀又國力弱。只要遣一上將,拔其關城,得蜀定矣,之後善待蜀中君臣,安撫百姓,不出數年。便能平定下來。

得蜀中之資。之後或是出川攻後周。底定中原,或是再次聯夏攻金。或者還可順流直下而攻南唐,都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說到這裡,那少年卻不說了,李玄瑾在外面搓了搓手,這少年說的頗爲的凌亂籠統,顯見對各國詳情並不甚瞭解的,但越是如此,才越顯這少年之才識和遠見,幾句話的功夫就已經將一個宏大的圖畫展現在聽到地人眼前,隨口勾畫,將周邊數國都牽扯在內,其間更關百萬軍民之生死存亡,以那少年冷漠的口氣說來,卻是分外的震撼人心。

這要是出自那些朝中重臣之口也就罷了,如今竟是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聽見,難怪人們總說,草莽之間,遍佈龍蛇,奇人異士所在多有,真是古人誠不我欺也,雖說這其中許多細節處並不如說的那般的簡單,但。。。行,想象一下得蜀之後,秦軍便進退自如,便是定鼎天下也便不再是不可能之事,他本就是有野心之人,想到這裡,這心裡是一片火熱,心裡已經打定主意,這院子裡的兩人一定要握在手中中,尤其是這個少年,將來自己能到什麼地步兒,能從這人身上得到什麼助力?只是略微想了一想,手都不禁有些顫抖了起來。

但越是如此,他卻按捺住了自己的性子,站在那裡並不敲門,想要聽聽裡面的兩個人還要說些什麼出來。

旁邊地齊子平和楊倩兒卻無多少異色,他們不通軍國要務,聽了也便聽了,只是覺得裡面地少年口氣不小,好像天下間事皆在自己掌握一般罷了,楊倩兒更是撇了撇嘴,心裡唸叨了一句,吹牛,自己的爺爺也沒這麼大的口氣,裡面一個毛孩子不是吹牛是什麼?

過了半晌,還是那個少年的聲音又傳了出來,“這些有的沒的說地再多也是無用,先生也不用多想了吧?到是這些日子咱們這裡匪患鬧地着實厲害,先生可要小心纔是,趁這會兒無事,趕緊給我念些書本兒纔是正經。”

那清朗地聲音這時卻是笑了一聲,也不再在這上面糾纏,不過接下來卻說起了《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李玄瑾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旁邊地楊倩兒卻撲哧一聲樂了,低聲道:“這個先生到有意思,講的亂七八糟,沒有一點首尾,這一會兒功夫,竟然轉到大學上面來了,這樣零零碎碎的,怎教得好?”

她哪裡知道,裡面的兩個人一個教的未必誠心,一個學的也未必實意,自然教的敷衍了事,學的也便求能聽懂這些子曰詩云,會寫上幾個大字,則也就罷了,哪裡真的是什麼師生的關係。

李玄瑾這個時候也知道再聽下去也聽不到什麼的了,還不如進去看看裡面地兩個人都是怎樣的人物。心裡琢磨

,舉手便開始敲門。

裡面的聲音嘎然而止,少年那獨特地聲音傳了出來。“我不是說了嗎?沒事兒別來打擾,想吃板子了是不是?”

李玄瑾楞了楞,這少年好大的架子,應該是那個鞏義猛虎的子侄吧?不然說話不會這麼硬邦邦的,也不怕得罪人。

楊倩兒自從來到這裡,就沒碰上一個好好說話的。這心裡正憋着一肚子的火氣呢,聞言這心裡地火兒噌的一下便竄了上來,“君子者,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是爲中庸。我等遠道而來。內里君子,怎的惡言相加乎?”

院子裡一靜,楊倩兒微微得意的揚頭看了苦笑的李玄瑾一眼,但隨即那清朗的聲音便傳了出來,“君子凡聞人所爲不善,宜且包藏。不應便而聲言。當相告語。使其知改,門外君子。此寧爲客禮乎?”

兩人對答,卻都用的是禮記中的言語,像這樣的意氣之爭,這些士子們每天都要來上幾次地,便要讓他們辯上個一天半日地,兩人也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

所幸,楊倩兒剛要開口再說,小院的院門吱呀一聲打了開來,一個小小的腦袋探了出來,卻是小女孩兒,頭上用紅繩扎着沖天髻,小臉微黑,七八歲年紀,一露頭兒,便揚着腦袋,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在三人的臉上轉來轉去,之後才脆聲說道:“大哥說了,叫你們不用之乎者也地,站在外面這麼久,也不嫌累,他請你們進去歇歇,。。。

李玄瑾瞪了楊倩兒一眼,轉身隨在那小女孩兒地身後漫步走了進去,楊倩兒剛剛總算是遇到了一個會說人話地,卻是被人打斷,又吃了這一瞪,恨恨的跺了跺腳,都着嘴巴跟在了李玄瑾地身後。

