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草原

“軍心穩固,就是求戰之心盛了些,大帥不必多慮。。。。。。。。。。之前有人傳報,幾個人窺探軍營,被捉了來,一看卻是幾個道士,說是附近道觀的,之後便放了,這北地的道士膽子可謂不小,兵荒馬亂的還敢湊過來瞧,真是不知死活了。”

軍中沒多少旁的事情,大軍圍城,說起來威風煞氣,但實際上,分外的鼓譟無味,而大將軍趙石軍紀森嚴,各部不敢懈怠,軍卒也不敢鬧事什麼的,二十多萬人在這裡,竟然連個毆鬥的都少,他們兩個這參軍除了糧草運過來時忙上一些,其他時候其實也很清閒。

這麼一樁小事,隨口道來,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這些日子他常這麼幹,一來存了些炫耀之心,想讓陰陽怪氣的江善明白,自家跟大將軍那絕對不是外人,二來也確實無聊的很了,說點小事,輕鬆一下,也能讓大將軍一笑不是?

趙石也未在意,道士和尚什麼的在北地有很多,女真人把河中,河東禍害的不輕,百姓們困苦之下,難免生出些禮佛崇道之心,加上這也是一種避世的手段,所以在北地,寺廟道觀真的不少。

就像這大同周遭,連年征戰,但偏偏佛寺,道觀林立,香火還不見少,也算是一樁奇事。

不過話說回來了,他可記得當年,瞭然和尚和清虛道士兩個和尚道士,可都是內衙中人,瞭然和尚死在青城山。自方火羽死後,清虛道士算是給自己的好友報了仇,便飄然而去,至今沒有什麼下落,連他收的徒弟也沒了蹤影,估摸着是跟着他走了。

趙石猜測,估計兩人並沒有離開蜀中,只是到什麼地方隱居了起來,他和清虛道士沒什麼交情,也懶得去尋。兩人就此沒了音信。

想到這個,趙石隨口吩咐,“傳令下去,窺伺軍伍者,都扣下來,嚴加訊問,金人諜探可不管什麼和尚道士的,大軍在此,還敢過來瞧看。哪是良善之輩所爲?”

種懷玉諾諾應了,心想。周遭寺廟道觀多了,有些建成也有年頭了,其中有的還是契丹人,金人督建的,希望這些和尚道士的安分守己,別給自己招來禍患,不然的話,一些千年古剎爲此遭災,可就是罪過了。

。。。。。。。。。。。。。。。。。。。。。。。。。。。。。。。

而此時此刻。不顏昔班隨同木華黎率領着大秦一萬鐵騎已經過了雲中,往雲外草原疾馳,馬蹄踏在柔軟而平坦的草地上,掀起下面黃褐色的泥土,帶起大片的青草,前面丘陵起伏,藍天碧草。空曠而又悠遠。

一萬鐵騎呼嘯向前,盡情奔馳在草原之上,數百年來,這是漢家鐵騎第一次踏足草原。強壯彪悍的秦人騎士並未歡呼嘯叫,他們好奇的打量着周遭的一切,過的久了,所有人都麻木了起來。

這裡和沙漠唯一相仿的就是景物總是一成不變,空曠的就像一座怎麼也望不到邊兒的監獄,瞧的久了,難免讓人厭煩,甚至會懷念起南邊那些崇山峻嶺以及滔滔大河。

不過爲首的兩個胡人卻已是激情難耐,他們呼吸着草原上特有的芬芳氣息,望着湛藍的天空,感受着座下戰馬的律動,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如此的迷醉,就像是喝多了蜀中燒釀一般,熏熏然的歡悅自心底升起,回到故土的感覺就是如此的奇特。

不過隨着越過雲中草原,兩個人早已將這種種情緒收了起來,因爲他們沒有看到韃靼人的身影,哪怕是一個,沒有想象中像白蓮綻放於草原上的羊羣,也沒有見到什麼部落,他們只是見到了一些部落被燒燬的殘骸。

不顏昔班無可抑制的憤怒了起來,這些被燒燬的部落已經徹徹底底的毀了,而看上去,已經隔了很長的一段日子,差不多被草原上的青草覆蓋了起來,不顏昔班相信,如果順着河流找下去,還會見到很多這樣的部落。

對於韃靼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災難,從那些殘骸中,可以隨處見到鏽蝕的彎刀以及韃靼人的屍骨,男人的,女人的,孩子的,他們在默默的訴說着韃靼人悽慘的境遇。

不顏昔班的怒火隨之高漲了起來,草原上的規矩,孩子,女人是部落中最大的財富,這不是草原人乾的,不是西夏人,就是金國人,只有這些該死的豺狼,纔會連女人孩子也不放過。

木華黎沒有他那麼憤怒,但也漸漸警惕了起來,草原上詭異的平靜,蘊藏着的往往的致命的危機,多年的帶兵生涯,讓他很快的鎮定了下來。

他率領着一萬大秦鐵騎,都是最精銳的戰士,即便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倉促之間也不可能湊出如此多的騎兵,可以說,他率領着這一萬鐵騎,可以縱橫草原,不用考慮任何的偷襲和遭遇戰,這是一股可以橫掃任何草原部落的力量,木華黎不會懷疑這一點。

“金狗肯定來這裡打草谷了。。。。。。。。。。”

當木華黎從不顏昔班的口中聽到這麼一句話之後,他真正的警惕了起來,金國的騎兵,和草原各部的戰士是不同的,他們是真正的軍隊,不會像草原上的部落一樣,打起仗來,各部拼湊而來的戰士,總是一窩蜂的衝上來,雖然彪悍而狂野,戰術上卻簡單的讓現在的他覺得可笑。

