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爲誓

月票,月票,阿草也不出去放鬆了,就在家裡碼字,最後的衝鋒,只有堅定的人,才能取得勝利,大家也堅定一些吧,哈哈。。。。。。。。還有,問一句,情節是不是推動的有些慢了,加快一下情節節奏,大家認爲呢?)

很多事還是定不下來,需要慢慢梳理,國事其實就是這般,要不怎麼都說戒急用忍呢,誰都想快刀斬亂麻,但治大國如烹小鮮,即便是勝利者,即便如今京師在刀兵之下,有些事也急不得的。

一些事情還得中書,樞密院衆臣過後商議,這裡定下的只能是一個基本的方向,比如王氏,曲氏必然要論罪,但怎麼論罪,又有哪些罪名,會否牽連到很多人,這些都是大臣們仔細商議之後,纔會報到御前。

這一定不是一時半會兒的功夫,現在還算簡單,若是沒有刀槍威壓,估摸着一些人的罪名還真的定不下來,即便皇帝下旨,求情的人也會接踵而至,現在沒有多少求情的,但所有人,都不願看到朝堂過於動盪,這是基調,連太子李全壽以及大將軍趙石都是這個想法。

但罪首肯定難逃厄運,這個也是都明明白白的定下來的。

趙石並不打算過於干涉朝政,那會讓他成爲衆矢之的,但羣臣頻頻投來的詢問目光,以及太子李全壽屢屢詢問他的意思,都表明了,他就算不參與進來,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趙石乾脆推薦了兩個人,一個不用說了,便是禮部郎中李士芳,這人一開始就站在了他的一邊,許多事都是經此人之手辦的,而且還有這許多年的交情,推薦一下也是理所當然。

另外一位,就是吏部右丞李師雄。這人是瞭然和尚的兒子,十多年過去,朝野之中,多數人不知道此人與大將軍趙石的關係,而其人多少有些方正。到了現在。有趙石這樣的助力,也不過是吏部右丞而已,在朝堂上連話都說不上。

不過趙石推薦此人,要的卻是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也算是超擢,但趙石開口,又是大理寺這個得罪人的位置,沒人會說什麼,連李圃都好像鬆了一口氣般的默然不語。就更別提其他人了。

而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現在坐着的正是王家的人,大理寺以前,也正是王家的地盤,所以趙石只輕飄飄一句話,李師雄的命運便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至於李士芳,趙石只略微提了一句,,這個其實不用他管。論功行賞的時候,自然會給他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

還有張世傑,也不用他多嘴,張世傑乃太子東宮舊人,還臨危受命。爲太子傳話,這些功勞可都不小,足堪稱之爲心腹的,前程還用說嗎?

朝堂之上。與趙石交好的也就這麼幾個,有點少的可憐。誰讓他常年征戰在外,加之履任的又都是軍職,在軍中威勢一時無兩,但在朝堂上的根基可謂淺薄的不值一提,這也正是前些時被論罪時,根本沒人出來爲他說話的原因所在。

不過之後也許會很不一樣,權位有了,不缺人投靠,也許現在,就有許多人都紅着眼睛想要靠過來呢。

直商議到天色將暮,這些朝堂重臣們才紅着一雙和兔子有一比的雙眼,出了勤政殿,但還有很多事情在等着他們。

許多人在離開的時候,都回頭看了看巍峨的勤政殿,神色複雜,因爲那位大將軍被單獨留了下來。

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卻連這點功夫都沒有,急匆匆的便趕回中書,樞密院去了,六部尚書也閒不着,跟着就都走了。

片刻功夫,勤政殿前便冷落了下來。

勤政殿中,李全壽望着羣臣陸續出去,直過了半晌,聽不見任何腳步之聲,才揮手讓一些內侍退下。

望着趙石,臉上終於露出瞭如釋重負般的笑容,笑的很燦爛,甚至毫不掩飾自己的歡欣,下了臺階,一把將趙石的胳膊捉住,哈哈大笑。

笑聲迴盪在大殿之中,再沒有昨晚的癲狂和扭曲,是真的高興,真的放鬆了下來,甚至於不自禁的抱了趙石一下,趙石不動聲色的瞧着,終於臉上也浮起了微笑,漸漸擴散開來,這和當年景帝得位之後,可是有着天壤之別的,也許,他沒幫錯這個人。

半晌過後,李全壽才止住笑聲,擦了擦笑出來的眼淚,使勁拍了拍趙石的肩膀,來回在殿中走了幾圈。

這才盯着趙石的眼睛,道:“大將軍可還記得,我傳過去的話?”

趙石微微點頭,李全壽見他如此,有些不滿,揮舞着雙手道:“你這人,恁也無趣,哼,那個人在這裡時,所有人都是戰戰兢兢,連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以前我就懶得來這裡。。。。。。。。。。”

他在殿中轉來轉去,左右旁顧了半天,才露出厭惡的神色,道:“我要搬回原來的乾元殿,這裡陰森森的,呆着可讓人不舒服的很呢。”

又嘟囔了半天,看來真的是無拘無束,無法無天的樣子,趙石甚至看到了當年那個景王府竹林中的孩童影子,心中不由一暖。

半晌,李全壽才又看過來,大笑了兩聲,拉住趙石的胳膊,硬是拖着他來到臺階之上,往龍椅指了指道:“我現在終是坐在了這個位置上,但我和那個人不一樣,你要信我,當初我派人傳話過去,說了什麼。。。。。。。。”

“我說,助我登位,天下羣山,吾與君共之。”

“你當我是在說笑話嗎,我將來定封一個王爺給你,連號我都已經想好了,就叫半山王,以記今日之情。”

趙石終於開口說話,既然李全壽能說些心裡話,那他也不介意說了什麼出來,“世事變幻,誰又能說的準呢,當年我爲先皇立下過從龍之功,之後也是爲他出生入死,但現在呢,卻是這般局面。。。。。。。”

李全壽不滿的撇嘴,搶着道:“他是他,我是我,你是不信我了?”