進了院子,那小女孩兒立即蹦蹦跳跳的進了屋兒,李玄瑾掃目一看,這院子和一路上看到的農家院子也差不多,沒什麼奢華的擺設,在正屋的前面,三張書案擺在那裡,上面鋪了些紙張,墨跡淋漓,除了那個一身儒服的中年人,兩個少年這時已經站了起來,向他看了過來,一個身形微胖,溫文爾雅,見他看過來,微微欠身,依足了禮節行了一禮,另一。。。身高上也只比他矮了半個頭左右,濃眉大眼,長相只能算得上是普普通通,不過這人往那裡像釘子般一站,渾身上下都好像瀰漫着使不完的精力,讓人一眼看去,就好像面前站着的好像是一頭蓄勢待發的豹子,這人臉上也沒什麼表情,掃向三人的冰冷目光卻刺的李玄瑾心中一跳,再看向其穿着,一身淺紅色的禁軍軍服乾乾淨淨,整理的一絲不芶,臉上雖然還帶着些稚氣,但你只要看見這個人便已很難再拿他的年紀來衡量此人,鞏義猛虎?怎的如此年輕,電光火石間,李玄瑾好是一陣訝異,也難怪他如此驚訝,在路上聽人傳聞這鞏義猛虎怎樣怎樣,想來應該是個正當壯年的漢子,說不準還應該是個頭髮花白的老者,怎麼也跟個少年聯繫不起來的,但見其穿着的禁軍旅帥的軍服,李玄瑾暗自嘆息了一聲,看來這就是此次要見的正主兒了,看了看院內的兩個少年,也不知剛纔那番話是出自誰的口中。

“諸位遠來,可是要找此間的主人?”那中年人笑着迎了上來,聽他一說話,李玄瑾便已經知道這就是那位先生了,這個中年人在衆人身上掃了一眼,看到楊倩兒時到是愣了愣,顯是沒有想到其中還有個女眷。

欠身抱拳,李玄瑾笑道:“在下有禮了,我等來自長安,在下姓黃,叫我黃七便是,我等臨近鞏義地界,聽聞了趙旅帥之威名,很是欽佩的,所以專程來這裡拜會,不知這位先生怎麼稱呼,可否與我等引見一下趙旅帥?”

那中年人聽他說來自京師,眼神兒不由一縮,接着便若無其事的微微一笑,還禮道:“在下姓鄭名離,字求安。。。。說到這裡,他轉身道:“趙旅帥,這幾位公子是來找你的,我看今天咱們就到這裡吧,林兒,收拾一下,咱們回去。”

那微胖的少年應了一聲,便要開始收拾,李玄瑾怎會放他離去,剛想說話,齊子平此時到也乖巧,道了一句,“這位先生,我家公子最喜結交先生這般飽學士子,不如留下來一起相談一番可好?”

趙石仔細觀察了幾人一番,自從瞭然和尚走了之後,他卻是找到了這位鄭先生,和尚臨走之前說的讓他多讀些書可不是想讓他靠什麼狀元,卻是想讓他陶冶性情,磨練心智,這般若勁兒到了第三層,已不是苦練便能突破的了,和尚的心得上寫的也有些虛無縹緲,頗有些仙俠的意味,正好趙石也已經將讀書習字提到了日程上來,於是便請了這位鄭先生來教授,這位鄭先生明顯對軍旅之人有些偏見的,很是不願意的樣子,不過趙石要是這麼好應付也便不是趙石了不是?

他也看出來了,這個鄭先生好像很有學問的樣子,不過他可不是什麼劉備,自然不管這些,立即跟鄭先生說,鞏義縣最近匪患頻仍,好像這些人在尋找什麼的樣子,不如幫他們將人找到送去,也好討個清淨,這位鄭先生到也乾脆,聽了這話,立馬轉了口氣,答應了下來,不過教他寫字到也算得上用心,至於其他嘛也就馬馬虎虎了,不過趙石也不以爲意,得了閒便將先生請來這裡,練習大字,學那古人說話。。。。。。。

第941章 刺殺第1430章 書信(二)第21章 意外第1433章 謀算第899章 圍城第237章 血夜(五)第1433章 謀算第1373章 局面第440章 演武(二)第1032章 交戰(五)第1323章 家宴第934章 論賞第247章 歸家第888章 故地第1278章 猶豫第532章 猶疑第1359章 縮編第120章 世傑第1031章 交戰(四)第832章 御衛第677章 餘孽第657章 講學第428章 遊園(一)第1409章 情仇第650章 倉促第265章 拜訪(三)第634章 人來(七)第417章 家事第34章 太子第1170章 內外第238章 血夜(六)第1365章 滑頭第908章 兵亂第710章 開端(一)第1410章 佈局(二)第831章 蛻變第1346章 聚會第413章 離京第1142章 禁軍第683章 相遇(六)第328章 鏖戰(二)第131章 先生(二)第1546章 挑撥第1423章 告示第1109章 盟約(四)第1337章 邀約第56章 奪功(一)第765章 入甕(三)第1403章 女人第127章 分說第277章 初到第1385章 糊弄第1297章 皇帝第859章 餘波第425章 軍務第1217章 左廂第502章 雲涌(二)第750章 太子第207章 嚴苛(九)第1383章 衝鋒第532章 商議(二)第47章 剷除第472章 內衙第388章 回京(三)第112章 夜宴(三)第709章 君臣第509章 雲涌(九)第784章 議和(六)第648章 完工第741章 請見第552章 接戰第854章 中書(二)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27章 完勝第1403章 商隊(四)第347章 許諾(二)第1473章 大案第1351章 周枋(四)第1210章 誘敵第154章 開場第1354章 開端第1288章 思鄉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963章 突襲(二)第199章 嚴苛(一)第722章 相邀第47章 剷除第552章 接戰第1562章 大軍第446章 關城第153章 相抗第1011章 朝野第932章 震懾第69章 暴怒第1396章 敵人第892章 重整第220章 校場第375章 汗王第581章 戰後(二)第1361章 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