他們只帶了一個月的糧食,在雲中沒見到韃靼部落,繼續向前,是很危險的,要知道,草原上最可怕的不是仇敵,而是可怕的雨雪以及糧食的缺乏。

沒有部落作爲支撐的大隊騎兵,就算實力再雄厚,也不可能在草原上縱橫無敵,因爲從一個部落趕到兩一個部落,十天半個月都很正常,有的時候,一連幾個月你都不會見到什麼人影。

找不到熟悉的部落歇腳,補充不了糧食,這一萬鐵騎隨時可能餓死在草原上,這是漢人軍伍與草原部族之間進行了幾千年的遊戲,規則很簡單,漢人軍伍無法到達草原深處,因爲他們太依靠後勤糧草,而草原騎兵驅趕着羊羣,時聚時散,來去飄忽,拖也能拖垮了漢人的強大軍隊。

但如果漢人糧草充足,即便是幾個草原大部聯合起來,也不是漢人軍伍的對手,簡陋的弓箭彎刀,根本無法抵抗聚在一起,像刺蝟般讓人無從下手的漢人軍伍,更無法阻擋身着盔甲,也根本無法阻擋的漢家鐵騎的衝鋒。

各自有着明顯的優勢,缺點卻也同樣明顯的漢人和草原異族,就這樣你來我往的對峙了千年,興衰起落,卻始終無法真正的征服對方。

其實不論木華黎,還是不顏昔班,都明白再往前走,便要多出許多的兇險出來,但不顏昔班不會放棄向前的念頭,因爲他是韃靼人,天神的寵兒,韃靼人中的王者。

木華黎到是有心先撤回去,但他身負軍令,沒有完成大帥的囑託,對於他來說,不啻於是一件最讓他感到羞愧的事情。

可能時日上已經趕不及了,木華黎默默估算着,即便回去,好像也趕不上攻城之戰了,但總需個結果,大帥問起來,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見到,還不如死在這裡。

但他畢竟久經行伍,不會像不顏昔班那樣,好像被仇恨之火燒壞了腦子,一門心思的往前趕路。

他將斥候全都派了出去,巡視大軍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在速度上,也漸漸減慢了下來,要留出充足的馬力,以便接戰的時候能夠發力。

其實,在草原上,斥候的作用也被降到了最低,馬蹄聲會在很遠便被人聽到,一望無際的平坦草原,也讓大軍被偷襲的可能降低到了最低,所以,草原上的戰爭,其實就是誰先發現誰的戰爭,發現了,立即衝上去,不要給對方留下充足的衝鋒距離以及逃跑的機會,這就是偷襲,光明正大的偷襲。

其實不用多久,遠處升上天空的煙柱兒在草原上顯得如此的清晰,不顏昔班和木華黎都是精神一振,找到了。。。。。。。。

從這裡看去,煙柱好像細的隨時都可能被掐斷,但對於他們來說,卻知道,那一定是一場不小的大火,距離很遠,也許要半天的功夫才能到達那裡,甚至要更長,但終歸是找到了些什麼,而非是一無所獲了。

到了那裡,即便和之前一樣,找到的只是部落的殘骸,但敵人一定走不了多遠,順着他們的蹤跡追上去,殺死他們,糧食也就應該不用愁了。。。。。。。。。。

雙倍月票最後一天,阿草努力多更些,大家投票啊,又被人爆了一次,阿草心裡滴血啊,不過想想,這個月票排行榜現在好像也沒什麼作用啊,每個月都是那些人,其他人連邊都不沾,對於其他作者來說,有和沒有真的沒什麼區別。。。。。。。。。。

第140章 來訪(三)第1046章 來人第894章 戰爭第622章 紅鸞第1463章 亭會第26章 突襲第1158章 拜會(八)第647章 用心第421章 明尊(二)第1074章 王庭第1569章 悚然第1049章 私話第84章 風雲(二)第1107章 盟約(二)第1436章 音妙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711章 妹夫第1043章 決戰第757章 獻計第44章 麻衣第419章 拜訪第265章 拜訪(三)第97章 捉賊(一)第1494章 入城第697章 道人第757章 獻計第987章 退卻第1513章 請假第730章 大防第535章 艱途(一)第257章 變起(三)第1528章 大勢第449章 笑語第1548章 東去第136章 密議(二)第1114章 盟約(九)第805章 種氏第1316章 封賞(二)第304章 爲將第1005章 降俘第221章 校場(二)第31章 內亂第452章 條陳(一)第1468章 戰議第215章 年關(八)第1431章 冷漠第521章 戰報(一)第225章 謀算第1365章 滑頭第261章 府中(一)第656章 銀子第351章 祝壽(一)第466章 準備第640章 國武(四)第1473章 大案第251章 爲謀第1099章 驚懼第386章 狂戰(二)第1014章 戰報第1246章 西涼(十)第1398章 戰爭(二)第97章 捉賊(一)第700章 亂子(一)第1373章 吐蕃第154章 祝壽(四)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829章 皇權第913章 屠殺第351章 祝壽(一)第811章 駙馬第530章 艱途(六)第418章 聖旨第1387章 兄弟第706章 亂子(五)第192章 故人(二)第940章 收穫第1366章 聚飲(一)第1384章 向西第1250章 陸相第1477章 殿議第1102章 商人(五)第615章 勾畫第409章 獎懲(一)第725章 過河第675章 尋源第1354章 開端第608章 夜談(三)第123章 頑劣(三)第1426章 震懾第973章 圍獵第1400章 罪責第560章 劫後第353章 祝壽(三)第1237章 西涼第891章 冷淡第910章 草原第1374章 雄心第324章 大戰(二)第1549章 降人第851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