趙石搖頭,“不是不信,而是。。。。。。將來如何,誰也說不清楚,就說先皇當年,能想到有今時今日不成,世人皆是權勢爲先,你我又有何不同呢?”

李全壽沉吟,片刻之後,卻是定定瞅着趙石道:“朕與他不同,因爲朕信你,你可信朕否?”

趙石與他對視片刻,笑着微微頷首,“陛下即信於臣,臣又怎能不信陛下,不過今日言猶在耳,異日還望咱們君臣謹記今日所言,都不要讓對方失望纔好。”

“好。”李全壽朗聲一笑,擊掌道:“朕今日便對天發誓,有朕在一日,便保大將軍趙柱國一日無憂,富貴延綿,子孫不絕,若違今日之誓,天誅之。”

趙石揚了揚眉頭,心想,按照後世法律,這裡面漏洞可真的不少,希望你別弄出什麼幺蛾子來,不然我可真不是吃素的。

他也料不到,今日會是這種局面,許多手段都還沒用呢,人家已經信誓旦旦了,對於誓言之類,趙石並不深信,但以如今李全壽準帝王之尊,能當面立下如此重誓,若無半分誠意,那是不可能的。

趙石退後一步,當即跪倒在地,“微臣趙石,也對天發誓,今後爲陛下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只要陛下在一日,臣斷不敢三心二意,若違今日之誓,當受萬箭穿身之苦。”

李全壽哈哈大笑,一把將趙石攙起來,“咱們君臣相得,朕就在這裡,等着你爲朕開疆拓土,一統天下,好到時封個王爺出來。”

趙石站起來想了想,笑道:“微臣的這個王爺不忙,先寄放在陛下這裡,異日一定來取,到是旁人的王位,要現在來封,才能收得奇效。”

李全壽愣了愣,這是要爲誰討官兒嗎,但王爺是鬧着玩的嗎,也沒聽說他與哪個王室子弟走的近啊,“哦?”

趙石緊接着道:“今日有一人還在城中,此人來自吐蕃,是個漢人,乃吐蕃低地之王,臣與其人,相識已有十數年,情同手足,此人嘗與臣言,深以不能迴歸故國爲憾,今日因臣爲難,率兵而來,千里奔波,於臣來說,情深義重,昨日與臣歡聚,言中多有內附之意,若陛下有意,可與之密談。”

“以臣想來,若陛下登基之日,以此爲賀禮,羣臣之後洶洶之議,當可瞬間而平,陛下以爲如何?”

這種天大的好事從天而降,真的將李全壽給鎮住了,嘴巴微張,半天都沒說出話來,半晌之後纔是狂喜,一巴掌拍在趙石肩膀上,顧不得手心疼痛,不可置信的道:“竟有此事。。。。。。。。。。。”

今天繼續拼命碼字,成王敗寇,在此一舉,大家把昨天的勁頭兒拿出來,再來二百票,大局就定下了,衝不衝的進去,全看大家支持,阿草全力碼字,回報大家,千萬不要功虧一簣啊。。。。。。。。。。。。)

第1233章 山匪第1424章 相交第398章 獎懲(三)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戰第1350章 周枋(三)第488章 老道第1351章 搗亂第1428章 夜談(二)第1009章 功勞第1189章 廷議第1396章 敵人第1196章 縣事第313章 香侯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474章 大案(二)第1543章 激戰第760章 誘敵第1415章 心眼第190章 相交第936章 權勢第332章 山匪(二)第1421章 種因第739章 嘮叨第624章 處置第1234章 山匪(二)第137章 密議(三)第413章 離京第1418章 碰撞第42章 謀算第1165章 遠見第530章 宣旨(二)第720章 開端(九)第1019章 猶豫第172章 厚禮(二)第1210章 誘敵第1349章 文武第730章 大防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530章 宣旨(二)第22章 說服第569章 陌生第1225章 蠻王第381章 豪傑(五)第155章 比鬥第191章 故人(一)第1467章 鬥氣第1512章 宮闈第928章 大勢第775章 鏖兵(八)第66章 佈置第372章 襲戰(一)第1214章 財富第231章 父子第1277章 右路第918章 死戰(一)第988章 軍議第848章 巾幗第591章 自污(一)第1041章 對戰第99章 捉賊(三)第479章 圍城(二)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280章 歸來第753章 無辜第220章 校場第1033章 相爭第1203章 訓誡第406章 親族(一)第369章 始末第723章 偏師第46章 跋扈第344章 突圍(三)第931章 見客第1193章 公主第1章 少年第1436章 音妙第1381章 進軍第945章 來歷第1487章 商量第1072章 獻策第568章 恩威第682章 相遇(五)第27章 完勝第1254章 突擊(二)第1208章 初戰第1538章 交易第1516章 篇 章第1569章 悚然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1531章 惱怒第983章 賞賜第784章 議和(六)第1414章 笑話第1347章 談論第1040章 猶豫第759章 烽火第482章 參議第1250章 陸相第1047章 狂勝第531章 上門